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科学信息产业发展的历史轨迹与未被采纳的趋势--以中国社会科学院图书馆为例_图书馆论文

社会科学信息产业发展的历史轨迹与未被采纳的趋势--以中国社会科学院图书馆为例_图书馆论文

社会科学情报事业发展的历史轨迹与未采走向——以中国社会科学院图书馆为例,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中国社会科学院论文,为例论文,事业发展论文,社会科学论文,轨迹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在隆重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的日子里,回顾社会科学情报事业的发展历程,总结事业前行中的经验教训,可以为新时期社科情报事业的繁荣发展提供有益的借鉴,是一件非常重要的工作。

社会科学情报事业是一个国家情报事业的有机组成部分。上个世纪80年代出现的图书情报一体化发展潮流,使得图书馆工作和情报工作、图书馆事业和情报事业高度融合,并且成为当今事业发展的主流趋势。以服务社会科学研究为主旨的社科情报事业的兴起和成长,经历了不寻常的发展历程。与社会科学情报工作相伴而生的社会科学情报学科也逐步走向成熟。社会科学情报事业是一个宽泛的概念,包括社科情报机构、社科情报工作、社科情报系统、社科情报研究、社科情报教育、社科情报方法体系、社科情报学术活动、社科情报成果应用、社科情报人才培养等方面的内容。

中国社会科学院图书馆(文献信息中心),作为一个国家级的哲学社会科学图书情报机构,其发展历史可追溯到1957年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建立的情报研究室,历经学术资料研究室、学部情报研究所、中国社会科学院情报研究所、中国社会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中国社会科学院文献信息中心、中国社会科学院图书馆,机构名称几易其名。经过几代社会科学图书情报工作者的不懈努力,已经发展成为集社科文献信息收集、整理、服务、开发和研究一体化的综合性社会科学文献信息中心和多功能的社会科学专业图书馆,为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50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30年来,围绕着为社会科学研究服务这个中心,中国社会科学院图书馆的方针任务、机构设置、工作模式、队伍建设也相应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通过对各个时期社科情报工作和图书馆建设发展的特点概括与经验总结,可以大致描绘出我国社会科学图书情报事业发展的历史轨迹和社会科学情报学学科的成长历程。

1 改革开放前社会科学情报工作的简要回顾

新中国成立后,百废待兴,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实践呼唤哲学社会科学事业的大发展。为了推动新中国的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社会科学情报研究受到特别的重视,创建社会科学情报研究机构被国家提到议事日程。早在1956年,国务院规划委员会制定的我国第一个哲学社会科学远景规划即“1956-1967年哲学社会科学规划纲要”中就规定:“1957年要建立哲学社会科学情报研究机构”。1957年3月22日,哲学社会科学部领导潘梓年、刘导生同志联名致信中国科学院院务常务会议。指出,“为了及时地介绍国内外哲学社会科学界的研究动向、研究成果以及学术研究中所存在的问题,便于学部掌握哲学社会科学界的基本情况,从而推动学术研究和加强对有关单位的学术领导,决定成立哲学社会科学情报研究室(简称情报研究室),实行学部、中宣部双重领导”。1957年7月4日,哲学社会科学部常委会及中国科学院院务会议先后做出决议,正式批准成立情报研究室。建室之初,就制定了情报研究室的方针任务。明确情报研究室应是以搜集、整理、分析和研究国内外哲学社会科学情报为中心任务的情报研究机构。主要研究范围:(1)当前国内外哲学社会科学新的发展动向和学术争论问题;(2)有关对资产阶级反动的哲学社会科学批判方面的情报;(3)国内外哲学社会科学界的研究人员和教学人员的研究情况及研究成果;(4)国内外哲学社会科学界的各种学术性会议、各种学术团体以及研究机构的情报;(5)国内外哲学社会科学界各学派、各学科代表人物以及新书刊的评介;(6)其他有关哲学社会科学的情报与资料。出版情报刊物,建立国内外情报网,实行“国内国外并举”。情报研究室创建当年人员达到34人,机构按学科分为哲学组、经济组、历史组、文学组、编辑组、资料组和秘书组。1958-1959年情报研究室人员得到迅速扩充。根据情报工作的内容,机构调整为学术译丛组、学术动态组、情报资料组。截至1959年底,人员达到67人。情报研究室编辑出版了以《学术动态》和《学术译丛》为代表的社科情报刊物。此外,还先后创办了《国外报刊主要论文内容提要》和《学术情报资料》。

