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我国经济发展速度近几年非常快,对于道路交通设施的建设规模也越来越大。桥梁作为道路交通设施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施工工艺一直以来都受到了关注。钻孔灌注桩施工技术是桥梁施工技术的其中一种,本文主要分析了这种方法,并对钻孔灌注桩施工技术的应用作了具体的介绍,希望可以为相关人员提供参考。
关键词:钻孔灌注桩在桥梁桩基施工过程中的应用研究
引言
钻孔灌注桩施工技术应用范围越来越广,施工工艺也越来越好,取得了可观的成绩。但是仍然需要注意的是,桥梁施工过程中钻孔灌注桩施工技术的应用还存在一些问题,这些问题依然对桥梁施工质量起着消极影响。所以实践中要针对桥梁钻孔灌注桩施工工艺加以改进和完善,提高施工工艺,进而提高桥梁的质量。
1工程概况
深圳市某工程1标本合同段施工桩号K0+000- K1+645,道路左主线长约1.645km,右主线长约1.633km,包含大型立交2座,分别为坂银-泥岗(上步)立交、坂银-北环立交,两座立交为组合立交,均为现状改造。含主线桥2座,匝道桥9座,加宽现况匝道桥梁2座,人行天桥2座,改建通道桥4处,桥梁总长3786m,面积40069㎡。同步修缮改造的北环大道-泥岗东路,长约2.05km(双向八车道+双向四车道、给排水+电力、电信+人行道);泥岗西路改造长约0.55km(双向六车道、给排水+电力、电信+人行道),上步路改造长度约为0.5km(给排水+电力、电信+人行道),合同造价3.44亿元人民币。桥梁基础设置桩承台,桩基为冲孔灌注桩,共399根,桩径为800~1800mm,桩长为10.3~35.5m。
2 钻孔灌注桩的施工工艺
2.1 护筒的埋置
桩基施工过程中,埋置护筒的环节很关键。这一环节的施工质量需要借助全站仪保障。全站仪的作用是检测给个坐标的标注工作,并根据坐标信息确定中心平面位置,最终才算是完成了桩点检测任务。护筒的埋置需要在前面一系列的检测工作完成之后进行,确定护筒的中心线以及桩的中线,并保证这两者的中心线在同一条水平线上。另外在这一过程中要掌握好护筒的埋置深度,一般情况下要求护筒的埋置深度与控制桩的直径之间深度相差 1.5m,即控制桩最好高于护筒一点五米进行埋置。在具体的埋置环节中,还需要重视护筒的周围的稳定性。
2.2 泥浆的制备过程
桩基钻孔灌注桩施工的过程中,需要使用泥浆做好悬浮泥渣,以及利用泥浆保护孔壁,所以要控制泥浆的量。一般在施工环节中,控制好泥浆的质量非常有必要,即要重视泥浆的制备过程。泥浆的制备往往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则,要结合桥梁施工环境,结合实际情况,调整泥浆的配料比,使其满足悬浮泥渣和保护孔壁的质量要求。具体来讲就是施工人员要动手打碎黏土,并且将其放入到护筒内部,之后才可以根据黏土的具体情况决定往里面添加的水量。紧接着利用冲击锥的作用,制作出泥浆。当泥浆制备完成之后,满足了相关质量标准,便可以开展钻孔灌注桩施工。
2.3 清理钻孔环节
清理钻孔环节对于桩基质量的保证很关键,因此要重视每一个细节。即钻孔的时候要控制好钻进的速度,通常要求匀速钻进。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在匀速钻进的时候还要充分考虑到泥浆的具体情况,使之与投入的情况之间达到和谐的状态。另外施工人员要选择正确的钻进方式,即是指当在钻进的过程中出现了不利于钻进的困难的时候,要及时退出,不要莽然钻进,以免破坏施工环境。这个时候应当采取的措施是寻求技术人员的帮助,检测难以钻进的原因,并调整钻井机。在这一环节中最主要的就是不能够在没有充分考虑客观情况的条件下就进行钻进。桩架和护筒之间的协调性是由两者的垂直度控制的,在施工环节中,保持两者之间的垂直度,如果存在倾斜的情况那么要将其控制在误差范围之内,能够及时调整的要及时调整,并且在调整的时候必须要立即停止钻进工作。施工现场周围的情况也需要加以调整和秩序化,提高钻孔的质量。钻孔的质量直接决定了钻孔灌注桩的施工质量。钻孔完成之后,要安排技术检测人员针对深度、直径、位置等多方面的信息进行核定和测验,确保每一个细节参数都达到了施工的质量标准。钻孔完成之后要及时清理钻孔,要结合钻孔的客观情况选择正确合适的清理方式,一般常见的有换浆法以及抽浆法,无论是哪一种清理方式,都需要防止清理过程中对钻孔的破坏的行为。
