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性包皮环切缝合器在包皮环切术中的应用观察论文_朱云海,孟军,邹政(通讯作者)

朱云海 孟军 邹政(通讯作者)

(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宝山分院泌尿外科 上海 200940)

【摘要】 目的:观察应用一次性包皮环切缝合器在包皮环切术中的效果。方法:选取包茎和包皮过长患者80例作为本次观察对象,采用数字随机法以观察组合对照组进行划分,每组各40例。其中观察组采用一次性包皮环切缝合器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包皮环切术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以及相关并发症等。结果:观察组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以及疼痛持续时间等方面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为5.0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0.00%,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应用一次性包皮环切缝合器行包皮环切术时是对传统手术技术上的改进,尽管仍存在出血并发症的可能,但与传统包皮环切术术相比已经大幅缩短手术时间、疼痛持续时间和切口愈合时间,患者整体满意度较高,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 包皮环切术;包皮过长;包茎

【中图分类号】R6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6)25-0194-02

包茎和包皮过长是泌尿男科较为常见的一种疾病,严重威胁男性健康。目前,采用包皮环切术可有效治疗包皮过长和包茎,手术方式主要包括传统包皮环切术、一次性包皮环切缝合器术等[1]。但传统手术方式所造成的创伤较大且术后恢复缓慢,故一次性包皮环切缝合器已经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本研究针对一次性包皮环切缝合器术与传统包皮环切术进行手术效果的对比研究,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于2015年4月~2016年4月期间收治的包茎和包皮过长患者80例作为本次观察对象,采用数字随机法以观察组合对照组进行划分,每组各40例。其中观察组患者年龄在20~58岁之间,平均年龄(28.5±5.5)岁,包茎22例、包皮过长18例;包皮完全覆盖阴茎头14例,未完全覆盖26例;对照组患者年龄在22~59岁之间,平均(29.5±4.5)岁,包茎与包皮过长各20例,包皮完全覆盖阴茎头17例,未完全覆盖23例。患者在术前均接受血常规、凝血4项检查并排除血糖异常,排除阴茎发育异常、包皮上翻及尿道炎患者。两组患者相关的一般资料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观察组:采用一次性包皮环切缝合器进行治疗。包括(1)对手术部位予以常规消毒,采用浓度为1%的盐酸利多卡因注射液注射于患者阴茎根部神经行阻滞麻醉或阴经海绵体麻醉;(2)使用血管钳将包皮的背侧和系带侧逐一拎起,包茎患者需采取背侧包皮切开的方式,并且对粘连的包皮予以剥离;(3)旋出调节旋钮,将钟形的龟头座取出,然后将钟罩罩在包皮内,钟沿处于冠状沟部位并保持平行,将包皮固定在拉杆上,稍沿系带方向朝背侧倾斜45°,将拉杆插入环切器中心孔,旋紧调节旋钮至拉杆尾平面和调节旋钮后面向平,并将保险扣取出,按下手柄,待出现咔嚓声后保持10s,随后完全松开手柄并旋出调节旋钮,轻柔将器械切下包皮[2]。

如发现有未剪断包皮则需要使用剪刀将其剪开,常规应用弹性绷带加压包扎3d,钛钉大约在1周之后脱落,患者需在术后1个月接受复诊检查,如发现有未脱落的钛钉应当进行手工拆除。

对照组:采用传统包皮环切术进行治疗。包括(1)常规备皮、手术部位消毒、铺巾等,同样采用浓度为1%的盐酸利多卡因注射液对患者阴茎根部神经进行麻醉;(2)纵向将包皮切开,背侧内板保留约0.5~0.6cm,系带侧保留约0.8cm,环形切除包皮,采用5-0丝线结扎出血血管,使用5-0可吸收线对包皮内外板行间断缝合;(3)最后使用碘伏纱布对手术部位进行包扎并定期换药,术后抗感染治疗1周。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等情况;记录两组术后创口水肿、创口感染等并发症发生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本次观察相关数据采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予以分析处理。获取的计数资料采用(%)表示,获取的计量资料应用(x-±s)来表示,组间比较行χ2和t检验。以P<0.05视为差异存在着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手术时间、术中出血等情况比较

观察组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以及疼痛持续时间等方面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见表1。

3.讨论

男性如出现包茎或包皮过长的情况会导致人乳头瘤病毒感染、阴茎癌及其他性病发生的风险增加,而研究显示实施包皮环切能显著降低上述疾病的发生概率。世界卫生组织(WHO)等卫生部门也已经建议将包皮环切术作为预防艾滋病的一个重要项目[3]。目前临床上治疗包茎、包皮过长的方式较多,如传统包皮环切术、一次性包皮环切缝合器术等。但传统的背侧切开包皮环切术其操作较为复杂,且术后疼痛情况严重持续时间长,极易导致水肿、血肿等并发症的发生。

使用一次性包皮环切缝合器进行包皮环切术可避免上述问题,与传统手术方式相比优势明显。其原理是利用包皮环切器内环和外环之间的压力,使远端包皮坏死脱落,术后可不对血管进行及缝合包皮,且包皮切割缝合一次完成,简化手术操作步骤缩[4-5]。术后也无需进行抗生素治疗,疼痛持续时间较短,对患者的正常生活影响微乎其微。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以及疼痛持续时间等方面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并发症方面,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为5.0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0.00%,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

综上所述,应用一次性包皮环切缝合器行包皮环切术时是对传统手术技术上的改进,尽管仍存在出血并发症的可能,但与传统包皮环切术术相比已经大幅缩短手术时间、疼痛持续时间和切口愈合时间,患者整体满意度较高,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进春,薛文勇,杨彩云等.包皮吻合器与传统包皮环切术的手术疗效比较[J].中国男科学杂志,2014,17(6):48-51.

[2] 张慧明,郭静,李志慧等.包皮环切吻合器治疗包皮过长91例疗效观察[J].山东医药,2012,52(44):97-98.

[3] 陶美满,郭涛,陈兵海等.一次性包皮环切缝合器与传统包皮环切术的临床疗效对比分析[J].临床外科杂志,2015,24(2):152-153.

[4] 李晟,张磊,王大文等.一次性包皮环切缝合器在男性包皮环切术中的临床应用[J].中华男科学杂志,2014,20(9):816-819.

[5] 张月萍,王丽婷.一次性包皮环切器在包皮环切术中的应用[J].中国社区医师,2010年第 25(12):96.

论文作者:朱云海,孟军,邹政(通讯作者)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6年9月第2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9/7

标签:;  ;  ;  ;  ;  ;  ;  ;  

一次性包皮环切缝合器在包皮环切术中的应用观察论文_朱云海,孟军,邹政(通讯作者)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