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的“陌生化”设计与实施策略,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策略论文,小学语文教学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陌生化”是俄国形式主义的文艺理论,被戏剧等其他艺术领域所运用,其代表人物是什克洛夫斯基。他认为,“陌生化”是以一种新颖、独特的信息,引起人们无意识注意的高度集中,不断打破或修正人们的心理定势,使人们的感受从麻木不仁和昏昏欲睡中惊醒过来,产生对周围事物的新感觉和新发现。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运用“陌生化”效应有其重要意义。语文属母语教育课程,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正因为如此,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面临着极大的挑战,教师所知的,也许学生也知,学生所知的,教师也就无需再告知。经典的教学文本因为教师教学观念的狭隘、教学手段的单一而失去了它本应具有的精彩,很少有学生能够真正忘情地进入审美体验的境界。
将“陌生化”理论运用于小学语文教学,其意义正是在于通过改造教学过程的设计和实施,瓦解学生对源于生活的各种信息的感知体验自动化和心理上的惯性化,引导他们把脑中贮存的表象进行再造想象,经过情和理的糅合,在各自不同的联系网中自由驰骋,最后生成创造。
一、运用“空白理论”引发“陌生化”
文本给读者留有不确定性的空白,在阅读活动中等待着读者用想象去填充。读者在发掘和填充空白的过程中对文本进行再一次创造。运用“空白理论”把看似熟知无疑的文本整合挖掘出潜在的、有疑的陌生信息,为学生提供超出文本的内容组织和教学结构,从而保证他们能够从多个角度和不同层次来体验和认知,以此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实效。比如《卖火柴的小女孩》一文,当学生读懂并揣摩到了“奶奶把小女孩抱起来,搂在怀里,她们俩在光明和快乐中飞走了,越飞越高,飞到那没有寒冷,没有饥饿,也没有痛苦的地方去了”这一句的深刻意蕴之后,教师用饱含激情的语言引出“简直”这个非常熟悉的词汇进行了几个回合的互动说话训练。
师:是啊,小女孩所处的环境在我们看来简直无法想象,与同学们今天的生活相比简直是天壤之别!(生点头)
师:你听到老师反复说了哪个词?
生:简直。
师:找找文中有“简直”吗?(学生再次读文)
师:同学们再细细品味一下,这两句话中用上了“简直”后,你有什么感受?
生:用上了“简直”强调了要表达的情感。
师:好,找找课文中哪些内容可以用上“简直”。(生用文中内容造句)
师:大家说得多好啊,特别值得夸奖的是刚才两位同学为了表达自己内心的强烈感受,不约而同都用上了“简直”。谁再来说说?也可以用上课外的材料。
生:面对小女孩苦苦哀求的眼神,他却无动于衷,不愿买她的一根火柴,简直不是人。
生:一向磨磨蹭蹭的他:,这次居然拿了第一,简直神了。
生:这是她用嘴衔着毛笔创作的书法作品,简直令人不可思议。
师:请大家动手写一写,然后与同桌交流。
大多数孩子都听过安徒生的童话《卖火柴的小女孩》,此时,教师如若将教学过程简单地理解为对文本内容作按图索骥式的展现,仅仅满足于让他们重复曾经历的人文体验,毋庸置疑,这种亲历、探究必定是廉价低效的。
教师运用“陌生化”策略对文本进行个性化处理,找寻到故事中潜在的“空白点”——在熟知的童话故事中几乎被忽略的优美的语言现象。用新视角处理旧教材——以用“简直”说话为载体重组、归并文本内容,实现语言的转换。此时学生的内心与安徒生的内心世界产生了共鸣,他们的人文体验较之以前单纯的一闪而过的“同情”,已经上升为体现个人价值观的“鸣不平”“献爱心”了。与此同时,学生以文本整体为依托,能动地发散思维,有层次地、准确地迁移运用了语言,把课程教学过程推向高潮,语文教学的“工具性”得以充分体现。如此“陌生化”策略把陶冶学生情操、发展学生思维、训练学生语言这几种功效交织在一起,重新帮助学生构造对母语的感觉——即使面对“熟视无睹”的母语也能够不断有新的发现与体验,感受其“异乎寻常、非同一般”,最终在回归生活时得以更有效的实践,课堂实效毋庸置疑。
二、再现作品,形成“幻觉”,实现“陌生化”
在布莱希特的戏剧实践中,为了引导观众对戏剧作品作理性的思考,经常采取挂半截幕的办法,让观众看到台上的换景、换人等过程,也就是适当地把戏剧的形成过程展示给观众,以提醒观众,这是在演戏。阅读过程中,我们面对的是作者的创作成果,而不是过程。如果我们能够再现作者的某些创作过程,特别是其中一些重要的细节,对调动学生的阅读期待会有很大帮助。如上《只有一个地球》一文,教师作这样引导:
师:世界著名的杂志——《时代周刊》,听说过吗?
