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自动化生产线故障诊断与维修管理论文_杨永奎

浅谈自动化生产线故障诊断与维修管理论文_杨永奎

日本电产三协电子(东莞)有限公司 广东东莞 523000

摘要:现代工业发展至今,生产线多已转变为自动化生产线,能够稳定可靠地提升生产线效率,以及产品生产的精准性、可靠性和持续性,以控制产品品质。然而由于自动化生产线本身对于生产线设备的质量运行要求,以及自动化生产线本身连续运转的特点,其生产运行过程中也很容易出现各项设备故障或者控制异常,对自动化生产线的生产管理造成不良影响。基于此,本文结合工作中团队开发导入的多条自动化生产线运行中的异常故障及其发生原因、诊断、维修、管理措施进行了分析总结。

关键词:自动化生产线;常见故障;诊断;维修;管理

自动化生产线也是一种利用自动化机器组合而成的生产运作体系下的流水线,并由此实现产品生产过程中自动化控制的生产组织形式。自动化生产线作为连续流水线基础上的生产体系,其适用于铸造、冲压、焊接、装配、加工、检验等,是提升产品生产质量稳定性、生产流程自动化水平的重要措施,也是现代工业发展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然而自动化生产线运转过程中对于其内部机械设备、内外管理系统等也有着较高的要求,稍有不慎便会出现一些大小不同的故障,对自动化生产线的连续运转造成不利,直接导致每日产能不能达成、加工精度难以保证、NG品流出的品质隐患。

一、自动化生产线的常见故障及其诊断维修管理措施

根据个人近十年的自动化经验学习及先辈们的指导可知,自动化生产线运行过程中常见故障的发生原因、诊断、维修、管理措施包括以下方面:

1.1 PLC系统运行故障的诊断、维修、管理措施

可编程逻辑控制器简称为PLC系统,是自动化生产线运行过程中对生产线进行数字运算操作的电子装置,是自动化生产线的核心控制系统。做好PLC系统的管理工作,对确保自动化生产线的稳定可靠运转均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在PLC系统的诊断、维修、管理过程中,如果PLC系统无法正常系统,工作人员首先要了解PLC系统无法正常系统的故障原因,常见的故障原因包括外部电源故障、电源模块故障。不存在额定功率输入故障等。对此,工作人员首先应当使用专业万用表对PLC电源系统的额定输入电压进行检测,观察其外部电源是否处于正常状态;而后对PLC内部电源模块进行检测,观察其内部电源模块是否处于正常状态。

此外,如果PLC系统出现运行过程中输入信号、但没有输出执行的故障,则需要检查PLC系统在运行过程中是否出现了输出信号执行故障的问题,而造成这一问题的原因包括电压输出功率供应不足、外部电流或者输出线路存在故障等原因。对此,工作人员需要检查PLC系统的供电电源是否存在运行故障,对PLC系统的电力供应进行科学全面的检查;其次工作人员需要对PLC系统的输入信号、输出信号系统进行分别检查,观察其信号连接的电路是否出现松散、电气设备输出状况是否正常,以此采取针对性的故障解决措施。

1.2 开关电源故障的诊断、维修、管理措施

自动化生产线常见开关电源故障现象,其将会导致自动化生产线出现电源传输时间延长等一系列问题。对此,工作人员应当总结自动化生产开关电源故障的常见原因,而其常见原因一般都是工作人员对电源开关故障参数的输入不符合自动化生产线的实际运行要求,或者与自动化生产线运行的相关技术标准存在差异,由此引发开关电源运行的不稳定现象。而工作人员在开关电源故障的维修管理过程中,首先应当对电源的输入功率额定值进行全面调整,将其置换为更加稳定的前端稳压电源,以此确保自动化生产线运行过程中电路功率的稳定性、可靠性。同时工作人员还应全面排查开关电源中电源的负载实际情况,对其进行负载能力测试,检查自动化生产线运行过程中有可能影响到开关电源的各项危险因素,观察其各项电源线路是否存在老化、火化等现象,做好开关电源及相关电源线路的清洁、更换、维修工作。此外,自动线控制部件安装位置对自动线各工程瓶颈时间长短也至关重要。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实际工作应用案例:

