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G626.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ISSN1672-6715(2019)09-190-02
一、引言
在小学教学中,阅读是语文教学的中心环节。新的《课程标准》明确强调了小学阶段应完成145万字的阅读量,[1]课改以来,城市小学的阅读教学取得了不少成绩,但目前农村小学读书指导仍存在一些突出的问题,这些问题可能导致农村小学的语文阅读教学效益日益低下,导致学生在儿童阶段就对母语学习的兴趣消失殆尽。
阅读同阅读教学是两个既相互联系又有着严格区别的概念。[2]阅读目的是从书面语言中获得信息,而阅读教学的目的是从书面语言中获取信息。阅读是个体活动,而阅读教学则是在教师指导下的师生、生生之间的双向或多向交流。阅读的过程是借助语言文字理解其表述的内容,而阅读教学则要求学生在理解内容的同时领悟语言形式,通过读积累语言材料,形成语感。因此,了解农村小学阅读教学存在的问题,提高农村阅读教学的效率是非常必要的。
二、农村小学课外阅读教学的现状
(一)阅读选择性盲目
现今,许多孩子都喜欢读课外书,而课外书的种类繁多,包括小说、散文、诗歌、科学文艺和儿童剧本等。许多孩子都喜欢看课外书,其中有68%的同学喜欢看童、民间故事等书籍,有20%科学文艺和儿童剧本类书籍,有6%的同学喜欢看小说,只有2%的同学选择喜欢看散文,还有4%的同学不喜欢看课外书。而对于选择不喜欢的同学都是属于语文成绩极差的几位。但是,对于为什么喜欢课外书,以及读课外书对我们有什么好处时,大部分同学的回答比较含糊,答案大部分是“读课外书有利于学习,有利于提高写作水平”等,他们并没有认识到读课外书同样是学习。与语文无关的书都是野书”的观念仍是大部分家长的主导意识,他们的这种观念把同学们禁锢在课本中。
(二)缺乏阅读兴趣
通过本课题的调查,笔者发现同学们不读课外书的主要原因是:看电视比读课外书有劲;没有课外书可读;老师没有要求;家长不给钱买课外书。
调查结果表明:农村孩子从小到大,课外书较少,大都属于幼儿读物。这就是说农村孩子几乎不读课外书。另外在我们的采访中了解到,现在农村学生放学后做完作业就是看电视,但是有益的课外书知之甚少。有37.1%的同学认为“看电视比看书来得有劲”;有同学说自己家中没有适合自己的课外书,从中可以看出农村家庭对幼儿时期的教育比较重视,到了中高年级往往看重的是学生在校的成绩,一般不重视课外阅读。有5%的同学反应老师对于阅读课外书不作要求,也没有指导过如何读课外书,有42%的同学认为家长不支持读课外书籍,也从不买课外书。当然,农村家庭课外书少的主要原因还在于课外书的价格普遍偏高。
(三)阅读资源稀少
从调查情况来看:从学校图书室借的占40.2﹪,同学处借的占45.3﹪,家长买的占10.7﹪,学校中订的报刊杂志占3.8﹪。由于农村家长对孩子的课外书阅读不够重视,家里根本就没有几本书,没有主动给孩子买书的习惯。学校的图书利用率太低了,大批的好书束之高阁。由于课外书来源渠道单一,造成学生的课外阅读量少,阅读兴趣不浓的主要原因。
(四)缺乏良好的阅读习惯及态度
在农村,良好的课外阅读氛围难以形成。在家中,家长不能成为学生课外阅读的榜样。由于受自身条件的限制,工作之余,家长很少去阅读书籍,在他们的心目中,能自己完成作业就是一个好孩子。作业之余,学生便以看电视、玩游戏来打发时间,根本没有课外阅读的习惯。由于受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许多教师还是难以打破围着教科书转的模式,很少鼓励、指导学生去看一些有益的课外书籍,更谈不上花时间去开展一些课外阅读活动,阅读课外书成了老师口头的奢侈品,这样的理念也直接导致了语文课堂教学与课外阅读相脱节,造成课堂所学的方法无用武之处,这自然会影响学生的阅读兴趣。没有了阅读兴趣,反过来会导致学习兴趣的下降,从而使语文学习陷入了“恶性循环”之中。
(五)阅读时间稀少
在调查中,有许多同学抱怨作业太多,每天除了课堂上要完成的练习,还有一大堆资料要完成,没有时间看课外书。由于没有养成自觉的阅读习惯,许多同学宁可玩,根本没有把课外书放在心上。
三、主要原因分析
(一)各年段阅读要求、重点模糊
在小学阶段要求掌握的阅读方法有:默读、齐读、自由读、诵读等,但对各年级段有不同的要求。诵读比一般朗读更加突出节奏、声调、缓急等要素,虽然在低年级也有诵读,但更多的是用于高学段的阅读教学中,在低学段往往不提倡。低年级学生要求默读,每分钟不少于200字;中年级学生要在低年级训练的基础上做到眼到、手到、心到,每分钟不少于300字;高年级学生要在中年级学生训练的基础上提高思考的质量,每分钟不少于300字。对于不同的教材,教学方法没有明显的区别,无论什么课型都是进行朗读感悟。但许多老师在遇到寓言故事就马上想到其所表达的寓意,往往注重人文素养的提高而忽略了语文阅读教学中语文能力的落实。?