60年代初,情报研究室的工作内容有所调整,情报研究室与各研究所的学术情报工作有所分工:各研究所着重各专业学术内容的资料和问题的研究,而情报研究室则着重研究侧重于各学科的发展状况、综合性的学术情报资料、各国研究汉学的情况、其他边缘性及空白学科。1961年2月情报研究室改名为学术资料研究室。

办好社科情报刊物成为这一时期情报工作的重点,情报刊物是社科情报研究的重要出口。结合当时对社科情报的需求,特别注意加强情报刊物的针对性。

经过几年的努力,积累了一批社会科学情报基础资料,建立了当时全国社科机构、大专院校中级职称以上所有人员的科研档案,对了解、掌握全国社科系统学术动态及趋势都有着重要意义,非常珍贵,还介绍、报道了大量国外哲学社会科学方面的情况。

学术资料室除了做好社科情报翻译报道之外,作为直接采购外文图书的少数窗口之一,还负责协调全院的外文图书采购工作,定期召开各研究所图书馆采购会议,合理安排采购。同时,不定期出版《外国哲学社会科学新书目录》,在《学术资料》开辟“外国新书简讯”,向学术界翻译介绍国外重要社会科学新书。这一传统被继承下来,《国外社会科学》至今仍保留这类栏目。

1966年“文革”开始,社会科学情报研究工作也受到了严重的干扰和破坏。十年动乱中,学术资料室停止工作,情报刊物停止出版,曾经积累的许多宝贵的学术基础资料散失,给社科情报研究事业造成了重大的损失。直至1975年邓小平同志主持党中央和国务院工作,全面抓整顿,业务才得以恢复。

1975年,中断了近10年的社科情报研究工作开始恢复。为重整旗鼓,提高社科情报研究的地位和作用,1975年底学术资料室改名为情报研究所。除原有人员外,从对外文委、外交部和学部语言研究所外语室相继调入一大批外语干部,人员达到80多人。任务是“认真当好党在理论战线上的哨兵,及时地、系统地收集、整理、积累、研究和编印外国哲学社会科学主要学科的重要情报资料,提供有关领导同志、工农兵理论骨干和专业理论工作者研究参考”。1975年10月创刊的《外国哲学社会科学动态》,主要反映世界主要国家尤其是美苏两国的学术动态,供有关领导参阅。在积累情报资料的基础上,有计划地编印外国学术界的主要人物、机构等基础资料专册,建立学术档案。有关人员还参与编译国别史。

2 社会科学情报研究全面恢复与初步发展的阶段

1977年5月,中国社会科学院成立。社科情报工作再次被提到重要的位置上。改革开放的新时期赋予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一系列重大的课题与使命,社科情报研究迎来了它的春天。“十年浩劫”之后,国内学术界及各界人士渴望了解国外社会科学状况,当时外语人才稀缺,国外信息渠道不畅。相比之下,情报所在翻译、介绍和研究国外社会科学动态方面显示出突出的两大优势:一是外文刊物全,12个语种的外文期刊最多时达3000多种;二是人员语种全,懂两三种语言的相当多。这一时期,是社科情报需求量最大、发展最快、最为繁荣的时期。1979年,杨承芳同志应胡乔木院长的邀请出任情报所所长,随后长期从事情报工作和宣传工作的专家孙方、陈适五同志相继担任情报所副所长。他们虽然年逾花甲,但仍以满腔热情投身于社科情报的学科建设与工作实践之中,带领全所同志并团结全国社科情报战线的同志奋力开拓社科情报研究的新局面,取得了十分可喜的成绩。他们为社科情报事业的繁荣和振兴功不可没。

上个世纪80-90年代,社科院社科情报研究工作主要从这样几个层面展开:

