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评估心理护理干预对冠状动脉CT检查患者心率的影响分析。方法:抽取300例行冠状动脉CT患者进行分析,随机分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采取心理护理,对比效果。结果:通过对比,观察组显著强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针对行冠状动脉CT病人实施心理护理,能够改善心率,缓解不良心理,具有良好的临床价值。
【关键词】心理护理;冠状动脉CT;心率
【中图分类号】R4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7)19-0027-02
【Abstract】Objective To analyze and evaluate the effect of psychological nursing intervention on coronary CT examination in patients with heart rate. Methods An analysis of 300 routine coronary CT patients was analyzed, randomized group, control group carried out routine care, observation group took psychological care, contrast effect. Results By compariso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bett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Conclusion The implement ation of psychological nursing for patients under going coronary CT, can improve heart rate, alleviate the adverse psychological, has good clinical value.
【Key words】Mentalnursing;CoronaryCT;?Heartrate
冠状动脉心脏病属于临床多发的疾病之一,其主要是因为脂质代谢紊乱造成血液中脂质在冠状动脉内壁聚集,发生白色斑块,进而导致冠状动脉腔狭窄,血液运行障碍。主要的检查方式为影像学检查,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目前多选择多排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检查。该报告选择2017年2—3月医院收治的300例行CT冠状动脉检查的病人,分析心理护理对病人检查成功率的效果,总结整理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择2017年2—3月行冠状动脉CT检查的300例病人进行分析,随机分成两组,各组150例。对照组男80例,女70例。年龄42~65岁。观察组男79例,女71例,年龄41~64岁。所有病人意识清楚,语言能力正常,排除精神疾病障碍。
1.2 检查方法
所有患者皆使用能谱CT,常规CT中球管产生的X射线具有连续的能量分布,能谱CT(Multi-energy/spectralCT)成像就是利用物质在不同X射线能量下产生的不同的吸收来提供比常规CT更多的影像信息[1]。观察组使用非离子造影剂碘迈伦400,对照组使用离子型造影剂碘帕醇。使用方法:造影前取离子型造影剂碘帕醇所附带的试验液1ml注入患者外周静脉,观察15min判断结果,如出现恶心、呕吐、手足麻木、荨麻疹、血压下降(低于90/60mmHg)等即为阳性反应;反之为碘过敏试验阴性。①阴性者。经肘静脉穿刺,按每公斤体重0.8m1,总量45~97m1,进行能谱CT冠状动脉CTA检查,对患者进行呼吸训练,随机分组,观察组进行心理干预,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观察患者检查中心率及造影后24h内出现的不良反应。②阳性者。阳性者终止冠状动脉CTA检查。
1.3 护理方法
对照组病人实施常规护理干预,检查前严格观察病人的基本生命征,引导患者实施有效的呼吸练习,进而适应屏气过程。观察组病人选择心理护理,实施科学性,针对性的心理指导,主要内容包括。
1.2.1心理干预:检查前,护士积极和病人交流,全面掌握具体情况。向病人讲解冠状动脉检查的相关知识,增强患者对该项检查的认知,利于其积极的配合并接受检查[2]。通过实施正确的心理护理,调整病人的心理状态,减轻心理负担,消除各种不良情绪及心理问题,从而得到病人的信任和主动配合,有助于稳定心率。减少心率过快或心律不齐引起的图像伪影,也有助于病人更好的屏气以保证扫描效果,保证图像质量。
1.2.2处理造影剂反应:①轻度:让病患安静,并进行吸氧。②中、重度不良反应:a荨麻诊:大部分不需要进行治疗。b支气管痉挛:面罩或经鼻导管给氧。皮下注射0.1~0.3mg1∶1000的肾上腺素。严重者15min注射一次,总量小于1mg。静脉注射10~20mg地塞米松。肌肉注射25mg异丙嗪。c休克:护理人员要密切注意病患的呼吸、脉搏、瞳孔对光反射、血压等,并积极抢救,同时要通知有关临床科室及急诊科采取紧急处理。③造影剂外渗:给予33%的硫酸镁溶液局部湿敷,并抬高患肢,促进吸收,降低肢体的疼痛及肿胀感。
1.3 数据处理
选择SPSSl7.0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实施r检验,计量资料实施t检验。以P<0.05为准,说明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通过对比两组病人检查时心率与不良心理状态出现率情况,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详见表1。
表1 两组病人检查时心率与不良心理状态出现率对比
3.讨论
CT增强扫描效果从造影剂使用方面主要取决于造影剂内所含碘的浓度,与所用造影剂化学结构没有特别关系。2组患者均按常规浓度给药及体质量决定造影剂用量,注射速度相同,所以离子型和非离子型造影剂增强影像效果无明显差异性。从化学结构及物理特性方面分析,使用离子型和非离子型造影剂在CT增强时发生药物不良反应的原因:造影剂多为水溶性碘造影剂,均为三点苯环的衍生物,其结构可分为离子型单体、离子型双聚体、非离子型单体、非离子型双聚体。在碘含量相同的情况下,离子型造影剂在水中会离解成阴离子和阳离子,因此离子型造影剂渗透压高于非离子型,渗透压远高于血浆渗透压,易发生不良反应。本研究结果显示,2种造影剂的增强影像效果基本一致,但非离子型造影剂注射局部和全身机体发生药物不良反应率明显低于使用离子型造影剂者。其中非离子型造影剂既保证了水溶性,又有效地屏蔽了化学毒性。碘帕醇是应用最广的离子型造影剂,引起的不良反应率较高,约为5.0%以上,若高压快速静脉注射不良反应发生率会更高。本文2组患者增强结果可见,非离子型造影剂不良反应率低于离子型造影剂不良反应率,发生的不良反应为轻型。因此,对于选择离子型造影剂患者必须详细询问病史及过敏史,如遇到高危患者,如体质较弱、心血管疾病、糖尿病、年龄较大及过敏体质患者,尽量注射非离子型造影剂。综上所述,在CT增强扫描中对比使用两种造影剂,影像CT增强图像效果方面基本一样,均能达到诊断疾病的要求;不良反应方面,由于非离子型造影剂与离子型造影剂化学结构的不同及物理特性等方面的因素,造成临床应用时,非离子型造影剂的不良反应发生率较离子型造影剂低,因此建议在临床工作中尽可能选用非离子型造影剂。
【参考文献】
[1]周智美,陈德基,谭理连等.房颤患者320排cT冠状动脉成像的图像质量及诊断准确性研究[J].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2015,18(3):208-215.
[2]安辉.冠状动脉血管造影检查78例临床护理[J].世界最新医学,电子期刊,2016,23(23):54-58.
[3]周智美,陈德基.容积CT在冠状动脉疾病中的临床应用研究[J].中国CT和MRI杂志,2015,10(4):25-28.
[4]何亿雯,秦永文,丁仲如.64排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在冠心病诊断中的应用[J].介人放射学杂志,2017,16(1):11-15.
论文作者:姚红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7年1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8/21
标签:造影论文; 冠状动脉论文; 离子论文; 病人论文; 患者论文; 心理论文; 心率论文; 《心理医生》2017年19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