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山市高明区中医院 广东佛山 528500
摘要:目的 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方法与临床效果观察。方法 选取我院2016年2月~2017年2月收治的冠心病心绞痛患者60例,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按照入院顺序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采取西药治疗,患者中西医结合治疗的研究组,比较两组的疗效分析。结果 经临床不同治疗方式,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3.3%高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7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总患者心电图总有效率为86.7%,对照组心电图总有效率为60.0%,研究组心电图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临床应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心绞痛中西医结合治疗可以弥补的局限性,提高疗效和质量,值得推广和应用。
关键词:中西医结合;冠心病;心绞痛;疗效观察
冠心病是临床常见疾病之一,而心绞痛是冠心病常见类型,其主要是因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管腔内斑块形成破裂、出血,从而致使局部血小板粘附聚集,腔内不全堵塞性血栓形成以及内膜损伤诱发血管痉挛引起[1]。中西医结合治疗现已经成为了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主要治疗手段,能够兼具中医与西医各方面的优势,疗效显著。本文在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的治疗中,研究采取中西医结合治疗,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在2016年2月~2017年2月收治的冠心病心绞痛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经临床诊断,均符合《实用内科学》中关于冠心病心绞痛的诊断标准[2]。按照入院顺序将其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30例,研究组男16例,女14例,年龄46~76岁,平均年龄(54.9±2.8)岁,病程6个月~5年,平均病程(3.3±1.7)年;对照组男15例,女15例,年龄50~73岁,平均年龄(55.5±2.3)岁,病程5个月~6年,平均病程(3.1±1.5)年。
两组患者入院后经心电图检测均符合《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与《内科学》中有关该疾病的描述,确诊为冠心病心绞痛。所有患者签署知情同意书,并获得伦理委员会的批准,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程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治疗方法
研究组患者与对照组患者入院时候进行常规治疗,即控制患者血压,避免血小板凝集等[2]。其中对照组患者行西医治疗,给予消心痛片,3次/d,10 mg/次,口服治疗,1个月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3个疗程。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如出现心绞痛,需舌下含服硝酸甘油,对于具有高血压疾病的患者还需给予依那普利,具有糖尿病患者需给予二甲双胍,具有高血脂的患者给予血脂康胶囊治疗。研究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行中医治疗,即瓜蒌薤白半夏汤,药方包括:丹参30 g、瓜篓30 g、薤白15 g、当归15 g、茯苓15 g、陈皮15 g、半夏10 g、枳实9 g、竹茹10 g,1剂/d,水煎服,分2次服用[3]。
1.3 疗效判定标准
1.3.1 症状疗效判定标准
①显效:患者经临床治疗后心绞痛发作次数减少或者消失;②有效:患者经临床治疗后心绞痛发作次数减少50%以上;③无效:患者经临床治疗后心绞痛发作次数无减少或加重。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3.2 心电图疗效判定标准
①显效:患者经临床治疗静息心电图恢复正常;②有效;患者治疗后静息心电图有所改善;③无效;患者治疗后心电图无任何变化。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疗效比较
通过临床治疗,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3.3;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3.3%,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两组心电图疗效对比
研究组患者心电图总有效率为86.7%;对照组患者心电图总有效率为60.0%,研究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冠心病患者一旦出现缺氧以及心肌缺血的状况,容易导致其出现心悸及心慌等临床表现,情况严重时,可表现为心前区疼痛。寒邪是导致冠心病患者出现心痛的主要因素,而且肾功能不调可导致患者心脉内阻,气候变化也可能诱发冠心病发生。冠心病患者心绞痛发作时,表现为心率加快、血压升高以及多汗等,该疾病对患者的身心健康造成严重影响,甚至对患者生命安全造成威胁[4]。目前西医对冠心病心绞痛治疗主要是调脂、稳定斑块,抗血小板聚集,扩冠改善心肌供血供氧等治疗,虽在临床也取得了缓解症状的显著疗效,但单纯西医治疗对本病发作的本质并无显著的作用,对患者的病情进展也无明显逆转作用。
在中医治疗冠心病心绞痛时需遵循“急则治标,缓则之本”的基本原则,如果患者心绞痛发作严重需采取止痛药加以缓解,并在患者病情进入稳定期后给予补气活血与养阴治疗。冠心病心绞痛属于胸痹心痛范畴,治疗方法为温阳散寒、活血行气、祛痰降逆,在本次研究中笔者所选用中药药剂为瓜蒌薤白半夏汤,药方中包括的半夏具有燥湿化痰作用,丹参具有活血散瘀功效,瓜篓具有开胸化痰作用,薤白具有通阳散结功效,此外,茯苓与陈皮能够补益脾胃,当归能够养血活血,竹茹可以清热祛痰,将这几类药物联用能够形成活血散瘀与通阳补气的功效[5]。经过实验验证,研究组采取中西医结合治疗,对照组采取西医治疗,研究组症状总有效率与心电图疗效总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心绞痛患者临床疗效显著,安全性高,副作用少,值得临床上推广和应用。
参考文献:
[1]石志坚,牛艳玲.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疗效观察[J].健康世界,2015(21).
[2]胡丹华,陈亚丽,田亚振等.中西医结合治疗对冠心病心绞痛患者临床疗效及血脂水平的影响[J].临床心身疾病杂志,2015,21(6):8-10.
[3]郑学芳.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稳定性心绞痛的前瞻性队列研究[D].长春中医药大学,2014.
[4]周首邦,张旺琼,唐荣成等.益气养阴活血通络法治疗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疗效观察[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2,21(10):1072-1073.
[5]熊利红.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疗效观察[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5,28:91-92.
论文作者:黄洪发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7年第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7/25
标签:心绞痛论文; 患者论文; 冠心病论文; 疗效论文; 心电图论文; 中西医结合论文; 对照组论文; 《健康世界》2017年第9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