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 婷
邵阳市第一人民医院 湖南邵阳 422000
摘要:目的:探讨分析小儿呼吸道人偏肺病毒感染的阳性率、流行病学以及相关的临床特征。方法:收集我院2013年5月~2014年5月收集的急性呼吸道感染患者的鼻咽分泌物,分为两份,其中一份选择免疫荧光快速诊断法对常见的呼吸道病毒进行分析,而另一份则选择RT-PCR法对其鼻咽分泌物内hMPV的基因进行检测。结果:病毒阳性标本共计142例,其检出率为57.72%(142/246),而RSV的阳性标本共计104例,其阳性率为42.28%。结论:hMPV是一种小儿呼吸道感染的关键因素,将会同呼吸道其他的常见病毒发生混合感染,只通过临床表现则难以对hMPV感染和其他一些呼吸道病毒感染进行区别。
关键词:小儿;呼吸道感染;人偏肺病毒;流行病学;临床特征
相关报道显示,毛细支气管炎患儿的鼻咽分泌物内,人偏肺病毒的阳性率大概为8.75%,其引发小儿毛细支气管炎的概率仅仅低于常见的RSV病毒,但是以上的研究结果尚未完整的对人偏肺病毒在小儿呼吸道感染中的临床特征与流行病学等进行提示,因此,相关部门应该采取有效的措施使其得以完善与成熟[1]。本研究中收集我院2013年5月~2014年5月收集的急性呼吸道感染患者的鼻咽分泌物,以探讨分析小儿呼吸道人偏肺病毒感染的阳性率、流行病学以及相关的临床特征,现总结如下:
1.材料与方法
1.1 标本收集
收集我院2013年5月~2014年5月收集的急性呼吸道感染患者的鼻咽分泌物,分为两份,其中一份选择免疫荧光快速诊断法对常见的呼吸道病毒进行分析,而另一份则选择RT-PCR法对其鼻咽分泌物内hMPV的基因进行检测,其标本总数为246例。
1.2 免疫荧光快速诊断法检测方法
选择2-3毫升的鼻咽分泌物,将10毫升生理盐水添加到其中,通过毛细吸管对其进行反复的吹打洗涤,将黏液去除,以每分钟2000-3000转的速度离心十分钟,把沉淀点放置在两张玻片上,待风干后选择冷丙酮进行固定,其时间为10分钟,先选择Deko病毒免疫荧光诊断试剂盒进行病毒筛查处理,如果细胞在荧光显微镜下为绿色荧光,则认为其已经被病毒感染,对病毒感染的标本进行明确以后,再对其进行相应处理[2]。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3 RT-PCR法对hMPV的基因进行检测
对患儿的鼻咽分泌物内的病毒RNA进行提取,使其逆转录而合成cDNA,选择PCR的手段对病毒L基因进行扩增,对于L基因阳性标准,则应该选择巢式PCR的手段对M基因进行扩增,其中M基因与L基因的产物主要是210bp与171bp扩增标本,且选择hMPV标准株当做阳性对照。
1.4 统计学方法
本研究采用统计学SPSS17.0对两组患者的基本临床数据进行了分析、统计与处理,采取卡方对计数资料进行检验,采用t对计量资料进行检验,若P<0.05则代表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人偏肺病毒感染的流行病学主要体现为:病毒阳性标本共计142例,其检出率为57.72%(142/246),而RSV的阳性标本共计104例,其阳性率为42.28%,其中副流感病毒的阳性率为9.8%(24/258)、冠状病毒的阳性率为11.0%(27/246)、hMPV病毒的阳性率为9.3%(23/246)、流感病毒的阳性率为3.7%(9/246)、鼻病毒的阳性率为4.1%(10/246)。
3.讨论
病毒是导致小儿呼吸道急性感染的关键病原体,最近几年,人偏肺病毒同小儿呼吸道急性感染之间的关系广泛的受到了人们的关注与重视。同时,人偏肺病毒的临床特征主要为X线异常、发生紫绀、呼吸频率增快以及喘息等[3]。相关报道显示,毛细支气管炎患儿的鼻咽分泌物内,人偏肺病毒的阳性率大概为8.75%,其引发小儿毛细支气管炎的概率仅仅低于常见的RSV病毒,但是以上的研究结果尚未完整的对人偏肺病毒在小儿呼吸道感染中的临床特征与流行病学等进行提示[4]。由此可知,hMPV是一种小儿呼吸道感染的关键因素,将会同呼吸道其他的常见病毒发生混合感染,只通过临床表现则难以对hMPV感染和其他一些呼吸道病毒感染进行区别。
本组研究结果显示,病毒阳性标本共计142例,其检出率为57.72%(142/246),而RSV的阳性标本共计104例,其阳性率为42.28%,其中副流感病毒的阳性率为9.8%(24/258)、冠状病毒的阳性率为11.0%(27/246)、hMPV病毒的阳性率为9.3%(23/246)、流感病毒的阳性率为3.7%(9/246)、鼻病毒的阳性率为4.1%(10/246)。由此可知,hMPV是一种小儿呼吸道感染的关键因素,相关部门应该采取有效的措施使其得以完善与成熟,从而可以及时有效的对小儿呼吸道感染进行诊断与治疗。
结语:
综上所述,hMPV是一种小儿呼吸道感染的关键因素,将会同呼吸道其他的常见病毒发生混合感染,只通过临床表现则难以对hMPV感染和其他一些呼吸道病毒感染进行区别。
参考文献:
[1]季伟,王宇清.2005-2006年苏州地区儿童呼吸道人类偏肺病毒感染的流行和临床特征[A].苏州市自然科学优秀学术论文汇编(2008-2009)[C].2010,15(11)∶66-69.
[2]史利卿,马建岭,章马兰,许晓琳.153例感染后咳嗽的流行病学调查分析[A].中华中医药学会内科第十二次肺系病学术交流大会论文集[C].2012,25(16):121-125.
[3]郭红波,季伟,王美娟.2005~2008年苏州地区儿童肺炎支原体感染的流行病学分析[A].第六届江浙沪儿科学术会议暨儿科学基础与临床研究进展学术班论文汇编[C].2009,11(04):125-126.
[4]Van2Den2Hoogen B G,De2Jong JC,Gr o e n J,e t a l.A newly discov2
Er ed human p n e um o vi r us isolated from young children with respiratory
Tract d i s e as e[J].Nat Med,,2011,8(10):41-42.
论文作者:金婷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5年20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6/2/16
标签:阳性论文; 病毒论文; 肺病论文; 率为论文; 小儿论文; 鼻咽论文; 呼吸道论文; 《健康世界》2015年20期供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