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施工中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技术的应用研究论文_李彦彦

建筑施工中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技术的应用研究论文_李彦彦

[摘要]当前很多建筑工程中都使用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技术,但是由于这种技术独特的优点。本文主要分析了大体积混凝土施工准备,温度预测,温度裂缝预控,混凝土浇筑和养护等主要工序。

[关键词]大体积;混凝土;浇筑;养护

引言

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不断发展,大量基础设施的建设,大体积混凝土工程越来越多的得到应用。大体积混凝土一-般为一次浇筑量大于1000m或混凝土结构实体最小尺寸等于或大于2m,且混凝土浇筑需研究温度控制措施的混凝土。由于大体积混凝土具有水化热高、收缩量大、容易开裂等特点,因此大体积混凝土浇筑应作为一个施工重点和难点应认真对待。

1大体积混凝土施工准备

跟一般的施工技术相比,在进行混凝土施工时,必须重视混凝土的配合比与运输。要是没有控制好时间,混凝土的质量就会受到影响,所以,在开始施工前,一定要结合工程的实际情况进行施工准备,准备好工程所需的浇筑机械与运输车辆,在运输原料时,必须控制好运输时间和距离,要在施工前清理干净材料堆放场地,最大程度的降低原料在路上的运输时间,并且将施工中的温度控制在一定的幅度范围。

2温度预测

应该结合混凝土浇筑时的实际配合比、施工现场的环境条件与气温,并且就混凝土后期的养护情况,通过借助3D-TFEP的相关程序来实际预测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过程中的具体温差,以便在第一时间掌握混凝土各个厚度层次的温度差和各种龄期的混凝土变化情况,最终找到最优的养护保温对策。

3温度裂缝预控措施

3.1控制合理的配合比

一定要严控混凝土准确的砂、石级配与水泥数量,并且在混凝土中增加适当的添加剂( 如减水剂和粉煤灰等),优化混凝土的配合比,最终有效降低水泥的使用数量,减慢水化热的温度变化,一定要确保足够的设计强度,这就需要确保混凝土足够的和易性与可泵性。

3.2控制混凝土的入模温度

为了有效控制浇筑的温度,可以使用冷水喷洒石子,或者用冷水覆盖砂表面来减少搅拌的温度,最大程度的减少混凝土运输时间,并在混凝土当中加入添加剂,确保初凝时间超过6个小时,使得浇筑速度变慢,并做到逐层浇筑,以便加速浇筑过程中的热量散发,最终延缓水化热的峰值,延长混凝土的升温时间。应该将大体积混凝土入模温度控制在18C之内。

3.3拆模时间的控制

结合测温结果,要是发现混凝土在拆模后表面温度跟混凝土里面的温度差别在25C之内,才能进行模板拆除;如果表面温度得到了降低,最终表面温度与混凝土内部温度差别在25C以上,就不能忙于拆模,而是必须通过在模板上覆盖保温材料来做到真正的保温。

3.4强化混凝土保温

在浇筑混凝土后,一定要进行早期阶段的保湿养护工作,以便有效降低混凝土内外的温度差别,提升初始阶段的弹性模量,强化混凝土的抗裂性能,尽量减少温度变化和干缩裂缝导致的影响。大体积混凝土的温度降低常常是跟干缩裂缝一起出现的,这样就累加应力,这就是后期阶段发生裂缝的重要因素。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4混凝土浇筑施工

4.1大体积混凝土的浇筑

因为大体积混凝土常常会出现冷缝, 所以,为了避免冷缝的产生,--.定要控制好浇筑的搭接时间,一般而言,应该确保小于5个小时。我们一定要在浇筑大体积混凝土前,做好所有的施工准备,比方说控制好浇筑的工序、长厚宽和搭接时间。首先,一定要做好施工的基础准备,一定要提前准 备好混凝土输送泵与罐车;其次,浇筑应该自北向南借助斜面逐层开

展,最终实现一个坡度、薄层浇筑、一次到顶的效果,在进行浇筑时使用2台输送泵来布料,应该将输送泵的宽度控制在6m左右,并确保18-20 台的罐车,还要准备5台来备用:最后,进行底板振捣,应该按照由北到南的顺序,每台输送泵控制范围都应保持在6m的宽度。一定要确保振捣混凝土的及时性与均匀性,杜绝漏振现象的出现,也要防止过振操作,以免发生离析问题。

4.2大体积混凝土的表面处理

由于大体积混凝土的表面水泥浆相对较厚,所以在混凝土浇筑之后的3到4个小时内应利用水长刮尺进行刮平,并在水疑浆初凝前使用铁滚筒进行碾压,一般来说碾压2遍相对效果较好,之后在利用抹子进行压实。由此来保证大体积混凝土的表面不会产生裂缝的现象。

5混凝土测温

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时应设专人预埋测温管。测温管的长度分为两种规格,测温线应按测温平面布置图进行预埋,预埋时测温管与钢筋绑扎牢固,以免位移或损坏。每组测温线有2根,在线的上断用胶带做上标记,便于区分深度。测温线用塑料带罩好,绑扎牢固,不准将测温端头受潮。配备测温人员,采用电子测温仪,以保证测温及读数准确,测温人员要认真负责,按时按孔编号测温,不得遗漏或弄虚作假。测温记录要填写清楚、整洁。测温工作应连续进行,每测一次,持续测温及混凝土强度达到时间,并经技术部门同意后方可停止测温。

6混凝土养护

混凝土施工中常会忽视养护工作,但是,养护工作又会直接影响到混凝土的强度与抗裂能力。在完成了混凝土的二次振捣搓压后,应该使用塑料薄膜来覆盖混凝土表面,最终附上保温材料。以便有效降低外界温度在混凝土方面的负面影响,也能确保混凝土表层的湿度。

基础大体积混凝土施工,一次浇筑量大,厚度大,强度等级高,在夏季炎热天气施工,技术难度大。混凝土浇筑后,经过3个星期保温保湿养护,效果理想。要施工好超厚、高强度等级的大体积混凝土,关键要有一个先进的混凝土配合比,有一-套严谨的施工组织设计,有一-套科学的养护工艺,有一种严谨的工作作风。(2)配制大体积混凝土,关键在于水化热要低,大掺量I级粉煤灰和低用量的矿渣32.5MPa水泥相结合成功的关键之一。它可有效地降低水化热,提高了可泵性,从而提高高层混凝土的强度。(3)大体积混凝土施工,养护和浇筑同样重要。保湿是前提,控制降温速度是关键,监测是根据。

总结:大体积混凝土的浇筑是现阶段建筑施工中的一.项重要的新技术,只有控制好施工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 确保各个工序按照规范进行,真正做好浇筑完的保温工作,最终确保良好的浇筑施工技术。

参考文献

[1]陈志文.高层建筑大体积混凝土施工及质量控制[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20(02):108-109.

[2]郭军.大体积混凝土无缝技术在建筑施工中的应用[J].价值工程,2020,39(02):151-152.

[3]余碧霞.房屋建筑工程中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应用[J].四川水泥,2020(01):276.

[4]龚雨轩.建筑工程中大体积混凝土浇筑的施工技术探究[J].建筑与预算,2019(12):61-63.

论文作者:李彦彦

论文发表刊物:工程管理前沿》2020年2月第4 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4/30

建筑施工中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技术的应用研究论文_李彦彦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