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朗读在语文教育中的作用_语言能力论文

论朗读在语文教育中的作用_语言能力论文

略论朗读在语文教育中的作用,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语文教育论文,作用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语言能力·语感·朗读

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发展,作为基础教育的语文教育正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古人云:“授之学生于鱼,莫如授之以渔”。从某种意义上说,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的分水岭就在于:前者只授之学生以鱼,而后者却授之学生以“渔”。“渔”,意味着一种创造,它能捕获到更多更好的“鱼”。笔者以为语文教育要授之学生以“渔”,应把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放在首要地位。语文教育要通过培养和发展学生的语言能力,进而达到发展思维和智力的目的。一个人的语文能力,主要是表现在语感上,而朗读是培养和提高学生语感素质的重要途径。

语文能力是人的文化心理结构表现于语言层面的品位、格局和发展的倾向,其核心因素是语感。语感,是一个人对语言的直觉的感知判断,是人们感知、领悟、把握语言这一对象的一种能力、方式和结构,是一种直觉思维而非逻辑思维。它左右着语文教学中的读、写、听、说等言语活动的质量和效率,在所有的言语活动中起着关键作用。任何人不可能根据所用词语的理性含义和范畴以及相关句法规则来理解和生成句子,而必须主要凭借语感的同化、顺应作用。语文能力的核心是语言能力,语言能力的培养主要表现在如何提高学生的语感素质上。语感素质有高有低,因人而异。儿童在进学校读书之前就已形成母语语感,但儿童的语感是浅层次的,只限于日常会话、交谈等,其语感素质有待提高。语文教学的任务不是抛开语感这一基础另起炉灶,从头教授语言知识使之转化为语言能力,而是要以学生为主体,通过读写听说实践,致力于提高学生的语感水平。语感分输入与输出两大类。输入型语感与听读活动对应,输出型与说写活动对应。衡量语感素质高低的标准是语感的广度、深度、美度、敏度。语文教学的核心内容是以古今中外具有典范性的优秀言语作品去广化、深化、美化、敏化学生的输入型语感,并以此为龙头全面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朗读是听读活动中最重要的教学形式,它对于培养学生语感能力,提高学生的听说读写水平,都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我国古代语文教育就十分重视朗读。不仅对于朗读的意义、作用等有着非常精辟的见解,如杨雄说:“大谛能读千赋,则能为之”,还有大家所熟知的如:“读书百遍,其义自见”,“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诗也会吟”等;而且对于朗读的要求、方法、要领等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如古代大教育家朱熹对朗读有许多独到的见解,他说:“凡读书……须要读得字字响亮,不可误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倒一字,不可牵强暗记;只是要多诵遍数,自然上口,久远不忘”;又指出:“读而未晓则思,思而未晓则读”,就是要求学生通过朗读和思考的实践,提高阅读水平,培养语言能力。因此在古代文言和口语基本脱节的情况下,语文教育基本上能让大部分学生得心应手地运用文言写作,这恐怕主要得归功于朗读的教化。但是后来由于历史的原因,长期以来语文教育为应试升学服务,语文课把精力过多地放在分析讲解以及机械孤立的改病句、划分句子成分之类的训练上,而与培养学生语言能力密切相关的“朗读”、“言语表达技巧”等则常常被忽视。学生失去直接、完整地感受课文言语形式的机会,语感水平得不到提高,真正的语言能力的培养渐渐被淡忘了,以致有许多已迈入大学校门的学生,提笔写起文章来,脑子就发怵,读起文章来,方言语调不说,还读的结结巴巴、破句百出。前不久,《人民日报》发表了一篇题为《大学生的汉语怎么了》的报道,文章列举了大学生写的文章中出现了许多病句和别字,其中6篇稿件中竟然有100多个(处)错别字、语病,至于文章结构上的问题那就更多了。而这文章的作者都是我省“黄龙”大学生记者团的成员,应该说是大学生中的“笔杆子”了。近年来像这类有关国民语文能力下降的报道屡见于报刊,显示了非常令人担忧的状况,难怪张志公先生发出呼吁,让“全社会都来重视语文能力的培养”(见《语文建设》1997年第4期)。可见语文教育到了非改革不可的地步, 语文教育的成功与否主要取决于中小学的语文教学。笔者以为语文教改能否取得实质性进展,恐怕关键取决于作为基础教育的中小学语文教学能否创造性地继承和发扬朗读这一优良传统。

