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情境下MBA职业能力训练模式的构建与创新
欧丽慧 马爱民 刘 飚
摘 要 :介绍了华东师范大学工商管理硕士(MBA)研究生多元情境下职业能力训练模式,即基于真实案例情境的系统性训练,基于多元课堂情境的认知训练,基于真实企业情境的行动训练,基于真实项目情境的落地运营。说明了该模式的具体应用和取得的效果,认为该模式可以为工商管理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提供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现代管理教育参照,为教师创造管理教育与实践相长的平台,为企业提供经济可行的问题解决方案。
关键词: 职业能力;工商管理硕士(MBA);研究生教育
管理类学科中社会性知识的习得往往是通过构建无限接近企业真实管理情境的教学形式引导学生进行知识与能力的自我建构,需要学习者有效地实现从学校理论学习到工作管理实践的迁移。华东师范大学经济与管理专业学位教育中心以工商管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MBA)高强度、高综合、系统性的职业能力和创新能力提升为目标,通过基于课程学习的认知训练、基于案例学习的整合训练、基于真实企业的行动训练和基于真实项目的落地运营来构建多层次、进阶式的多元教学情境,并辅以组织严密、运行高效的管理保障机制,探索职业能力培养的新途径(见图1)。
平时孩子们也能说出这样的话:“昨天放学后,我一眼就看到了校门口茫茫人海中的妈妈,妈妈也马上就看到了我。”我想孩子们已经真正地深层次地理解了“茫茫”这个词。
一、多元情境下MBA 职业能力训练模式的构建原则和基本框架
(一)构建的目标
根据对国内案例及实践相关教学模式的梳理和实践的参照,结合建构主义、学习迁移、情境学习的相关理论,得出多元情境下MBA职业能力训练模式的特征与目标。与传统的知识传授型的教学模式相比,该模式在教学过程中的四个主要要素:“为什么学”“学什么”“怎么学”“学得怎样”,发生了明显的变化,主要体现在教学目标聚焦职业能力提升的特征、围绕职业情境的构建和学习者中心地位的转变都凸显知行合一的教学理念和方法。
图7为微型涡轮发动机涡轮熔模铸造浇注系统设计[8]。设置侧注式且设计4个内浇道来提高其对铸件本体的补缩能力。
(二)构建的原则
1.学习者中心地位的转变
教学理念重在以学习者为中心,学习者感受到真实情境和不固定答案带来的刺激,而教师将更多心思花在课堂创建和学习者“会学”上。师生形成学习共同体,教学相长,个人的思维与智慧被整个群体所共享。学习者不仅在课堂上充分发挥主动探索的精神,更重要的是会利用所学内容在多种情境下应用知识,并在实践中不断修正思考、对比体验、积累经验,获得实践意义上个人隐性知识的获取和个人能力的提升。在这个学习过程中,学生通过知识的外化借助自身行动得到相应反馈,通过对实际管理问题的解决形成自我的反馈,并在循环往复中完成知识的螺旋式上升。
大麦屿港区是目前台州集装箱吞吐量最大的码头。一年到头,不计其数的陶瓷、卷钢、粮食、煤炭、板材等从这里输入台州,再将台州生产的小家电、机电、家具、水泵等产品运往各地。
图1 以职业胜任力为导向的多元情境MBA 人才培养模式
2.多元职业情境的构建
华东师大积极创新MBA 讲座课程,形成“经济管理”“人文素养”“实务操作”“职业发展”等四大讲座系列,以固定讲座日和主题讲座月的形式开放给MBA 学生。如“创业与投资月”“金融与理财月”“人力资源管理月”“营销与品牌月”等系列讲座,为MBA 学生提供来自业界的实践知识和场景。同时,华东师大创造性推出集中性主题周讲座,围绕前沿领域的“视野宽广”、底蕴深厚的“厚文重义”和实务讲解的“经世致用”三大板块进行设计。
(三)构建的模式
案例教学通过案例的呈现形式、问题情境创建的梯度层次等来创新案例情境构建的层次,但在课堂应用以外,还需要发挥基于真实场景的非文本案例的实训作用,对课堂进行延伸和拓展,形成对案例教学升级版的补充,利用多途径思维训练方法和创设立体化能力点提升平台,全方位增强学习迁移的效果。学习者在这一过程中经历由表及里、由具体到抽象、由低级到高级反复构建上升的过程。
