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数学新课程强调要改变过于强调接受学习、被动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让学生自主学习,而不是他主学习,这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那么,在数学课堂教学中究竟应该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呢?现结合笔者的教学实践谈几点粗浅的看法。
关键词:高中数学;自主;学习;方法
正如何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积极主动学习数学的积极性,是数学新课程标准的一个基本要求,也是每一位数学教师所面对的一个难题。新课程理念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在教学中要充分发挥主体性。教师如何根据数学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改变自身传统的注重知识传授的教学行为,充分发挥学生主体的学习作用。
一、学生自主批改作业
如果让学生自主批改,情况会怎样呢?作业批改重在“批”和“改”,“批”重在发现问题,“改”重在解决问题;“批”为“改”提供了条件,“改”是达到训练思维、培养表达能力不可缺少的过程。作业做完后,学生自己对照标准答案,他就知道哪题错了,这时及时订正,效果会比教师批改好的多。不会做的题目他会更明确努力的方向,在同学的相互指导下,他会更积极的去学习。他还能让学生及时进行反思,也培养了学生的自主能力。对于教师来说,有了更多的时间,进行钻研、备课、搞科研。当然,自主批改也会有很多的困难,笔者在研究探索的过程中会进一步完善。
二、发学习兴趣
兴趣是一种积极的认知倾向,是学生获取知识的内在动力。积极的思维活动建立在浓厚的兴趣和丰富的情感上。美国教育家布鲁纳说:“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我国大教育家孔子也曾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这些都说明了兴趣的重要性。教学中教师要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就要恰当地提出一些供学生讨论的问题,让学生从已有的经验出发,积极思维激活学生寻根问底的心理趋向,从而萌发自主探索解决问题的内在需求。教师所提出的问题应该是学生较为熟悉或能够理解的生活事例或数学材料。例如,在教学“比例尺”时,可以将一张中国地图发给学生,提问:你想到哪个地方去旅游,知道它离我们有多远吗?学生的求知欲望一下子被激发出来,在学生的“愤”和“悱”之时进入新课,自然而然起到了水到渠成的作用。学生有了学习兴趣,学习活动对他来说就不是一种负担,而是一种享受,一种愉快的体验,他们就会越学越想学,越学越爱学。学生意识到了自己学习的责任,能把学习跟自己的生活、发展有机联系起来,他们的学习就能成为一种真正的自主学习。
三、指导学生学会阅读教材,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
书籍是知识信息的重要载体。读书,自古到今就是人们获取知识信息的主要来源,学习数学亦然。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利用教材,指导学生依据自学提纲,学会预习、学会阅读教材、掌握阅读方法,明白书本上数学语言的表达方式,抓住重点部分,理解知识间的来龙去脉,学会思考的方法,养成自学的习惯,为自主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真正达到叶圣陶先生所说的“教是为了不教”的目的。譬如,在高中年级数学教学中,教师可以布置学生在新授课之前分以下几点去独立预习教材:1.查阅书本目录,明确所学内容,并想想这方面的知识我曾经学过什么,进行简单回忆;2.领会教材内容,详细阅读教材,在教材中所提供的情景中体会知识;3.根据预习情况,记录下自己对新知识的疑问。以上作为回家作业,每次20分钟左右。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在新授课时我通常会留给学生3分钟左右进行自由提问,一是检查学生预习情况,其次也能培养学生表达、总结等能力,这中间把学生有价值的提问板书在黑板上,组织学生围绕提问展开有意义的讨论、学习,刺激学生自主学习。这样的学习让学生体验到了探索的乐趣,并激发了学生学习的欲望,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四、加强团队合作,发挥学生自主潜力
在课堂教学中适时恰当的把握时机,选择有合作需要的内容,组织学生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在多向交流中参与。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合作为手段而开展的有组织、有指导的互教、互学、互帮活动。这种方式有利于学习资源的共享,突出了学生间的相互协作,共同发现知识、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等特点,培养了学生主动参与学习、交流的能力。
1.创造讨论的机会。在课堂上,教师应该依据一定目的,把握关键问题,组织学生讨论。在讨论过程中,教师不要急于用自己认为最好的答案去“闭塞”学生的进一步思考,而应该让学生充分发表意见,即使是学生不完整、不周密的发言,教师也不宜匆忙打断,以免挫伤学生的积极性,截断他们的思维活动。当学生能畅所欲言时,就有可能突破思维习惯,有所创见,并进一步使教师得到某些启发,修正事先不确切、不完善的认识,调整预案,使教学活动向纵深发展。
2.学习小组共同答题。为了切实扩大学生的参与面,提高学习质量,在回答问题时,教师采取“学习小组共同答题”的方法,让每一位小组成员充分发言,各自发表见解,又相互补充意见。这样,一个问题的解决就凝聚着小组所有成员的智慧。另外,小组学习是每个成员之间在思维上的合作过程,即把自己的思维融入他人思维的过程中。所以,在相同教学时间内,每个学生发言的机会大大增加了。在同龄人之间,大家畅所欲言,连胆小、很少发言的同学也有了开口的机会。此时,课堂上不只有回答问题的学生和教师之间的交流,还有学生之间的多向交流,形成一种教师教学生,学生教学生,学生教教师的学习氛围,使听和说的训练比较好的落到实处,还培养和发展学生合作的学习能力,将会更有利于实现学生做学习的主人,学会学习的目的。
3.师生合作。教师当学生,以学习者的身份与学生共学。主要目的是指导学生学习,况且学生的见解常会启发教师。所以,教师要放下架子,诚心诚意当学生;学生当教师,启发学生将所学知识进行输出。这一过程学生要更加深入地钻研教材,倾听者也会更加认真,这样学生的积极性极大地提高。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组内学生的探究和互助活动,共同完成学习任务,同时对学生的认知、情感、自信心、同伴关系等产生积极影响,学习的主动性得到进一步体现。
五、营造探索氛围,建立自主学习的平台
要真正让学生自主地参与探索学习并获得不同的发展,就必须营造一种自由的轻松的开放的探索氛围,促进学生去探究、去发现、去“再创造”。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尽量多建立自主学习的平台,让学生去质疑,去探索,去创造,例如:新知识让学生主动探索;课本让学生自学;难点和疑点让学生讨论;问题让学生思考;结论让学生概括;规律让学生发现;知识结构让学生构建。在引导学生探索时,教师要注意树立学生的信心,相信所有的学生都能学会,要鼓励学生大胆猜测、质疑问难、发表不同的意见;让学生尝试操作,自己决定探索方向,要诱导联想,捕捉灵感,在激励学生自主探索的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发扬教学民主,始终以学生组织者的身份出现,为学生提供自我探索、自我创造、自我表现和自我实现的空间。
六、引导学生试评
教师教给学生点评方式,不代表学生真正掌握了这些方法。只有引导学生经过自己的反复点评实践,才能加深学生对所学方法的理解,形成独立阅读能力。为了使学生有的放矢地进行点评,应把课前预习变为课堂上预习,提出较具体的预习要求,让学生围绕教师提出的问题进行思考,加以点评,对于学生在点评中出现的问题,则根据阅读重点灵活处理。
“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是课程改革的核心目标,是素质教育的要求,也是人全面发展的需要,培养自主学习能力有利于今后的终身学习。教师的教学工作只有重视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才能使他们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作者单位:广西钦州市灵山中学 535000)
论文作者:黄家超
论文发表刊物:《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16年2月上
论文发表时间:2016/4/7
标签:学生论文; 教师论文; 数学论文; 自主学习论文; 能力论文; 知识论文; 思维论文;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16年2月上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