一是积极探索社科情报工作的特点和规律,明确社科情报工作的地位和作用,强调情报研究在整个社会科学研究工作中起“尖兵”和“耳目”作用。社科情报工作的本质是服务性,进而提出为科研服务,为领导决策服务,为社会公众服务的“三服务”方针。社科情报研究具有综合性、前瞻性、实用性特点。改革开放初期的情报研究,特别关注当代社会科学发展动向和研究方法、世界思潮和文化的发展及其影响、外国中国学者研究状况、外国重要社会科学研究机构、学术团体、学术会议、新兴学科、边缘学科的进展。在明确方针任务的同时,强调情报工作的基础是资料工作,要大力抓好图书馆、资料库、计算机等基本建设;情报研究要由封闭型转向开放型,改进情报的传播手段,建立情报咨询服务。这些有益的探索,对当时社科情报工作的改革和繁荣起到了重要的指导作用。

二是社科情报研究出版物形成系列。先后创办了《国外社会科学》、《国外社会科学著作提要》、《国外社会科学快报》、《国外社会科学论文索引》,加上原有的《国外哲学社会科学动态》(改为《国外社会科学动态》),情报刊物形成系列、各具特色,产生了较大的社会影响。

三是推出了一批专著、译著形式的情报成果。如译著《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的社会科学》、《马克思主义:赞成和反对》、《国际社会科学机构》、《外国研究中国》等,对于促进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科学理论与实践的发展,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四是形成了一支专业社科情报研究队伍。这一时期是社科情报队伍迅速发展壮大时期,到1985年,情报所人员达到140人,其中高级专业人员33人,成为全国社科情报战线的排头兵。

1985年9月,院党组决定,将院图书资料中心筹备组与情报所合并,成立文献情报中心,并由副院长汝信兼任文献情报中心主任。“中心”既为全院科研工作提供文献情报服务,又要指导、协调全院图书资料情报工作,进而逐步协调全国社会科学文献情报网络,建立社会科学资料库,实现全国范围内的情报资源交流。对“中心”的具体任务规定了7项:指导和协调院属各所图书资料室的业务工作;建立健全和统一全院图书资料情报工作的规章制度,组织馆际网络,尽快实现全院范围内的图书情报资源共享;建立“中心”的图书馆系统;加强一次情报的搜集整理和提供服务,同时加强文献资料的开发利用,提供二次情报服务;采用现代化的技术手段和设备,提高文献情报工作的服务质量和效率;开展社会科学学术情报的国际交流;加强善本书刊资料的维护、保管和利用;进行社会科学文献情报学理论与实践的研究,培养新型的社会科学文献情报专业人才。实行图书情报一体化,是我院图书情报事业的一个崭新开端。

1986年12月,中国社会科学情报学会成立暨社会科学情报工作会议在京召开。来自全国社科情报五大系统的160多名代表参加了会议,这是全国社科情报工作者的一次盛会。社科情报学会的成立,标志着我国社会科学情报事业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阶段。会议讨论制订了《社会科学情报系统工作试行条例》,对社会科学情报网络的建设提出了规划与设想,强调社科情报的理论建设、资料建设、队伍建设的重要性,并审议了社会科学情报工作重点规划项目,即:《社会科学情报资源布局研究》、《社会科学叙词表编制研究》、《社会科学情报理论与方法研究》(国家“七五”重点项目)。这次大会在我国社会科学情报事业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1992年,顺应“情报”改“信息”的潮流,文献情报中心正式更名为文献信息中心(以下简称“中心”)。

3 实施“一体化”发展战略,探索图书情报工作的最佳契合点

情报研究所时期,由于所内的中心任务是情报报道与研究,尽管不断强调文献资料工作的重要性,但是文献建设始终处于辅助地位,特别是馆藏图书未形成规模,缺乏特色。“中心”成立后,图书馆建设相应提到了重要位置上。根据面向全院科研服务的要求,确定“中心”图书馆馆藏的重点:加强中外文工具书、报刊、综合性和新兴学科图书的收藏。在图书采购方面,集中购进一大批参考工具书、大型工具书和辞典。同时通过国际交换、举办书展等多种渠道开展对外交流与合作,开辟文献资源。这些措施都大大丰富了馆藏。