“相比于看到有机食品与绿色食品的认证标识,大家似乎更愿意亲眼看到蔬果是怎么种出来的、如何长出来的,这样他们才放心。”石嫣说,“CSA联盟鼓励他们来看,更鼓励他们参与其中。”
二、多元情境下MBA 职业能力训练模式的主要内容
(一)基于真实案例情境的系统性训练:培养团队协作和问题解决能力
优秀原创案例的开发是案例教学的不竭源泉,华东师范大学(以下简称“华东师大”)采取多种措施鼓励师生通过案例开发引领案例教学,以案例教学提升学生能力,并形成制度化机制。
1.以案例开发大赛引导团队训练
人力资源管理人员要根据组织和员工特性,有规划地引导开发和调任,满足岗位设置的基本要求,结合人才的特点,分析周围的工作环境,合理规划岗位,激发人才的内部潜能,鼓励他们就参与企业决策中来,提升信息的对称性和人才的主人翁意识,满足当前企业发展的基本要求。
2.以年度案例大赛进行整合训练
华东师大2009年启动MBA 案例大赛,秉承“年年赛案例,时时抓热点,处处讲参与,点点求新意”的思路不断创新赛制和比赛模式,学员们在大赛中提出的解决方案受到企业高度关注和媒体追踪报道,已经成为极具影响力的品牌年度案例大赛。赛事以学生训练为导向实现了全员参与的目标,并以能力提升为宗旨每年形成新的赛事亮点。由华东师大制定的标准、赛制和“大小PK”比赛模式被中国管理案例中心作为全国管理案例精英赛的比赛规范,在全国各大赛区推广应用。华东师大研究生参加全国管理案例精英赛多次获得区赛第一和全国前三的佳绩,也在如台湾地区“商管联盟个案论剑赛”等其他各类案例赛事中斩获金奖,产生了良好的示范效应。
3.以教师原创开发作为教学不竭源泉
华东师大成立MBA 案例研究中心和管理案例库,专设案例采编基金并形成整套激励及运作模式,案例采编教师须经过集中汇报和评议,案例中心主任对案例在选题、撰写、修改和上报中全程进行指导和把关,采编队伍以学习共同体形式相互审阅和指导修改,运用团队的力量促进案例采编和研究水平的整体提升。目前共有75 篇“百优案例”入库,30 篇案例获评“全国百篇优秀管理案例”,入选篇数在全国培养院校中位居前五,五次荣获全国MBA教育指导委员会颁发的“最佳组织奖”。另外,在中国工商管理国际最佳案例遴选和“全国百篇优秀管理案例”评选重点项目立项中均有佳绩。
(二)基于多元课堂情境的认知训练:培养综合认知和逻辑分析能力
1.以实务课程高度衔接现实经营
华东师大在MBA 案例教学中请案例主角入课堂,现身讲授企业故事并进行点评。如“组织行为学”课程教师通过自主采编撰写的“景域集团御‘风’而行”这一全国百优案例,邀请案例的主人公景域集团董事长、驴妈妈旅游网创始人洪清华先生来到课堂现场点评讲解,帮助学生了解线上旅游行业的实际运营情况,引导学生利用相关理论和方法对此类企业的商业模式、品牌服务、业务优化等进行分析。学生们围绕运营现状、业务模式、内部优化等方面的问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并与嘉宾进行了良好的交流互动,获益匪浅。
图2 原创案例开发与转化渠道示意图
通过讲创业故事,分享创业经验,疏解创业困惑。我们还注重发现创业成果,将有代表性的创业项目整合成创业故事,定期刊发,为后续创业者树立楷模,并提醒发生错误的可能性。截至2018年4月,我们已推出创业故事23 期。
新西兰驻广州总领事Rachel Maidment CG女士也表示:“金樽奖是真正有影响力的活动,它为推动中国独特而又蓬勃的葡萄酒市场发挥着主要作用。”Rachel Maidment CG女士对新西兰葡萄酒在中国市场带有极高的信任和期望,她谈到:“我们生产仅不到全球1%的葡萄酒,并且我们特意关注质量而非数量。新西兰98%的葡萄酒庄都被认证为可持续发展的,只有经过注册成为可持续发展的葡萄酒才有资格被列入新西兰葡萄酒酿造协会的全球活动中。所以我们可以保证我们在全球市场踏出最佳前进的步伐。”
同时由于读者经常花费大量的精力阅读无用信息,结果却事倍功半,甚至花费时间精力依然无法快速、准确地获取自己所要的信息资源,因此在信息获取是会感到迷茫、不知所措甚至产生学习焦虑,长此以往,读者也就失去了获取信息的需求,因而信息服务价值的效用也就难以体现。
