沥青混凝土路面预防性养护策略论文_刘新强

沥青混凝土路面预防性养护策略论文_刘新强

山东高速物资集团有限公司 山东济南 250098

摘要:近些年我国交通路网覆盖面逐渐增加,公路路线分布越来越密,使得公路养护管理工作难度增加。文中以沥青混凝土路面为切入点,分析沥青混凝土路面做好预防性养护的策略。

关键词:沥青混凝土;预防性养护;具体策略

路面常常会出现不同程度的车辙损坏、路面裂缝、路面泛油等现象。这些路面损坏现象不仅会加剧缩减公路的使用寿命,也给公路交通安全性埋下极大隐患。因此,必须从安全和病害的预防方面入手,加快对公路路面的预防性养护策略和措施的研究,以尽量减少公路运营的安全性,延长公路的使用寿命。

1、沥青混凝土路面预防性养护的重要性

路面预防性养护可以更好地保障公路性能正常,提高公路的使用效率。由于公路路面采取了预防性养护模式,因此可以在轻微病害表现时及时发现并解决处理,因此较大程度上减少了对公路交通正常使用的干扰和妨碍,为公路的使用性能的发挥提供了保障,方便了民众出行。路面预防性养护可以大大延长公路的使用寿命,进一步降低公路全生命周期养护管理的成本。从公路全生命周期来看,路面的预防性养护工作是个长期的工程,需要持续的投入。

通过路面预防性养护工作的开展,可以针对路面的潜在病害或威胁进行排查,及时改善解决,因此减少了公路路面的危险系数和病害加剧程度,使公路的使用寿命得到延长,为公路的后续养护管理工作减轻了负担。路面预防性养护提升了公路使用的安全性。公路的安全性必须建立在路面性能良好的前提下,因此采取预防性的养护措施,可以提高公路使用的安全性能,减少公路交通事故的发生率,减少民众生命财产损失。

2、沥青混凝土路面病害产生原因

2.1 环境因素

沥青受限于材料,其性能容易受到外界温度影响,是一种感温较强的材料。因此,导致公路路面出现裂缝的最大因素就是环境温度因素。温度较低时,沥青劲度模量会升高,冷脆性增加,沥青铺盖在混凝土上,其应力不会随着温度降低而提高,温度降低导致的混凝土收缩应力超过沥青的抗拉强度,导致沥青路面开裂。这种裂缝最初只是集中在里面表层,随着裂缝深度的不断增加,一旦遇到气温突然降低或升高,使混合料劲度模量难以保持稳定。反复出现气温的升降、暴雨、大雪等极端恶劣天气,导致表面沥青的疲劳强度降低,应力松弛性能下降,最终导致小裂缝连成线,形成大裂缝,大裂缝连成网,形成坑洞和结构性破坏。

2.2 材料因素

公路选择的沥青大多属于混合料胶结沥青,其混合料配比对抗裂性有着较大的关系。公路路面裂缝出现与沥青材料性能有着密切的关系,根据我国某省级公路企业对路面裂缝较严重的路段的沥青回收实验数据证明,混合料比例较低的沥青较正常比例沥青材料的渗水系数、路面软化程度、低温延展性、都有着较大的衰减。沥青质和饱和分含量明显增加,甚至数倍于原先材料,胶质和芳香酚下降较大,抵抗分裂应力的能力明显不足,老化程度较大。

2.3 施工因素

沥青路面是我国公路路面的主要结构形式,沥青路面结构层可由面层,基层,垫层组成。施工因素也是导致公路路面裂缝出现的重要原因。根据当前路桥工程的施工规范,大多数公路都能做到对上中下三层集料的均匀布置。但是许多工程施工过程中,面层的细骨料偏多,增加了混凝土中的密级配混合料细骨料。路面铺装完毕后,难以负担高温环境下的路面荷载,加快了沥青粘结应力的流失,导致沥青老化。

3、沥青混凝土路面预防性养护措施分析

3.1 沥青路面的预防性养护

沥青混凝土路面预防性养护环节主要采用两大技术,分别是沥青路面裂缝灌封胶技术、沥青路面热再生技术。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路面裂缝灌封胶技术需要借助开槽机切割出均匀的U 型凹槽,然后将适宜温度的路面灌封胶均匀灌入槽内,可以很好地解决沥青路面裂缝以及骨料脱落的现象。沥青路面热再生技术是先将病害路面的混凝土加热融化,然后将其铣刨起来,再向混凝土中加入适量的新沥青和添加剂,配成均匀浆液后重新铺装到路面原来的相应位置。这种养护技术不仅节约了路面养护原料,实现了节能降本的目标,而且对环境也不会造成污染,实现了绿色养护的目标,受到行业内普遍的推崇和应用。

