翼状胬肉切除联合自体结膜移植的临床诊治研究论文_陈敏

翼状胬肉切除联合自体结膜移植的临床诊治研究论文_陈敏

陈敏

(深圳市宝安区石岩人民医院五官科广东深圳518108)

【摘要】目的:回顾分析翼状胬肉切除联合自体球结膜移植术的临床效果。方法:应用临床收集病例资料,对52例(62眼)翼状胬肉患者在显微镜下行切除联合自体球结膜移植术,观察术后临床疗效,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结果:52例(62眼)翼状胬肉患者术后随访8~18个月,术后恢复良好,无一例感染、排异反应。复发3眼,复发率为480%。结论:自体球结膜移植术应用于翼状胬肉患者,效果优良。

【关键词】翼状胬肉;切除;自体球结膜移植术;复发

【中图分类号】R45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3-5028(2013)10-0240-02

翼状胬肉是一种向角膜表面生长的与结膜相连的纤维血管样组织,常发生于鼻侧的睑裂区。翼状胬肉不仅影响美观,过度生长还会引起角膜散光、视力下降,如果胬肉遮盖中央瞳孔区,则会影响患者的视力。在高纬度地区及赤道以南是该病的高发地带,发病率高达22%,我国也是该病的高发区[1]。翼状胬肉的治疗以往多为单纯切除术或转位埋藏术,有资料报道传统的手术复发率一般为30%~50%,甚至高达69%,且角膜上皮恢复慢,并发症多。我院自201110~20134对52例(62眼)翼状胬肉患者实行切除联合自体球结膜移植术,取得良好的临床疗效,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收集我院201110~20134收治的翼状胬肉患者52例(62眼),其男26例26眼,女26例36眼,年龄35~75岁,平均年龄55岁,病程3~30年,平均病程165年。其中60眼为初发进展期胬肉,2眼为复发性胬肉。全部病变均位于角膜缘鼻侧,所有病例胬肉均侵入角膜缘内≥3mm。以上患者无严重高血压、糖尿病、无严重的心肺及肝脏疾病,血尿常规、出凝血时间在正常范围,全身情况良好。

12治疗方法:入院后常规检查视力、裂隙灯及眼球各向运动运动。排除眼睑、泪道、眼外肌、角结膜等其它部位炎症疾患[2]。术前3d术眼滴用加替沙星眼药水,每日4次。手术在显微镜下进行,若双眼胬肉者先后手术。术眼消毒、铺巾,倍诺喜滴眼液表面麻醉,上开睑器,冲洗结膜囊。2%利多卡因加上少量01%肾上腺素胬肉结膜下局部浸润麻醉,有齿镊抓住头、颈部,沿其头部边缘用锐尖刀分离至角膜前弹力层下面的实质浅层,保证角膜上不残留血管及纤维结缔组织[3]。结膜下注射等渗盐水,使结膜易与结膜下组织分离,沿胬肉颈部两侧剪开球结膜,向体部分离胬肉,分离结膜与结膜下组织,巩膜间的粘连,于泪阜前彻底剪除胬肉及变性组织,清除角巩膜表面残留的胬肉组织。对于复发病例,必须将角膜、结膜及结膜下的病变组织全部彻底切除干净,不漏下任何纤维丝束。于术眼外上方球结膜内注入麻药,距外上方角膜缘2mm,平行于角膜缘做2个平行切口,长度各为6mm,俩切口间距4mm。将移植片平覆于巩膜暴露区,上皮面向上,7-0丝线间断缝合,固定于浅层巩膜。术毕地塞米松结膜下注射05mL,金霉素眼膏包眼。术后每日换药,滴用加替沙星滴眼液及贝复舒滴眼液,1wk后拆线。待角膜上皮修复后,逐渐减少滴药次数。术后1个半月停药。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结果

