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共生:宗教与语言论文

文化共生:宗教与语言论文

文化共生:宗教与语言

刘 辉

(黑龙江大学俄罗斯语言文学与文化研究中心,黑龙江哈尔滨 150080)

摘要: 宗教和语言都是各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二者在一定程度上相互依存、不可分割。本文将从文化共生的角度入手,探讨语言与宗教作为文化重要因素的共生意义与作用,并为宗教语言学的构建提供参考。

关键词: 文化;语言;宗教语言学;语言哲学

“宗教”一词来源于拉丁文动词religare,意为“联系”。比较宗教学的创始人麦克斯·缪勒曾从语言的角度研究过宗教问题,并提出宗教语言学的概念,虽然后人偶有提及,但均从其他学科角度开展研究。我国学者高长江1993年出版《符号与神圣世界的建构——宗教语言学导论》,较为系统的探讨了宗教和语言之间的关系,提出建构宗教语言学的设想,并从语言的宗教功能、宗教语言的文化功能、宗教语言的变异和语言的宗教学研究角度展开研究。本文将从文化共生的角度入手,探讨语言与宗教作为文化重要因素的共生意义与作用,并为宗教语言学的构建提供参考。

1 哲学研究的启示

西方哲学研究经历了本体论、认识论和语言论三个阶段,主要关注三个问题:世界是什么?人能认识什么?人、语言和世界三者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于是,哲学发生语言转向之后,语言的地位骤然提升。很多哲学家在尝试通过语言分析与阐释来认识世界的过程中逐渐意识到信仰教在人、语言和世界三者关系中的重要性。康德曾经尝试通过限制理性来为人类的信仰保留地盘。作为分析性语言哲学的典型代表,前期维特根斯坦曾经说过,对于可以言说的就一定要说清楚,对于不可言说的就应当保持沉默。在他看来,宗教就属于不可言说的部分。宗教的本质就是人类以一种方式来解释世界的形式;或者从符号学的意义上说,是人创造的一种符号,如科学和哲学一样,并用这种符号赋予世界以意义,来解释这个世界,只不过采取的方式不是世俗的,而是神圣的。

在第三项会议议程“展开技术比拼”部分,采用对比学习法,教师引导学生从遗传特性、与母体的性状一致性、后代个体变异可能性等方面进行对比,让学生在比较讨论中,认识到:种子繁殖的优势在于农作物大批量生产时,省时省力;同时,种子繁殖能够产生变异,为新品种带来了可能性。嫁接繁殖能够将农作物的优良性状保持下来。

哲学作为科学之科学,关注人及其世界之间的关系。语言哲学则尝试以语言为切入点,探究人及其世界之间的关系。语言哲学与语言学有共同的研究对象,却有不同的研究目的。语言学是研究语言的科学,期望对语言的产生、构成、使用和变异等各个方面进行研究。而语言哲学是希望通过语言认识世界、解释世界。因此,二者有相同,也有不同。我国学者钱冠连曾经指出,语言哲学是语言学的营养钵。但是,语言学也同样可以为语言哲学的研究提供素材。

2 语言工具论与语言本体论

在很长的一段历史时期里,语言都被视为人类的一种工具。工具论的学者认为,语言是人类社会须臾不可分离的交际工具和思维工具,它忠实地记录人类发展的历史,因此语言材料为宗教研究提供的线索和旁证,其可靠程度不亚于宗教学及其有关的其它证据。其实,语言作为一种社会文化现象,交际工具只是它众多功能中的一个方面。除此之外,它在人类的社会生活中还发挥着多种作用。海德格尔曾经说过,语言是存在的家园;前期维特根斯坦认为,语言的界限就是我的世界的界限。这些思想都昭示着哲学家们对语言认识的进步。语言已经不仅仅是人类交际的工具,更是人类在这个星球上的存在方式。语言与人相互构建,形成这个世界。由此,语言逐渐从工具走向本体,其自身构成人类世界不可或缺的部分。

首先是数据源层,FLUDW的数据源来自于NCBI的GenBank数据库中的流感病毒数据。其次是数据抽取层,根据流感病毒数据的特点,FLUDW的数据抽取器采用高级语言和SQL编程实现,系统通过抽取器定期检测并抽取数据源的更新数据。再次是数据集成层,FLUDW建立了一个便于高效检索的集成数据库。最后是系统应用层,FLUDW的Web页面上提供了高效的检索、序列比对分析等服务。

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中指出,“一切宗教都不过是支配着人们日常生活的外部力量在人们头脑中的幻想的反映。在这种反映中,人间的力量采取了超人间的力量形式。从哲学的角度出发,宗教是一种世界观,一种颠倒的世界观,是一种幻想;从社会学或文化学的角度来理解,宗教是人所生存的物质世界和精神世界的图景在人脑中的反映,人把人间的力量以一种超人间的形式反映出来。人通过和这种超人间的形式的交流,来建立一个神圣的世界。而无论是这种图景在人脑中的反映,还是人与其之间的沟通,都离不开语言。语言不仅可以描述外在的物理世界,也可以反映人类的内心世界,还可以创造人类的想想世界。语言与人的关系密切,不仅体现在它作为人类日常生活必不可少的交际工具,还体现在其作为本体对人类世界的建构与共存。

