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21世纪社区教育模式探索,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模式论文,世纪论文,社区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纵观北京、上海、天津、沈阳等城市推进的社区教育试验,可观可思可圈可点之处颇多。笔者作为社区教育的实践者,倡导者,拟从经验提炼和理论前瞻相结合的角度对社区教育模式问题进行初步探索,以求教于同仁。
社区教育模式,指意在巩固城市基层政权建设,提高居民综合素质,加强社区整合力、向心力、自治力的社区内各级各类教育的统合、运作机制和工作方略。
社区教育模式除具备各地的“本土化”特征外,还具备一般特质。
第一,再观性——正如美国两位政治学家比尔和哈德格雷夫所言:“模式是再现现实的一种理论性的简体形式。”其再现现实又指导现实。
第二,简约化——模式是一种有意的简化描述。一个模式试图表明某一结构或过程的主要构成以及这些构成的相互关系,以简约化方式反映事物运行的规律性。
第三,可模仿性(或称可重复操作性)——模式是某种事物或过程的标准形式,是人们可以模仿的规范化的行为序列。正如《现代汉语词典》“模式”条目所示:“模式是指某种事物的标准形式或使人可以照着做的标准样式。”
结合各地实践,可以将社区教育概括为以下四种模式。
模式一:以街道办事处为中心进行的连动型社区教育模式。
此类模式是目前我国社区教育的主要形式。其内涵为:街道作为所辖行政区域的社区教育组织者、实施者、监督者、协调者,以社区服务及社区文化为着眼点进行的各种休闲、文化、活动性的社区教育。其运作方式为:1.街道办事处相关职能科室按行政方式布置、检查社区教育工作。2.成立社区教育委员会,由当地党政领导挂帅,有关职能部门及驻区单位参加社区教育工作,即“街道牵头、社会参与、双向服务”模式。此模式带有较强的行政管理色彩。
该模式特点为:1.政府主导。街道办事处作为地方政府的派出机构,在社区教育中占据主导地位。社区教育(更确切的称谓应为:“寓教育于其中的社区文化”)作为街道办事处一项重要工作,纳入工作目标体系并借助行政手段推进。2.社会参与。动员驻区各界参与社区教育,发挥社会各界(尤其是学校、青少年宫、图书馆、读书会、市民学校等)的资源优势,力求形成“共建、共管、共享”格局。
此模式易于街道办事处发挥主导作用,并可在一定限度内调动社区各界资源,但也易于产生流于形式的弊端。
模式二:以中小学校为主体进行的活动型社区教育模式。
此模式是由教育系统内部发展起来的,并日渐丰满的教育形式。其内涵为:中小学作为区域性社区教育的组织者、协调者,利用自身办学资源和优势进行校外活动。其运作方式为:1.以学校为主体组织本校或社区内中小学生参加各种形式的课外教育活动。2.由学校牵头组建社区教育协调委员会(“三结合”教育委员会),定期研究学校课外教育工作,参与学校课外活动协调与管理,并向社区居民开放校内文体活动设施。即“协调课外活动,开放文体设施”模式。此模式带有浓厚的学校校外补偿教育性质。
该模式特点为:1.学校主导。中小学校作为区域性社区教育的组织者或牵头单位,实施以在校中小学生为对象的社区教育。2.资源共享。将社区居民请进校内,共享学校文体设施建设成果。3.社会参与。邀请社会各界参与校内或校外教育活动。
此模式能够较充分地利用中小学校办学资源,教育行为较为规范。但是,学校在调动社区资源方面存在组织层面的先天不足,“社区资源整合”作用微乎其微。社区居民将以学校名义开展的社区教育活动往往定位在“保育”或课外活动层面上,难以真正起到社区教育作用。
此种模式近年出现一种新的变化趋势,即成人教育,尤其是地区所属成人高等学校参与到区域性社区教育中来,并且日益突显出其不同于中小学的特有功能与价值。社区学院的组建,成为这一新趋势的佐证。
模式三:以社区学院为载体进行的综合型社区教育模式。
此类模式是近年来在北京、上海等地出现的并日益引起关注,同时又引起较大争议的新型教育形式。其内涵为:社区学院作为区域性社区教育的龙头单位,通过理事会和文明市民总校以及学历教育、非学历教育手段进行文化性、职业性、专业性社区教育。其具体运作方式为:接受街道办事处、民政局或者区域内单位委托,通过专业开发、课程开发、项目开发等多种手段组织教育教学活动。
