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绍益(永德职教中心 云南 临沧 677600)
摘 要:生物科学是自然科学中的基础学科之一,是研究生物现象和生命活动规律的一门科学。在日常教学过程中,教师注重对生物知识点的掌握,过于看重学生解题能力的提高,使学生在沉闷的环境中找不到学习的乐趣。而在中职课程改革中最为核心和关键的环节就是要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倡导“主动参与、乐于探究、交流与合作”的学习方法。因此教师要根据教材内容的需要,将参与式教学模式引入生物课堂,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他们主动学习和创新学习的精神,形成自主学习的良好习惯方式,能唤醒、挖掘和提升学生的潜能,促进学生的自主发展。为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巧妙地组织好课堂教学,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中去,让每一个学生掌握知识、培养能力,从而得到全面发展。因而参与式教学活动是转变学生学习方式的良好平台,因为它凸显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育理念。我结合在职校从事多年的生物教学工作,在本文浅要谈谈如何在课堂上通过学生主动参与来挖掘他们的创造潜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谈谈自己的一些看法。
关键词:参与式 课堂教学 生物 有效性
在日常教学过程中,教师过于注重生物知识点的掌握,过于看重学生解题能力的提高,接受式的学习方式已经根深蒂固了,老师“填鸭式”的照本宣科仿佛也操作自如了。使学生在沉闷的环境中找不到学习的乐趣。这种状况下的实际教学效果会如何?只会让更多的学生提不起学习兴趣,对生物学科感觉越来越麻木。现在学生存在的这种普遍状况确实应当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了。如何使学生“知之、好之,乐之”?作为生物教师,我尝试着从学生日常生活入手,选择与教材内容相联系的生活话题,创设生活情境,引导学生学会思考、学会质疑。通过切合学生的实际生活,他们参与的积极性都会很高,并能融入教师创设的情境中去,积极展开研讨。
一、课堂参与式教学法的含义
所谓参与式教学法就是在教学过程中,把教师和学生都置于主体地位,让师生双主体在教与学之间相互参与、相互激励、相互促进,共同完成教学任务。参与式教学法的参与包含以下3个层次:行为参与(动口、动手等)、认知参与(自主思考知识形成过程)和情感参与(兴趣、体验等)。这种方法以学习者为中心,充分应用灵活多样、直观形象的教学手段,让具有不同特点的学生能够有机会成为课堂的主角,满足学生自我表现的需求,进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二、参与式教学法提高生物课堂有效性的几种方法
1.实物激趣法
实物激趣法是指在教学过程中使用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实物作为直观教学手段,让学生体会所学知识与生活的联系,激发学生主动思考,加深对知识的理解。生物是一门与生活联系紧密的学科。我们教师要留心生活,让生活成为教育的鲜活资源。利用实物使抽象知识形象化,让枯燥的学习过程变得趣味盎然。其程序是:实物激趣——提出问题——相互讨论——练习巩固。例如,在讲授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1“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的酶”一节时,我首先拿出1包加酶洗衣粉,把问题呈现给学生:加了酶的洗衣粉为何洗涤效果好?学生看到平时经常使用的洗衣粉居然与上课内容有关,顿时兴趣大增,然后让学生带着问题阅读课本相关内容,相互讨论得出结论:酶具有催化作用。接着教师引导学生阅读洗衣粉的使用说明,提出新的问题:加酶洗衣粉的使用温度为何不能超过60℃?学生在讨论中明白酶需要适宜的温度。最后要求学生用该节课学习的知识解释加酶洗衣粉如何保存,达到前后呼应的效果,同时检测和巩固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实物使学生感到所学知识离生活实际并不遥远,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我成就感,渗透快乐教学的理念。
2.图片法
图片法是指通过动手制作图片,把抽象的知识以图形的形式表达出来。只有把课本中的理性知识形象化,学生才能更好地理解课本中的抽象词语。因为抽象的知识是从具体的感性材料来的,只有正确地返还到生动可视的材料中才能准确地掌握。学生通过自己亲手制作图片,能够更好地掌握图片所传递的信息、知识。其程序是:确标——作图——交流——练习。例如,在讲授如何区别减数第1次、减数第2次及有丝分裂的中期和后期图形往往是学生难以掌握的,我尝试通过制作图片法来突破这一难点。首先我出示教学目标,接着让学生观察“哺乳动物精子的形成过程图解”,注意各时期染色体的变化特征,然后以两对同源染色体为例,自己动手绘制减数分裂各时期的图形。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同时以两对同源染色体为例绘制有丝分裂各时期的图形,通过绘制图形,学生能准确地理解减数分裂、有丝分裂过程中DNA、染色体的数量变化特点,掌握各时期的特征。再让学生把有丝分裂、减数第1次分裂和减数第2次分裂中期和后期的图形加以比较,相互讨论找到它们之间的区别,最后以练习的形式巩固知识。
3.导生实验法
