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21世纪人类共同的发展目标是可持续发展,同时摈弃传统的高耗能、高污染、高消耗的老旧模式,来提高能源的利用效率。低碳经济的到来意味着我们要在方方面面做诸多的改变,并且刻不容缓,其中就包括备受瞩目的建筑行业,本文对创业中心的绿色建筑设计的进行全面分析,对我国绿色建筑设计研究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建筑设计 节能 节地 节水
一、工程概况及目标设定
某创业中心建筑设计定位为国标绿建设计三星,项目位于某经济开发区,建筑面积1.1万平方米,地上两层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主要功能有办公、会议、接待和展示等。绿色建筑是由各种设计元素、结构体系、维护技术构成的联合系统,单纯的工种叠加和结构元件的叠构是不可能产生出最佳运行状态的绿色建筑。
二、绿色建筑设计
1、节地与室外环境
1.1土地利用。本创业中心属于工业用地。设计本着节约集约利用土地的原则开展,总参评区域用地面积约19554平米,绿化率达27.33%,公共绿地实现对外开放的管理目标。
1.2 室外环境。场地内风环境良好。冬季最大风速3.1,平均风速2.1,风速放大系数1.47,风压差4.0Pa,夏季、过渡季无涡流及无风区,室内外风压差大于0.5Pa的课开启外窗的面积比例90.00%;玻璃幕墙可见光反射比0.12,无上照灯具,夜景照明符合相关规定,避免幕墙白天反光夜间照明炫光。
1.3 交通设施与公共服务。项目建设场地出入口与公共交通设施具有便捷的联系。根据百度地图,步行266m处有2班公交车,同时设置信号灯及斑马线,有便捷人形通道;场地内所有人行通道采用无障碍设计,交叉路口、主入口处设缘石坡道,北侧设置新能源汽车专用停车位及带遮阳设施的自行车停车位,提倡员工绿色出行。
1.4场地设计与场地生态。规划设计结合现状地形地貌进行场地设计与建筑布局,东侧有自然水源,结合场地地形进行景观水体一体化设计;充分利用场地空间合理设置绿色雨水基础设施,如设置下凹绿地、透水地面、利用自然水域设置生态堤岸蓄水池,雨水经初期弃流(弃流至污水井)后排至项目东侧自然水体内,并合理规划地表与屋面雨水径流,实现雨水径流率控制80%的目标;景观设计合理选择绿化方式,科学配置绿化植物,项目处于华北地区,选用乡土植物,实现乔冠草相结合的植物配置措施。
2、节能地与能源利用
2.1 建筑与维护结构。设计结合场地优化设计,实现被动式建筑的目标。幕墙可开启部分面积比达到5.48%能使建筑获得良好的通风,尤其在过渡季节可实现节能减排的目标;建筑围护结构热工性能指标优于国家现行有关建筑节能设计标准的规定,屋顶K值、外墙K值、外窗K值、太阳辐射的热系数均提高10%以上,很好地印证了“南遮阳北保温”的节能定律。
2.2 供暖、通风与空调。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合理选择和优化供暖、通风与空调系统,空调系统节能率达49.52%;集中供暖系统热水循环泵的耗电输热比和通风空调系统风机的单位风量耗功率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等的有关规定,且空调冷热水系统循环水泵的耗电输冷(热)比比现行国家标准《民用建筑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50736)规定值低20%;同时采取措施降低过渡季节供暖、通风与空调系统能耗,采用多联机系统,同时新风系统可以实现全新风运行,有效降低过渡季能耗,同时,幕墙设置可开启设施,方便过渡季开启通风。
2.3 照明和电气。建筑走廊、楼梯间、门厅、大堂、大空间、夜景照明设计分区、定时、光感应控制;所有主要功能房间照明功率密度达到目标值;合理选用节能型电气设备,采用节能型变压器、节水水泵等。
2.4 能量综合利用。在展厅、办公区、会议区、餐厅包房及多功能厅设置10台全热交换器排风能量回收系统,设计合理并运行可靠;利用外网生产车间60℃/45℃余热热水作采暖热源,合理利用余热废热解决建筑的蒸汽、供暖或生活热水需求;合理利用3、节水与水资源利用
