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威[1]2005年在《我国外贸企业财务风险管理研究》文中认为企业所处社会经济环境的多变,竞争激烈程度的加剧及不确定性事项所产生的经营风险时时干扰企业的有效运营。据2005年3月29日《国际金融报》报道,我国外贸公司迄今至少有1000亿美元的海外应收账款逾期无法收回,并且这个数字还将继续增加,因此,研究外贸企业风险防范的问题,关系着企业的生死存亡。 论文首先阐述了此论题的研究背景,以及此论题研究的理论基础。然后以外贸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进行外贸企业财务风险的实证分析,包括外汇风险、衍生金融工具风险实证分析和客户信用管理风险实证研究。通过外汇风险、衍生金融工具风险实证分析得出结论是外贸企业在公司治理和采用现代金融工具方面比非外贸企业具有明显的优势。外贸企业的公司治理制度对于财务风险的管理效果较为明显,而“是否采用衍生金融工具规避风险”对于外贸企业的财务风险控制效果要逊色一些。对客户信用管理风险实证研究得出结论外贸企业的应收账款周转次数与内贸上市公司相比显着较低且与出口额占公司主营业务收入比例呈强负相关关系。在此基础上,构建了我国外贸企业财务风险管理系统的理论框架并阐明了其运作机理。最后,提出了我国外贸企业财务风险管理有效运行的保障措施极评价管理系统有效性的方法与步骤。
张丽云[2]2015年在《我国企业年金基金投资风险实证研究》文中提出建立企业年金计划是诸多国家应对人口老龄化的重要举措,我国亦然,早在上世纪90年代就已提出将企业年金制度作为养老保险体系的第二支柱。截至2013年末,我国已有66120家企业建立了企业年金,惠及2056.29万职工,基金规模也达到6034.71亿元。在人口老龄化日趋严峻的背景下,实现企业年金基金的安全、高收益投资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但是我国企业年金主要采取信托投资管理模式,且起步较晚,资本市场发展不完善,企业年金基金投资常受到各类风险因素的影响,除了难以避免市场风险、利率风险和通货膨胀风险等系统风险之外,还容易受到委托代理风险、信用风险等非系统风险的影响。本文运用典型调查和文献检索等方法,在综述国内外相关学者主要研究理论成果和了解我国企业年金发展现状及年金基金积累、收益状况的基础上,运用VaR方法阐述企业年金基金采用投资组合的必要性,发现投资组合中的资产配置比例会影响其遭遇风险的概率大小。通过对典型案例——长江养老保险股份有限公司金色林荫计划进行实证分析,了解我国企业年金的实际资产配置状况并进行风险识别:权益类资产配置组合面临市场风险的概率较大,而追求安全的固定收益类组合更容易受通货膨胀风险、利率风险的影响,采取分拆模式的企业年金计划则会遭遇复杂的委托代理风险。最后吸收国内外先进地区的相关经验、教训,提出完善我国企业年金基金投资管理体系的建议和对策。本文秉持全面风险管理理念,通过事前预防、事中控制及事后补偿来进行风险控制。一是做好事前预防工作,加快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充分调动受托人的主体作用,同时确定具体的预警线和预警指标体系。二是完善企业年金基金投资风险监控和风险控制体系,首先选择合适的监管模式和监管制度,确保外部监管和内部监控“两手都要硬”,其次建立多层次的信息披露和报告制度以及不断优化资产配置组合。叁是借鉴美国和香港的先进经验,严格执行风险准备金制度。
嵇晓雯[3]2017年在《基于因子分析-TOPSIS理论对房地产投资系统风险评价分析》文中研究表明随着我国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人们对物质追求的不断提高,房地产市场的投资活动也日益活跃。作为我国的支柱性产业,房地产业的市场机制不够成熟,政策法规还不完善。近十年,面对房地产投资投机、房价飞涨、人民怨声载道,国家不断进行调控,房地产业已成为关乎社会和谐、人民生活是否安定的重要因素。对房地产投资系统风险的研究成为理论界和实业界面临的重要课题。论文对影响房地产投资系统风险因素做了论述,概括为通货膨胀风险、市场供求风险、周期风险、变现风险、利率风险、政策风险、政治风险和或然损失风险几个大类。