导生实验法是指在实验课前选出几名经验丰富、动手能力强的学生作为导生,教师先教这几名学生,在实验课中,再由这些学生指导小组其他学生进行实验的方法。生物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学生通过实验操作获得大量的直接经验,从而理解生物学的基础知识和掌握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提高学生生物科学素养。但由于目前我们大部分都是大班教学,实验课上教师往往不能亲自指导每一位学生观察、操作等,致使学习效率降低。针对这一情况,参与式教学法强调导生实验法。其程序是:示标——演示——引导——评价。例如,学习“用高倍显微镜观察线粒体和叶绿体”实验时,教师首先要出示教学目标,让学生明白通过该实验要掌握的内容,然后在课堂上演示如何使用高倍显微镜、制作临时装片等操作,选出导生,再利用课外活动时间指导导生操作该实验,并对实验中出现的问题及可能出现的问题共同讨论,找出解决办法。在全班做实验时,每位导生指导一个小组的同学,教师则对各小组进行总的指导,最后各小组的同学相互评价找出该实验成功和不足之处。这样做,每一位学生都得到了具体的帮助,即时解决碰到的问题,大大提高了参与热情,学习效果显着。
4.情境讨论法
情境讨论法是指教师有目的地创设以形象为主体的具体场景,引起学生的态度体验,提出问题,围绕中心问题各抒己见,实现教学目标的方法。这种方法通过创设与现实相类似的问题情境,使学生如同身临其境,主动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在讨论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相互争论,相互启发。讨论结束时,教师应作总结,引导学生对问题的认识从表层走向深层。其程序是:目标定向——创设情境——师生研讨—巩固练习。例如,在讲授“传染病及其预防”时,先由教师出示教学目标,为教与学进行定向,接着创设一个小情境:请两位学生分别扮演阑尾炎患者和“非典”患者,两人准备走进教室,问其余学生,是否欢迎他们进来。学生思考后不让“非典”患者进来,教师接着提问:为什么?请学生思考。接着,播放“非典”的视频资料,包括“非典”时期的新闻报道、人们新的卫生习惯、政府及医院采取的措施以及控制SARS病毒的研究成果等。这段视频资料创设的情境激起了学生强烈的好奇心,不断提出问题:为什么发现有疑似病人要隔离?人们出门为什么都戴上口罩?等等。每个小组把自己的问题记录下来,阅读课本上的相关内容后,相互讨论,得出问题的答案,再请每组派一名代表展示成果,最后师生由“非典”这一传染病的例子,共同归纳出传染病的概念、特点、传播途径、预防措施等内容。
5.角色扮演法
角色扮演是一种通过行为模仿或行为替代来影响个体心理过程的方法。中学生普遍存在强烈的自我表现欲,一旦有了机会,他们就会想方设法赢得别人的称赞,在称赞中他们能够获得一种自豪感和满足感。角色扮演主要是抓住中学生的心理,给他们自我表现的机会,使其成为学习的主人。在生物教学中反复尝试这种方法,发现学生特别乐意参与这种教学活动。其程序是:选择主题——准备活动——实施活动——评估总结。并不是所有的生物课都能使用角色扮演法,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学生已有经验来进行选择。例如,在讲授各种细胞器时,可在课前布置学生预习,课堂上把全班学生分为8个小组,每组学生扮演1种细胞器,先小组内部讨论自己扮演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然后每组推选1名代表模仿马季相声中的“五官争功”来夸夸自己,这样易混淆的各种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就能清晰地被学生记住了,接着让7名学生以小品的形式演出分泌蛋白的合成和运输,使学生体会各种细胞器之间的分工和合作。在教学中,教师可根据不同的教材内容、结构,教学需要选择以上方法,也可将以上方法结合使用。
三、使用参与式教学法应注意的问题
1.教师设计的问题要有层次,让不同程度的学生有机会能参与进来
设计原则是以大部分学生为主,兼顾少数理解能力强、基础好的学生,这样就能让所有学生有兴趣参与,并逐渐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意识。
2.教师要善于鼓励学生,并能求同存异
当学生大胆地说出自己的见解时,教师能面露微笑,尽管他说的不对,教师也要站在学生的角度寻找其“闪光点”,及时给予肯定,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并指出期待。
3.避免生搬硬套分组讨论
参与式教学不能简单理解为分组,而是让所有的学生参与到教师的教学中来。分组与否,要看该班学生是否容易掌控,所设问题有无小组讨论之必要。如果分组的话,小组人数一般不要超过4人。还应该注意,不是每节课都分组教学,中职学生天性贪玩好动,分组便给他们集体说话、不思考问题提供了机会,这样,课堂效率就势必低下,所以在分组讨论时还应充分考虑教师驾驭课堂的能力和学生的自我约束能力。
总之,参与式教学法是新课程教学改革倡导的一种先进教学模式,但参与式的运用不能程式化,应根据具体情况不断变化参与方法,使每一位学生都从中受益,真正实现课堂有效性。
参考文献
[1]中等职业学校课本《生物学》.人民教育出版社生物室。
[2]李慧勤《课程教材教学研究》.云南课程教材教学研究杂志社。
论文作者:段绍益
论文发表刊物:《职业技术教育》2013年第12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4-4-21
标签:学生论文; 教师论文; 生物论文; 减数论文; 知识论文; 细胞器论文; 情境论文; 《职业技术教育》2013年第12期供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