华东师大要求MBA 各核心课任课教师,在备课之初就将实务案例课程设计纳入教学计划,由授课教师与企业家或公司高管充分讨论、共同备课、同堂授课,寻求理论课程与实务课程的有效衔接,实现核心课程知识内涵向现实场景的延伸和引入,以强化“对接度”为目标的实务课程体系建设来实现核心课程的全覆盖。此外,华东师大还创新性地设立“人力资源与应用心理”“金融与投资管理”“商业数据分析”等特色项目,依托陆家嘴人才金港、上海上市公司协会、美商天睿公司打造了项目定制化实务课程,推动校企深度对接,创新联动培养机制。
3.以综合案例课堂进行整合式训练
华东师大创新性地开设MBA“综合案例课堂”,通过“多学科教师参与、学员多角色模拟,多形式开展实践”对学生进行整合训练,提升分析处理真实企业复杂问题的能力。如以“美特斯邦威库存问题”为案例的综合案例课堂上,学生分组扮演董事长、企业独立董事、财务、营销团队等不同角色,几位指导教师从不同角度引导学生,以深化他们对案例讨论的认识。这种模式打破了单一学科的学科壁垒,追求真实企业、多元参与、全方位角度的深入效果,通过对不同角色的精心设计和定位,考查学生分析处理真实企业复杂问题的能力。
华东师大启动MBA 案例开发大赛,研究生以团队为单位进行选题和调研,并形成完整的案例正文和分析报告。提交的案例集中在零售、制造业、互联网+等热门领域,覆盖教育、旅游、医疗、金融、服务等行业,具有时代性与新颖性。入选决赛的案例须获得企业授权书并盖章确认。首届赛事吸引了170 余支队伍800 余位学生参加,经过案例初审和终审后共有81 支队伍的案例获奖,形成了150 余篇优秀教学案例,截至目前改编成为“百优案例”的有3 篇。案例开发大赛不仅训练了学生的能力,也为教师提供了案例教学素材。
4.以主题讲座和海外课程拓宽场景视野
建构主义的核心概念之一是学习与“情境”的关联性,学习者与周围环境的交互作用对于学习内容的掌握有重要作用。案例教学是课堂模拟职场情境并操作训练最经济有效的方式。如果将案例教学的内涵适度延伸,可以扩展到对接真实职场环境的案例实训,形成案例教学实训的闭环。如创设实习场,建立校外实践基地和合作企业单位,让研究生与管理岗位“零距离”进行实践训练。通过构建真实的教学环境补充案例教学“纸上谈兵”的不足,更好地保证教学效果的有效达成。建构主义理论强调情境多元性和手段训练多样性对知识建构的关键作用,所以如何设计多元化的问题情境来促进学习者更有效的知识建构十分重要。
华东师大通过与横滨国立大学、牛津大学、海法大学、里昂商学院和麦考瑞大学等院校的合作,以国际经营管理课程为主线,整合开发了系统性、多视角的MBA 全球课程,将海外优质的教育资源引进课堂,同时也创建了“创新与创业”“高级领导力”“营销实务”等专题海外商务实践访学,为MBA学生提供多通道的海外真实场景感知。
(三)基于真实企业情境的行动训练:培养系统实践和整合行动能力
1.以问题为导向的高级管理行动
华东师大设立 MBA 高级管理行动项目(EMAP),确立“以问题为导向开展实践训练”的理念,鼓励学生、指导教师、代表性企业三方的参与。设计出“企业现场调研、企业问题诊断、解决方案制定、企业检验方案和企业案例形成”等“五段制管理实践”训练环节。在多位指导教师带队指导下,学生严格按照五个阶段的训练要求,通过“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层层推进和不断深化的职业能力训练,形成可供企业检验的解决方案和训练成果,实现以问题为导向在现实场景中训练综合能力的目标。每个高级管理行动项目向企业提供4~5 个方案,迄今为止有30 余个方案被企业采纳,产生了良好的产学研效果。此外,基于实践项目开发出系列教学案例,其中“上海天擎”“上海宝尊”“车管家”等原创案例被评为“全国百优案例”,实现了对案例教学的反哺。
为了更好地帮助在校生和校友初创企业及转型期企业,在高级管理行动的基础上推出“企业助力创新计划”,旨在有效倾听在校生及校友初创企业的需求,有的放矢地选取、深入学生及校友企业,针对一个或多个问题进行诊断,从而帮助企业寻求解决方案。学生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寓学于用,完善知识体系,形成知行闭环。