从宏观层面出发,构建了房地产投资系统风险的指标体系,并选取了房价增长率/GDP增长率、房价增长率/CPI增长率、房价收入比指标、空置率指标、住房用地价格增长率、住房销售额增长占社会消费品增长率之比、开发投资增长率、开发投资占GDP的比重和开发投资占固定资产投资比等指标,采用了SPSS19.0、matlab作为统计分析的手段,利用因子分析法和TOPSIS方法的结合对房地产投资系统风险进行测度,得到了 H市近十年房地产市场投资的系统风险程度排序,分析出国家政策对房地产投资系统风险影响较大,预测2017年房地产系统风险走向,并提出建议。
孙航[4]2017年在《P2P网贷信用风险研究》文中认为P2P网贷自推出以来,其凭借着投资门槛低、操作方便快捷、收益高等优势在我国高速发展,网贷平台数量及交易规模年年攀升。然而随着近几年网贷借款人违约、P2P公司"跑路"等负面事件屡屡爆出,投资者信心受到极大打击,可以说,信用风险问题已经成为妨碍整个网贷行业良性持续发展的最大"绊脚石",若网贷违约事件得不到有效控制,久而久之P2P行业稳定健康发展必然会受到严重冲击。但是互联网网贷作为一个新兴行业,其产生和发展时间都很短,当前国内对其信用风险的分析和评估研究并不完善,仍处在起步阶段。目前国内很多学者采用定性分析法来研究和评估借款人的信用风险,缺乏对网贷交易信用风险的量化分析。因而进一步加强对P2P信用风险影响要素的研究,进一步加深对P2P交易信用风险的量化研究,进一步提出更为有效的P2P信用风险控制的政策性措施和建议,对于投资人正确识别、防范和化解信用风,对于网贷平台完善借款人信用评估机制、确保贷款质量以及促进整个网贷行业持续健康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选取中国知名网贷平台人人贷为研究对象,在全面分析其运作模式及其信用风险问题基础之上,借助数据挖掘技术,利用因子分析和Logistic回归对人人贷公开的客户相关贷款信息(如婚姻状态、工作年限、年龄、学历、信用评级、房产情况、车产状况、月平均收入、借款总额、年利率等)进行量化研究,构建出了测算网贷交易中借款人违约概率的计量模型,并对平台自身和政府监管给出了众多积极有效的控制P2P网贷信用风险的措施和建议。
孙洁[5]2010年在《基于或有权益方法的中国上市商业银行风险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金融生态环境也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我国商业银行紧随时代的脉搏,经历了几十年波澜壮阔的快速发展。商业银行通过资金、业务纽带渗透到社会经济活动的各个领域,成为所有经济风险、社会风险的终极承受者,银行体系的稳健性对于国家金融安全、社会民生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当前,随着我国金融体系改革不断深化、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造和上市步伐逐渐加快,上市商业银行已成为我国商业银行体系的核心主体。上市商业银行伴随着我国金融业改革开放的进程逐渐发展壮大,特别是在改制上市以来,整体规模实力和核心竞争力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与此同时,风云变幻的国际经济金融形势、国内经济金融发展中相互交织的各种矛盾和问题,以及日益激烈的行业竞争环境都给上市商业银行带来新的挑战,成为影响其经营稳健性的重要因素。特别是2007年以来,由美国次级抵押贷款危机引发的全球经济金融危机使得国际银行业遭受了百年一遇的重创,给世界各国银行体系风险防范再次敲响了警钟。在当前的金融形势下,深入研究我国上市商业银行真实的风险状况、风险成因、影响因素、预警措施和应对策略,有利于我们做好银行业风险防范与控制,增强上市银行抵御风险的能力,把金融风险对社会经济生活的不利影响降到最低程度。目前,国内外学者对商业银行风险问题的研究已取得了丰硕成果,为研究中国上市商业银行风险问题提供了许多有益的指导和借鉴。