为了推进图书馆自动化建设,1992年开始着手建立全院图书编目自动化管理系统。1992年6月成立中国社会科学院自动化网络课题组,组织编制全院统一的联机MARC编目系统软件,全院图书编目工作进入计算机工作方式阶段,社科院图书馆自动化建设由此起步。

这一时期,虽然在图书馆建设和情报研究两方面都取得了明显的进展,但两者之间的关系仍处于一个探索、磨合、尝试的过程,走图书情报一体化的道路,更好地为科研服务,是需要继续探索和努力实践的方向。1994年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作会议做出改革院图书馆管理体制的决定,总体目标是以院部大楼内16个研究所的图书馆为基础,组建院图书馆。实行书刊统一采购,统一分编,建立馆际互借,实现资源共享。经过几年的努力,将院图书馆建成一个管理科学化、结构网络化、手段现代化、功能社会化、联系国际化的综合性社会科学文献信息机构。文献信息中心的工作重心更加明确地转向图书资料、科研信息的收集、整理和开发。组建院图书馆,是一体化发展的一个重要标志。

在实现“一体化”过程中,信息研究工作形成一些新特点。一是专题性的集体项目显出优势,二是现期情报报道摆到了突出位置上。《国外社会科学》开辟“论著提要”、“网络快讯”专栏,快速、大容量反映国外社科动态;根据网上社科信息日益增加的情况,编辑出版内部刊物《网讯》,扫描、开发网上信息,每日1期。《网讯》直接上报国务院和院领导,已引起有关部门的重视。

建设各种类型的文献数据库。一方面加快建设《院图书馆书目数据库》,另一方面专门成立了数据库部,主要任务是建设文献型数据库,提供二次文献以及相关的专题咨询服务。

重视学科建设。先后完成国家社科基金课题《我国人文社会科学论文统计分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环境下的社会科学情报用户需求分析研究》、《面向21世纪的我国图书情报工作网络化研究》。这些课题在全国社科院系统乃至全国图书馆学情报学界都有较大的影响。4 大力发展面向哲学社会科学创新的图书情报事业

进入新世纪,我国哲学社会科学事业和我院的发展得到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中共中央发布《关于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意见》,明确提出“哲学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同样重要”、“哲学社会科学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目前,中国社会科学院图书馆系统由院图书馆和17个独立的研究所图书馆(含研究生院)组成。全院图书馆藏书总量537万册,还有大量电子资源,从业人员357人,承担着为科学研究提供文献信息资源保障的重要任务。2002年5月建成并投入使用的图书馆大楼建筑面积18000平方米,藏书达到250余万册。

中国社会科学院图书馆在长期实践中形成了情报研究的学科优势。院图书馆负责建设两个院级重点学科,分别是“社会科学文献计量学”和“国外社会科学政策与管理”。在院领导和科研局的大力支持下,重点学科建设取得积极进展,组织实施一批院级重大、重点研究课题,包括“改革开放以来的国外中国学研究”、“面向21世纪的国外社会科学”、“人文社会科学领域文献计量学的理论与应用”、“数字图书馆理论与中国社会科学院的实践”等,已分别取得阶段性成果或最终成果。图书馆主办的学术刊物有《国外社会科学》、《第欧根尼》等。

中国社会科学院图书馆是中国社会科学情报学会秘书处所在地,通过该学会,社科院图书馆与党校系统、军队院校系统、高等院校系统、社会科学院系统、公共图书馆系统以及政府机构图书馆系统保持着密切的合作和交流,共同推进社会科学情报事业的发展。

在国际交流与合作方面,中国社会科学院图书馆与美国、俄罗斯、日本、韩国等许多国家的文献信息机构建立了书刊交换关系。该馆与俄罗斯科学院情报研究所互办社科书展已持续近20年,2006年和2007年分别升格为“中国—俄罗斯年”和“俄罗斯—中国年”的国家年活动项目,产生了良好的国际影响,

中国社科院图书馆发展的指导思想和总目标是:紧密围绕哲学社会科学创新体系的建立,坚持科学发展观,坚持为科研服务、为政府决策服务的方向,努力建成具有一流资源保障、一流服务能力和一流科研水平的现代化人文社科专业图书馆,为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提供可靠的信息资源保障。