此模式实为教育系统内部成人高等教育体制改革和借鉴西方发达国家社区学院成功经验两者相互作用的产物,是一种区域性、多层次、开放式、综合性、大众化的集区域高教、成教、职教等为一体的新的大教育模式。其融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职业资格证书教育与休闲文化教育,各界委托项目教育与居民自治教育于一体,成为一种新型的前途光明而又与我国现行高等教育体制不同的社区教育办学实体。它既是模式二的层次提升和项目拓展,又与模式二有着本质不同。模式三以社区成人阶段居民(在职或转岗从业人员)为主要教育对象,可以为其提供专科、本科层次学历教育和多层次、多类型、多样化的非学历教育。
此模式易于同区域内政府职能部门和驻区单位进行业务沟通,易于系统内资源重组,发挥模式一和模式二所没有的成人高教办学优势。但是,此模式也同样存在模式二的不足。此外,在与现有高教管理体制的相容性、传统学校教育综合改造、社区教育的投入与产出、社会各界对社区学院认可度、理事会作用发挥等诸多方面均存在众多不解决就会阻碍其正常发展的重大问题。
模式四:以地域为边界进行的自治型社区教育模式。
此类模式近期亦有较大发展。其内涵为:由社会各界共同组成的社区教育协调委员会对本社区教育进行总体协调和具体策划。其运作方式为:由驻区各行各业较有影响并且热心社区教育的单位,或由某一功能齐全单位牵头组成专门机构,利用各成员单位在各自行业的影响和资源开展“社区是我家,建设靠大家”式的社区教育活动。
此模式中的驻区各界参与社区建设、社区教育意识较强,居民自治意识初见端倪,然而由于组织松散,难以形成持久而有效的核心和合力。此模式较适用于行业主体单一,且占据驻区主导地位的“单质社区”。
从以上对方兴未艾的社区教育实践的模式化概括和分析,既可以使我们鸟瞰全国社区教育实践之概貌,又可以成为深入剖析新世纪社区教育模式之逻辑起点和思维取向。
新世纪社区教育模式(以下简称新社区教育模式)应包含以下构成要素。
一、新社区教育模式定位系统
新社区教育应是:
非精英教育——社区教育应是及时、准确、真实地反映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的“本土化”教育,是大众化、普及化教育,亦是休闲文化或者职业技能教育,其实质是“社区学习化与学习化社区、教育社会化与社会教育化、阶段性教育与终身性教育”的辩证和谐统一。
非单一办学主体教育——社区教育必须改变政府办学独撑天下的局面,而应是“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居民自治”,是前述四种模式的共同作用。
非计划经济教育——社区教育在市场经济体制建设过程中应运而生,并在其完善过程中得以规范的新型终身教育形式,不能以传统“学校教育”眼光,或从传统的“街道”“民政”角度将其置于“蹦蹦跳跳、玩玩闹闹”层面。新的社区教育应是大一统的,能够满足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需求的自主学习、自我管理式的教育。
非围墙教育——面对纷繁复杂、变化多样的社区建设和社区教育需求,封闭式、围墙式、填鸭式、应试式、“正规”式学校教育已经不能适应蓬勃发展的社区教育需要。新的社区教育应是“目标开放、体制灵活、项目实用、受众广泛”的统一体。
非传统学制、学术化教育——社区教育之受众在起点、基础、要求、能力、职业、爱好、时间等诸多方面明显存在不同于学校教育的特殊性,因而不能套用传统的几十年一贯制的学制框架和纯专业化、纯学术化教育模式。
非赢利教育——社区教育应是无偿、低偿教育服务,绝非赢利教育,因而需要政府建立相应的财政性资金拨配制度“刚性”安排,否则社区教育将难以为继、效果甚微。
新社区教育模式应是:政党行为(保持党对教育的绝对领导)、行政行为(行政系统作为主导)、自治行为(居民自治、社区自治)和社会行为(社会参与、共享资源、共建共育)的辩证统一,是在现代社区建设理论和终身教育理论指导下的城市社区功能转变以及教育制度创新,教育组织创新,教育形式创新。
新社区教育模式应是:追求居民有效发展和社区有效团结的重要途径。通过社区教育促使居民有效发展,指在构建学习化社会、学习化社区过程中,通过多种多样的教育—培训—活动路径,使居民的职业素养得以提升,文化修养得以陶冶。通过社区教育推进社区有效团结,指结合社区某一阶段主要问题,通过教育培训活动,社区内单位与单位、个人与个人,个人与组织之间的富有正向价值的社会团结,形成社区亲和力,增强人们对社区的认同感、归属感和责任感。社区有效团结实质上是政治性团结和社会性团结的有机结合(政治性团结:指由政治活动主导、推动和制约的团结形式。社会性团结:由公民或城市居地因共同的利益而结成的组织,如公民社会、居民自治团体和社区中介组织显示出的社会团结)。
二、新社区教育模式组织系统