但无论是理论界的研究成果还是国内外银行业的实践,对商业银行风险的研究往往集中于某一个特定领域,例如对信用风险或对市场风险、操作风险、流动性风险等进行独立的、分类的研究,而对于商业银行整体风险状况的综合量化评估研究还比较稀少和零散。同时,现有的风险量化评估体系所特有的复杂结构也使得风险评估和预警的技术手段费时费力、困难重重。本文在总结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基于或有权益分析方法,以2007年底之前上市的14家A股上市商业银行为研究对象,对中国上市商业银行的风险水平及其变化趋势进行综合量化评估和比较分析,深入剖析风险成因,在风险因子相关性分析的基础上探索构建中国上市商业银行风险预警指标体系,并提出相关政策建议。本文的主要内容安排如下:第一章对商业银行风险研究的相关基础理论进行了梳理和综述。首先,从宏观的商业银行系统性风险和微观的单个银行失败两个层面,回顾了商业银行风险形成的主要理论;其次梳理了现代金融理论中关于商业银行风险评估的相关理论,对这些理论、方法的应用价值及其局限性进行了分析评价,提出整体风险评估正在成为国际金融风险管理领域研究的新趋势;最后对或有权益理论方法及其优越性进行了阐述,认为该分析方法能更动态、更有前瞻性地综合评估研究对象的整体风险状况及其变化趋势。第二章是对商业银行风险评估实践运用的研究。分四个方面来阐述,一是传统的商业银行风险评估的实践,主要是信用风险评估,其共性特征是偏向于定性分析;二是现代商业银行风险评估的实践,主要是90年代以来西方金融机构研发的大量应用数理统计原理和数学方法进行商业银行风险量化分析的新模型和新方法;叁是归纳总结新《巴赛尔协议》关于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操作风险评估的相关规定及其在各国银行业的实践情况;四是对现代商业银行风险评估的实践进行了小结和评述,指出有必要探索研究既合理可行、又简便易行地全面、综合评估商业银行整体风险的新方法。第叁章是中国上市商业银行的风险状况及风险成因分析。本章结合大量的财报数据从上市商业银行的资本状况、资产质量状况、盈利能力、流动性等方面对其风险状况进行了静态分析,为第四章风险实证分析提供了定性分析的佐证。并且,在分析商业银行风险的一般性成因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具体国情剖析了我国上市商业银行风险的特殊成因,本文第六章提出的部分政策建议正是针对于此。第四章是基于或有权益的中国上市商业银行风险实证分析。笔者以14家A股上市商业银行为研究对象,构建基于或有权益分析方法的中国上市商业银行风险评估模型,对上市商业银行的总体风险状况进行了实证分析,并且将该14家上市商业银行细分为国有大型股份制银行、全国性股份制银行和城市商业银行叁大类群体,进一步作群体和个体的风险实证分析,从而得到关于上市商业银行总体风险变化趋势和各类上市商业银行风险状况的共性及其差异的多个结论。本章还对上市商业银行在利率变动条件下的抗风险能力进行了压力测试,结果证明上市商业银行的业务结构和盈利结构对其风险的利率敏感度有明显的影响。第五章在风险因子相关性分析的基础上,借鉴国内外商业银行风险评价预警方法,并充分考虑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实践,应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探索构建了中国上市商业银行风险预警指标体系,并选取叁家上市商业银行进行了样本实例检验分析。结合或有权益分析方法计算得到的风险指标数据来进行风险因子相关性分析,不仅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中国上市商业银行的风险成因或其主要影响因素,也为构建中国上市商业银行风险预警指标体系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依据。第六章是结论和政策建议,在对全文进行回顾和总结的基础上,对本文的主要结论进行了梳理,然后针对当前中国上市商业银行所处的内外形势,以及银行业风险的主要成因,从改善银行业生存发展的外部环境和上市商业银行自身应对措施两方面入手,提出防范和化解中国上市商业银行金融风险的相关政策建议。本文的写作目的是希望为我国商业银行整体风险研究提供一种新的思路和方法。将或有权益分析方法引入上市商业银行的整体风险量化评估及其相关领域的研究之中,不仅简便易行、适用性强,并且通过实证研究证明了该方法的科学有效性。