朗读在语文教育中的作用

朗读是把书面上写的无声语言(文章、文学作品)转化为更能表情达意的有声语言。语言是词汇、语法、语音三者的结合体,严格地说,书面上写的语言是不完全的语言,因为欠缺了一个语言的重要因素——语音。语音所包含的语气、语调、语势、语感,抑扬顿挫、轻重缓急等,书面语言都将受到局限。而朗读作为把文字作品转化为有声语言的再创作,不仅可以把语言完整地、艺术地表达出来,而且还能运用语气、语调等传达出那些“不可言传”的蕴藉,“意在言外”的储蓄。作为朗读者,不但要充分把握住文字材料语词的明确含义,尤其要精细感受文本言语形式的具体色彩,以便准确地表达文字作品的情理,使听者在有声语言中接受到直接可感的刺激,透过文字符号间接地感受到世间事物的真切映象。所以是否善于最精细、最灵动地感受语词,是培养朗读者和听者语感能力的重要内容,也是朗读在语文教育中的主要任务。那么朗读在语文教学中究竟有什么作用呢?下面笔者围绕这一问题,试作简略论述。

一、朗读是课文读解的“催化剂”,有助于输入型语感“听读”水平的提高。

朗读是把躺着的书面文字,用声音立起来,出口时的声音负载着思想感情,增强了语言文字的可感性。学生通过反复多遍的朗读与课文的语言文字反复接触,才能更深刻地领会作者在字里行间的语音节律,受到更直接、强烈的感染。同时朗读又是一个眼、脑、口、耳协同活动的过程,教师或学生朗读时,眼睛所感知的文字,耳朵听到的声音,口耳相传,目视口诵,同时到达人的中枢神经,增加了传入大脑皮层的刺激渠道,大大强化了对语感对象——课文的理解。这正如看舞台演出比只看文字剧本印象更为深刻。有一位著名作家在回忆他读中学时语文老师上林觉民的《与妻书》时写道:“她在简要地介绍了作者和解释了‘绝命书’一词后,对课文内容未作任何分析讲解,就开始用她沉静的语调动情地朗读课文,他们深深地受到感染,‘都不约而同地低下了头,寂无人声的教室响起一片唏嘘’,竟至‘放声哭泣’”。说明教师声情并茂的朗读,具有巨大的言语感染力,能让学生通过感官和心灵在感受课文言语的同时,发挥出对语言的直觉的感知判断——即语感能力,从而产生强烈的感情共鸣,使得“他们不用等待老师讲解,就理解了它的意思,甚至连文章的主题都能明确地表达出来”。因此,让学生通过朗读直接感受课文的语言文字是培养语感、提高听读水平最有效的方法。

语文课文一经朗读,更具有陶冶学生的思想情操,感染学生心灵的作用。它往往比单纯的讲解分析更能使人体察入微、感受至深。所以我们应该在语文教学中少讲语文知识,淡化分析讲解,通过反复朗读让学生在课文语境中自然而然地感受课文的言语形式,从而达到提高“听读”水平的目的。语文课文中大量的白话文,字面上较易理解,字里行间的蕴意有时又不可言传,通过朗读,能溢于言表,使人心领神会;文言文,经过朗读,能更深入理解古人的语气、句读以及课文深刻的含义。

二、朗读是沟通口语和书面语的“桥梁”,有利于“说写”水平的提高。

语文课文都是经过编者精选的优秀而规范的文字作品。学生反复朗读多次触摸课文中的语言文字,不断地直接受到作家规范而优美文笔的潜移默化,在大脑皮层就会留下连贯的、系统的、符合语言条理性的痕迹,这样脑子对言语表达的反映就会更加快速、准确、敏感。学生经过言语“听读”的输入和语感的积淀,能有效促进写作水平和口语表达水平的提高。有一位中学语文教坛新秀在介绍自己作文教学经验时,其中重要的一条就是“以朗读为突破口,提高差生的写作水平。”他的做法就是通过强化朗读训练来促进差生写作水平的提高。结果表明,经过一个学期的强化训练,6位差生的写作水平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 其中两位在语文高考时,分别考出“70”和“72”分的较好成绩。由此可见朗读的神力了。从读得通到写得通,从读得有感情到写得有情趣,朗读把躺在课文中的语言读出声来,通过声音传达出课文内在的思想感情,享受一种再创造的乐趣。这样学生逐渐习惯文章的用词造句,加速了口语和书面语的沟通。这种有效的“听读”输入,不但可以在写作时心理摹拟,消化那文笔,还可以在说话时对照,应用那词章,从而使学生的思维趋于精密,文字表达和口头表达趋于流畅和准确,大大促进了“说写”水平的提高。不管是教师指导学生朗读还是教师作示范朗读,都要充分遵循朗读的内在规律。学生听老师朗读示范,更能体会到有声语言的神奇功能,从中感受到语言文字的无穷魅力。因此朗读教学比单一的“说话”训练有更直接、更明显的效果,也比单纯仿照写作印象更深,融化更快,更有利于纠正语句不通,不合规范等毛病。

