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应室护理质量控制在预防院内感染中的作用研究论文_石敏

供应室护理质量控制在预防院内感染中的作用研究论文_石敏

山东省临沂市妇女儿童医院 276000

摘要:目的:探究分析将供应室护理质量控制应用于预防院内感染中的效果。方法:将我院2014年10月至2016年10月期间的预防院内感染工作分为两个阶段,2014年10月至2015年10月期间未实施实施供应室护理质量控制并随机抽取患者及护理人员共50例作为对照组,2015年10月至2016年10月期间将供应室护理质量控制应用于预防院内感染中并随机抽取患者及护理人员共50例作为观察组,对比分析两个阶段的院内感染情况。结果:观察组的院内感染率2%显著低于对照组的院内感染率14%(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将供应室护理质量控制应用于预防院内感染中的临床意义重大,能够有效降低院内感染率,为患者及医护人员提供安全保障。

关键词:供应室;护理质量控制;预防院内感染

医院是为患者提供治疗的场所,也是病菌最集中的场所。不管是来治疗的患者,还是负责治疗的医护人员都有可发生院内感染,严重者甚至威胁生命[1]。本次研究对我院供应室实施护理质量控制的作用进行分析,探究分析院内感染情况,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对象为我院2014年10月至2016年10月期间的预防院内感染工作分为两个阶段,2014年10月至2015年10月期间未实施供应室护理质量控制并随机抽取患者及护理人员50名作为对照组,2015年10月至2016年10月期间将供应室护理质量控制应用于预防院内感染中并随机抽取患者及护理人员50名作为观察组。观察组男性26例,女性24例;年龄22~45岁,平均年龄(24.62±3.25);其中患者32例,护理人员18例。对照组男性27例,女性23例;年龄22~46岁,平均年龄(24.16±3.19);其中患者31例,护理人员19例。两组人员的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无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为2014年10月至2015年10月期间未实施实施供应室护理质量控制阶段,观察组为2015年10月至2016年10月期间实施供应室护理质量控制应用于预防院内感染阶段,供应室护理质量控制的具体措施如下:①供应室的基本设施:医院需要为供应室提供专用的绿色通道,保证室内的通风良好,阳光充足,并将工作室分为辅助区和工作区,工作区包括灭菌室、清洗室等,辅助区包括休息区、更衣室等。②消毒管理:将所有需要消毒的器械和物品进行汇总分类,并且严格按照要求进行消毒和灭菌。供应室要建立完善的质量保证体系,确定每一个工作人员的责任,工作期间要遵守相关的规范,并对供应室的消毒工作进行记录。加强供应室和不同科室之间的关联,使供应室的工作人员了解不同科室的特点,保证供应室的管理质量。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管理人员要对供应室的工作情况进行监督,出现的问题要及时更正和解决[2]。③细化工作内容:供应室的每一项工作都要细致化、规范化,例如物品的回收,要将一次性的物品和可重复使用的物品进行分类放置,设置专人负责物品的回收和发放,对于传染性疾病使用的物品,要将其进行封闭和包装,单独回收和标记;物品的清洗包括人工清洗和机械清洗,其中机械清洗要应用75%的乙醇,水温需超过90℃,时间要超过8min;杀菌包括压力蒸汽灭菌和干热灭菌,在灭菌的过程中要严格掌握灭菌的时间和灭菌的温度。④质量检测:供应室的质量检测工作包括三个方面,即消毒质检、清洗质检、灭菌质检。消毒质检需要严格遵守操作规范,防止消毒不合格质检需要严格遵守操作规范,防止消毒不合格的物品应用于临床;清洗质检是指质检人员对清洗的物品进行检查,如果发现问题需要及时解决,保证清洗质量;灭菌质检要通过化学、物理及生物的质检,检验灭菌后的化学指标是否符合标准,观察灭菌的压力和灭菌时间是否符合标准。⑤物品的存储:对需要存储的物品进行分类,依据患者的不同性质放置在不同的区域,供应室要严格控制存储的温度和湿度,并定期进行检查。

1.3统计学方法

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13.0对所有资料进行分析处理,计数资料使用(n,%)表示,用χ?进行检验,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观察组50例人员中发生院内感染1例,发生率为2%;对照组50例人员中发生院内感染7例,发生率为14%。两组院内感染率比较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3.讨论

供应室是整个医院内医疗器械进行消毒、灭菌处理的场所,供应室工作的质量直接决定了医院的医疗质量和护理质量,同时也与医院发生院内感染的情况有着密切的关系[3]。护理部门需要定期对供应室进行工作质量的检查和抽查,并给予相应的指导,为供应室的工作质量提供一定的支持和监督。

我院在2015年10月至2016年10月期间实施实施供应室护理质量控制后,相比于以往的院内感染情况显著改善。本次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的院内感染率2%显著低于对照组的院内感染率14%(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可见供应室护理质量控制应用于预防院内感染中的临床作用十分明显,笔者对供应室护理质量控制的作用总结如下:①让医疗器械的清洗、消毒、灭菌等常规工作变得规范,使医院内的感染情况显著降低;②在实施护理质量控制管理后,对护理人员进行培训,提升了专业知识能力,尤其是在清洗方面的提升,不仅改善了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而且工作质量也有所提升,护理人员的责任心更加强烈;③有效节约了医院的耗材,更好的降低医院的成本。尤其是清洗方面,耗材价格较高,而且容易浪费,增加成本。在护理质量控制应用后,将物品进集中分类处理,降低了成本,避免资源的浪费。

综上所述,供应室护理质量控制应用于预防院内感染中效果十分理想,有效降低院内的感染发生率,提高了患者及护理人员的生命安全,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参考文献:

[1]桑燕. 实施供应室护理质量管理对预防院内感染的作用探讨[J]. 医学信息,2015,28(50):223-224.

[2]于文杰,张晓秀,付桂枝. 全程质控管理对消毒供应室医院感染的预防作用[J]. 中国临床研究,2016,29(11):1584-1585.

[3]卢晓丽. 基础护理在预防和控制院内感染中的作用[J]. 中国医药导刊,2012,14(8):327-327.

论文作者:石敏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7年第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6/22

标签:;  ;  ;  ;  ;  ;  ;  ;  

供应室护理质量控制在预防院内感染中的作用研究论文_石敏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