术后第1~2d见术眼结膜充血,移植片和创区贴附良好,角膜胬肉原侵入区轻度水肿,术后2~3d角膜水肿逐渐减轻,且上皮稳定,7~12d结膜充血逐渐消退,角膜恢复透明,7d拆线,移植片覆盖良好,平整无皱折,无充血无排异无移位,无其他并发症。术后随访8~18个月,平均12个月。复发(术后新生血管或胬肉长入角膜缘>10mm,移植结膜瓣长期充血肥厚)3眼,复发率480%,治愈率9520%,术眼结膜无充血,无纤维样组织增生。均无睑球粘连、眼球活动受限等现象,无植片排斥、溶解现象,无双眼同时复发病例。

3讨论

31病因:翼状胬肉为常见病、多发病,由于结膜受到风、沙、烟尘、炎症、紫外线等慢性刺激而形成。在发展过程中弹性纤维增生变性、胶原纤维及血管壁的玻璃样变性及间质的嗜碱性变性等退行性改变,而且在胬肉的体部和颈部又有较多的充血的血管和淋巴细胞侵润等慢性炎症改变[4]。

32手术时机:此病复发倾向强,组织充血、明显肥厚、血管丰富、头部呈胶样变性、进展迅速者,多为进行性,反之,则多为静止性。静止性的可不必手术[5]。

33手术方法:有单纯切除术,转位术,传统的手术切除复发率可达30~50%,其他如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羊膜移植术,术后放射线照射和丝裂霉素C的应用可减少复发率,但术后反应重,还可能导致潜在的严重并发症,如继发性青光眼、白内障、角膜水肿甚至穿孔巩膜溃疡等。羊膜移植需要胎盘羊膜取材,但羊膜的制作、保存要求较高,对基层医院来说取得安全可靠的羊膜并不容易,而且增加患者负担。自体结膜移植取材简单,成本低,术后愈合快,复发率低。同时自体结膜覆盖巩膜裸露区可以阻挡结膜下纤维组织侵入角膜,起到良好的机械屏障作用,还有助于恢复正常眼表外观,符合眼表解剖和生理。近年来有人主张把胬肉范围内的结膜下组织(向后达泪阜附近)全部尽量切除干净,以降低复发率。在角膜缘以及附近的巩膜表明,最好留出3~4mm宽的暴露区,以利于角膜缘附近的上皮组织迅速将其覆盖,如果术后在角膜上,尤其在角膜缘遗留胬肉残余组织,其复发率约为20~30%。多次复发造成睑球粘连,甚至影响眼球转动,发生复视,给手术带来困难,所以应争取第一次手术治疗成功[6]。本文自体结膜移植术治疗翼状胬肉52例(62眼),其中59只眼治愈,3眼再次复发,复发率为480%,可见复发率较单纯翼状胬肉切除术优势明显。

综上所述,显微镜下翼状胬肉切除联合自体结膜移植术,手术安全,简便,易操作,取材方便,具有病变组织清除彻底、无排斥反应,并发症少等优点。并且可以明显地降低胬肉手术的复发率,不增加患者就医成本,是基层医院治疗翼状胬肉的较理想方式。

参考文献

[1]刘新,肖颖,盛家传等.翼状胬肉的发生与角膜缘干细胞缺乏的病程研究[J].中国实用眼科杂志,2003;21:499500

[2]梅永新,沈建国.翼状胬肉逆行切除联合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的疗效观察[J].中国现代医生,2011;6(2):2324.

[3]吴敏,赵秀琴,王慧.角膜缘干细胞移植联合羊膜移植治疗复发性翼状胬肉睑球粘连[J].国际眼科杂志,2007;7(1):240242.

[4]吴晓红,王文奇,李赵霞等.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和自体游离球结膜移植治疗翼状胬肉的疗效观察[J].国际眼科杂志眼科杂志,2004;4(6):11471149.

[5]潘志强.角膜缘干细胞研究及相关问题[J].中华眼科杂志,2006;42(8):676678.

[6]李学东.羊膜移植术治疗兔重度角结膜烧伤后遗血管性角膜白斑[J].眼科研究,1998;16(2):115

论文作者:陈敏

论文发表刊物:《河南中医》2013年10月第2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4-3-20

标签:;  ;  ;  ;  ;  ;  ;  ;  

翼状胬肉切除联合自体结膜移植的临床诊治研究论文_陈敏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