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增强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互动性论文_姚飞

如何增强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互动性论文_姚飞

摘要: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工作的开展,要注重立足于小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通过把握师生互动和交流,使小学生对数学知识进行有效地理解和掌握。本文在对小学数学课堂教学问题研究过程中,立足于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互动性,就如何营造良好的互动课堂教学问题展开研究和分析,希望能够为小学数学教学工作开展提供一些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互动教学

前言:增强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互动性,符合素质教育改革需要,突出了小学生的主体地位,使教师关注于小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从而对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进行有效地改进。作为一名小学数学教师,要注重强调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对小学生进行引导,通过互动交流,营造良好的课堂教学氛围,使小学生能够对数学知识进行深入地学习和运用,以有效地培养小学生数学核心素养。通过加强课堂教学互动性,引导学生参与数学课堂学习,对于提升小学数学教学效果和质量来说,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创设情境,引导参与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对互动性的把握,教师要注重结合小学生的学习特点,为学生学习数学知识营造良好的教学情境,使小学生能够有效地参与到数学课堂知识学习当中,对知识点进行深入地学习和理解。在增强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互动性过程中,为了激发学生互动热情,可以借助于情境创设,吸引小学生的注意力,从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小学生与教师进行有效地互动和交流[1]。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对传统的教学方法进行创新,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从而使学生在情境中进行学习,实现对知识的理解和认知。

例如,在学习“角度测量”这一知识点时,学生对角度的知识认知存在一定的困难。为了让学生对角度这一抽象的概念进行了解,教师可以结合生活中的实物,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如教室内桌椅的一角,角度是90°,直角三角尺中,直角是90°,另外两个角的角度是45°。通过对学生进行引导,使学生对角度知识有了一定的认知。接下来,引导学生参与实践学习,通过开展合作互助的方式,加强课堂教学的互动性,让学生动手动脑,进行角度的测量。通过创设教学情境,增强课堂教学互动性,使小学生“动”起来,在实践探究中对角度的知识进行学习和理解[2]。

二、立足实际,有效设计

小学数学教学设计过程中,要围绕数学课堂教学的互动性,对教学内容进行针对性的设计,从而为课堂互动教学工作开展提供有效地指导,使互动教学的效果得到提升,能够充分利用课堂教学事件,使课堂互动的功能和作用得到有效地发挥。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在教学设计过程中,教师要对理论教学内容的时间、学生自主学习探究的时间做好设计,对教学时间和互动时间进行妥善的安排。通过这一方式,使教学内容得到有效传授,并使学生有时间进行思考和探索,对教学内容进行深入地理解和认知。

例如,在学习小学乘法知识过程中,教师要对学生进行引导,使小学生对乘法的内涵进行把握。如3×4=?对这一知识点教学过程中,为了让学生对3×4=?进行理解,引导学生互动交流,分析3×4的含义。3×4表示3个4相加,也可以表示为4个3相加。通过小组合作探究,让小学生进行互动和交流,对乘法的内涵和表示的意义进行把握,以提升乘法学习的效果。

三、师生互动,生生互动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工作开展过程中,教师是课堂的主导者,对学生学习进行有效引导,使小学生对数学知识进行更好地学习和理解。这一过程中,增强小学数学教学的互动性,要注重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实现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在良好的互动氛围下,促进学生对知识点的学习和理解。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十分必要,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也是必不可少的一环。在师生互动过程中,教师把握教学目标,对教学内容进行有效传递,并通过师生互动,把握和分析小学生学习的情况,对学生学习数学知识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从而做好教学反思,对教学工作开展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进行有效地改进,以更好地满足实际教学需要[3]。生生互动过程中,主要针对于学习内容进行探讨和分析,使小学生能够结合具体的问题,发挥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对问题进行深入地探究和理解,强化学习效果,形成对数学知识的有效认知。

例如,在学习几何图形知识点的时候,正方形、长方形都有什么样的特征呢?这一过程中,教师通过利用多媒体信息技术,向学生出示教学图片。之后对通过与学生进行互动和交流,引导学生对知识进行探究和学习。如对正方形的特征进行分析过程中,教师让学生从它的边长角度、角的大小方面进行探究。通过师生互动,为学生指明了学习的方向。接下来,学生通过互动交流,得出正方形的特征:正方形四条边长相等;正方形四个角均为90°;正方形对角线的长度相等。此外,在对长方形的特征进行学习时,教师让学生结合正方形的探索方式,对长方形的特点进行归纳。通过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的方式,引导学生对数学知识进行深入的思考和探索。

结束语:综合上述分析来看,在开展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增强课堂教学的互动性,注重采取有效方法进行引导,活跃课堂氛围。通过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引导学生对数学知识点进行深入地探究和分析,使小学生在对问题思考和探索中实现对数学知识的认知和理解。这样一来,能够更加有效地提升小学数学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培养小学生数学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李萍.浅析如何增强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互动性[J].中国校外教育,2019(09):146.

[2]耿秀杰.小学数学课堂互动的实践分析[J].中国校外教育,2018(13):141+144.

[3]杨秋满.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互动交往策略[J].才智,2017(04):51.

论文作者:姚飞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文摘》2019年第1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2/6

标签:;  ;  ;  ;  ;  ;  ;  ;  

如何增强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互动性论文_姚飞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