经过半个世纪的建设积累,中国社会科学院院图书馆拥有日益丰富的文献信息资源,藏书几乎覆盖人文社会科学的所有学科,涉及中外文40多个语种。馆藏文献具有一定特色。一是专业性强、门类齐全、质量较高,为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提供重要的参考资料;二是古籍善本藏书在全国占有重要地位,全院线装书120万册,其中善本图书12万册,海内外孤本30余种,2007年社科院图书馆和文学所图书馆被确定为首批全国古籍保护重点单位,全院有10种古籍被列入珍贵古籍名录;三是系统收藏具有较高学术价值的国内外专业期刊,现每年订购中文专业期刊2000种,外文原版期刊960余种;四是拥有全国一流的地方志资源,其中1949年以后出版的新地方志2万余册;五是各语种各类型工具书收藏齐备,尤其以年鉴最为突出;六是汇集较完备的全国社会科学学位论文,社科院馆为国务院学位办指定的人文社会科学硕士、博士论文的收藏单位,目前学位论文的收藏量达20万册;七是不断接受海内外知名专家学者的捐书,设有专门的文库,如顾颉刚文库,张友渔、刘大年、冯至等先生的藏书已融入社科院图书馆的藏书体系。

现代网络环境的形成使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模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当今图书馆发展进入复合型阶段,资源形态呈现多元格局,以纸本为主的资源形式被电子与纸本共存的方式所替代,由各种数字资源所构成的虚拟馆藏与本馆的纸本物理馆藏共同成为图书馆提供信息服务的基础。数字资源建设是社科院图书馆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社科院的学术地位和学科特点,在对社科领域数字资源进行充分调研的前提下,遵循针对性、系统性、连续性、经济性和效益性原则,建设和发展数字资源。

数字资源建设包括引进和自建两部分。对市场上已有的成熟产品,不进行重复建设,在资金许可的条件下积极引进。自建部分选择有社科院特色的内容,分层次加工成书目、索引、文摘、目次、全文等系列产品,并注意妥善解决知识产权问题。在数字资源的引进方面,已取得积极进展。2007年数字资源的采购经费预算近300万元。引进的中外文数字资源以综合型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为重点,同时注意采集专题研究数据库、数值型数据库、参考工具类数据库和二次文献综合数据库。社科院图书馆引进的中文数据库包括:中国期刊网、人大复印报刊资料、新华社专供数据库、中国资讯行数据库、中国经济信息网、国研报告(国研网)、中国统计数据应用支持系统、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万方数据库、人民日报图文数据库、法律之星等。外文数据库包括:JSTOR、Blaekwell、LexisNexis、Thomson Gale、ProQuest ARL、Kluwer Online、Proquest Asia Business、OECD、OCLC First Search、World Banke-Li-brary、NetLibrary、World Development Index、Global Development Financial、Biography Resource Center等等。

近期自建数据库以馆藏书目数据库为主,包括全院联机联合目录数据库、馆藏古籍、方志、中外文图书、期刊、多媒体资源目录数据库。特色文献数据库已经启动的项目有:国外研究中国数据库、西方人文社会科学经典数据库、中国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数据库、中外社会科学文献题录等。在自建的数据库中,《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引文数据库》的正式出版引起业内的广泛关注。

《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引文数据库》是迄今为止国内年度收文量最大的人文社会科学引文数据库,它收录了1999年至2005年的学术文献记录796588条,引文记录4108308万条,学科范围涉及哲学、政治、法律、经济、文学、历史等重要领域。作为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文献计量和引文分析研究的重要工具,《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引文数据库》在文献计量研究、期刊评估、课题查新、成果申报、项目评估、人才选拔、科研院所和高等学校的绩效评价等方面获得广泛应用。

