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人口城镇化变动趋势[*],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广东省论文,城镇化论文,变动论文,人口论文,趋势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提要 本文分析了80年代以来广东省人口城镇化的变化特征,认为以工业化为核心的经济快速发展是广东省城镇化的主要动力。指出今后应充分发挥地区优势,以产业结构的深入调整为动力,引导劳动力的合理流动,促进各区域城镇化的协调发展。
关键词 人口城镇化 变动趋势 广东省
80年代以来,广东省以工业化为核心的经济快速发展,促使城镇化进程加快,出现了数次城镇设置高潮。城镇设置的升级,又促进新建市镇建设发展及人口规模扩大。由于各方面条件差异导致的经济发展水平差异的扩大,区域城镇化进程也存在相应差异。
1 人口城镇化变动特征
1.1 发展速度的差异使各区域间人口城镇化水平的相对差异缩小,而绝对差异扩大
“三普”至“四普”的8年间,广东省城镇人口占总人口比重的增长速度位居全国前列,城镇总人口从1034.13万增长到2309.35万,增长123%。城镇人口比重则从19.28%提高到36.77%,提高了17.49个百分点。剔除两次普查时某些市的市区人口中所包含的过多乡村人口,城镇总人口也从981.32万增长到1859.14万,增长89.45%;城镇人口比重则从18.30%得高到29.59%,提高了11.29个百分点。
8年间,省内各大区域间,山区城镇人口比重最低,增长速度最快,提高幅度最小(表1);珠江三角洲则城镇人口比重最高,增长速度最慢,提高幅度最大。从而珠江三角洲相当于沿海及山区城镇化水平的倍数,分别从2.07倍和3.26倍减少到1.86倍和2.74倍;沿海相当于山区城镇化水平的倍数也从1.57倍减小到1.48倍。但1982年珠江三角洲城镇化水平分别比沿海和山区高16.37和21.92个百分点,1990年则分别高21.41和29.47个百分点;1982年沿海城镇化水平高于山区5.55个百分点,1990年则高8.06个百分点。可见,不同区域间人口城镇化水平的相对差异缩小了,绝对差异却扩大了。
表1 全省各区域城镇人口比重的变化
从衡量各市人口城镇化水平相对于区内平均人口城镇化水平离散程度的方差S的变化来看,三角洲和山区内部各市之间城镇化水平的差异趋于减小,沿海区内趋于扩大,全省各市之间城镇化水平的差异也扩大了。
2.2 人口大量向三角洲迁移集聚,影响了总人口及城镇人口空间分布的变化
据“四普”对1985~1990年5年间迁移人口的调查,全省离开户口所在地1年以上的省际净迁入及省内跨市县迁移人口即达368.15万,相当于“四普”时全省总人口的5.86%,其中以迁入地计则约70%分布在珠江三角洲核心区。迁移人口中67.28%来自农村,93.17%迁入城镇,5年间人口迁移使全省市镇净增人口257.2万,约为同期城镇原有人口自然增长量的3倍,相当于“四普”时全省城镇总人口的11.13%和珠江三角洲核心区城镇总人口的30%。山区和沿海农村人口及外省人口大量向珠江三角洲的迁移集聚,使珠江三角洲虽人口自然增长率低于沿海和山区(图1.1),总人口增长率却数倍于沿海和山区。沿海及山区农村人口向当地城镇及珠江三角洲的迁移,降低了农村人口增长率,而加快了城镇人口增长;三角洲在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的同时,也有部分外来人口迁入以弥补其农村劳力的不足,而使三角洲城镇人口增长率基本与沿海和山区持平。
比较“三普”与“四普”时总人口及城镇人口分布的变化,虽然省内各大地区间总人口分布有较大变化(图1.2),但城镇人口分布的变化却不大。三角洲核心区人口占全省总人口的比重提高了18.4%,而其它地区所占比重均下降(下降2%~7.5%)。三角洲和山区占全省城镇人口的比重分别上升了0.2%和0.5%,沿海地区下降了0.54%。但三角洲和沿海占全省万人以上城镇人口的比重分别上升了2.41%和0.21%,山区则下降了8.31%。全省城镇人口分布不均衡指数I[1)]仅从1982年的5.06扩大到1990年的5.15,表明城镇人口分布不均衡程度略为扩大,与其它省相比,不均衡程度小于湖北(I=8.4),而大于江苏(I=3.92)。
图1 广东省各地区总人口与城镇人口的变化
1.3 小城市、镇发展迅速,城镇规模体系仍呈首位型
“三普”时,全省有13市,112镇,其中万人以上的镇97个。“四普”时,全省有19市。1166镇,其中万人以上的镇173个。8年间全省各级城镇中,以小城市及镇的发展最为迅速。特大城市广州的人口规模仅扩大0.25倍,大城市汕头、湛江人口规模平均扩大0.27倍,中等城市韶关、佛山、江门3市人口规模平均扩大0.38倍,这6市仍保留在原城镇规模等级中。但原7个小城市中,深圳人口规模扩大6.7倍,发展成为大城市;珠海、肇庆、茂名、惠州、潮州等5市人口规模平均扩大0.96倍,发展成为中等城市;东莞、中山、汕尾、阳江等4个新设市,也在原6.05~9.83万人的小城镇基础上人口规模平均扩大2.34倍,发展成为中等城市。
