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成就与主要问题——珠江三角洲经济区发展基础条件分析,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经济区论文,成就论文,条件论文,基础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改革开放以来,珠江三角洲经济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取得突破性进展,成为我国经济增长最快,对外贸易最发达以及投资环境对投资者最具吸引力的地区之一。
——经济持续超常高增长,综合实力明显增强,在中国和亚太经济成为一个引人注目的增长极。1979~1994年国内生产总值年均递增20.8%,高于全省、全国同期分别年均递增14%和9.2%的速度,也高于亚洲四小龙经济起飞阶段的平均增长率。经济增长速度之快,在国内外长期发展史上是少有的。并在占全省总人口不足三分之一的土地上,创造了占全省70%以上的国内生产总值的奇迹。1994年经济总量超过新加坡,接近于香港。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超万元,是全国平均水平的几倍。若按1∶1.25折算美元,已经接近韩国的水平。经济实力的提高,为进一步推进工业化、实现现代化奠定了基础。
——基础设施和基础环境得到进一步改善。1993比1985年,全区新增高速公路109公里、一级公路833公里,公路通车里程增加4200公里,公路密度由0.344提高到0.446公里/平方公里。改造了衡广铁路复线,修建了通往粤东的广梅汕铁路,通往粤西的三茂铁路以及广深准高速铁路,铁路通车里程达到581km,区内万吨级泊位发展到63个。拥有广州、深圳、珠海三个大型机场,开通航道83条,初步形成以广州为枢纽,铁路、公路、水运、航空等多种运输方式相配合、勾通全省及国内外的交通运输网。1994年底,发电装机容量占全省的70%左右。采取各种形式办电,水火电并举,抽水蓄能调峰,西电东送,与粤东、粤西、粤北及港澳联网,形成广东的核心电网,供电量超过全省的60%,有效地缓解了电力供应紧张状况。信息服务业蓬勃发展,1994年底,信息服务机构发展到10,000多家,以微机为主的各类计算机超过10万台,并逐步进入家庭,计算机网络系统已在形成。城乡电话交换机容量490万门,290多万用户,电话普及率17%左右。移动电话35万户,寻呼机142万户,交换程控化,传输数字化,穗、深、港同步自愈环光传输系统开通使用。光缆铺达大部分镇,有线电视系统400多个,200多万用户,电视机拥有率超过100%,信息基础跃居全国首位。
——产业结构层次有较大提高。从传统的农业经济发展成为享誉国内外的制造业中心。第二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由1980年的41%提高到1994年的50%,形成了一批在国内较有竞争优势的轻纺工业,电子、家用电器、纺织、食品等技术水平较高的产品外销比重大。1985年在全国率先创建高新技术开发园区以来,目前经国务院与省批准创办的高新技术开发区共7个(其中经国务院批准的6个,省批准的1个),也是国家科委批准的全国仅有两个高新技术产业带之一。以此为基础,重点开发发展电子信息生物工程、新材料、机电一体化、高级精细化工、轻纺高新技术、能源环保技术。1992年高新技术生产企业达363家,产品643种。高新技术产业已有一定的发展基础;第三产业迅速发展,产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从1980年的25%提高到1994年的34%,一些新兴现代门类的第三产业正在崛起;第一产业产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则从1980年的33.8%降为16%。已经形成初具现代化特征、有一定外向程度的农业生产体系趋型,乡镇企业崛起,大大推进了农村工业化和城市化。
——对外开放水平比较高。1994年全区对外贸易出口总值达到384.6亿美元,占全省的近77%,利用外资占全省的近70%,对外开放促进了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外贸体制与国际经济的接轨,培养和造就了国际经济人才,开拓了国际市场。
