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旺旺医院放射科 410016)
摘要:目的 探讨多层螺旋CT平扫及三期动态增强扫描在腹膜后神经鞘瘤临床诊断诊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收集2016 年8 月至2017 年8 月我院收治的腹膜后神经鞘瘤患者30 例,所有患者均接受CT平扫和三期动态增强扫描以及病理学检查,比较两种诊断方法的检出率和确诊率。结果 CT平扫检出率为76.67 %,三期动态增强扫描为96.67 %,P<0.05;CT平扫确诊率为70.00 %,三期动态增强扫描为93.33 %,P<0.05。结论 多层螺旋CT三期动态增强扫描技术可有效提高腹膜后神经鞘瘤的检出率和确诊率,对于疾病治疗方案的建立具有重要意义,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神经鞘瘤;腹膜后;多层螺旋CT;动态增强扫描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application effect of multislice spiral CT scanning and three-phase dynamic enhancement scanning in the clinical diagnosis of retroperitoneal schwannoma.Methods collected in August 2016 to August 2017 of our hospital in 30 patients with retroperitoneal schwannoma,all patients were accepted CT scan and three phase dynamic enhanced scan and pathology examination,compare two methods of diagnosis detection rate and diagnosis rate.Results the detection rate of CT scan was 76.67%,and the three-phase dynamic enhanced scan was 96.67%,P<0.05.The diagnosis rate of CT scan was 70.00 %,and the three-phase dynamic enhancement scan was 93.33 %,P<0.05.Conclusion three phase dynamic enhanced multislice CT scan technology can effectively increase the detection rate and diagnosis rate of retroperitoneal schwannoma,for the establishment of disease treatment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is worth popularization and application.
[Key words] schwannoma;Retroperitoneal;Multi-slice spiral CT;Dynamic enhanced scanning
神经鞘瘤临床是指周围神经的Schwann鞘所形成的肿瘤,是一种较为常见的良性肿瘤,神经鞘瘤多见于头颈部和四肢屈肌部位[1],绝大部分为实体瘤,体积较小,但是对于腹膜后和纵膈发现的神经鞘瘤其体积较大,出现性质改变和出血的风险较高,需要给予患者及时的临床干预。腹膜后神经鞘瘤是一种较为常见的腹膜后原发肿瘤,如何有效的提高其临床诊断的准确率对于合理治疗方案的建立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此,我院分别采用多层螺旋CT平扫技术和三期动态增强扫描技术进行腹膜后神经鞘瘤的临床诊断,为合理诊断方式的选择提供依据,现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收集2016 年8 月至2017 年8 月我院收治的腹膜后神经鞘瘤患者30 例,所有患者均接受CT平扫和三期动态增强扫描以及病理学检查,本组30 例患者中,男性19 例,女性11 例,年龄22~57 岁,平均年龄41.63±5.37 岁,患者均出现悲痛、腹痛、下肢感觉下降、下肢运动功能减弱[2]、胃肠道反应等症状。① 患者经手术和影像学检查均确诊为腹膜后神经鞘瘤;② 患者临床资料和影像学资料完整,可追溯;③ 患者无其他腹部肿瘤疾病;④ 患者自愿签订知情同意书,自愿参加本次研究。排除标准:① 患者存在严重肝肾疾病、重症感染疾病;② 患者存在急性出血性病变倾向;③ 患者存在严重精神疾病或认知障碍,依从性较差。
1.2 方法
