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应对中国加入WTO对青年就业的挑战,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中国论文,青年论文,WTO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C97
文献标识码:A
中国世界贸易组织研究会组织撰写的《中国WTO报告·2003》指出,加入WTO后,我国就业情况变得更加复杂。一方面,加入WTO前具有的人口总量过剩型失业和体制转轨型失业仍然存在;另一方面,加入WTO后出现的结构调整加剧型失业和劳动力观念滞后型失业凸现出来。由此可见,加入WTO后导致失业的原因,除总量过剩、体制转型、结构调整等客观因素外,作为就业主体的劳动者的观念滞后是导致失业的一个重要原因。青年是劳动大军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就业和再就业的重点群体,要解决青年就业问题,除政府努力,社会关心外,青年求职者自身应该发挥主观能动性,认清形势,转变观念,提高素质,顺利实现就业和再就业。
一、认清入世后的就业形势
加入WTO,一方面为广大青年提供了就业机会,但另一方面就业形势仍然十分严峻。《中国WTO报告·2003》指出:2001年,经济增长一个百分点对就业机会带动是0.18,相当于130万人,以后每年因加入WTO,直接拉动经济增长1.6~1.8个百分点,中国将增加大约200万个就业机会。但报告估计:由于结构调整和企业基于市场竞争的重组,转岗人员将大量增加。从加入WTO对我国产业发展的影响看,第一产业的就业机会将呈绝对减少的趋势。有专家估计,农业在加入WTO过渡期间会减少2086万人的就业,过渡期结束后,减少岗位将达到2556万个;第二产业内则苦乐不均,冶金和石油等行业就业机会将减少,纺织和汽车制造业等则相反,两者相抵,第二产业就业总量还会继续增加;未来第三产业特别是社区服务业的就业总量将呈迅猛发展的势头,同时新兴服务业对劳动者的素质要求越来越高。这是加入WTO后对我国就业带来的总的影响。
从我国就业现状看:目前中国的人口已达到13亿,其中有劳动能力的就业人口约7.5亿,今后相当一段时期内,中国的就业都将面临着来自城乡的双重压力、总量与结构的彼此困扰、新生劳力与失业人员的相互交织。其中“十五”时期(2001~2005)每年城镇需要安排的就业人数将达到2300万人左右,年度供大于求的缺口达1500万人。与此同时,大学生毕业求职竞争更加剧烈,2002年大学毕业生首次就业率只有70%。2002年农村已经有9000多万劳动力进入城镇务工经商,但是今后10~20年还有1.5亿~2亿以上的农村劳动力需要向非农行业和城镇转移。
在这种背景下,青年的就业形势不容乐观,主要将面临以下主要矛盾:一是劳动力总量供给居高不下与就业岗位不足之间的矛盾;二是经济结构调整与青年劳动力素质偏低之间的矛盾;三是就业机制和就业渠道的多元化与劳动者就业观念之间的矛盾;四是国有企业冗员集中排放与劳动力供给高峰之间的矛盾。如何认清形势迎接入世与就业压力的挑战,解决好就业与再就业的问题,是广大青年必须面对并且认真思考的问题。
二、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
从目前青年的就业观念看,在职业评价和职业选择上具有双重标准的特征。即在职业评价上,广大青年已经普遍感受到市场经济发展的影响,采取了职业社会的主导价值取向,以个人经济收入和成就为主要尺度;而在职业选择上,又带有传统体制下的价值取向,希望工作稳定,并具有良好的社会声望。这就出现了就业观念与劳动力市场发展趋势的错位,也使自身陷于被动。为适应中国加入WTO的新形势,广大青年必须在就业观念上与时俱进。
第一,抛弃就业偏见,正确进行职业定位。有关调查表明,城镇失业人口主要分布在15~35之间,而其中相当一部分属于自愿失业,不少青少年对职业期望过高,有业不就。主要表现在:钟情于国有单位,而对非国有企业不感兴趣,认为只有国家提供的工作才是正式工作;喜欢收入稳定的固定工作岗位,而对收入不稳定的非固定工作岗位不愿问津;喜欢收入高,待遇好的“白领”工作,而对“蓝领”或其它工种不屑一顾;对大城市的工作岗位感兴趣,而不愿到小城镇就业。所有这些极大地限制了青年的就业门路,使其不能顺利就业。