(二)学生读书的分量短
许多高年级语文教师在上阅读课时,经常把阅读课上成内容分析课。在一节阅读课上,老师引导学生去阅读的时间并不多,大部分时间只是老师一味的在讲,这样的教学模式无法让学生产生阅读兴趣。因此,老师不但要进行进一步的引导,让他们爱上阅读,要向学生介绍一些行之有效的读书方法。
(三)阅读形式单一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出现的有关“读”的概念有朗读、默读、诵读、背诵。这是四个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概念,她们的共同点都是读,但在形式、要求等方面不同。就小学阶段的阅读教学而言,朗读和默读是最主要的两种读书方式。朗读又分为三个层次;正确地朗读,流利地朗读,有感情地朗读。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读”,既是手段,又是目标。
四、提出的策略
(一)改善办学条件,让学生有书可读
当前,农村小学的教学条件和设备远远落后于诚市小学,因此教师应尽可能的利用现有条件,为学生提供读物。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教师要根据学生的情况,合适的给学生推荐一些好的读物,通过与家长的沟通,动员家长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给孩子买一些课外读物。同时,教育行政部门也要加大对农村教学资金的投入,改善农村办学条件,添加教学设备,加大对学校图书馆的投入,让学生能够在读书馆里找到所需书籍,并不定时的更换书籍,让农村孩子能够及时接收广泛的知识,开阔农村孩子的视野。在班级中可以通过多种形式建立图书角,学生可以将自己家里的好书拿到班级里,与同学共享,这样就可以提高班级的图书角里书的种类,增加可读性。[3]
(二)家校联手,养成良好阅读习惯
小学阶段是学生学习生活的开始阶段,打好坚实的基础,养成良好的习惯,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4]养成一个好习惯可以受益终生,在农村小学中,缺乏良好的阅读习惯和方法,即使有的学生刚养成了一点点阅读习惯,由于每个人都有惰性,也容易导致难以坚持下来,所以这就要求教师和家长加强督促。首先,让学生养成阅读课外书的习惯,对于农村学生来说,所接触的东西远远没有城市孩子多,而课堂上学习的课文毕竟也是有限的,因此要充分的利用课余时间,吸取丰富的文化知识,博闻强识,在阅读中学习知识,提高能力。其次,让学生养成带着问题读课文以及边读边记的习惯。最后,还要让学生养成积累的好习惯。
(三)保障时间,让学生有充分读书的机会
在农村,因为留守儿童较多,家里留下的大多是一些老人,而且家务繁重,所以,导致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稀少。而在学校,老师一味的追求学习成绩,让学生去死记硬背,因此留给学生自由阅读的时间少之又少。这些情况可以看出,让学生自由支配的时间基本上等于零。提高学生阅读的效率,必要条件就要保证学生有充分的阅读时间,因此,教师要注意培养小学生的时间观念,合理安排时间,并且每天能抽取一小时左右的课外阅读时间,而且要长时间坚持下去。其次,教师和家长也要为学生挤出时间,不再让学生机械的重复家庭作业,要减轻学生的学业负担,让学生有时间与好书交朋友。
(四)教师加强指导,让学生会读书
阅读是学生自我构建意义的过程,“阅读是学生的个性行为”,“阅读教学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5]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因此教师应努力为学生创造良好舒适的阅读环境,创造机会,创设情境,以多种方式引导学生自己充分地读书,读出声、读出意、读出味,从而陶冶自己的情操、增加自己的语感、提高自己的人文素养。加强学生的阅读指导,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指导学生掌握科学阅读的方法
新课标总目标要求“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老师应该向学生介绍一些行之有效的读书方法,如略读法、精读法、默读法、笔记法、查阅法等方法,还要加强阅读方法的指导,让学生逐步学会精度、略读和浏览,运用这些科学的阅读方法,合理有效的节约时间,能够更好的进行阅读。一种有效的阅读方法,就如同一把金钥匙,可以让阅读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指导学生养成记读书笔记的习惯