在现代公路养护当中应用预防性公路养护技术的时候,需要对沥青路面加强预防性养护。结合相关工作经验,发现在对沥青路面进行预防性养护的时候,较为合适的方法就是通过灌缝法对沥青路面的裂缝进行有效处理,也就是通过高黏性密封胶对裂缝进行填补并封死。对沥青路面相关裂缝进行预防性处理的过程中,需要结合裂缝的实际情况,合理选择恰当的修补方式。通常情况下,如果沥青路面的裂缝超过了12mm,需要有专业的技术人员进行修复养护工作;如果裂缝在7~12mm之间,则需要先对裂缝进行扩缝处理,之后在通过密封胶或者热度较高的沥青进行灌缝处理;如果路面裂缝在2~6mm之间,可以直接进行封面修补;如果裂缝是小于2mm的小型损伤,可以直接通过红外线来加热修补沥青路面。

3.2 混凝土路面的预防性养护

公路当中的混凝土路面主要面临的问题有三点,即接缝材料老化、表面裂缝以及路基脱空问题,在对混凝土路面进行预防性养护也主要是针对这三个问题进行的。接缝材料老化会容易引发渗水问题,进而对钢筋等材料产生一定腐蚀作用,导致内部沉降以及路面受损等问题出现。针对接缝材料老化带来的问题,需要在预防养护当中全面检查接缝连接处,一旦发现有老化以及生锈等问题,要及时更换接缝材料,问题严重的需要更换钢筋等材料,同时利用引风等方法挤出残余水分,保障路面不会出现刚度下降与沉降等问题;表面裂缝主要是由于混凝土凝结施工当中存在养护问题或者因为瞬间荷载过大导致的,需要在预防性养护当中加强周期性检查,及时填补小裂缝,严格控制过往车辆的荷载。

3.3 公路边坡的预防性养护

对公路边坡进行预防性养护的时候,主要是避免道路边坡由于坍塌导致路面损坏。通常情况下,风沙侵蚀与雨水冲刷是导致路基边坡受损的主要原因,为了有效维护路基边坡的安全性,充分发挥其功能作用,需要对其加强预防性养护工作。对公路边坡进行的预防性养护,主要有两种形式,即工程防护和绿色防护。在公路边坡种植植被,能够有效缓解边坡水土流失情况,并避免降水过度冲刷边坡。在边坡的日常维护过程中,还要对边坡植被进行定期维护,全面检查边坡植被存活状况,同时对植被定期喷洒药物,预防植被发生病害,如果发现植被坏死要及时补种。

3.4 路基的预防性养护

在对公路进行预防性养护的时候,最重要的就是加强路基的预防性养护,由于公路的路基在建筑施工过程中会受到天气条件、施工质量以及地质情况等多种因素影响,导致路基在实际施工当中会出现横向或者纵向的变形。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公路当中行驶的车辆越来越多,且有很多大型车辆,严重影响公路的路径稳定性,基于此,需要对公路路基加强预防性养护。在对公路路基进行预防性养护的时候,需要做好道路排水措施,避免道路积水导致路基出现一定变形,同时还要提升公路边坡的排水能力。要重视路基排水系统的养护,如果发现路基排水设施出现一定问题,要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处理,避免问题进一步扩大。

4、结语

总之,预防性公路养护技术能够有效延长公路使用寿命,降低后期维修成本,保障公路的稳定与安全,为过往车辆提供可靠的通行保障。现代市场环境下,公路承载的压力越来越大,需要更加关注公路的预防性养护,针对路面、边坡、排水系统以及路基等都做好预防性养护措施。

参考文献

[1]谢宝江.沥青混凝土路面预防性养护技术研究[J].居舍,2018(36):32.

[2]钟彪.沥青混凝土路面预防性养护措施与应用[J].中外公路,2018,38(06):58-62.

[3]杨宗政.高速公路沥青混凝土路面工程预防性养护[J].交通世界,2018(31):86-87.

论文作者:刘新强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1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7/26

标签:;  ;  ;  ;  ;  ;  ;  ;  

沥青混凝土路面预防性养护策略论文_刘新强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