还有一些青年不能正确估计自身的职业能力和素质,对自身职业定位不准。这样就使职业供求不匹配,使本来就比较有限的就业岗位不能得到充分实现。据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对2003年一季度全国劳动力市场的调查研究发现,由于职业供求不匹配,使本来就比较有限的就业岗位不能得到充分实现,大约有17%的就业机会在无形中流失。2003年一季度,劳动力市场求人倍率(用人需求与求职人数之比)为0.86,最大求职成功率为0.71,这意味着在当前进入劳动力市场的每100个劳动者中,29人无法实现就业,而这之中,有14个是因为用人需求不足而不能就业,其余的则是因为供求匹配上的原因不能就业。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就业偏见与定位不准严重影响着求职者就业与再就业的实现。广大青年应该主动抛弃就业偏见,一方面对劳动力市场的形势有清晰的认识;另一方面准确认识和评价自身的职业价值,不断调整自我,形成正确的职业定位。使自己的职业理想既符合社会需要,又符合自身的实际。
第二,改变“从一而终”的就业观念,增强流动就业意识。多年来,我们国家都是一岗一技,基本上是一次分配定终身,找到工作就等于捧上了铁饭碗,可以高枕无忧了。这就造成我国劳动者普遍厌恶风险,乡土观念浓厚,加之计划经济时代对户籍,包括工作变动等管得太死留下的“后遗症”,人们普遍缺少流动的意识。中国加入WTO,从经济全球化的意义上说,是参与了国际资本在全球范围内的重新配置和国际间的重新分工,这也就意味着有限就业岗位在全球的重新配置,因此,中国也就是正在参与着对世界范围内有限就业岗位的竞争。规则面前,人人平等,优胜劣汰,谁也不能置身度外,因而,“从一而终”的就业观念已经不能适应新的形势了,青年人必须树立流动就业意识,随时准备面对下岗、失业、重新择业的考验。从青年自身的发展来说,也应树立流动意识。有着传统就业观念的青年往往死守已有的工作岗位,即使遇到问题也是忍气吞声,很怕被“炒”,更很少可能“炒老板”。其实,进入WTO体系后,在共同的规则面前,劳资双方是平等的,当双方力量严重不平衡的时候,当自己的追求与现实不相对称的时候、当变换地点以及工作能够带来崭新的希望和收入的时候,流动不但是无可厚非的,而且是利人利己、符合市场规律的理性选择。
第三,破除“等、靠、要”的消极依赖观念,变被动就业为主动就业。择业的最高境界是创业。青年人精力充沛,锐意进取,是社会中最少保守思想的生力军,应该勇敢地投身到创业的行业中来,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搏风击浪。虽然创业是一条充满艰辛的道路,但也充满着激情和梦想,这是对自我的挑战,创业将改变青年在就业中的角色,使他们不仅仅是被动的求职者,而且是职业的创造者,不但解决了自己的就业问题,而且为社会提供了新的岗位选择。使他们从越来越激烈的就业竞争中分流出去,同时还建立了蓄水池,这对解决青年就业问题,缓解就业压力都有着重要的意义。现在国家为下岗失业人员提供了自主创业的优惠政策,共青团组织也为广大青年创业提供了支持的援助,而中国入世,更是为广大青年创业提供了更多的机会和更广的空间,创业的环境可谓最佳,青年人应抓住有利时机,转变“等、靠、要”的传统依赖观念,变被动就业为主动就业。当然,创业必须要有科学的计划、顽强的毅力、艰苦奋斗的精神以及不怕失败的心理准备。只有这样,才能在创业的路上少走弯路,早日到达成功的彼岸。
第四,破除追求安逸稳定的观念,到艰苦的环境中锻炼成才。在传统的观念中,安逸和稳定是职业选择的两个重要法码。舒适、安全、稳定、轻松、高薪的工作是大多数求职者的首选。表现在地区选择上,则出现了东西温差大、城乡不平衡的局面。据调查,在大学生就业人数中,在京、沪、津、鲁、苏、浙、闽、粤8个经济发达地区就业的人数占了毕业生总数的57.6%。另外,据有关部门统计,毕业生在大中城市就业者占80.8%,在县镇就业者占15.2%,去农村的仅占4%,即便是来自县镇和农村的学生,其70%以上也选择在大中城市就业。这些毕业生看重的是东部和大中城市地区已有的优越环境、个人发展机会及薪金水平。而西部地区和广大农村基层相对来说,条件艰苦,人才匮乏,大部分地区还等待着进一步开发,有些困难是沿海发达地区和中心城市所没有的。目前,我们国家正在全力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共青团中央和教育部也已于2003年6月宣布启动“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号召广大高校毕业生到西部去,到基层去,到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去建功立业。