根据理论建构和实践分析,笔者认为需要构建一个多层级、系统化的模式,包含案例开发、教学、实训等多个环节,以获得持续性、系统性、综合性的实训育人效果。国内的商科教育中,案例教学和实践教育是MBA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但是以模拟商业环境为特征的案例教学与以实战商业环境为特征的实践教育之间缺乏贯通,未能构建起以职业能力训练为核心要素的体系性做法。因此,应探索以研究反哺教学,以教学训练能力,以实训塑造职业竞争力的整体做法。构建这样的多元情境体系有梯度、分层次,不同的环节对学习者职业能力的训练和提升不尽相同。案例采编着重于信息的归纳、反馈和前瞻能力训练,案例教学重在沟通合作能力的提升和分析决策思维的训练;实践训练促进创新开拓、整合应用及应变等综合行动能力的提升。在这一过程中,使学生的知识和能力训练经历由易到难、由浅入深、循环往复的过程,以达到循序渐进、深化认识并迁移应用的良好效果。
2.与企业场景深度融合的定制化项目
采用一元线性趋势(潘敖大等,2011)和EOF正交经验方法分析(周国华等,2012)对资料序列进行变化趋势分析;采用Morlet小波分析方法(贺伟等,2013)提取气候要素序列周期,在小波分析中采用一维对称拓展消除边界效应;采用Mann-Kendall 检验方法(李国栋等,2013)对气候要素序列进行突变检测,判断突变年份与气候要素变化的趋势。
华东师大MBA“商业数据分析”项目,借鉴全球顶级数据服务供应商专业性技术和资源平台,设计深度实训模式。在项目合作过程中,形成三种不同深度的实训活动,即根据MBA 学生介入实际项目的程度,设计了“实验课程、虚拟项目实践、企业项目实践”三种递进的实践模式。在企业项目实践中,美商天睿公司(Teradata)企业导师和学校导师共同指导学生深入企业实践项目,解决企业在数据管理和分析过程中的现实问题。也会采取直接进企业项目组的形式进行实践训练。实践时间为3~6个月。项目实践期间,美商天睿公司(Teradata)会联络与提供如东航、移动、顶新、宝胜、上海农商银行等单位的实践项目,每个项目均有企业专家指导与跟进。
3.贯通校内外场景的创业实验室
“创业实验室”是华东师大在MBA 创业人才培养上的一种全新探索。由合作企业提供创业条件,要求学生根据合作企业的既定主题,进行创业项目设计和为期半年的实验运营。由企业高管、高校教授和风投总监担任创业教练,进行全程护航与评估,以“实验”的形式进行创业实践教育,提升创业成功率。
(3)进一步完善相关辅助行业推动机制。旅游产业的发展离不开相关辅助行业的推动,旅游业包含的相关行业繁多而复杂,要想提高旅游产业的竞争力,必须进一步完善与相关辅助行业的协同合作,两者相辅相成,具有共生关系。
“书香汉庭”项目是学生根据华住酒店集团给出的创业主题、创业条件进行创业设计和运营。2015年7月,“书香汉庭”项目进入实际运营阶段,两个学生团队独立运作项目并在实践中不断探索最佳模式。2016年7月,项目取得了基本成功并受到社会及企业的广泛关注,《解放日报》《中国经营报》、人民网、中新网等主流媒体进行了跟踪报道。在为期半年的实际运营阶段,研究生团队以不同模式独立运作项目,探索最佳的模式。一个全新的国民咖啡品牌——niiice café 应运而生,截至2018年底,该项目已遍布全国194 个城市,拥有500 多家门店。
2013 级学生创建的“啄木鸟安全管理平台”推动了隧道股份“全生命周期的文明工地建设与管控”不断升级,也使隧道股份在隧道建设过程中的市民体验和评价得到不断提升。2015 级学生创建的“游客GIS 实时定位旅游服务及预警综合管理平台”致力于提供基于LBS 的智慧景区解决方案,已经在云南、安徽等地的数个景区获得应用。两个项目都在实践中获得良好经营业绩,也获得2016年上海市“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二等奖。
当解释变量为外部评价主体时,ICRD=1,否则,ICRD=0。从公式(2)能够发现,σ2反映会计稳健性和正股票收益率之间的关系,σ4反映会计稳健性和负股票收益率之间的关系,若σ4显著为正,则表明“坏消息”比“好消息”能更快速反映会计稳健性。在本文中可以解释为若在内部控制评价过程中发现了公司的内部控制体系存在缺陷并进行了整改,则公司的会计稳健性将显著高于发现内部控制缺陷但却未进行整改的公司的会计稳健性。
(四)基于真实项目情境的落地运营:培养综合运营和创新创业能力
1.创业课程梳理管理知识,创业故事形成经验示范
专设“创业与投资”方向系列课程,培养学生创新创业思维。从2016年起,陆续邀请了创业及融资方面的专家为学员提供“创业与融资、上市”“企业注册法规、技巧、途径”“新三板——中小微企业融资新渠道”等专题课程。