生:听说过!
师:哦?它每年都要评出一位新闻人物,作为这一年最优秀的人物。
师:1979年的年度新闻人物是邓小平,因为他发表了南巡讲话,开创了中国的新纪元。1998年,评选了一位特殊的“年度新闻人物”,让许多人都大吃一惊,知道是谁吗?想知道吗?
生:想。
师(点击课件,出示旋转的地球):是什么?
生:地球。
师:你们为什么这么吃惊?
生:以前评选的都是人,为什么这次选地球?
生:如果地球是人,全球有60亿人,而不是一个人。
师:《时代周刊》是不是搞错了,想知道原因吗?答案就在这篇文章里。
这个片段中,教师以“《时代周刊》新闻人物评选”为话题,引发了学生强烈的阅读期待:地球不是人,为什么要将它评为《时代周刊》的年度人物?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学生产生了一种“欲罢不能”的探究阅读的心理。在这样一种心理的驱使下,学生很快进入了与文本广泛而自由的对话中。这样的阅读话题,对学生来说肯定是陌生而新鲜的,学生会兴致勃勃地从字里行间中捕捉自己所关心的信息。
三、利用多媒体手段实现“陌生化”
传统阅读教学注重“涵泳”,而现代急剧加速的生活节奏对“涵泳”之法提出了挑战。多媒体手段所承载的丰富信息可以为制造“陌生化”的阅读氛围、提高阅读效率助一臂之力。比如,在教学《美丽的丹顶鹤》一文中,教师利用多媒体课件创设了理解词句的语言环境,拓展了学生自主学习的空间。为了让学生理解“丹”字的意思,教师播放了丹顶鹤头部的特定镜头,在强烈的直觉形象中,学生不仅领悟了字义,还体会到“它的头顶就像嵌着一颗红宝石”。为了让学生感受丹顶鹤的形体美与活动美,教师充分利用多媒体演示的灵活性、适时性与巧妙性,通过形、声、像的渲染,使学生直观、形象地理解了“引吭高歌”“展翅飞翔”“高雅”的词义。为了让学生掌握“鲜”的笔顺,教师又利用多媒体动画显示,来加深学生印象,有效突破了本课教学的重、难点。
四、通过“以写促读”和“借助评论”实现“陌生化”
一般意义上的“读写结合”,是以写为终极目标,即通过阅读,汲取可借鉴的写作技巧。我们提出“以写促读”,则是以提高阅读效果为目的,其实施过程是“读—写—读”,从程序上打破学生的习惯思维,实现教学过程的陌生化。先让学生预读课文,然后根据文本阅读的具体目标组织学生作针对性的写作训练,再精读课文。由于学生有了创作的经验和教训,阅读的自觉性、领悟的敏锐性也就相应地得到了提高。比如教学《荷花》一课,学生预读课文之后,我组织学生就自己熟识的景物写一篇借景抒情的散文。学生的作文,题材很好,写景也很美,但是或多或少存在着写景有余而抒情不足或情景不对称等问题,这时再有针对性地讲读《荷花》,学生对散文中借朦胧幽美的景物传达出的“淡淡的哀愁”和“淡淡的喜悦”自然就心领神会了。
看《荷花》中“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这一句的教学:
(1)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层面解读“冒”(毫不犹豫地长,一个劲儿地钻,心急火燎地开……)
(2)选一个最喜欢的词语填到“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 )出来”中代替“冒”字,再大声朗读,用心体会这其中的味道。
(3)教师导语激情:是的,这就是兴致勃勃、迫不及待钻出来的白荷。同桌讨论,然后把体会到的感受写下来。可以写一句,也可以写一小段。
学生看了画面中千姿百态的荷花,头脑中原有的词汇被激活了,他们快速组织语言,描绘自己脑海里浮现的画面。学生之间相互补充着、启发着,心理空间在此过程中不断扩大,语言施展领域也同时得到了拓展。
陌生化有利于学生脱离固有东西的羁绊,跳出人云亦云的圈子,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从自己的思维角度出发,用自己的头脑来升起属于自己的太阳。语文教学需要“陌生化”,“陌生化”教学应以体现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为准绳,更好地求得教学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