2.4 钢筋笼制作与安装环节
施工单位要重点把控钢筋笼所需要的材料,从采购到最后投入使用的整个过程进行监督,防止材料质量不达标影响到后续施工的质量。钢筋笼的制作需要按照国家相关规范和标准进行,钢筋笼制作完成之后,需要利用吊车才能完成安装。在这一环节中需要具有专业技术的人员进行操作,防止出现安全问题。另外安装钢筋笼所需要的机械设备的运行情况要提前检查好。安装钢筋笼的时候会遇到选择单点安装还是双点安装的情况,这个时候施工人员要综合考虑施工工程的客观情况决定。钢筋笼的重量大,施工过程中可能会出现变形的情况,所以必须要控制好安装的速度以及安装的频率,以免影响到其他的施工工序。
2.5 混凝土灌注环节
混凝土灌注属于钢筋笼安装之后的一个环节,在这一个过程当中,要确保孔洞是清洁的,要针对孔洞底部的泥浆沉淀厚度进行检测分析。在这些参数都确定并分析了之后得出混凝土灌注方案,才可以开展混凝土灌注方案。具体操作的时候,导管下口与孔底之间的距离要控制在 0.4m。进行到混凝土浇筑工序的时候,针对混凝土的顶面进行控制,导管的埋置深度应当控制在 2~6m 之间。如果整个过程中因为操作失误导致浇筑的钢筋混凝土超过了灌注量,要立即采取救济措施,并降低混凝土灌注的速度,及时做出反应调整施工内容。
2.6 桥梁桩基的检测方法
桩基的检测方法有低应变检测方法、声波透测法、静荷载试验法、钻孔取芯法。低应变检测法主要是低应变检测法是使用小锤敲击桩顶,通过粘接在桩顶的传感器接收来自桩中的应力波信号,采用应力波理论来研究桩土体系的动态响应,反演分析实测速度信号,频率信号,从而获得桩的完整性。声波透测法是在灌注桩基混凝土前,在桩内预埋若干根声测管,作为超声脉冲发射与接收探头的通道,用超声探测仪沿桩的纵轴方向逐点测量超声脉冲穿过各横截面时的声参数,然后对这些测值采用各种特定的数值判据或形象判断,进行处理后,给出桩身缺陷及其位置,判定桩身完整性类别。静荷载试验法是指在桩顶施加荷载,了解在荷载施加过程中桩土间的作用,最后通过测得 Q~S 曲线(即沉降曲线)的特性判别桩的施工质量及确定桩的承载力。
结语
钻孔灌注桩施工技术其实是一种桥梁桩基施工中比较常见的技术,这种技术因为应用价值比较大,所以应用的范围也比较广。主要表现在应用的成本较低,技术成熟等方面。因此于实践中合理利用这种施工技术,使其发挥应有的价值提高桥梁基础的强度和承载力非常有必要。
参考文献:
[1]王梅良.钻孔灌注桩在桥梁桩基施工过程中的应用[J].低碳世界,2018(06):257-258.
[2]李伟.钻孔灌注桩在桥梁桩基施工中的应用探微[J].建筑安全,2017,32(05):68-70.
[3]张玉凤.钻孔灌注桩在桥梁桩基施工中的应用[J].交通世界,2016(15):76-77.
[4]邓新.钻孔灌注桩在桥梁桩基施工中的应用[J].公路交通科技(应用技术版),2014,10(07):159-
论文作者:郑伟敏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细部》2018年第2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4/26
标签:钻孔论文; 桩基论文; 桥梁论文; 泥浆论文; 环节论文; 过程中论文; 钢筋论文; 《建筑细部》2018年第20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