流水线RT时间长,产能低下(要求9,500PCS/D,实际8,200PCS/D)。原因:行程开关安装位置不当导致流动受台输送慢,后工程等待作业造成。对策:行程开关位置调整,作业工程前4~8个受台等待作业(目的:4个以上受台确保产能达成,8个以内受台减少轮带输送推力,提升工程稳定性)。

1.3 传感器故障的诊断、维修、管理措施

自动化生产线运行过程中传感器经常会出现电感传感器故障、光电传感器故障等问题。其中常见的电感传感器故障以传感失灵故障为主,工作人员可以为自动化生产线直接更换一个新的电感传感器,如果新的电感传感器仍然无法正常工作的话,则需要检查传感器的操作距离是否存在错误,通过手动对其传感器操作距离进行调整以解除故障;而常见的光电传感器故障,则是由于机械手运行幅度直至限位开关区域且并未停止,由此引发光电传感器设备损伤、运行失效。工作人员首先应当观察光电限位的开关是否处于正常状态,而后观察其光电开关上的指示灯是否仍然明亮,若指示灯已经熄灭则可判定光电传感器已经出现设备元件的损伤现象,此时更换一个新的开关即可。

实际工作应用案例:1、流动受台到位机械不动作(近距离接触式传感器),原因:感应距离>感应器有效感应范围,对策:距离短缩调整,再发防止对策:点检内容追加,定时点检确认。2、内径检查异常报警多发(光电照射传感器),原因:放大器设定值与实际感测值不相符,对策:清洁感应器头部或者调整光纤放大器规格值。

1.4 自动化机床的诊断、维修、管理措施

自动化机床的故障诊断方法包括直接观察法、仪器检修法、参数判断法、配件置换法、接口检查法等。自动化机床的常见故障包括电源故障、位置故障、坐标丢失故障、短路故障、控制器故障等,工作人员需要首先判断故障的位置及类型,继而采取针对性的维修措施。例如针对自动化机床的电器故障,工作人员应当遵循基本的检查顺序,对自动化机床的电器故障进行全面细致的诊断,避免故障诊断措施对自动化机床的运行造成二次损伤。而自动化机床的电器故障维修措施包括参数更改维修法、电源故障维修法、线路故障维修法、信息跟踪维修法等不同类型的维修措施。

实际工作应用案例:

ST(线圈)组装报警多发,破损率P=1.47%,原因:ST(线圈)组装位置偏移,组装不到位,机构动作超过程序内部设定时间导致。

对策:位置调整(ST外径与CASE内经平行居中组入),伺服坐标取料位置、中转放置位置、组装位置含,再发防止对策:段取基准生成,点检内容追加,2次/班确认要。

二、结语

综上所述,做好自动化生产线的故障诊断、维修、管理工作对保障自动化生产线的稳定运行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企业在自动化生产线的运行过程中,应当不断提升对其常见故障诊断、维修、管理工作的重视程度,在自动化生产线的硬件设备、软件维护管理中始终依据生产说明书进行全面探查,及时有效的排除其各项不良故障,不断的改善与完善,高质量的保证自动化生产线的稳定运行。

参考文献:

[1]宋岩. 浅谈自动化生产线故障诊断与维修管理[J]. 山东工业技术,2018,No.267(13):21.

[2]王志富,陈举,吴亚涛. 自动化仪表的故障分析及维护浅谈[J]. 化工管理,2015(17):40-40.

[3]贾富强. 浅谈化工企业仪表自动化设备故障与维护技术[J]. 科技创新与应用,2016(24):161-161.

论文作者:杨永奎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1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7/29

标签:;  ;  ;  ;  ;  ;  ;  ;  

浅谈自动化生产线故障诊断与维修管理论文_杨永奎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