2.以高管案例课堂聚焦企业实务
2.创业大赛评估创业项目,创业路演助其对接资本
华东师大依托创业俱乐部,根据储备项目成熟度分批次进行动态筛选和培育,不定期组织路演活动,邀请校内外专家评估创业项目,助其对接校外资本。通过2018年的首届“悦锦杯”MBA创业大赛和 2019年“马烈杯”大赛,吸引了140 余个项目团队参加。大赛历时4 个月,组委会汇聚了校内专家、校外企业高管、资深投资人。通过BP 提交审核商业计划书、现场互动评估和专家审核来选择优秀项目,创业项目的构思以及完善得到了充足的时间保证和丰富的前期指导,参赛者通过这个平台能获得一次创业实训机会,整合创业资源,体验创业团队管理,接触更多投资人,为创业融资创造条件。
通过路演、大赛等环节,产生了一系列典型成果。2012 级学生创立从事金融软件开发的悦锦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并于2016年获得高科技企业称号。2017年7月,在第三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上海赛区复赛中,2015 级学生的“有课互联”、2017 级学生的“中小学生书包减负方案——开创减负新品类”获得大赛二等奖。“有课互联”服务于传统教育各阶段的教育培训机构,经过华东师大MBA 创业俱乐部的创业路演、华东师大科技园的孵化指导,2017年6月,正式入驻华东师范大学国家科技园。2018年,2015 级学生的“高分子弹性材料——多用途健康减负方案”项目获得“创青春”全国大学生创业大赛MBA 专项赛银奖。2018年6月,第四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上海赛区中,2016 级学生的“单兵反无人机”项目和“科技魔粉——古方新艺筑梦赤云”项目分别获得创意组银奖和“青年红色筑梦之旅”赛道银奖。
3.教授工作坊助推产学研结合,创业基地助力初创企业成长
与以宗教典籍、文学名著、社科经典为主要翻译对象时期的翻译理念不同,实用文体的翻译需要建立“语言服务”理念。[2](P5)外宣类文本翻译的主要目的是对外传播信息,这既包括让受众准确无误地获取与主题相关的中心信息,也包括对外展示文化、思想精髓和语言的独特之美,从而引起兴趣,引发关注,融入世界。由于汉语和英语反映了迥异的思维方式、文化积淀和审美标准,目的语读者存在较为不同的阅读预期。因此在翻译外宣文本时,译者需要在语篇的逻辑结构、语言修辞、句式、信息量大小等方面进行必要的重组和改写,以适应目的语读者对重点信息的需求,贴近目的语读者的阅读期待和对文本的审美要求。
华东师大MBA 教育中心与华东师范大学国家科技园达成合作协议,建立创业实践基地,形成了“联络员+辅导员+创业导师”三位一体的孵化服务体系,打通创业项目的落地环节并为创业者提供全过程全方位的服务。2017年9月,华东师大与国家科技园共同创建“教授工作室”,通过定期总结研讨经验与做法,共同推进产学研活动,指导创业企业更好地发展。“教授工作室”偕同校外专家,路演走进校友企业,为创业项目提供现场指导并协助资本对接。教授工作室先后走进上海悦锦软件系统有限公司、上海彩滨实业发展有限公司等公司开展研讨,指导创业企业的发展。
在《刑事诉讼法》修改前缺乏一个在庭前解决诉讼准备性问题的机制,导致在案件的审理过程中还要解决大量的诸如回避问题、证人出庭问题、非法证据排除问题等准备性问题,严重阻碍了刑事诉讼活动的进程,拖延了案件的审理时间,不利于案件快速及时的审结。而庭前会议制度的设置就是为了摆脱“一步到庭”制度的束缚,把与案件实体审判不相关的准备性问题从庭审中剥离出来,为庭审活动的顺利进行做好准备,节约庭审时间。在开庭以前,审判人员可以召集公诉人、当事人和辩护人、诉讼代理人,了解情况,听取意见。这样也有助于法官确定庭审的争议重点,便于法官引导整个庭审的进程,提高庭审的效率。
MBA 研究生的创新创业项目中有30 项科技创业项目入驻华东师范大学科技园,有多项创业项目年销售额已超亿元,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多位学生依托国家科技园注册公司并在行业中取得了很好的成绩,如2012 级学生创立的“上海宝尊”,于2015年5月在纳斯达克上市;2012 级学生创立的“爱车坊”和2013 级学生创立的“天际数字”等均在新三板上市。