李华[6]2007年在《房地产投资风险管理的实证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房地产行业的不断升温,它在国民经济发展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是由于房地产自身的一些特点:投资周期长、投资额大和不可移动性等等,使其面临着非常复杂的风险因素。风险的加大就使投资者面临着如何分散风险的问题。投资组合优化理论为房地产投资者带来了希望,本文详细地阐述了投资组合理论的发展,以及它在房地产投资风险中的应用,并建立了相应的模型。本文共分为五个部分:第一章为绪论。本章讨论了房地产发展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并由此提出了本文写作的内容和研究的方法。第二章为房地产投资风险分析。详细分析了房地产的投资风险,并且对影响其投资风险的主要因素进行了分析,经过实证分析得出利率的调整和国家政策的变动是影响房地产投资风险的主要因素。第叁章为房地产投资组合理论及其模型。介绍了投资组合理论及其相应的“均值-方差”模型、CAPM模型和APT模型。并且介绍了房地产投资组合的概念及分散房地产投资风险的两个途径,并按照投资者追求的叁个目标,建立了其相应的叁个模型,进行了相应的业绩评估。第四章为房地产开发品种组合用于投资风险管理的实证研究。首先对房地产开发品种的收益率做了描述性统计,得出其收益率是服从正态分布的,可以用方差来度量风险。另外又根据房地产投资组合的定义,分析了各房地产开发品种之间是否存在着相关性,发现经济适用房、办公楼和商业营业用房之间存在负相关或弱相关性,说明可以用相关性不强或出现负相关的项目进行组合。最后对存在着弱相关或负相关的房地产开发品种组合在一起进行房地产投资风险管理,建立了“均值---方差”模型,并通过Excel规划求解求得最优组合---得出在收益一定的时风险最小的组合,将该组合的业绩与同样品种的等权组合的业绩进行了比较,得出最优组合的收益、风险都优于等权组合的收益、风险,并且最优组合的夏普测度评价指标也大于等权组合的夏普测度评价指标。第五章是结论、建议与展望,根据前面章节的分析,说明了投资组合理论在房地产投资中运用的实际意义,并对房地产的投资者提出了相应的建议和将来的研究方向提出了展望。
穆丽娜[7]2016年在《“一带一路”背景下我国主权财富基金的投资策略与风险管理》文中研究指明随着我国“一带一路”政策的提出及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的建立,使我国的主权财富基金受到世界越来越多的关注,随之而来的是对主权财富基金投资策略的多方讨论及对其投资风险的担忧。中国主权财富基金——中国投资有限公司(下称中投公司)作为众所瞩目的主要投资机构,一举一动都牵扯世界的神经。然而,比起相对更加成熟的挪威、新加坡而言,中国主权财富基金仍面临众多风险,其投资策略及风险管理措施应进一步研究。本文正是基于这样的背景展开研究。首先,本文介绍了我国主权财富基金的现状以及现行的投资策略,并对以上情况进行分析研究。其次,在“一带一路”背景下,对我国主权财富基金的投资策略可以做出的调整以及相对应的风险管理进行分析探讨,通过对“一带一路”所涉及到的周边重点国家的特殊经济政治环境进行研究,对我国的主权财富基金进行相对应的调整,并对我国所面临的新风险进行分析,以便进一步提出防范建议。再者,本文的实证分析部分利用对外投资风险矩阵,一共选取了七个变量来进行风险衡量,侧重于政治风险和经济风险,并结合VAR方法进行调整,做出调整前后的风险矩阵图。在数据的选取上,使用美国、加拿大、英国、中国香港、俄罗斯、新加坡六者的数据,既包括欧美国家,也加入“一带一路”的两个沿线国家,综合考量分析风险的是否可接受性。并对处于风险不确定的国家进行原因分析,进行总结。最后,在“一带一路”背景下结合我国国情,针对我国主权财富基金投资策略在转变过程中所面临的新风险,提出相应的风险管理与风险规避建议。