另一个语言与宗教的重要联系点是语言的起源问题。有关语言起源问起,哲学家们都曾经有过很多的探讨。其中,语言神授说是众多语言起源传说中的一种。在《圣经》中,上帝创造了亚当,并使亚当命名万物。在印度教中,主神梵天的妻子创造了语言。在很多宗教的传统中,语言都是神创造人时的产物,是神赋予人的礼物。而对于人类拥有不同语言的传说也是来自《圣经》中有关巴别塔的故事。《圣经·旧约·创世记》第11章记载,当时人类联合起来兴建希望能通往天堂的高塔;为了阻止人类的计划,上帝让人类说不同的语言,使人类相互之间不能沟通,计划因此失败,人类自此各散东西。此事件,为世上出现不同语言和种族提供解释。人类的语言是否起源于神授可能永远无处可知,但是很多民族的文字是因为宗教传播的需要而产生却是不争的事实。德语标准共同语的形成就是源于马丁·路德金对《圣经》的翻译。因此,宗教不仅与语言的产生有密不可分的关系,同时也伴随着语言的传播与发展。

3 宗教文化与语言崇拜

洪堡特曾经说过,一种语言是一个民族的世界观。语言与文化的关系历来是社会语言学关注的问题。宗教是各民族文化中的一部分,其与语言诞生与发展都具有密切的关系。王远新指出,语言学的研究对象是语言和宗教学研究的客体宗教都是文化的组成部分,同时它们又都是文化的表现形式,尽管二者属于不同的文化表现形式。其次,宗教的产生与传播既影响并促进语言的扩散、发展和变化,又往往在语言中保留它的遗迹。

语言与人的关系不言自明,却又错综复杂。二者相互依存,不可分离。同时,人又是以语言的方式出场,生活在语言中。卡西尔曾经说过,苍蝇的世界只有苍蝇的事情,海胆的世界只有海胆的事情。自然,人的世界也是以人为核心和主体。人作为有理性的个体,不仅是一种物理性的存在,更重要的是人类具有精神世界,会思考,有语言。这些都是人不仅仅满足于吃饱穿暖,而且还具有求知的欲望。当这种欲望无法通过知识获取的方式得到满足,或者当遇到科学无法解释的现象时,人们往往就会求助于宗教。恩格斯说,宗教实质是人对映入他头脑中的外部力量的影像做的特殊的亦即虚幻的处理,通过这种处理来理解这种事物。但是,这个过程离不开语言的参与,甚至宗教的存在必须依赖语言。

但技术梳理与分析发现,我国电能替代发展也存在着诸多问题,例如电价问题、电能替代配套财政补贴和税收减免等等诸多问题。通过相关技术与理论分析促进电能替代快速发展,可以采取的措施如下[17-19]:

从语言学家对语言和思想的关系的探讨中,我们可以发现,语言是思想的工具,也是思想的阶梯,思想通过语言获得更丰富的内容。同时,语言也成为宗教思想进一步发展的工具。在宗教思想中,语言在观念上充当物质,符号为原始人类的神话思维提供阶梯,使其攀登上神学的顶峰。

4 宗教语言学的可能性

20世纪人文科学发展的重要成就是意识到人类的任何文化现象都不是一个与外界绝缘静态封闭的结构,而是在不断地与外界的信息交换中,在符号互动中形成和发展起来。因此,有学者认为,语言学和宗教学也从中受到启发,“语言创造了宗教,宗教也创造了语言”。“在某种意义上,我们甚至可以说,没有语言,也就无所谓宗教。宗教思想如果不通过语言的物质形态表现出来,就会永远存在于人们的头脑之中,永远是个神秘、别人永远也无法知道。”

宗教语言学不是静态地描写宗教语言的语音、词汇及语法形式,而是从动态出发,将宗教语言这一特殊的神学符号,神圣的社会方言置于人类文化的时空中进行总体的观照和系统的研究,从而揭示出宗教语言在人类宗教文化和社会文化的建构中是怎样发挥其特殊功能的。我们希望从语言哲学的角度入手,关注宗教与语言在文化中的共生现象,剖析语言与宗教之间的联系,从本体论的角度探讨语言对神圣的信仰世界的建构作用。

参考文献

[1]高长江.符号与神圣世界的建构:宗教语言学导论[M].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1993.

[2]谢群.语言批判:维特根斯坦语言哲学的基点[J].外语学刊,2009(5).

中图分类号: H31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6-4110(2019)03(C)-0109-02

基金项目: 黑龙江省经济社会发展重点研究课题(外语专项项目)(WY2018017-A);黑龙江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6年备案课题(GJC1316143)

作者简介: 刘辉(1975-),男,黑龙江哈尔滨人,副教授,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研究方向:话语分析和语料库语言学

标签:;  ;  ;  ;  ;  

文化共生:宗教与语言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