三、多元情境下MBA 职业能力训练模式的实施效果与应用推广
华东师范大学MBA 项目多元情境下MBA 职业能力训练模式确立了华东师范大学MBA 培养的目标和指向,切实提高了人才培养质量,学员呈现出强劲的发展潜力。
1.育人质量提升、育人效果良好
借助华东师大培养体系的构建和改革,MBA 研究生的专业素养和实践能力呈现较大的发展潜力。从近三届毕业生各项数据看,论文通过率逐年上升,毕业生薪酬和职位均有明显上升,学生普遍反馈教学手段和教学效果近几年有明显提升,研究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获得较大提升。具体表现在:①有20%的毕业生实现了职位提升。近1/5 的毕业生在毕业后较短的时间内实现了职位提升,成为企业高管(总经理和副总经理),其他毕业生也处于适合自身发展的工作岗位。②近半数的毕业生年薪得到提升,20%以上的毕业生年薪得到较大幅度的提升,10%以上的毕业生年薪超过50 万,提升速度普遍高于所在行业的平均水平。③自主创业蔚然成风。毕业生自主创业屡创新高,取得显著成效,带来了显著的社会效应。已有爱车坊、宝尊电商等数家创业公司成功上市。杨波同学的科技创业项目“使3D打印走进课堂”获得成功,其成果受到时任上海市市长杨雄的高度赞赏。
9日,“第比利斯的混乱状态达到了顶点。”[7]当日,游行、集会、示威的人数“增加至8万人。”[5](P163)在大街上集会的已不仅是青年学生, 而且有成年人。城市的正常生活遭到了严重破坏。游行集会者高喊:“打倒布尔加宁!”“莫洛托夫当苏联总理”。[8]“伟大的斯大林万岁!”“打倒赫鲁晓夫!”一些示威者建议“为贝利亚恢复名誉和撤换赫鲁晓夫”,甚至“要求格鲁吉亚从苏联分离出去。”[9]事到如此,仍然“没有人出来阻止集会者。”[5](P16)
2.社会口碑良好,学界业界认可
企业雇主对华东师范大学MBA 毕业生比较一致的评价是“务实能干、有发展潜力,善于学习、有很强的团队合作精神”,毕业生享有较高美誉度,因此,部分企业与华东师范大学MBA 项目团队建立了长期的人才培养合作关系。2013年华东师大在MBA 教学合格评估和教育部综合改革试点验收中均获得优异的成绩。2017年6月1日,华东师范大学MBA 项目通过中国高质量MBA 教育认证,成为第15 所(并列)获得该认证的MBA 培养单位。《中国高质量MBA 教育认证现场认证报告》对华东师大MBA 教育项目给予了高度赞扬,“在案例开发、案例教学和案例大赛方面取得显著成绩;高级管理行动(EMAP)项目践行知行合一的理念,培养学生综合分析和解决实践问题的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此外,多元情境下MBA 职业能力训练模式有关活动也吸引了众多媒体的高度关注,中央电视台财经频道、新华社、上海电视台第一财经频道、《解放日报》《文汇报》《第一财经日报》等媒体对此进行了深入的报道。2017年3月23日,上海电视台走进华东师大经济与管理学部专业学位教育中心创业俱乐部,就专业培养、学生创业等方面进行了专题采访,并于4月1日在上海电视台《纪实》频道(企业热点栏目)黄金档播出。多项研究成果在核心期刊上发表,多次在全国性和地区性会议上介绍经验,获得了业界及学界的良好评价和高度认可。
华东师范大学多元情境下MBA 职业能力训练模式中的真实案例、多元课堂、真实企业和落地运营四个环节渗透了不同重点的职业能力训练的育人目标,各个环节相互影响、不断进阶、螺旋式上升,形成一个互动循环的有机生态体。这种多元情境教学模式的构建破除了传统教学方式,将能力训练贯通在课程学习、专业实践、案例教学、学位论文等各个方面,探索多情境、多形式、多层次进行训练的训练模式,并在实践中真正起到了提升学员不同维度的职业能力的效果。这项实践和研究成果先后两次荣获上海市教学成果一等奖,并在实践中充分体现出了研究生培养的显著效果和长效机制,对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模式改革也有一定的示范和借鉴作用。
参考文献
[1]陈黎琴,赵恒海,刘丽,等.基于认知视角的工商管理案例教学难度适用性研究[J].管理案例研究与评论,2011(4):86-91.