李晓斌[8]2010年在《水利工程风险规避研究——实施运营阶段实证分析》文中提出水利工程项目本身的特点决定了发生风险的概率很高。要想尽可能的避免和减少风险发生带来的损失,就必须建立一套完备的风险管理体制。然而,风险的量化是一个很关键的环节,本文对风险控制理论及识别方法、影响风险因素及应对措施、风险预警等方面做了详细阐述,在阅读文献资料和参考相关书籍实例的基础上,作者以水利工程全生命周期中叁个过程的叁个简单资料为例,并结合现场施工工作体会,取得了如下研究成果:1)根据道德风险模型、模糊评价法和博弈理论,在只知道简单投标报价基础上,通过专家模糊评价法,针对投标过程中存在的中标价格道德问题,提出了激励机制,考虑双赢的情况下确定中标单位,最大限度规避投标阶段道德风险。2)针对经典PERT网络的假设和计算结果的偏差,分析了它存在的缺陷,提出了对PERT网络模型的修正,从叁种不同交点交汇方式的角度,对关键线路查找进行重新定义和确定。并且根据叁点法确定的工序网络图,计算得出工程的完工风险概率,对业主以及施工单位确定工程的进度计划提供了直观的依据。3)首次将一次二阶距法与敏感性分析法相结合,通过实例计算出运营期的风险概率,并定性分析运营期收益经济可行性。本研究成果对水利工程风险防范与应对,有一定的工程应用实际意义和参考价值。
熊航[9]2016年在《我国公募基金风险承担与投资绩效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我国资本市场的日益繁荣,以资本市场为投资对象的公募基金也随之成立并逐渐成长壮大起来。1998年基金开元、基金金泰两家封闭式基金发行上市为标志,公募基金开始在我国资本市场出现并快速发展。截止2015年底,我国各类公募基金所管理的资产总额已达到约8.4万亿元,公募基金已成为我国证券市场中最具影响力的机构投资者之一。由于公募基金的投资对象是我国资本市场和货币市场中的各种金融工具,因此不可避免地要承受金融资产价格的波动以及伴随而来的风险。作为一个新兴市场,高波动性和高风险性依然是我国资本市场特别是股票市场的主要特征,而这又进一步加剧了公募基金改变投资组合风险承担获取投资收益的难度。风险—收益在资本市场中是永恒的对立统一的存在,公募基金作为股票市场的投资主体之一也时刻面对着艰难的选择即如何在控制风险的前提下尽可能地追求收益的最大化。从现实看,我国的公募基金还远远不能驾驭市场风险,2015年6月以来快速上涨了近一年的A股市场出现持续性的暴跌走势,在这轮暴跌中许多公募基金非但没有发挥市场稳定剂的作用,反而由于种种原因不断抛售手中的股票,这不但给基金投资者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也加剧了股市的恐慌情绪,造成了股票市场和公募基金投资收益双输的局面。2015年第叁季度公募基金全行业合计亏损6503亿元,创历史上最大单季亏损记录。我们关心的是在公募基金的长期运行中,基金管理人是否有能力持续地为基金持有人获取收益?公募基金运行中的投资风险承担有哪些特征?不同市场环境、不同制度设计对公募基金风险承担的影响是怎样的?因此,本文主要探讨的是公募基金风险承担将会怎样影响基金投资绩效,以及可能会对公募基金风险承担产生影响的因素。本文将通过几个不同的研究视角对这些问题展开研究并希望通过理论研究与实证检验相结合的方式,得出符合我国公募基金行业实际情况的研究结论,并据此提出相关对策建议以推动公募基金在控制风险的前提下更好地为投资人获取长期投资收益。本文的具体研究内容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首先,介绍我国公募基金行业发展的大致现状。其内容包括我国公募基金发展历史、历年公募基金发行情况、存量公募基金的规模及结构、开放式与封闭式基金的规模与结构等方面的情况。研究发现从2005年开始,我国公募基金无论从数量还是管理资产规模等方面都保持了较快的发展,但是大致从2011年开始我国公募基金的增长开始趋缓,主要是由于资本市场中投资对象的多样化以及资本市场总体处于熊市周期。此部分还对公募基金风险承担与投资绩效进行了总体分析,包括界定公募基金风险承担、投资绩效等重要概念;阐述公募基金风险承担与投资绩效间的相互关系;并对本文中各主要实证章节研究视角的选取情况进行了总体说明。