——市场经济机制初步形成。不断改革旧经济体制,探索和培育市场经济体制,改善所有制结构,形成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的局面和多元化投资积累机制,改善企业经营机制,增强了市场应变能力。在大力发展消费品市场外,还培育了包括生产资料、资金、劳务、技术、信息、人才交流、证券、企业产权转让、房地产市场和拍卖市场在内的发展商品经济所必需的较为完整的市场体系。加强区域内外联系,建立了对国内外双向交换良性系统,既有效地解决了生产和销售渠道,又基本满足了区内居民日益增长的生活需求。
——城市体系逐步形成,增强区域聚集和辐射功能。1993年,全区非农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达到45.2%,比全省高出16个百分点,发展到28个城市(包括县级市中心城区)、420个建制镇,城镇密度108个/万平方公里,市政建设大为改善,大中城市基础设施比较完善。以广州为中心,与深圳、珠海、佛山、江门、惠州、肇庆等中等城市及21座小城市、420个小城镇,营造起中国第三大城市群落,大大增强了它的要素聚集和辐射功能,在过去十多年里对经济的发展起了很大的促进作用。
——科技、教育和文化等社会事业迅速发展。科技意识增强,科技发展环境改善,科技队伍壮大,研究经费增加,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明显提高。1994年,科技研究与开发人员占全省的八成左右。科技活动经费28.5亿元,占全省的77.5%。1991~1993年高新技术产品产值年增长72%,1993年高新技术产品产值达200多亿元;教育发展加快,在省内率先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并向高中义务教育发展,教师队伍建设有所加强,办学体制朝着多元化发展,教育改革逐步推开;文化广播电视新闻出版等事业迅速发展,丰富了居民的精神文化生活。
——居民生活、消费向高质、高层次转变。与改革开放前夕相比较,全区居民人均年收入提高,人均消费增长较快。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增长70多倍,居民居住条件大大改善,人均居住面积有所提高,人均寿命也相应延长。
经过16年的优先发展,积累了丰富的物质精神基础。目前珠江三角洲经济发展综合水平与国内大部分地区已经拉开了一定的距离,率先靠近亚太地区中等发达国家和地区的行列,为下一阶段全面实现现代化创造了极其有利的基础条件。
但是,到目前为止,珠江三角洲基本上走的是一条以低劳动力、土地成本和过于单纯的资金高投入,以粗放经营为主的发展路子来实现经济高增长,完成原始积累的。在经济社会发展到现有规模以后,区域内部发展也面临着许多不容忽视的矛盾与问题:
环境日益恶化,威胁着珠江三角洲持续发展。近年来,伴随着粗放经济的发展,珠江三角洲工业和生活“三废”排放量激增,环境遭受污染越来越严重。1993年,全区污水排放量超过20亿吨,工业废物180万吨,生活垃圾300万吨,酸雨频率在50%以上。非农挤占土地、无序开发资源,使生态恶化,抗灾能力减弱,1993年前13年共减少耕地近390万亩,减少林业用地近200万亩。环境自净能力降低,负担加重。自然生态每况日下,环境容量不堪负荷,人的健康受到影响,经济与社会发展的持续面临威胁。社会建设比较紊乱,整治成本大大增加。
区域重大问题协调能力弱,综合优势尚未形成。行政分割导致竞争无序、整体效益下降和资源浪费。主要表现在:交通规划建设各自为政,统一协调不够,重复、不合理建设造成低效与滞后于经济发展并存;多部门、块块管理为主,使各运输方式不相配套、基础设施与城市规划建设脱钩;部门利益矛盾导致电力布局、电力结构不合理,柴油发电机和中小火电厂占全区电源的一半以上,清洁能源所占比重更小。低效与污染情况比较突出;部门利益和行业分割妨碍了信息产业系统的建设和跨系统的联合,使信息产业规模细小,门类不全,布局欠妥,低水平重复现象严重,信息应用大大落后于通讯设施的建设。由于行政分割导致盲目攀比和竞争,重大问题缺乏整体规划和有效协调,难以形成合力和综合优势,不仅带来整体效益的下降和资源浪费,而且进一步阻滞了信息流、物流、资金流等各种要素的高效循环,也带来其他社会问题。
