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城市道路混凝土的检测技术论文_隽英红

探讨城市道路混凝土的检测技术论文_隽英红

淄博环球市政工程质量监督检测中心 山东淄博 255000

摘要:自经济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城市化水平逐年提高,因而对城市道路建设质量的要求也逐渐增强。所以城市交通道路建设面临着越来越大的挑战。城市交通道路状况对一个城市的经济发展至关重要,城市交通道路施工的成败决定着城市道路的质量,进而影响着城市的发展,本文将对城市道路混凝土检测技术加以讨论。

关键词:城市道路;混凝土;检测;技术

引言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市化发展迅速,城市道路建设也随着迅速发展。同时复杂的城市道路状况,影响着道路工程质量。因此要求道路施工过程中不仅要快,不能影响其他道路的正常运行,还要保证道路施工的质量,有较长的使用寿命。下面将简单的对道路施工中混凝土检测技术加以探讨。

一、路面使用性能检测

路面的使用性能直接关系到城市居民驾车行驶的安全性、舒适性及快捷性的水平。它也关系到城市道路本身的使用寿命。

1.1 路面的功能性能

在城市混凝土道路的路面状况中,路面的表面凹凸情况路面平整度指标是重要的性能指标之一。路面的平整度对居民驾车的舒适性、耗油及车载的反复作用具有直接影响,也直接影响了行驶质量。对路面平整度的影响因素包括车载情况、周围环境的周期变化及路面的使用时间。这其中就要注重平时对车载情况及环境的影响加以控制。

1.2 结构性能

城市混凝土路面的结构性能主要指的是路面结构经过长时间的使用,这其中包括车载的磨损及周围环境的影响等等,仍能保持结构上不受损坏的能力。由于城市混凝土道路特有的承载压力大、使用时间长等特点,城市混凝土道路路面结构的损坏形式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城市混凝土道路路面出现裂缝或者断裂的情况,路面结构的整体性发生较大的损坏;城市混凝土道路的表面遭受损坏的情况,道路的表层的部分材料出现散失或者磨损的现象;城市混凝土道路路面出现永久变形的情况,虽然路面结构还保持着整体性,但是道路路面的形状产生了较大的变化。接缝损坏类,这种损坏主要是水泥混凝土路面接缝的损坏,体现在接缝附近局部深度或者宽度范围内的混凝土破损甚至碎裂或者接缝的填充材料丧失等。

1.3 结构承载力和安全性

在城市道路的使用过程中,尤其是南方的城市当路面车辙处有积水时,行驶的车辆容易发生飘滑现象,极易造成交通事故。路面的抗滑能力可以通过各种测量仪器来进行测定。主要包括的指标有:摩阻系数、抗滑指数、构造深度及透水系数。在城市道路长时间使用过程中,可以定期采取包括铺设抗滑磨耗层或刻槽等措施增强抗滑能力。

二、路面检测常用的几种技术

根据上面提到的路面性能检测的几个方面及所涉及的原因,本节主要介绍常用的检测技术。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1 沥青路面车辙测试技术

车辙就是沥青路面在车辆负载的长期积累作用下,产生的变形。在我国城市路面中,主要使用的是以半刚性材料为基层的沥青路面,所以主要表现为失稳型车辙。

车辙测定的方法因地制宜。目前,我国主要使用的有路面横断面仪、横断面尺和激光路面断面测试仪等路面车辙测试方法。车辙测试方法的步骤:首先确定车辙测定的基准量宽度和间距。例如,城市内公路中有车道区画线时,测量基准可以定为一个车道的宽度。

2.2 回弹弯沉测试技术

城市道路路面的弯沉测试主要是检测路面结构的承载能力。造成路面结构损坏主要两方面的因素:局部过量的变形和某一结构层的断裂破坏。弯沉测定技术主要分为两类:静态测定测试技术和动态测定测试技术。静态测定包含贝克曼梁弯沉仪测试技术和自动弯沉仪测试技术。动态测定包含稳态动弯沉仪测试技术和脉冲弯沉仪测试技术。静态测定方法可以检测到最大弯沉值,而动态测定法初次之外还可以得到弯沉盆。

2.3 路面抗滑性能检测技术

城市道路路面的抗滑能力包括路标构造深度、路面横向力系数和路面抗滑值三个指标。路标构造深度表现在路面的凹凸不平的程度。针对城市道路路面抗滑能力指标的检测可以通过手动铺砂法、电动铺砂法和激光法对其经行检测。其中激光法检测技术检测速度快、检测精度高、应用越来越广泛。目前,可以采用刹车式摩擦系数测定仪检测技术、不完全刹车式摩擦系数测定仪检测技术及横向力系数测定仪检测技术三种方法对路面抗滑能力自动检测。其中,横向力系数测定仪主要是用来测定车辆在路面上发生侧滑的危险性,也是应用很广泛的一种测定仪。其余两种应用情况比较少。

三、混凝土路面损坏状况检测方法

3.1摄像测量法

摄像检测技术成本低,技术先进,其基本原理是在测定汽车上安装高速摄像机或者特种快速摄像机,测定汽车将路面上所指定的各种病害按一定摄像角度和一定速度录入摄像带,然后在室内或现场快速生成检测报告的一种检测技术。在今后一段时间内,这种技术将会成为路面损坏检测的主要手段。

3.2探地雷达

在测定车上装探地雷达,然后测定车以一定的速度行驶,在较短时间内探地雷达发射电磁脉冲并穿透路面,无线接收机接收脉冲反射波,路面结构中的不连续电介质常数的突变情况以及脉冲反射波返回时间被数据采集系统记录。路面各结构层材料的电介质常数由于明显不同,因此,电介质常数突变处,也就是路面两种结构层的界面。路面给出含水量、各结构层的厚度或损坏位置等信息,也就可以根据测知的各种路面材料的波速和电介质常数计算得到。

四、结论:

我国道路检测技术兴起时间较国外晚,加之我国高新技术的更新周期较国外长,我国道路检测技术尚存在诸多问题,如道路检测指标的完整性不够、室内指标与施工指标间的一致性不强等。城市道路状况对一个城市的经济、文化等发展至关重要,城市交通道路施工的成败决定着城市道路的质量与运行,进而影响着城市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朱锦华,道路工程试验检测浅谈,上海公路,2002(2)

[2]胡昌斌,韩建刚,王建华.道路与桥梁检测技术[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7,3

[3]刘惠林,李建华,混凝土混凝土道路施工的质量监控,山西建筑,2007(29)

[4]馬玉兰,常 静,肖 峰,浅谈道路检测技术,黑龙江交通科技,2007(12)

论文作者:隽英红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细部》2018年第2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6/24

标签:;  ;  ;  ;  ;  ;  ;  ;  

探讨城市道路混凝土的检测技术论文_隽英红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