3.1 节水系统。设计采取有效措施避免管网漏损,市政供水管、生活热水给水管、生活热水回水管采用焊接不锈钢管,消火栓给水管道采用热浸镀锌钢管,湿式自动喷水管采用内外壁热浸镀锌钢管,并选用高性能阀门,进行密封处理,管道防腐措施良好,分级安装计量水表;给水系统无超压出流现象,生活给水入户管上设置减压阀,阀后压力为0.20Mpa;生活给水在入户管上设置入户总计量水表,分区分功能计量,如卫生间、茶水间、厨房、暖通设备给水、打印设备给水均分别设置计量表。
3.2 节水器具与设备。所有卫生器具均设计使用一级节水器具,水嘴流量不超过0.100L/S,坐便器一次冲水量不大于4L,小便器一次冲水量不大于2L;绿化灌溉采用喷灌方式,并设置土壤湿度感应器;空调设备采用多联机系统,无需冷却水的空调系统。
3.3 非传统水源利用。设计利用厂区原有的中水系统,将中水引入创业中心区域,用于室内冲厕、绿化灌溉、道路浇洒,中水的利用率高达62.19%。
4、节材与材料利用
4.1 节材设计。土建工程与装修工程一体化设计,节约材料;建筑中可变换功能的室内空间采用可重复使用的隔断(墙),主要功能为办公、展览、会议、餐厅、服务用房及站房,可重复使用隔断(墙)为玻璃隔断(墙)、轻质隔断墙,可变换功能的室内空间面积6409.79㎡,使用可重复使用的隔断(墙)的室内空间面积6346.79㎡,可重复使用隔断(墙)比例为99%。
4.2 材料选用。结构设计现浇混凝土采用预拌混凝土,全部砂浆使用预拌砂浆,避免现场施工带来的扬尘和环境污染;结构设计合理采用高强建筑结构材料,高强钢比例高达90.95%。
5、室内环境质量
5.1 室内声环境。主要功能房间的室内噪声级满足要求;主要功能房间的外墙、隔墙、楼板和门窗的隔声性能满足要求,外墙采用属于多层符合构造隔声量约为63dB,玻璃幕墙及外窗选用三玻两腔中空玻璃:10mm双银Low-E+12Ar+10mm单银Low-E12Ar+10mm白玻,隔声量在36dB以上,普通门选用硬木拼板门,加橡胶条密封,隔声量在27dB以上,楼板地毯(DESSO)、60mm 厚细石混凝土(上下配钢丝网片,中间配散热管)20mm厚挤塑聚苯板保温层及150mm钢筋混凝土楼板主体层的构造方式来解决隔声的问题,空气声隔声量在56dB以上,撞击声隔声在52dB以下,满足现行国家标准《民用建筑隔声设计规范》(GB50118)中高要求标准限值。
5.2 室内光环境与视野。建筑主要功能房间具有良好的户外视野,周边无遮挡,主要功能房间视野良好;建筑室内天然采光效果良好,设置窗帘避免眩光,设置庭院改善内区采光,内区达标比例达到93.42%。
5.3 室内热湿环境。供暖空调采用变频多联机空调系统末端现场可独立调节;优化建筑空间、平面布局和构造设计,改善自然通风效果,玻璃幕墙设置可通风换气装置,可以进行开窗通风;主要功能房间进深较小,基本直接临外窗,可以直接通风换气;建筑设置中庭,中庭幕墙设置可通风换气装置,建筑经过计算机模拟,所有房间的平均空气龄均<1800s,换气次数均>2次/h;室内新风入口设置中效过滤器对室外空气进行处理,会议及办公区室内设置CO2及甲醛浓度探测器,并与新风系统联动。
绿色的手段有很多,但一定要与项目和场地相匹配,并且还应与国情相融合。绿色技术并不一定要追加成本,但一定是能在建筑全寿命期内减排降耗的设计技术。
结语:
通过以上论述我们可以得出,绿色工程建筑不同与以往的普通建筑项目,它具有复杂性,其在建筑过程当中,不仅仅要了解具体的工程内容,还要关注工程环境的相关方面,是一项综合性很强的技术项目。绿色建筑设计就是生态、节能、减废、健康的建筑。
参考文献:
[1]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绿色建筑评价技术细则2015[S].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5.
[2] 何智伟.建筑设计中绿色建筑设计理念的应用探讨[J].住宅与房地产.2016.
论文作者:黎学梧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8年第2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17
标签:三星论文; 建筑论文; 场地论文; 主要功能论文; 建筑设计论文; 系统论文; 室内论文; 《防护工程》2018年第20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