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的运用分析论文_韩波涛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的运用分析论文_韩波涛

浙江科信联合工程项目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浙江 宁波 315040

摘要:建筑工程中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是主要技术之一,也是影响建筑工程的关键所在,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还存在一定的提升空间,还存在一定的不足之处,这对于建筑工程的发展也有一定的影响,需要深入的研究存在的问题,以及问题的致使因素,进而提出改进意见,加以实施,促进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得以完善。

关键词: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应用

1 建筑工程中大体积混凝土施工特点

建筑工程中,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的使用较为普遍,尤其是在城市建筑中,是房屋建筑施工中较为主要的施工技术之一,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能够提升施工的整体进程,保证施工的质量。大体积混凝土施工特点为体积大,适用于大型建筑工程中,能够保证施工的效率,缩短工期;施工条件要求高,施工技术要求高,施工过程中对温度调控要求严格。需要从特点出发,确定合理的运用方案。

2 建筑工程中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运用问题

2.1 施工前准备问题

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施工中需要各种设备机械的支持,需要大量的材料,以及需要成熟的团队,为保证施工的正常进行,需要对材料,人力,机械进行全面的准备,一旦出现准备不得当,就会导致施工过程中因为材料的质量问题,或者施工人员能力无法支撑工程正常运作,亦或是由于机械的维修不得当而中断,或者出现意外事故等,大大的提升施工的成本,以及延长施工的周期,同时由于施工的中断,施工后期出现混凝土裂缝的可能性大大提升,施工的质量会大幅的下滑,甚至于会出现施工无法继续进行下去,造成巨大的损失,对于企业的形象树立,能力展现极为不利,严重阻碍企业的未来发展。

2.2 施工工艺待完善

建筑工程中大体积混凝土施工工艺有待完善,也是阻碍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作用发挥的关键性因素,具体表现为,整体施工过程缺乏管理,导致各个环节施工的严谨性缺乏,例如搅拌过程中,对于材料的配比把控缺乏科学性,同时搅拌的频率以及搅拌的方式也存在不合理之处,导致施工的材料质量受到影响,运输的渠道畅通性存在问题,路线设计存在问题,导致施工初始阶段容易出现材料无法及时输送,导致材料浪费现象出现,施工过程中对于温度的把控,对于浇筑均匀性和速度的把控都存在问题,导致施工的质量与预期存在严重的差距,还存在的一个问题就是养护问题的忽略,这导致大体积混凝土容易出现裂缝现象。

3施工技术要点探讨

3.1 大体积混凝土配比

混凝土初凝时间不小于45min,一般在2-4h,因此要确保混凝土从搅拌站到施工现场的运行时间不超过初凝时间,并且在运输过程中不能往混凝土中加水。当混凝土抵达施工场地之后,要对混凝土进行取样测量,充分的考虑混凝土的坍落度,假如混凝土坍落度不能满足相关要求,可以采取添加减水剂的措施来让混凝土的配比满足要求。大体积混凝土在浇筑的过程中,可以采取分面积作业的方法,并且还要确保分割的面积基本相同,要使用分层法对作业区域退坡浇筑。要确保大体积混凝土浇筑的振捣棒不仅要有前排还必须要有后排,因为前排振捣棒可以有效的搅和浇筑点的混凝土,而后排振捣棒能够充分的振捣斜坡处的混凝土,振捣的相关操作细节是快速的插进去然后缓慢的拔出来,这样的操作流程能够让混凝土更加严实。通常情况下,振动棒插入下层混凝土10cm,而且每两个相邻插孔间的距离要小于40cm,每插入一次振捣棒的振捣时间要在20s 左右。在浇筑好混凝土之后还需要对其进行二次抹压定型,要确保二次抹压定型必须在终凝之前完成,因为这样能够有效的降低混凝土塑性裂缝的发生率。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混凝土在浇筑的过程中必须确保它的连续性,假如混疑土停止浇筑4h,就需要采取措施来对其进行弥补,例如可以向已经浇筑的混凝土中按照一定的比例插入短筋,并且彼此之间的距离应当在50cm 左右,让其呈现出梅花形分布。