比较“三普”与“四普”时全省城镇规模体系的变化(图2),城镇数量随城镇规模减小而增加的规律在“四普”时表现更为明显,但在10~20万人口的小城市出现反常。由于“三普”时全省仅15个万人以下小城镇,其人口仅占全省城镇人口的1.05%;而“四普”时,万人以下小城镇已多达993个,其人口已占全省城镇总人口的11.93%,为提高可比性,利用哲夫公式P[,i]=KR[,i][-q]计算全省“三普”和“四普”时万人以上城镇的规模分布,得:
1998年: P[,i]=175.39R[,i][-1.0357] r=-0.9913 i=1,2,…110
1990年: P[,i]=353.83R[,i][-1.0938] r=-0.9916 i=1,2,…192
计算出的首位城市规模显著小于实际的首位城市规模,且q值略大于1,说明广东城镇体系仍属首位分布型,1990年首位度的二城市指数4.45虽然比1982年的4.36上升2.06%,四城市指数1.60却比1982年的1.98下降19.19%。首二位城市仍是广州和汕头,但深圳上升为第三位,而原居第三、四位的湛江和韶关却退居第四、第五位。深圳发展成为大城市,及珠江三角洲中小城市数量的增加及规模扩大,也改变了“三普”时珠江三角洲城镇规模体系中没有大城市、特大城市与中等城市之间出现断裂、二城市指数高达11的现象,形成了各规模等级城市俱全、二城市指数为4.5,四城市指数为2.4,中心城市人口占城镇总人口70%以上的较为完整的城镇体系。而其它地区则中心城市数量少,地区城镇体系中无论城镇数量还是人口规模仍以小城镇为主。
图2 广东省城镇等级规模分布
随着近几年一批县改为县级市,揭阳、云浮两市新设为地级市,目前全省已有51个城市,其中地级市21个,县级市30个。珠江三角洲地区除惠州市的3个山区县外,其它县均已成为县级市,县级市占全部县级单位的82.4%,沿海和山区县级市则仅分别占县级单位的33.3%和21.5%。新设市多为市区人口20万以下的小城市,使“四普”时小城市数量少、人口规模所占比重小的状况得到改善,有利于全省及珠江三角洲城镇规模体系从首位型向等级序列型的转化。
2 以工业为核心的经济发展是城镇化的主要动力
2.1 在工业化快速发展期,工业化是城市化进程的主要动力
工业化既是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也是城市化的主要动力,但对二者的作用有所不同。构成经济整体的三大产业中每一产业的发展,均可促进经济发展。而且,在构成第二产业主体的工业中,工业化中、高级阶段的资金、技术密集型工业又比初级阶段的劳动密集型工业对经济发展有更大的促进作用。城市化则主要以二、三产业的发展为动力,并且,劳动密集型工业的发展对城市人口比重提高的作用更为明显。正如显示经济发展水平的人均国民生产总值(GNP)与城市化水平之间的对数相关关系所证明,在较低经济发展水平及城市化水平阶段,随人均GNP的增长,城市化水平提高速度最快;而达到较高水平后,随人均GNP的增长,城市化水平提高速度趋缓。按照经济结构变化规律,在较低经济发展水平阶段,工业化是经济快速发展的主要动力;达到较高经济发展水平阶段,则第三产业成为经济快速发展的主要动力。
据研究,工业在业人口比重(I)的提高与城市人口比重(U)的提高密切相关,二者之比约为1∶2(即I/U=0.5),即工业在业人口比重每提高1个百分点,城市人口比重约提高2个百分点。用图来表示,以横轴表示城市人口比重,纵轴表示工业在业人口比重,则斜率0.5的曲线即为I∶U为1∶2的经验线。有的学者以一地区在某一时点位于I/U经验线的上方或下方来判断该地区工业化领先还是落后于城市化的发展,以及是否存在“过度城市化”现象,即在低水平城市化及工业化的情况下,工业化落后于城市化(I/U小于0.5)的现象。据对世界各大地理区1950年、1970年两时点间I/U比值变化的研究表明,在1950年时城市化水平高于60%的北美、北欧、大洋洲等地区,随着城市化水平的继续提高,I/U比值显著降低;而在东欧、南欧、东亚、东南亚、南亚等50~60年代工业化迅速发展的地区,则随着城市化水平的提高,I/U比值显著提高。
2.2 广东省于80年代进入工业化快速发展期
广东省继1970年国内生产总值(GDP)中第二产业产值超过第一产业后,1985年起国民收入(NI)中,工业收入才持续超过其它各业收入。到1990年,除珠江三角洲外,其它地区仍以农业为主导产业,农业产值及收入在GDP及NI中仍占最大比重。但到1993年,则除粤西沿海外,工业在其它地区均已成为主导产业,第二产业产值及工业收入分别在GDP及NI中占最大比重,表明从80年代起,广东省进入以工业化为主导的经济快速发展期,工业化成为城市化的主要动力。
2.3 区域人口城镇化与工业化关系类型
