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项目安全生产管理标准化研究论文_张振华

建筑工程项目安全生产管理标准化研究论文_张振华

启东市建筑工程安全监督站 江苏启东 226200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的各行各业的发展均有提高。基于建筑行业建设安全标准化管理体系对于施工安全,以及社会中存在的安全问题,下面对我国安全标准化管理体系进行具体分析,找出其中的不足之处,构建安全标准化管理体系,同时进行方案化制定以供参考,希望对同仁有所帮助。

关键词:建筑工程;项目安全生产管理;标准化研究

引言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不断进步,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建筑行业发展日新月异。但在取得巨大建设成就的同时,也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建设安全事故呈高发多发态势。本文就安全生产管理标准化进行了浅显探讨。

1建筑工程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的作用及意义

1.1是企业创造效益的基本保障

安全和效益是企业存在和发展的两大要素,同生同长、相辅相成。一方面,如果没有效益的存在,建筑企业很难发展壮大起来,另一方面,安全是企业管理的核心,尤其是对安全系数要求高的建筑企业,进行有保障性的安全生产管理工作是其能否最终实现效益的前提。

1.2是保障人员安全的根本途径

安全生产强调“以人为本”,企业通过安全生产标准化的管理,能够有效的提高企业内部的安全生产技术和安全管理水平,保障人员的安全,不仅能够负起对员工的责任,又能有效的降低了安全事故发生的可能性,使得企业安全生产状况能够持续稳定的进行。

1.3是企业管控风险,减少损失的重要手段

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的实施使得一切生产能够在安全的前提下进行,这样就降低了事故发生的风险,提高了异常状况下迅速作出反应的能力。标准化管理的实施,有利于促进对生产设备、设施以及作业人员规范化的管理,能够有效的约束从业人员的行为,营造安全良好的生产环境,为企业和个人减少不必要的损失。

2影响建筑工程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的因素

2.1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体制不完善

目前,虽然我国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已经颁布了众多的有关建筑工程安全生产管理的法律法规,但其所涉及的内容还不够全面,不能适应当前建筑行业的快速发展。除此之外,大多数的建筑企业本身也都制定了安全生产管理制度,但在某些细节仍然得不到重视,原有制度已达不到当前新的安全环境要求。这就导致企业安全管理人员在进行管理工作时不能及时、准确的发现问题,处理问题,从而无法最大限度的规避安全风险,降低安全事故的发生。

2.2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意识缺乏

一是因为施工企业资质、资金、人才储备、领导层等资源的不一样,造成不同的施工企业对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的重视程度不一样。某些建筑施工企业认为自身的管理基础较好,管理体系已经能够覆盖企业的安全生产管理的各环节,不需要再花精力开展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工作。二是安全生产参与人员个体差别较大。每个从业人员都是相对独立的主体,多数一线作业人员来自农村,安全生产意识相对薄弱,对安全生产标准化的认知更加匮乏。

3安全生产管理标准化具体做法

3.1贯穿一条主线

建设项目安全生产管理标准化贯穿整个建设过程中,是安全管理的一条主线。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需要创造性思维和前瞻性思维从勘察设计阶段、招投标阶段、施工过程等全过程贯彻和落实安全生产管理标准化的理念、措施和方法。

3.2突出两个重点

第一、坚持以人为本,推进安全发展。坚守发展决不能以牺牲人的生命为代价这条红线,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生命至上的理念。持续推进安全发展,安全发展不仅仅是指标意义上的发展,更是安全理念的发展、创新和管理手段的发展、技术的发展。其二、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安全生产工作“十二字方针”。“安全第一”要求工程建设必须把安全放在首位,不能以牺牲人的生命、健康为代价换取成绩和效益。“预防为主”要求把安全生产工作的重心放在预防上,强化隐患排查治理,打非治违,从源头上控制、预防和减少生产安全事故。“综合治理”要求运用行政、经济、法治、科技等多种手段,充分发挥社会、职工、舆论监督各个方面的作用,抓好安全生产工作。

3.3严格三项要求:高标准、高投入、高要求

高标准:高目标的提出,是安全生产管理的行动指南,是高标准、严要求的基础和依据。高投入:这里需要强调的是高投入并不是提高安全经费提取比例,而是在《企业安全生产费用提取和使用管理办法》中规定比例1.5%的基础上,加强制度建设、加大管理力度,丰富管理手段,坚决做到专款专用,使安全费用产生的效益最大化,从而达到高投入的效果。高要求:根据本项目安全生产管理的特点和以往安全生产管理出现的问题,明确标准化就是指标和行为的规范和量化,提出“建立健全体系、加强能力建设、消除事故隐患、提高信息化水平”的总要求。

3.4制定规范的工程造价数据共享标准

在工程造价信息管理中引入大数据,其不但能提升整体的管理质量,而且还能有效的控制造价成本,形成一个规范的造价数据库,从而体现出信息资源共享的价值。当前的工程造价管理应该从传统的经验管理向数据分析管理方向前进,换句话说就是大数据管理,确定造价标准可以有效的提升数据质量,但在收集数据时就必须要按照标准来展开,而工程造价方面则可以参考国家制定的标准,这样便能制定出一套规范,统一的参考标准。施工单位不仅可以对工程造价设立标准,对造价管理所涉及的各项信息也应该采取统一管理,因为这样才能提升数据的质量,从而降低数据处理的难度。

3.5建立海量数据库,提高共享数据的使用

施工单位在确定好数据收集的标准之后,其就可以针对工程造价来构建一个相应的数据库,这样可以更科学,合理的对造价数据进行管理。从大数据背景下来看,为了实现对工程造价大数据的监督与管理,建立相应的数据库是非常有必要的,并且还需要安排有专业人员来对数据库信息进行分析,这样可以为工程造价提供数据方面的参考,从而提升整体的管理质量,实现工程造价之间的公平竞争。

结语

要想顺利开展安全管理标准化工作,首先要建立好安全规章制度,夯实工程安全建设基础,重点解决好以前落后的管理模式问题,引进先进的管理理念;其次,制定明确的职责制度,将安全生产责任落实到底,对于现场的监管人员,能否做到真正认真监管工程项目中的安全问题是整个工程项目能否将安全问题落实到底的关键,施工建设单位中的每一个监管人员要把每一个与安全有关的工作落实好,把责任落实到安全监管工作中的每一个环节、每一个过程。第三,做好每一个工作人员的安全意识强化培训,增强安全生产标准化意识,做到让每一个人都能够认识到安全问题的重要性,严格执行安全生产标准化。

参考文献

[1]任文良.我国现阶段建筑安全标准化管理模式的探索[J].山西建筑,2015,1:250-251.

[2]谢国华.建筑施工安全管理问题及措施[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2年19期

[3]杨克红.浅谈建筑施工企业施工现场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J].建筑安全;2015,30(11):18-20

论文作者:张振华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6/25

标签:;  ;  ;  ;  ;  ;  ;  ;  

建筑工程项目安全生产管理标准化研究论文_张振华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