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产妇产后护理的三个阶段
在我国,通常把产后护理称为“坐月子”。分娩时,女性身体就像是打开了大门,将产前积累的毒素和物质全部排出;然后通过补充营养,促使身体尽快恢复健康。因此,如果产后护理不到位,就会对女性身体造成影响和损害。一般来说,产后护理分为三个阶段:
(1)黄金期。时间是产后6个月以内,此时产妇的身体最为虚弱,各个部位的机能处于不平衡状态。在这个阶段内,如果营养丰富、护理到位,能快速恢复气血,促使残留的毒素排出体外,今后就不容易留下病根。
(2)理想期。时间是产后6-18个月,经过了恢复黄金期,此时产妇的身体机能明显好转,气血较好恢复,坚持做好护理工作,能保持健康的身心状态。
(3)有效期。时间是产后18-36个月,不少人认为产后恢复18个月就足够了,实际上这一想法是错误的。该阶段是身体恢复的末期,应该注重综合调理,促使身体达到最佳平衡,才能提高生活质量。
2.产妇产后护理的注意事项
(1)科学合理饮食。分娩会消耗大量能量,也会损耗元气,因此产后会采用各种大补的食物,很容易造成涨奶、腹泻、肥胖等现象。科学合理饮食,一方面要做出科学的膳食安排。在产后1周,可适量进食蛋奶肉鱼,补充身体需要的营养;选择清淡、容易消化的食物,补充新鲜水果和蔬菜;禁食辛辣、冷凉、坚硬的食物,容易对身体造成不利影响。另一方面要结合产妇的实际情况。例如:产妇身体虚弱,选择人参、红枣等食材益气补血;产妇乳汁分泌少,选择鲫鱼煲汤催奶;产妇持续恶露不净,就要去医院就诊,遵医嘱进行治疗。
(2)坚持适量运动。传统的坐月子,就是要求产妇在产后1个月里卧床静养,尽量不下床、不出门。新时代背景下,产后坚持适量运动,不仅能加快恶露排净,恢复子宫功能;还能减轻生产后产生的酸痛,保持愉悦的心情。一般来说,产后1周左右,产妇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可以选择慢走、抬腿、保健操等运动,每次运动时间控制在10-15min,逐渐增加运动时间和强度,满足循序渐进的原则。
(3)做好个人护理。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产后产妇应保持良好的心态,生活中做好个人卫生,选择宽松舒适的衣物,可使用收腹带预防腹部下垂,有利于子宫恢复。穿着的内衣内裤每日更换清洗,保持阴部和乳头清洁。对于顺产的产妇,产后3天可在家属陪伴下淋浴,控制好室温和水温,避免着凉、体力不支;对于剖宫产的产妇,产后1周且切口愈合,才能淋浴。此外,和顺产相比,剖宫产的恢复时间更长,家属应帮助产妇多翻身,促进胃肠道蠕动,避免出现压疮。
(4)注重心理护理。女性在妊娠和分娩时,面临较重的心理压力,考虑到产后恢复、新生儿喂养、再就业等问题,容易产生焦虑、抑郁的心理。对此,家人应该给予产妇更多理解和包容,和产妇积极沟通,护理期间观察产妇的情绪变化,通过情感交流、讲笑话、看电视的形式,缓解负面心理。多鼓励产妇,让产妇认识到通过护理和调节,身材是能恢复的,帮助产妇树立生活信心。
(5)采用按摩手法。产后按摩部位主要是子宫、卵巢、臀部、腹部,能加快身体恢复速度,有效预防妇科疾病。针对顺产的产妇,子宫按摩能促使子宫内膜复位,有利于恶露排净,预防子宫收缩乏力引起的出血。针对剖宫产的产妇,通过按摩可以缓解术后疼痛,促进胃肠道蠕动,加快切口愈合速度。
3.产后母乳喂养的护理要点
(1)母婴护理。如果产妇在产后的身体情况较差,此时医院应该安排经验丰富的护士,监测产妇的产后情况,预防并发症发生,当产妇的生命体征稳定后,再进行母乳喂养。
(2)乳头护理。保持乳头清洁干燥,母乳喂养过程中,每日使用温水清洗乳头,防止乳头长时间处于潮湿环境中造成感染。内衣选择柔软、舒适的纯棉材质,能吸收溢出的乳汁,并且每日更换。
(3)喂养技巧。利用图片、视频,对产妇进行喂养知识宣教,养成按需哺乳的习惯。母乳喂养前,用温水清洗乳头,帮助婴儿选择舒适体位,将乳晕置于婴儿口中,促使婴儿有节奏的吮吸。
4.产后护理工作的一些误区
在传统的产后护理工作中,存在一些误区,总结如下:①不刷牙,会影响口腔卫生,引发牙龈炎、牙周病。②多吃味精,对母体影响不大,但婴儿可能发生缺锌症,出现厌食、味觉差、智力减退等情况。③盲目进补,产妇在产后需要充足的休息时间,盲目进补会造成神经兴奋,不利于精力恢复。④多吃鸡蛋,产妇在产后的消化能力下降,多吃鸡蛋难以消化,会增加胃肠负担,甚至引起胃病。⑤多吃红糖,红糖具有温补性,多吃红糖可能损害牙齿,在夏季大量饮用红糖水后身体会多出汗,导致身体更加虚弱。
综上所述,对产妇而言,产后护理至关重要,决定了身体机能的恢复情况。文章阐述了产后护理和母乳喂养的注意事项,总结了一些护理误区,希望为准妈妈和产妇提供参考借鉴,加快身体恢复速度!
论文作者:袁星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医学人文》2020年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4/15
标签:产妇论文; 产后论文; 身体论文; 乳头论文; 时间论文; 子宫论文; 多吃论文; 《中国医学人文》2020年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