结合工业总产值增长速度及社会总产值构成的变化,“三普”至“四普”期间,广东省各市(含所辖县)工业化与城镇化的关系可分为五种类型(图3—1):
(1)广州市,在已具较高水平城镇化及工业在业人口比重基础上,城镇化发展速度趋缓,工业就业人口比重下降,I/U线段短,位于经验I/U线下方,且明显向下倾斜。这反映了80年代以来广州市继续控制市区规模的膨胀,发挥经济中心的地位和作用,大力发展贸易、金融、信息咨询、房地产开发、旅游等三、四产业,进行产业结构调整,使社会总产值中的建筑、运输、商业等三大部门以数倍于工业的速度快速发展,与工业一起构成城镇化发展的动力。1980~1993年工业占社会总产值比重从71.17%下降到66.10%,而建运商三业比重则从22.99%上升到29.42%(图4)。
1广州(1) 2深圳(2) 3珠海(2) 4佛山(3) 5东莞(3) 6中山(3) 7潮州(3) 8江门(4) 9惠州(4) 10汕头(4) 11韶关(5) 12汕尾(5) 13湛江(5) 14茂名(5) 15阳江(5) 16梅州(5) 17河源(5) 18清远(5) 19肇庆(5)
图3—1
1广东省 2三角洲核心区 3三角洲边缘区 4粤东沿海区 5粤西沿海区 6粤东山区 7粤北山区 8粤西山区
图3—2
图3 广东省各市、各地区城市化与工业化关系图
图4 工业总产值增长速度及工业和建运商三业占社会总产值构成的变化
(2)深圳、珠海两市,在中等水平城镇化(32.28%和40.45%)和较低工业在业人口比重(14.68%和10.67%)基础上,城镇化快速发展,工业在业人口比重大幅度提高,I/U线段长并明显上升。这两个特区所在之地,继80年代以工业的超高速发展推动城镇化达到较高水平后,90年代初已进入以二、三产业的共同发展,推动城镇化进程的新时期。两市80年代工业总产值分别年均递增67.94%和38.24%,占社会总产值的比重分别从1980年的20.32%和31.68%上升到1990年的69.40%和65.05%,同期深圳建运商等三大部门所占比重从55.46%下降到26.40%,珠海仅从21%上升到23.21%。社会总产值构成的变化反映了两市在10年中从边防小镇到大中城市的巨大变化。在1990年城镇化水平分别达69.40%和64.87%的较高水平后,1990~1993年两市工业继续以年均37.88%和45.42%的高速度发展的同时,建运商等各业以更快速度发展,从而使工业占社会总产值的比重开始缓慢下降而建运商三业比重则快速提高到32.80%和33.69%。
(3)佛山、东莞、中山、潮州4市原有经济及城镇发展基础较好,但受市镇设置标准的限制,“三普”时建制镇少,工业在业人口比重(18%~42%)高于城镇人口比重(12.35%~19.67%),表现为城镇化落后于工业化。工业总产值80年代年均递增23%~27%,1990~1993年均递增31%~35%。4市平均工业占社会总产值比重从1980年的58.90%上升到1993年的74.93%,其中仅佛山从1990年77.66%的高位开始略有下降;建运商三业比重从1980年的17.52%下降到1990年的13.33%后,1993年又回升到17.55%。以工业化为主体的经济快速发展,推动城镇化水平迅速提高到1990年的32%~33.5%。虽使I/U值有不同幅度下降,但各市I/U曲线仍远高于经验I/U线。这也是这些地区以劳动密集型工业为主体,城乡工业化共同快速发展,推动了以小城镇为主的城镇化迅速发展,而第三产业的发展相对滞后的鲜明特征。1990年东莞、潮州非农在业人口中,工业在业人口比重与其它行业在业人口比重之比高达2.23~2.42∶1,中山、佛山为1.25~1.57∶1,而广州、珠海仅为0.74~0.80∶1。但从广州、深圳、珠海、佛山等市的发展趋势来看,东莞、中山、潮州市也即将进入工业产值比重下降,而建运商三业比重较快上升的新时期。
(4)惠州、江门、汕头3市,在低水平城镇化(13.41%~18.17%)及工业在业人口比重(5.99%~13.85%)基础上,工业化发展速度较快,推动了城镇化的较快发展。3市平均80年代工业总产值年均递增22.59%,慢于珠江三角洲核心区;1990~1993年年均递增39.63%,增速超过三角洲核心区,其中惠州市更高达63.27%。工业占社会总产值比重有较大幅度上升。1993年惠州、汕头两市已达55.5%和56.6%,仍有一定上升空间,而江门则已高达74.29%,上升空间有限。惠、江两市80年代建运商三业比重缓降而汕头缓升,90年代初均上升,但惠、汕两市升速较快,1993年分别达31.77%和24.59%,江门则仍低于16%。
(5)其它9市,除韶关外,其它市“三普”时城镇化水平均低于13%,工业在业人口比重低于8%,工业总产值80年代年均递增15.53%,1990~1993年年均递增31.06%,增速低于广州以外的珠江三角洲及粤东韩江三角洲各市。本类型大部分市1990年城镇化水平仍低于25%,工业在业人口比重低于10%。其中韶关、茂名、梅州3市城镇化与工业化的发展基本同步,其它6市则工业化落后于城镇化的发展,I/U值均下降到低于0.5,其中湛江、汕尾1982年I/U值即低于0.5。目前湛江、茂名、肇庆、梅州、韶关等老地级市工业占社会总产值比重均高于50%,而4个新设市则低于45%。