产业技术水平低,组织结构不合理,拳头产品、大型企业集团优势不明显。过去十多年,珠江三角洲经济取得优先增长,除了高投入以外,最根本的一条是依靠产业技术相对优势来支撑。90年代以来,面对全方位开放带来的竞争和世界性的产业升级新挑战,珠江三角洲产业技术在国内已不存在明显的优势,在国际上显得落后:产业整体素质不高,有竞争力的产业群和高新技术产业比重小;农业生产规模和效率低,不可再生的土地资源日减,发展空间有限,基础薄弱;工业企业规模细小、分散、重复布点,专业化程度低,大规模、跨地区、跨行业的大形企业集团尚未形成,拳头产品不明显,产品竞争力不强;第三产业层次水平较低,具有高效的国家服务业,特色旅游业尚未建立,难以负起支撑第一、二产业向高级化发展的重担。所有这些都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区域赖以持续高增长优势的保持。
城市化发育不完善,城市空间布局不合理。城市布局规模盲目扩张、恶性膨胀,城市功能类同,中心城市优势不明显,各城镇自成体系,整体空间布局不协调,现代化、国际化、高集散功能的大都会未形成,这直接限制了区域的凝聚力和辐射力。
科技教育等社会事业与经济发展不相适应。一是科技人才特别是高科技人才严重短缺,科研基础设施落后,科技开发应用能力、体制、科技鼓励政策等等技术依托薄弱,发展后劲不足,难以支撑起产业高级化。二是人口素质仍偏低,文盲、半文盲人口比例高,大学学历人口比例仍然比较低,技术工人特别高级技工不足,教育事业尤其是高等教育发展相对滞后;三是社会保障制度尚不完善,保障覆盖面不宽,保障能力不强,还不能完全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要求;四是外来劳动力的大量涌入,在对珠江三角洲经济尤其是劳动密集型产业发展作出贡献的同时,也带来了新的矛盾。目前全省外来劳动力已超过1000万人,其中大部分集中在珠江三角洲地区。对输入劳工的数量、结构的无序状态在宏观上缺乏规划和管理,大量低素质劳动力的存在,不但影响到全省再就业工程的实施,而且影响到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产业层次的提升;五是社会文明有待加强,浅层次、低水平的文化生活质量有待提高,社会治安问题突出。
区域内部存在的这些问题,都直接并且继续阻碍着珠江三角洲经济的持续高速发展的现代化建设进程,丞须我们花时间下大力气去统筹协调解决。
展望未来,珠江三角洲面临着内外严峻的挑战。当然应当看到:一方面,随着全球经济向多极化、区域化和集团化方向发展,世界经济格局正在重组,特别是东南亚地区经济的崛起,不仅为我们利用国际资本和高新技术带来困难,而且对同一技术层次的劳动密集型产品的国际市场竞争更加激烈。另一方面,虽然珠江三角洲在中国和亚太经济体系中,从改革开放前的糖、粮仓和鱼米之乡成功转向扮演轻纺加工、出口基地角色,使经济获得超常持续高增长,但这种成就相当程度上是以廉价劳动力和土地为成本、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取得的。新形势下国内全方位开放已经形成,政策共享受、平等竞争取代地区倾斜政策,珠江三角洲地区原有的政策优势弱化,区位优势和市场优势也受冲击。此外,正处在经济转轨、社会结构转型的实质性阶段的国内经济与社会发展对效率和质量等等内在因素的要求越来越高,对发展的支撑要素的品质要求也愈来愈苛刻。总而言之,80年代发展的特殊环境和条件已经不再存在。在这种条件下,要持续经济的有效高增长,加速区域现代化建设步伐,必须通过增创产业新优势来实现。这是赋予珠江三角洲的历史使命。如果从现在起仍将继续扮演原来的角色,继续过于单纯依靠大规模的投入,继续以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继续采取高物耗的粗放经营方式,甚至不惜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搞建设,珠江三角洲经济与社会发展就很难持续下去,就可能延误现代化建设契机。因此,必须立足现阶段,采取新的发展策略,增创产业新优势,支撑经济和社会持续发展,这是加速推进现代化建设的实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