其次,从基金经理个人特征的视角对公募基金风险承担与投资绩效进行研究。此部分实证检验了基金经理个人特征对公募基金风险承担的影响;然后实证检验了基金经理个人特征对基金投资业绩的影响。第叁,从公募基金业绩追逐的视角出发,对公募基金风险调整与投资绩效的相互影响进行研究。此部分先对公募基金业绩追逐行为进行分析;再通过数据检验发现公募基金年内风险调整行为的特征;然后基于这些特征研究风险调整的影响因素;最后研究公募基金风险调整行为对其年终业绩表现的影响。第四,从股市周期因素的视角对公募基金风险调整与投资绩效进行研究。此部分先对我国股票市场运行周期进行划分,然后对股票市场周期转换下的公募基金风险调整行为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研究。最后,对股票市场周期转换下公募基金风险调整对后期投资业绩影响进行了实证研究。第五,从制度环境差异的视角对公募基金风险承担与投资绩效进行研究。此部分先对阳光私募基金风险承担情况进行对比研究;再对基金经理转投视角下同一基金经理先后管理的不同类型基金的绩效进行纵向比较,然后对基金经理转投视角下的基金绩效进行横向比较。通过上述研究,我们得到如下主要研究观点。(1)通过实证检验公募基金经理个人特征对基金风险承担和基金业绩表现的影响发现:①管理公募基金时间较长、年龄较大的基金经理能够获得较好的业绩表现;有过研究员等与证券投资相关度较高的工作经历的基金经理能够取得较好的业绩表现;不同性别间基金经理业绩表现的差异并不显着。②年龄较大的基金经理倾向于高风险的投资策略;女性基金经理的投资风格较为保守;担任过研究员等研究类职位的基金经理在管理公募基金时倾向于高风险的投资策略。(2)通过对业绩追逐背景下的我国公募基金风险调整与投资绩效相互影响进行实证研究后发现:①我国公募基金在每年的最后一个季度存在明显的加大投资风险的行为,在进行二分位和四分位法分组后,输家组基金加大投资风险的行为非常普遍,而赢家组却倾向于较保守的投资策略。②实证研究发现前期资金流入量大的基金、前期业绩较差的基金和处于输家组的基金倾向于在最后一个季度加大投资风险。③实证研究发现基金加大投资风险的行为是无法对当年投资业绩产生正向影响的,基金最后一个季度的业绩粉饰行为是无效的,反而可能对投资业绩产生不利的影响。(3)针对股市转折点前后六个月的基金风险调整及其影响因素进行考察后发现:当股票市场从熊市进入牛市时前期表现较差的基金会提高投资组合的风险;当市场从牛市进入熊市时前期表现较好的基金会提高投资组合的风险,这说明公募基金并不能起到市场稳定器的作用。市场悲观时,前期表现较好的基金反应迟钝;市场乐观时,前期业绩较好的基金又会出现过度自信的现象。在实证检验市场周期转换下公募基金风险调整对后期业绩影响后发现在市场环境总体较为极端的情况下降低投资组合的风险有利于投资业绩表现;当熊市进入牛市时激进的投资策略有助于改善业绩;当牛市进入熊市时往往泥沙俱下,改变风险承担对业绩改善是不起作用的。(4)发生转投行为的公募基金经理所管理的阳光私募基金的风险承担策略与公募基金的风险承担策略特点相同,这说明转投的公募基金经理将公募基金年底通过增加风险而提高业绩的绩效粉饰习惯带入到阳光私募基金的经营中。通过研究公募基金经理转投至阳光私募基金前后管理的不同类型基金的业绩对比后发现:阳光私募基金不论是与同一基金经理转投前所管理的公募基金的纵向业绩对比上看还是与同时期其他公募基金进行业绩对比看,其总体投资能力都要强于公募基金。将基金经理的投资能力分解为择股能力和择时能力后发现阳光私募基金的优势主要体现在较强的择时能力上,而择股能力是弱于公募基金的。基于上述研究结论,我们提出如下对策建议。(1)加强对公募基金投资风险的关注,淡化唯业绩论的评价体系。具体措施包括:管理层应更关注公募基金经理的风险管理情况,加强对出现短期过度投机行为的公募基金的监管力度;各市场参与主体应提高公募基金绩效评价中的长期绩效评价所占比重,对明星基金经理的宣传要考虑风险因素和长期投资绩效;管理层及相关媒体应加强对公募基金的风险提示并对短期恶意投机的公募基金进行公开批评。(2)完善公募基金监管体系释放更多投资活力。具体措施包括:管理层应减少对公募基金在投资策略及投资范围等方面的行政干预,但应加强对公募基金具体交易行为的监管力度。(3)进一步鼓励资本市场投资主体的多元化。