以地区来看(图3—2),除珠江三角洲核心区I/U值上升外,其他地区均下降,但多数仍大于0.5,I/U线位于经验I/U线上方,仅粤西沿海I/U值从0.43下降到0.38,全省I/U值则从0.73下降到0.65。8年中,全省工业在业人口比重提高5.92个百分点,城镇人口比重提高11.29个百分点,后者约为前者2倍(5.92×2=11.84);I/U曲线位于经验I/U线上方,说明广东省城镇化与工业化的发展同步,且工业化始终领先于城镇化的发展。目前珠江三角洲核心区各市已进入或即将进入工业总产值比重下降,其它非农产业比重上升,从以工业化为主要动力逐渐过渡到以三、四产业为主要动力促进城镇化发展的新时期,珠江三角洲边缘区及韩江三角洲地区也将很快发生转变,其它大部分地区则在今后较长一段时期内仍将以工业化为城镇化进程的主要动力。
值得注意的是,粤东与粤西沿海区在经济发展水平、工业化及城镇化三者间的关系上有显著差异。粤东沿海区人口密度比粤西高1倍,农业生产水平虽位于全省前列,但由于人均拥有土地资源少,又缺乏矿产资源,因而传统以发展缝纫、工艺美术及食品加工等劳动密集型工业来安置劳动力就业。粤西则充分利用较丰富的土地资源,大力发展外向型农业,而工业发展较为缓慢,且工业以劳动力投入份额较少的石油化工、机械制造及金属加工等重化学工业为主。因而,虽然粤西人均GDP高于粤东(1993年分别为2849元和2427元),但三大产业比重基本持平,且第一产业比重最高,而第二产业比重最低。由于工业在业人口比重低,城镇化水平也低于粤东。
3 未来发展趋势与启示
3.1 城镇化进程将加速发展
世界各国人口城镇化进程表明,城镇化发展的曲线基本为弱S型,约在城镇人口比重达25%左右时,进入城镇化加速发展期;当城镇人口比重达60%~70%时,进入人口城镇化增速趋缓,城镇现代化水平继续提高时期。目前,广东省城镇化水平达30%以上,已进入城镇化加速发展期,其中珠江三角洲核心区城镇人口比重已达55%左右,三角洲边缘区和粤东沿海区约30%,其它大部分地区则为20%左右,因而今后仍将保持80年代以来珠江三角洲城镇人口比重增速显著低于山区和沿海的格局。
3.2 以产业结构调整为动力,促进城镇化发展
从城镇化进程动力机制的演变规律来看,工业化是城镇化进程加速阶段的主要动力。以日益强大的工业实力为基础,城镇化水平快速提高,第三、四产业愈益重要,逐渐主导城镇经济活动,进入以第三、四产业为主要动力的城镇化增速趋缓期。目前,广东省仍处于以第二产业为主导的城镇化快速发展期,但珠江三角洲已开始或即将开始工业产值占社会总产值比重下降,建运商等三业比重上升的产业结构转化。科研与教育、金融与信息等第四产业的发展和社会服务网络的发展,与高新技术、高附加值工业的发展相互促进,是珠江三角洲产业结构调整深化的关键。沿海和山区则应抓住珠江三角洲产业结构调整的有利时机,在各地已形成的专业化产业部门基础上,资金技术密集型和劳动密集型等不同技术层次产业与第三、四产业共同发展,促进城镇化进程加速发展。
3.3 以劳动力合理流动,促进城镇化发展
农村人口大规模向城镇迁移,是城镇化加速期的显著特征。过去10余年中,农村人口大量向广东城镇的迁移在全国也最为突出。在开放经济中,区域经济发展条件、发展水平差异的客观存在,人口迁移是必然的,也是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及城镇化进程的重要因素。由于山区发展二、三产业的条件相对较差,难以满足当地人口就业需求,今后必然会有相当数量劳动力继续向珠江三角洲和沿海一带城镇寻找就业机会,产生相应的人口迁移。因而,应配合各地区产业结构的调整,引导劳动力合理流动,调节劳动力供需平衡,促进各类地区城镇化的协调发展。
3.4 以区域性基础设施建设为重点,逐渐完善全省城镇体系
按省城镇体系规划的预测,到2010年广东省人口城镇化水平将达65%左右。按一般规律,在经济加速发展阶段,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有扩大之势,本省80年代以来的发展也不例外。广东省要在今后一二十年内基本实现现代化,关键是要以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发展带动沿海和山区的发展。要实现这一目标,就要加速全省交通、通讯、能源规划的实施,以较完善的区域性基础设施网络促进资金、技术、人才、物资的区域交流,促进区域城镇化的协调发展及全省城镇体系的逐步完善。
*本文接受中山大学科学基金资助,论文的修改采纳了参加1994年12月24日中山大学城市与区域研究中心业务会议同仁的意见,特此致谢!
注释:
1)城镇人口分布不均衡指数式中n指一区域可划分的小区数,Y[,i]指i区城镇人口占全区域城镇人口的比重,X[i]指i区总人口占全区域总人口的比重。如果城镇人口分布均衡,I趋向于零,I值越大,则城镇人口分布的区域差异越显著。