三、朗读是一种高尚的精神享受,有利于“人文素质”的提高。

朗读者进行朗读,听者听别人朗读,都是一种高尚精神享受。在朗读的语境中伴随着自如的声音、悦耳的语调、生动的语气传入耳鼓那深邃的思想内涵、高尚的情操,那美好的憧憬、语言的美感,也就同时流入听者的心田,激荡着他们的胸怀,陶冶着他们的性情,在高尚的精神享受中,在生动的美感愉悦中,提高着他们的精神境界。

语言的美感给人的高尚精神享受常常使人乐此不疲。但是不论是听别人朗读,还是自己朗读如果没有一定的语言艺术素养和造诣,即使听到好的朗读,自己也只是茫然,不可能领会到有声语言的精妙,不善于朗读,精采的内容被读得吭吭哧哧、支离破碎,哪里还有什么享受可言?特别是语文教师,如果不善于朗读,怎么能带领学生进入文字作品的佳境,去领略文字作品的意味,去追求语言表达的完美呢?因此,听者和朗读者的语言造诣越深,才越能体会到和体现出朗读是一种高尚的精神享受。

朗读所展示出的语言美感带给人们的精神享受,说明语言与人的精神世界血肉相连的关系。一个人的精神世界总是和他的语言世界相连结、相吻合的,精神世界的开拓同时是语言世界的延伸,语言世界的扩展同时也是精神世界的充实。海德格尔曾说过,“语言就是人的生命活动”。可见语言本身具有提高人类修养,使人精神高尚的人文价值,这也正反映了语文学科的主要规律。而语文学科中的人文素质教育(即育人)主要是情感教育,语文教育必须以学生的情感教育为主要内容。优秀的文学作品就是美的情感,通过朗读活动,将文学作品美的情感渗透于学生的心灵,将文学作品美的语言作用于学生的语感,才能真正达到提高人文素质和语感水平。

四、朗读有利于提高语言的规范化程度

1982年12月4 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明确规定:“国家推广全国通用的普通话”。朗读,是推广普通话的重要形式,是达到语言规范化的重要途径。广大的大中小学生,成百万的教师是普通话最直接的教学者和宣传家。不学习和掌握普通话,就不是一个合格的朗读者。学生朗读的读本都是经过精选的优秀文字作品,这样他们不但在语言方面,而且书面语言的语法、修辞、逻辑方面都能得到有系统的规范化教育。

朗读的文字作品中的每个字、词、句,都涉及到普通话的声、韵、调,轻重格式,儿化、音变,以及语句的声音样式等规范问题。初学普通话者,在朗读中比较容易发现问题,也比较容易得到纠正。而在说话时,既没有文字依据,语流又快,口腔再松软无力,就不容易感觉到存在的问题,如果加上方言土语掺杂其间,纠正起来就更加困难。因此在朗读文字作品中使普通话逐步标准规范,应该成为朗读不可忽视的作用。

在语文教学实践中,我们发现要纠正学生的方音语调,学会使用标准的普通话,光靠呆板的一字一词的正音训练并不能长久地吸引学生的兴趣,他们更乐意用普通话朗读喜爱的作品,去表达他们的情感体验,这正是人们利用朗读进行普通话正音的最好机会。因为普通话不只是字音符合北京语音,更重要的是语调、语气、语速、轻重格式等都符合北京语音系统,否则就会显得生硬。而这些因素在字词训练中是无法学到的,只有在朗读中将一个个音节放在变化、生动的语流表达中,才能更真切地体味和掌握普通话的各种语音规律。所以朗读是学生掌握标准、规范普通话的最好阶梯。

朗读的作用远不止以上这些。朗读对于思维能力、感情引发能力、声音动用能力、自我调节能力等的培养,也都起到积极的作用。然而,多年来朗读在语文教学中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语文教育脱离了它应有的轨迹,围绕着“高考”这根指挥棒运行。许多教师以教懂有关的语言文字知识为目标,把课文的语言文字支离破碎地肢解为有关知识的例证。语文教学陷入“重讲(老师讲)轻读(朗读)”、“重写轻说”的境地。优秀作品一经教师琐碎的分析讲解,学生听起来味同嚼蜡,对课文毫无感情可言。因为分析讲解毕竟不能替代语言文字的感知领悟。所以学生只有通过对课文的熟读精思,才能领略文章的内涵,欣赏课文特有的美,从而使自己的心灵受到陶冶,境界得到升华。因此,我们在语文教学中要高度重视和重新审视朗读教学的作用,不断提高师生的朗读技巧,使学生从朗读中真正感受到语言文字的无穷魅力,从而发挥出朗读的巨大作用。

标签:;  ;  ;  ;  

论朗读在语文教育中的作用_语言能力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