[2]戴文博,朱方伟.案例教学知识转移机理研究[J].管理案例研究与评论,2013(6):501-511.
[3]冯冈平,赵志鹏,林泽燕.建构主义的嵌入式创新课堂教学模式研究[J].高教学刊,2016(1):13-15.
[4]何志毅,孙梦.中国工商管理案例教学现状研究[J].南开管理评论,2005(8):91-95.
[5]黄劲松.基于建构主义的工商管理案例教学方法论[J].管理案例研究与评论,2009(5):350-355.
[6]何克抗.建构主义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与教学设计[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7(5):74-81.
[7]刘刚.哈佛商学院案例教学作用机制及其启示[J].中国高教研究,2008(5):89-91.
[8]刘彦文,管玲芳.案例教学效果评价指标体系的实证研究[J].管理案例研究与评论,2008(4):69-75.
[9]刘义,高芳.情境认知学习理论与情境认知教学模式简析[J].教育探索,2010(6):88-89.
[10]欧阳桃花.试论工商管理学科的案例研究方法[J].南开管理评论,2004(2):100-105.
[11]史雯婷.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基本属性探讨[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4(10):32-35.
[12]宋华明,杨慧,马义中,等.分时段管理案例教学法研究[J].管理案例研究与评论,2009(6):430-434.
[13]宋萑,李子建.建构主义:实践的反思[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1):142-147+163.
[14]王淑娟,王晓天.管理案例教学中案例难度适用性的实证研究[J].管理案例研究与评论,2008(4):84-86.
[15]王淑娟.项目管理思维在教学案例采编中的应用——《管理案例采编》书评[J].管理案例研究与评论,2017(2):225-226.
[16]王文静.中国教学模式改革的实践探索——“学为导向”综合型课堂教学模式[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18-24.
[17]傅永刚,王淑娟.管理教育中的案例教学法[M].2 版.大连: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2014.
[18]赵纯均,雷耀,赵斌.中国管理教育报告[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
[19]郑金洲.案例教学指南[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20]朱方伟,孙秀霞,宋旲 阳.管理案例采编[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4.
作者简介: 欧丽慧,华东师范大学经济与管理专业学位教育中心副主任,上海 200062;马爱民,华东师范大学研究生院副处长,教育学部高等教育研究所副研究员,上海 200062;刘飚,华东师范大学经济与管理专业学位教育中心综合办主任,上海200062。
DOI: 10.16750/j.adge.2019.10.007
基金项目: 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2017年重点课题“专业博士研究生教育的实践性问题研究”(编号:A2-2017Y0302-003)
(责任编辑 周玉清)
标签:职业能力论文; 工商管理硕士(MBA)论文; 研究生教育论文; 华东师范大学经济与管理专业学位教育中心论文; 华东师范大学研究生院论文; 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部高等教育研究所论文; 华东师范大学经济与管理专业学位教育中心综合办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