来稿时间:1995年5月。
Countries,Washington,D.C.;IBRD,op.cit.1975.
THE TREND OF POPULATION URBANIZATION IN GUANGDONG
Li Ling
(Center for Urban and Regional Studies,Zhangshan University,Guangzhou 510275)
Key words:Urbanization;Industrialization;Economic development;Regional deversity
Abstract
The population urbanization in Guangdong since the 1980's are mainly characterized by that:1) the relative diversity of regional urbanization level has been reduced while the absolute diversity enlarged due to the different increase rates of urban population proportion;2)the strong concentration of population to the Pearl River Delta through migration has influenced the spacial distribution changes of both total population and urban population;3)The middle and small cities and towns have been growing rapidly.The urban size system is still in primary model.
The main impetus of urbanization in Guangdong is the rapid economic development of which the industrialization is the core.The cities could be divided into 5 typies measured by different increase rates of the Gross Output Value of Industry,the structure changes of the Gross Social Product and the relation between the proportion of industry employment population and that of the urban population.Though the industrialization has lagged behind the urbanization in some areas,the processes of industrialization and urbanization almost keep the same step for the province as a whole.Even more,the industrialization stepped ahead the urbanization during the 1980's.
The increase rate of urban population proportion in the core area of the Pearl River Delta tends to be slower in the future on the basisof 55 percent of urban population proportion now,but the processes of urbanization in other areas of Guangdong will proceed quickly.Therefore,it is important to adjust the industry structure,to induce the reasonable labom migration and to strengthen the regional infrastructure network in order to promote the procession urbanization and the improvement of urban system.
标签:城镇体系规划论文; 城镇人口论文; 城市经济论文; 城市规模论文; 地区经济发展论文; 农村论文; 三角洲论文; 总产值论文; 经济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