进入新世纪,中国社会科学院图书馆的基础设施与应用系统的建设取得显著成绩,资源环境和服务手段有较大改观,图书馆自动化、网络化和数字化整体水平有较大幅度提升,在为科研服务、为决策服务方面发挥了很好作用。配合图书馆新大楼的投入使用,院图书馆建成内部主干为千兆、百兆到桌面的高速以太网平台,开通近千个信息点,拥有一套包括2台小型机和多台PC服务器在内的高性能服务器系统,支持图书馆的各项服务。完成图书馆自动化系统软件的合作开发和应用,与韩国ECO公司合作汉化开发的大型图书馆自动化软件系统已于2004年开始运行,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图书馆管理和服务的自动化水平。社科院图书馆从2004年起开展数字参考咨询服务,为院内外读者提供网上实时参考咨询,开展代检代查、课题咨询、定题跟踪等各类咨询服务。2004年建成境外卫星电视接收播放系统,提供即时信息收视服务。2007年完成跨库检索和电子期刊导航系统,实现了异构数据库的“一站式”检索,为读者利用电子资源提供便利。

强化图书馆联盟作用,积极倡导资源共建共享。与CASHL(高校人文社会科学文献信息中心)结成战略联盟,为本院学者提供网上文献传递服务,提升文献保障水平,外文期刊的保障能力由1000种增加到8500种,并将CASHL未收录的几百种期刊向高校系统提供传递服务,实现了跨系统、跨区域的实质性资源共享。

作为国家级的文献信息机构,为政府决策部门服务、提供高质量的信息研究成果是社科院图书馆的重要职责。为满足政府决策机关的信息需求,院图书馆创办《社科网讯》,每天向国务院报送经过筛选整理后的网上信息。所提供的信息已有700多条被国务院《网摘》采用,其中200余条获得国务院领导批示,连续多年被评为信息报送先进单位。

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发展的伟大历史使命,给图书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科研人员的文献信息需求更为迫切,关于建立社会科学数字图书馆的呼声也越来越高。中国社会科学院图书馆以其富集文献信息资源而著称,理应在数字图书馆的建设中充任重要角色。数字图书馆的兴起和发展标志着互联网已逐步跨越以技术为中心的发展阶段,迈向了科学交流、艺术创造、文化传播、经济发展、知识管理等人类活动领域。在国家数字图书馆的构架中,社会科学数字图书馆是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而建设社会科学数字图书馆的任务理应由社会科学院来承担。2007年10月底在成都召开的全国社科情报学会年会上,来自地方社会科学院的院长和馆长们纷纷呼吁中国社会科学院能够牵头运作社科数字图书馆大项目,争取得到国家有关部委支持,受益于全国社科机构和广大科研人员。经过多年的理论准备和实践探索,建设国家社会科学数字图书馆的条件基本成熟,目前有关项目论证、方案设计正在运作之中。

众所周知,文献资料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人员的研究工作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因此建设一个良好的文献保障系统是构建哲学社会科学创新体系的前提条件。

从更高的角度来看,信息资源是一种重要的战略资源,对于一个国家的文化和科技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战略意义。以数字化方式收集和保存文献资源,既可以服务于当前的科研和决策需要,又可以作为保护传统文化典籍、推动中国文化走向世界的重要手段。社科院作为国家最高的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机构有责任承担起中国人文社会科学信息资源战略储备体系的建设任务,构建国家社会科学数字图书馆正是这一任务的主要体现。

通过建设数字图书馆,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改善信息服务手段,促进学术交流和科学研究。通过对文献信息的整合,简化学者获取信息的过程;通过对资源的组织、发现和长期保存提升用户的信息搜集能力;针对科研人员大多在家办公的特点,提供数字图书馆资源的远程访问和读者认证服务,建立“无处不在的图书馆”,构建文献传递、馆际互借等服务平台,满足用户随时随地的文献需求,力争做到一站式文献服务。

构建e-Social Science环境,将文献信息服务嵌入到学者的研究过程中。建立普遍存取的个人数字图书馆,为个人的文献搜集、整理、引用、投稿等一系列流程提供管理工具,使研究人员在虚拟科研社区内可以进行文献查找、推荐、评价,与其他学者相互交流,利用相关工具进行研究;利用数字图书馆所拥有的大量数据协助研究所构建e-Social Science环境。

收稿日期:2008-08-29

标签:;  ;  ;  ;  ;  ;  ;  ;  ;  ;  

社会科学信息产业发展的历史轨迹与未被采纳的趋势--以中国社会科学院图书馆为例_图书馆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