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高考语文新课标卷巡礼,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新课标论文,语文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继广东、山东、宁夏、海南、江苏五省区率先命制新课标卷后,2009年高考中,浙江、安徽、福建、辽宁、天津五省市又加入了新课标卷行列,从而在全国更大范围内实现了新课程标准与新高考的有机对接。综观9套高考语文新课标卷,我们可以从中探寻出新课标卷改革的四大走势和四大焦点。
一、嬗变的四大走势
为了更清晰地扫描出新课标卷嬗变的轨迹,笔者对2009年高考语文新课标卷的基本构成板块、题量、分值作了统计,详细情况见附表1。
1.“语言知识及运用”板块呈现逐年递减的态势。从课改先行区的试卷来看,江苏卷从2008年的5题18分,递减为2009年的4题15分。从首度课改区的试卷来看,福建卷从2008年的4题16分,递减为2009年的2题10分;安徽卷从2008年的7题27分,递减为2009年的6题24分;辽宁卷从2008年的7题27分,递减为2009年的5题20分;浙江卷从2008年的9题30分,递减为2009年的7题24分。
2.“现代文阅读”板块以2篇7题为宜。9套新课标卷中有8套试卷要求考生阅读2篇现代文,只有天津卷要求考生阅读3篇现代文。笔者以为2篇7题是“大势所趋”,3篇10题绝非“主流模式”。首先,从阅读量来看,3篇现代文阅读的量使考生很难“读”得透彻,只能囫囵吞枣。其次,从答题量来看,10道现代文阅读题也令考生很难“思考”得全面、透彻,也很难“表达”得详细、有序。所以,命题者在做题之“量”与思维之“质”这两难选择中,最终一定会明智地选择对“质”(思维品质)的考查。
3.“古代诗文阅读”板块基本定型。(1)“文言文阅读”主流模式是“文言实词+信息筛选+文意理解+翻译”。广东卷、山东卷、天津卷多出的1道是文言虚词题,福建卷减少的1道是信息筛选题,至于浙江卷多出的1道“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题完全可以放在翻译题中进行“暗考”。(2)“古代诗歌鉴赏”主流模式是“一诗两问”。只有江苏卷、天津卷设计了“一诗三问”。其实,这两个省市2008年也是“一诗两问”。(3)“名篇名句”题“选答”与“必答”参半。
4.“作文”板块三足鼎立。(1)命制“新材料作文”的有4套试卷:宁琼卷、浙江卷、安徽卷、辽宁卷。(2)命制“命题作文”(含“半命题作文”)的有3套试卷:江苏卷、山东卷、福建卷。(3)命制“话题作文”的有2套试卷:广东卷、天津卷。
二、博弈的四大焦点
当然,我们在看到新课标卷未来发展的基本走势的同时,也应该看到各省高考命题专家也在“得”与“失”之间进行着痛苦的“博弈”。如果他们“怕疼”,就会“小迈步,不停步”地进行“改良”;如果他们能够忍住“阵痛”,就可能“大刀阔斧”地进行“改革”。其中,博弈的四大焦点如下:
1.焦点一:分卷VS合卷。“分卷”考虑的是新课程理念的体现、阅卷的技术因素、招生的技术因素,而“合卷”考虑的是试卷的整体性。9套新课标卷的“合卷”、“分卷”情况见附表2。
笔者以为,无论是“合卷”还是“分卷”,命题专家都必须牢牢确立这样一个基本点:必须尊重考生在答题时的认知规律和思维习惯。如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先形象后抽象、先感性后理性等等。如果高考试卷为了“标榜”或因为技术问题,影响、干扰、破坏了考生的正常思维规律,那就违反了高考命题的一个基本理念——以生为本。
2.焦点二:选考VS必考。“选考”考虑的是考生的个性发展,不同选科类别、兴趣爱好的考生对不同阅读文本的喜好程度、擅长程度有可能不一样,而“选考”给广大考生提供了选择和展示的空间。“必考”考虑的是作为一个合格高中生必须具备的阅读能力。
笔者以为,在2篇现代文阅读中用1篇作为对“一个合格高中生必须具备的阅读能力”的考查,同时将另1篇作为对考生“个性特长”的检阅,应该是一个既积极又稳妥的策略。其实设计选考题的5套新课标卷都是这么做的。
3.焦点三:姓文VS姓理。前些年,一些高考研究专家掀起了一股“语文答题技术化”的热潮,并由此引发了中学语文界“语文教学理科化”的急功近利的“极端”做法,这无疑是对语文教学的一种误导和戕害。其实,语文还是要“姓文”的,它绝不能“姓理”,也绝不可能“姓理”。9套新课标卷对考生“文学、文化积淀”的考查情况见附表3。
笔者以为,阅读一定量的文学名著和文化经典,具有一定的文学、文化积淀,是一个高中生素养、学养、品位的基本要求,高考语文试卷应该理所应当、理直气壮地在这块领地里“有所作为”。腹有诗书气自华,中学生文学、文化积淀的厚度从某种意义上说也是中华民族文学、文化厚度的晴雨表。我坚信:“文学、文化积淀”将越来越被各省高考命题专家看中、看好、看出门道、看出深义。
4.焦点四:第六能级VS五种能级。大纲卷《考试说明》将高考语文考试能力分为A识记、B理解、C分析综合、D表达应用、E鉴赏评价五个能级,而新课标卷《考试说明》在此基础上新增了“F探究”能级,它指探讨疑点难点,有所发现和创新,是在识记、理解、分析综合的基础上发展了的能力层级。2009年的9套新课标卷都对“探究”能力进行了或“明”或“暗”的考查。其中,在题干上明确提出“探究”要求的有福建卷、安徽卷和江苏卷,其他6套试卷也以“谈谈你的看法”“谈谈你的理由”等变通形式进行了“暗”的考查。笔者以为,对作品丰富内蕴以及内涵的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的发掘,对作者的创作背景和创作意图的探讨,这两项才是真正功力上的阅读能力。只有“潜咏”到了这个层面上,才是真正意义上的与作者“对话”。相信这一新的高考能级要求一定能在新课标卷中绽放出奇葩,并发挥出“选才”的奇效。
2009年新课程实验区的高考已尘埃落定,9套新课标卷也都已迈出了艰难而又坚实的一步。我们坚信“有眼界就有境界,有思路就有出路”,我们期盼新课标卷来年“更上一层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