1.2.1 诊断方法 使用GE Lightspeed VCT 64排螺旋CT对患者进行影像学检查,检查医师首先核对患者个人信息,确认无误后,让患者仰卧于检查床上,保持手臂伸直,常规行全身连续扫描,首先进行常规腹部平扫,将管电压参数设置为120 kv,300 mA/s,螺距设置为1.0 mm~1.5 mm[3],常规平扫完成后对患者进行增强扫描,即经患者的周静脉注射碘海醇,注射计量为1.5 mL/kg,注射速率控制在3 mL/s~5 mL/s,给药完毕后行增强扫描,于注射延迟10 s后执行,三期扫描时间分别为:动态期延迟25 s~35 s、静态期延迟65 s~80 s、平衡期延迟120 min~300 min。
1.2.2 图像分析方法 多层螺旋CT平扫和三期动态增强扫描完成后,均进行图像重建,重建的间隔设置为2 mm,使用计算机工作站对患者的扫描图像进行测量,由2 位放射科资深的医师对30 例患者的检查结果进行独立分析,分别观察患者病灶的位置、数量、大小、形态、边缘、密度、强化程度[4]、强化方式等,最终检查结果有两位医师共同讨论,结果不一致以共同讨论结果为准。
1.2.2 评价指标 比较多层螺旋CT平扫和三期动态增强扫描两种诊断方法的检出率和确诊率,以患者最终手术结果作为标准。
1.2.3 统计学方法 各组患者的评价指标结果均使用SPSS 13.0软件进行χ2检验,α=0.05。
2.结果
2.1 检查图像表现结果
多层螺旋CT平扫发现神经鞘瘤位于左侧18 例,右侧12 例,瘤体外形呈类圆形或圆形,部分可将结节状,瘤体以低密度为主,可将小囊状更低密度的影,肿瘤直径2.0~14.2 cm,平均直径6.85±1.53 cm,完全实性11 例,密度均匀,完全囊性15 例,囊体内外壁平整,囊壁较薄,囊实性2 例,实性部分可将大片低密度区域,钙化2 例;三层增强扫描发现瘤体实体部分的CT值为33.5~91.4 HU,均值为52.37±4.62 HU,其中18 例患者瘤体部位呈均匀性增强,未发现局部低密度区域,7 例患者瘤体部位呈不均匀增强,可见局部低密度区域,3 例患者出现瘤体小范围强化,2 例患者出现囊实性病变。
2.2 诊断结果比较
三期动态增强扫描的检出率和确诊率均明显高于多层螺旋CT平扫技术,见表1。
表1 两种诊断方法检查结果比较(n,%)
3.讨论
腹膜后神经鞘瘤是一种以神经鞘膜来源的外周神经肿瘤疾病,该病多见于35~50 周岁的中年人,男女发病率约为1.7:1。腹膜后神经鞘瘤由于出血和性质改变的风险较高,需要给予及时、有效的干预,因此提高腹膜后神经鞘瘤的诊断效果具有重要意义。影像学检查是目前该病的首选诊断方试,随着螺旋CT仪器性能的提高和薄层连续平扫技术的应用,可以对病变组织进行立体性的观察,极大的提高了临床诊断的准确性。本次研究发现,三期动态增强扫描技术的检出率和确诊率均明显高于多层螺旋CT平扫,这主要是由于多层螺旋CT平扫中,并瘤体组织以低密度类圆形阴影为主,少数可将小囊状低密度阴影,在不同性质中,患者平扫图像不一,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诊断准确性,通过应用三期动态增强扫描技术,对于实性部分扫描过程中会出现斑片状[5]、渐进性强化,完全囊性患者的囊壁则会出现延迟轻度强化,完全实性病变则出现渐进性延迟强化,且强化部分图像呈蜂窝状、云絮状,有利于影像学结果的区分,提高诊断的准确性。
综上所述,多层螺旋CT三期动态增强扫描技术可有效提高腹膜后神经鞘瘤的检出率和确诊率,对于疾病治疗方案的建立具有重要意义,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纪仁浩,樊页川,王斌,等.原发腹膜后副神经节瘤与神经鞘瘤的CT表现对比研究[J].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2017,23(3):207-211.
[2] 纪仁浩,樊页川,王斌,等.原发腹膜后副神经节瘤与神经鞘瘤的CT表现对比研究[J].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2017,23(3):207-211.
[3] 王刚.多层螺旋CT平扫及三期动态增强扫描对腹膜后神经鞘瘤的诊断价值研究[J].中国CT和MRI杂志,2018,16(3):111-113.
[4] 刘小静,周胜利,苗重昌.多排螺旋CT在腹膜后神经源性肿瘤的分类及诊断中的价值[J].医学影像学杂志,2016,26(11):2030-2034.
[5] 张建巧,郭丽萍,刘海洋,等.腹膜后良性神经鞘瘤的CT特征及鉴别诊断[ J ].现代肿瘤医学,2017,25(9):1459-1462.
论文作者:唐可
论文发表刊物:《航空军医》2018年1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8/29
标签:腹膜论文; 患者论文; 神经论文; 三期论文; 螺旋论文; 多层论文; 动态论文; 《航空军医》2018年1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