1.街道主导。笔者冒昧认为,就我国目前及未来相当长时期内,街道系统都会责无旁贷地成为社区教育的主导者。“街道这一原有行政体系的末梢,这一准政府性质的派出机构,以其特有的可塑性,灵活性和非正规性特点,天然地适合于成为制度创新、组织创新的领域和载体,成为政府培育和发展社区(及社区教育—笔者注)的主要组织机构。因此,在相当长的一个时期中,街道机构及其行政区域是我国社区(及社区教育—笔者注)研究的基本分析概念,是社区(及社区教育—笔者注)发展的主要组织资源。”街道系统在开展社区教育方面具有民政系统、教育系统、自治系统所不可比拟的、不可替代的政治优势、资源优势、组织优势和中介服务优势。
街道主导的社区教育应克服模式一之不足,协调模式二、模式三、模式四(尤其是模式三)的社区教育因素,发挥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之合力,努力打造具有中国特色、社区特点的社区教育新局面。
2.组建实体。组建网络化办学实体—社区教育中心(暂定名)及其分校网络。该中心(或主要从事非学历教育的社区学院)以非学历教育作为主体领域,以社区内各类在职从业人员为主要对象,开展社区全员、全程、全方位的教育—培训—教化活动。其组织机构简图为:
该中心应具有法人资格,承担法人责任。
该中心应通过“新建、重组、合并、共建”等方式加以组建,使其成为不同于传统中小学和原有市民学校的能够发挥主导作用的社区教育运行载体。政府应借鉴西方发达国家发展社区教育的“政府授权”模式,给予由街道系统整合的社区教育中心以制度化的财政支持。
该中心在社区教育委员会直接领导下工作,通过设立在各个街道办事处的分校,将触角伸入到全社区,并形成网络。
该中心以街道系统工作目标为主导目标,并充分尊重区域性非学历教育发展的一般规律。
笔者认为:只有组建社区教育实体,并使之高效、有效运作,才能避免前述四种模式之不足,吸取其长处,使社区教育真正取得实效。
三、新社区教育模式运作系统
1.以“菜单式”课程或教育项目开发为社区教育—培训运作的主要方式,满足居民提高素质、转换职业、陶冶情操的多样性需要,学科性、学术性课程退居次要地位。开发“菜单式”课程可以采用以下两种策略:
①角色分析策略,亦称任务分析简略。通过文书分析、咨询、问卷、实际调研等方法收集资料,对某一特定职业岗位技能进行角色分析,从而获得进行某种教育所具备的基本课程要素。
②现有课程迁移策略。该策略是将现有的以知识—学科为中心的课程改造为社区教育所必需的弹性组合课程,或根据驻区单位意向将原有课程重新组合的分析系统。
2.以“自治、参与、协调”为原则的管理运作系统。即从以户籍管理为主,转变为以居住社区管理为主;从以条块结合、条条为主,转变为条块结合,块块为主;从以行政手段管理为主,转变为社区居民依法自治,自我教育、自我管理为主。
四、新社区教育模式资源系统
1.组织资源整合。区域内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等均拥有社区教育资源,应善于挖掘和利用驻区单位组织优势,以期达到社区教育目的。
2.物质资源整合。搞好社区内社区教育物质资源调研,打破单位界限,提高资源利用率,避免重复建设和资源浪费。在这方面,各地均有一些成功案例。
3.人力资源整合。充分发挥社区内“有权者、有钱者、有热情者、有能力者、有空闲者、有需求者”的积极作用,通过诸如建立青少年志愿者队伍等措施,培育社区良好形象和人人参与社区建设的互助氛围。
4.文化特质整合。充分挖掘社区内特有的优秀历史文化遗产、民俗文化、宗教信仰或某一时期的共同需要,将其运用于形式多样、功能各异的社区教育之中。
5.情感心理整合。利用各种宣传、联谊机会,营造社区亲合力、归属感和对本社区的认同感,扶植建立社区群众自治性各类服务团体。
新社区教育模式是四个构成要素之间的系统而有机的统一,四要素缺一不可。定位系统揭示了新世纪社区教育的功能、性质、目标、价值取向,以及在城市管理体制、教育管理体制改革中应扮演的角色;组织系统力求避免本文开始部分剖析的四种模式之不足,既强调了职能转变后的街道在社区教育中应有的位置及对学校教育、自治组织的教育统合责任,又阐述了通过“新建、重组、合并、共建”方式组建具有法人资格的社区教育中心在社区教育中的重要作用;运行系统分别就管理运行、办学运行机制进行了粗浅分析;资源系统则着重分析了资源类型及相应的整合要求。
综上可见:新社区教育模式是21世纪城市管理体制和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的重大课题。笔者相信,这一模式将会得到广大社区教育理论者和实践者的关注和共鸣,并将成为新世纪社区教育试验、实验的现实而正确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