许多学生在进行课外阅读时,往往注重故事的情节,对于积累收效甚微。因此,教师在指导学生课外阅读时,要求学生在书上圈出自己认为好的词句,并准备摘抄本,摘抄书中的好词佳句、精彩片断,读了一篇文章后,写好读后感,培养学生善于积累的习惯,并要求学生完善保存好自己的阅读笔记,这样不断积累,从而把书上的知识为自己所用。
3.帮助学生制定科学可行的读书计划
要想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学生只有好的阅读方法显然还不够,还要有计划的去进行阅读。从农村教师的实际工作来看,我们的确没有时间来单独指导学生的阅读,可以利用课余时间每天读500字左右的短文,同时教师也要引导学生无“目的”的阅读,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在阅读实践中达到享受阅读,乐于阅读的目的,实现“无目的”的目的。教师也要根据学生的兴趣,有计划的推荐学生去读一些书。
4.让学生学会与人分享读书体会
教师在学生进行完阅读时,要组织引导学生相互交流阅读情况,相互分享阅读的交流体会,相互评价。同时,教师也可以在教室内设“阅读墙”,将自己读课外书的读书笔记、读后感等贴在墙上,也可以把自己读书中遇到的一些疑难问题,贴在墙上,班上同学共同交流,取长补短,互相学习。
(五)立足课堂,自读自悟
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6]教师在课堂上,可以让学生自由朗读,根据听录音来整体感知课文,理清文章思路。在学生整体感知课文后,教师可以指导学生一边读一边想,让学生在读书中学会读书,让学生采取自读自悟的方法,边读边想。对于学生来说,学习能力参差不齐,领悟能力也各有不同,因此学生的读书感悟就会有所不同,让学生自主的去读,可以充分的发展学生的个性。课程标准强调重视朗读,要求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品味、揣摩、感悟、积累,逐步学会欣赏。[7]教师要引导学生从课本中选取自己喜欢的内容进行感情朗读的练习,用朗读的形式来表达出自己的思想感情,通过阅读来明事理,领悟到文章所要表达的含义。最后让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从而使学生由明理到生情。
五、结语
阅读教学对于农村小学的重要是不言而喻的,现今农村小学阅读教学的现状可能导致小学语文教师在新课程改革的道路上陷入泥沼,因此必须深刻认识到阅读教学所存在的问题,体现教材的人文性。教师在掌握课堂教学的基础上,要深入了解学生,发掘生活中的教育因素,有效的运用现有的教学设备,优化课堂结构,从而提高教学效果。只有这样,才能走出阅读教学低效的泥沼。
参考文献
[1]刘革新.小学课外阅读活动指导初探[J].课外阅读:中下.2012(24)
[2]岳强.小学语文实用教学论[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4.7:96-97
[3]李军.刍议农村小学阅读教学的现状及对策[J].学周刊.2012(32)
[4]腾飞.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10:162-163
[5]王宗海.有效教学——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问题与对策[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11:36-37
[6]何俏梅.如何提高农村小学阅读教学效率[J].师道?教研.2012(05)
[7]魏薇.小学阅读教学的生活体验研究[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8:111-112
论文作者:唐娟
论文发表刊物:《基础教育课程》2019年9月1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0/30
标签:学生论文; 课外书论文; 阅读教学论文; 小学论文; 时间论文; 农村论文; 教师论文; 《基础教育课程》2019年9月18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