3.2 混凝土的运输和浇筑技术要点

混凝土拌合完成之后,必须将其快速的运输到施工现场,并且在运输的途中还要采取合理的措施对其进行保护,从而有效的较少混凝土热量的散失,到达施工现场之后,要及时对其浇筑,并且还要根据实际的情况来选取最佳的浇筑方式,通常全面浇筑、分层浇筑、斜面浇筑和分段浇筑是大体积混凝土的主要浇筑方式。全面分层浇筑一般只适用于面积不大的工程,并且完成第一层混凝土浇筑之后,就应为第二层浇筑做好准备,确保在第一层没有初凝之前就开始第二层的浇筑,以此类推,使用同样的方法直到达到工程的要求;而斜面分层建筑方式一般都在建筑斜面坡度平缓的情况下采用,浇筑的基本流程是先浇筑下部在慢慢往上浇筑,直到整个浇筑面都被完全浇筑;分层分段的浇筑步骤:首先是对施工现场进行分段,然后在浇筑最底层,并逐步对其进行浇筑,在完成一段的浇筑之后才能开展下一段的浇筑。

3.3 大体积混凝土养护中温度控制的具体要求

大体积混凝土的分层浇筑施工阶段完成后,应继续对混凝土的温度进行统一的管理和控制,防止后续施工中裂缝的产生。在实际操作时,施工人员须定期对大体积混凝土进行温度测量并将相应的数据记录在案。通过数据的分析归纳展开有针对性的养护操作,以此提升大体积混凝土整体的质量和结构强度。在温度测试的开展过程中,可对混凝土的各个分层温度进行测量并结合各层间的温度差值做统计和分析,对温度的性质及数值变化所呈现出的规律进行总结。其中,电阻型温度计是一种常见的混凝土温度测量工具,利用它能够方便准确的找到温度测量点。从测量方式到测量结果都能有效保证准确性。

3.4大体积混凝土后浇带的施工

大体积混凝土的实际施工中,因为环境变化及施工工艺的影响使得不良裂缝的出现概率较高。在这方面,后浇带施工技术的应用则能有效规避不良裂缝,并从混凝土整体结构的角度增强相应的结构统一性。现实应用中,浇筑施工不可避免的会受到温度应力因素的作用。对此,技术人员可将总体的温度差分为两部分进行分别处理。相应的将整体混凝土结构拆分为多个区段分别处置,对各分段的长度和范围进行分别划定,对建筑施工中的施工缝进行组合式施工,降低大体积混凝土施工中的温度应力差异。同时,在后续的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时,将分段完成的各部分混合浇筑为同一个整体,一次保证大体积混凝土施工的整体性。此举也可为混凝土中温度变化承受能力的提升创造可能。将不同部分的温差混合之后,可提升预期混凝土设计指标中的抗拉伸性和结构韧性。后浇带施工技术的应用能够在避免裂缝问题出现的基础上,为施工的工序优化和操作规范性带来有利的帮助。实际施工中的后浇带工序开展过程通常在浇筑完成40 天以后开始陆续展开,不论采取何种浇带施工工艺及方式都要在实际工作开始前完成混凝土的接触面凿毛工作。以此最大程度的保证其表面清洁,为后续的施工操作奠定基础,做好准备。

结束语

在建筑工程进行施工时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是经常被使用的一种技术,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的运用能够提高建筑工程的整体质量和安全。然而在实际施工中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要求是非常高的,假如施工技术人员没有严格遵循施工技术的要求,不仅会让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不能充分的发挥出自身的作用,而且还会严重影响建筑工程的质量和安全。

参考文献

[1]黄胜方.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的应用研究[J].山西能源学院学报,2018,31(06):143-146.

[2]吕小龙.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研究[J].中国建材科技,2018,27(06):41-42.

[3]于洪国.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8(36):133-134.

[4]魏秀瑛.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分析[J].江西建材,2018(13):141+143.

论文作者:韩波涛

论文发表刊物:《工程管理前沿》2019年第0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6/21

标签:;  ;  ;  ;  ;  ;  ;  ;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的运用分析论文_韩波涛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