具体措施包括:应给予阳光私募基金等机构以平等的市场地位,从法律法规上保障其合法利益与诉求并将其纳入到现有的证券监管体系中;应改进公募基金激励机制,鼓励公私募基金间相互交流学习。(4)重视提高基金经理的实务经验和水平。具体措施包括:基金公司应更加重视培养基金经理投研类岗位的工作经验;基金管理公司应增加投研类岗位工作经验在基金经理升迁考评时的影响权重。(5)投资者应加强对公募基金风险承担及投资绩效的异质性的重视。具体措施包括:投资者应重视基金经理的投资经验和升迁经历;投资者应关注会影响公募基金风险承担的各种因素;在市场出现周期转换的窗口期,投资者应当根据当时的市场情况采用不同的基金持有策略。当股市由熊市转向牛市时,基金投资者应当持有投资风格较为激进的公募基金;当牛市转向熊市时,基金投资者应当赎回股票型基金。投资者在持有基金时应当按照特定周期进行管理,不建议长期持有股票型基金产品。
黄彩云[10]2017年在《我国QDII基金投资绩效影响因素分析》文中研究表明合格境内机构投资者(QDII)是指在资本市场尚未完全开放下,在一国境内设立,经国家有关部门的批准,允许境内机构投资者投资境外资本市场的债券、股票等有价证券投资业务安排下的投资机构。目前,我国个人投资者不能直接到海外投资,只能通过QDII机构的产品间接到境外投资,QDII机构产品主要包括银行系QDII、基金系QDII(也称为QDII基金)、保险系QDII等,其中基金系QDII占比最大。因此,研究QDII基金海外投资的情况,对QDII基金投资绩效和风险进行评价,剖析投资绩效和风险的影响因素,对进一步完善QDII基金和QDII2发展具有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可以为我国资本在海外开展金融投资提供经验。本文基于基金投资组合和跨国投资理论,分析了我国QDII基金发展情况,并与非QDII基金业绩进行对比评价,发现从2008-2015年,QDII基金投资绩效落后于非QDII基金。但2008年金融危机期间,QDII基金投资绩效要好于非QDII基金,且总体风险也较小。为了探究何种因素是影响QDII基金投资绩效和风险的主要因素,基于QDII基金的特点,本文选取人民币汇率、市场指数变化、行业集中度和区域集中度等四个重要指标,实证研究其对我国QDII基金投资绩效和风险的影响,在控制基金规模、基金家族规模、费用率、基金成立时间等变量后发现,总体上,人民币汇率、市场指数变化、行业集中度对QDII基金投资绩效显着为正,而区域集中度对基金绩效无显着影响。同时,还发现人民币汇率、市场指数变化、行业集中度和区域集中度对不同投资区域的影响存在差异。最后,在此基础上,从政府和监管机构、机构投资者、个人投资者等角度提出促进QDII发展的建议。
参考文献:
[1]. 我国外贸企业财务风险管理研究[D]. 朱威. 中南大学. 2005
[2]. 我国企业年金基金投资风险实证研究[D]. 张丽云. 山西财经大学. 2015
[3]. 基于因子分析-TOPSIS理论对房地产投资系统风险评价分析[D]. 嵇晓雯. 安徽理工大学. 2017
[4]. P2P网贷信用风险研究[D]. 孙航. 浙江大学. 2017
[5]. 基于或有权益方法的中国上市商业银行风险研究[D]. 孙洁. 武汉大学. 2010
[6]. 房地产投资风险管理的实证研究[D]. 李华. 武汉科技大学. 2007
[7]. “一带一路”背景下我国主权财富基金的投资策略与风险管理[D]. 穆丽娜. 山东财经大学. 2016
[8]. 水利工程风险规避研究——实施运营阶段实证分析[D]. 李晓斌. 西安理工大学. 2010
[9]. 我国公募基金风险承担与投资绩效研究[D]. 熊航. 江西财经大学. 2016
[10]. 我国QDII基金投资绩效影响因素分析[D]. 黄彩云. 广西大学. 2017
标签:数学论文; 宏观经济管理与可持续发展论文; 投资论文; 基金经理论文; qdii论文; 基金风险论文; 风险评价论文; 商业银行风险论文; 实证分析论文; 金融论文; 绩效目标论文; 基金收益论文; 信用风险论文; 系统风险论文; 一带一路论文; qdii基金论文; 商业银行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