这项计划是团中央、教育部根据国务院有关要求组织实施的,由财政部、人事部给予相关政策,资金支持。旨在通过引导大学生到西部去,到基层去,促进西部贫困地区的发展,拓展大学生就业、创业的渠道。这项计划的实施一方面将对在西部和贫困落后地区传播现代文明和科学知识,推动西部地区各项事业的发展产生重大影响。另一方面,也为广大青年拓展了就业渠道,为他们创业成才提供了有效途径,使他们在为祖国建设作出贡献的同时,也使自己得到了一个难得的锻炼机会。到西部去,能使个人的职业选择同社会需求很好地结合起来。因而,当代青年应该积极响应志愿服务西部计划,到基层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知国情、受锻炼、增阅历、长才干,为祖国奉献青春,同时也使人才资源在不同地区得到更加合理的配置。
三、提高自身的职业素质
中国入世,整体就业机会将会有所增加,这对广大需要就业和再就业的青年来说,无疑是有利的。但入世的社会背景,更需要广大求职者具备较强的综合素质和能力,除了应具备一般的勤奋敬业、有责任心、专业能力等必备素质外,还应具备以下一些素质。
第一,具有放眼全球的国际化能力。入世后,在世界经济发展生态圈里,中国经济与各国相互依存的关系更加强化,国际惯例将成为中国经济运行、发展的总规则。大量跨国公司抢滩中国,他们需要吸纳了解我国国情的“本土化人才”,而这些“本土化人才”在了解国情的同时,又必须了解世界,具有国际化水平。国内企业为了在竞争中与外来的大公司一决高下,也希望能接收到能在国际舞台上一展身手的人才。故而要求广大青年在思考问题时,不再局限于任职所在地的狭隘地理空间,而应是放眼全世界,具备洞悉国际科教发展动态和经济运行走势的敏锐目光,掌握所在专业领域内国际最新动态,并通过及时调整自己的发展方向,提高自己的市场竞争力,来适应这种国际趋势。国际化能力还包括能熟练运用英语和计算机;了解国际交流的礼仪和常识,拥有理解包容不同文化、习俗的襟怀;熟悉与专业相关的国际惯例与法律等等。这对广大青年求职者来说无疑是一个极大的挑战,但如果自己真正具备了放眼全球的国际化能力,则肯定会在求职的天平上加上一个厚重的筹码。
第二,具有团队协作精神与沟通能力。入世后,大量外国公司进入中国,而很多青年人也渴望进入那些国际知名的大公司工作,而团队协作精神与沟通能力是这些大公司非常看重的一个素质。事实上,由于工作分工的日趋专业化,使每项任务的完成都需要依靠团体的分工合作,特别是在网络式连结的互动方式逐步取代上对下命令的指导的情形下,沟通与协作的技巧尤显重要。此外,在全球化条件下,企业在市场客户与供应商的不同法律背景和不同交易习惯的挑战下,使员工必须面对频繁的跨越部门与地理空间的沟通及管理,以及多国文化的统合协调。故团队中人员的合作与沟通的技能,已变成与个人专业能力同等重要,只有众志成城,通力合作,才能成就事业。每个青年求职者都应该努力培养自己这方面的能力,从而提高求职的成功率。
第三,具有时刻准备迎接挑战的精神。中国入世后,在全球化的背景下,人们面对的是快速变迁的时代和充满挑战的环境,面对不同国籍与文化背景的合作伙伴或交易对象,必须具有接受挑战的建设性心理,方能顺应时势发展,完成各项被指派的工作与任务。另外,社会发展日新月异,各种新技术、新知识层出不穷,要求身处现代社会的工作者必须勇敢地迎接挑战,以积极的心态去学习和掌握,而不是逃避与抗拒,否则就会在竞争中处于劣势。
第四,树立终身学习的态度。为了提高自身的可就业性,广大青年求职者还必须具备终身学习的态度和努力学习的精神,即学会学习的可持续性。
对求职者来说,文凭固然重要,因为它是一种学习经历的证明,也是事业的“敲门砖”,但不能以此为满足。现在的文凭,有人估算其“生命时限”仅半年。毕竟学校教育只是基础专业知识的灌输,将知识转化成有价值的商品或劳务,则要靠在工作中的不断学习与进取。何况现代社会是知识和信息爆炸的社会,知识的进展一日千里,而国际化的趋势则使工作接触到的领域和范围不断地扩充。
学会“如何学习”是求职者资本积累的关键,现在,衡量人才的标准已经由知识的积累改变为知识的检索和知识的创造。人们应该在最短的时间内,用最有效的方法获得新知识。在未来,学习“如何学习”应该优先于学习什么。无论何时,都应该对学习保持开放和接纳的态度。只有这样,才能使自己在竞争日趋激烈的职业竞技场上立于不败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