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PDCA;儿科重症监护室;优质护理服务;效果
优质护理服务是以患者为中心,强化基础护理,全面落实护理责任制,深化护理专业内涵,从而整体提升护理服务水平。研究目的在于探讨PDCA在儿科重症监护室优质护理服务中的应用效果,选取儿科重症监护室患者70例患儿展开研究,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其应用效果进行比对,下面是详细的资料和方法。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7-2018在我院儿科重症监护室进行治疗的70例患儿,采用随机表法分为两组,分别是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都是35例。其中,对照组男性患儿是18例,女17例,年龄0.2-9岁,平均年龄(4.26±2.7)岁;主要疾病类型为:心脏骤停、多脏器衰竭、呼吸窘迫综合征;此组别的患儿给予优质护理服务。观察组男性患儿是19例,女16例,年龄0.3-11岁,平均年龄(5.13±2. 8)岁;此组别的患儿在优质护理服务中实施PDCA。比对分析两组性别与年龄,不具统计学意义,表示为P>0.05。
1.2 方法
1.2.1对照组:该组采用的是优质护理服务。(1)强化基础护理:提供亲情式、个体化的生活护理;(2)病房巡视:加强查房力度,保证药液的及时更换;(3)健康宣教:向家属普及有关患儿疾病的知识、治疗和护理方案、转归和预后;(4)加强安全管理:严格落实“三查七对”,详细评估高危患儿的病情、健康状况与护理风险。
1.2.2观察组:在优质护理服务中实施PDCA,具体为:(1)计划(P)阶段:结合儿科重症监护室优质护理服务日常工作及其实际需要,制定相对应的护理计划。包括成立护理小组,结合以往护理经验,围绕患儿护理展开探讨,制定针对性护理对策。(2)实施或者执行(D)阶段:全面提高护理人员的责任意识,积极开展相关培训工作,严格要求护理人员依照质量管理标准完成护理工作,确保护理管理计划能顺利进行。具体实施措施包括:第一,心理护理,因为重症监护室的管理模式属于封闭式,且患者的病情严重,家长及患者容易存在焦虑、恐慌等心理,护理人员要采取安慰、倾听、鼓励、疏导等支持性心理方案进行治疗,缓解其消极情绪;第二,健康教育,讲解重症室的护理要点、疾病知识以及用药方法等,使患者在治疗过程中严格遵照医嘱,积极配合;第三,环境护理,在ICU环境护理中融入人文关怀理念,根据重症监护室的护理要点,优化设计病房,在病房中放置人造花草,在墙上布置一些卡通漫画图片,减少患者视野内的仪器设备;第四,查阅相关资料,结合以往护理的经验,对患者发生坠床、压疮以及导管滑落等危险因素和并发症进行分析,总结危险发生的相关因素,进行针对性护理,减少危险发生率。(3)检查(C)阶段:对每个环节进行检查,并且每月对护理工作进行考核,结合考核结果进行相应的奖惩。
1.3 观察指标
从基础护理、服务态度、护理操作、工作效率以及护理管理五项内容评价两组护理管理效果,分数0-100分。应用李克特五级评分法评估两组患儿家属的护理满意度。5分非常满意;4分满意;3分一般满意;2分不满意;1分非常不满意,总满意度=非常满意率+满意率。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3.0统计学软件对研究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检验。以P<0.05为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管理质量
观察组患者的护理管理质量显著优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所示。
3 讨论
在医院日常管理途中,优质护理工作的实施是不可缺少的环节,在医疗卫生事业逐渐深入的同时,人们对护理服务质量的要求也随之上升。在儿科PICU实施优质护理工作,可提高护理人员的积极服务理念,同时增强PICU患儿的常规护理力度。在儿科重症监护室优质护理服务中应用PDCA,能有效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总结失败的经验及不足之处,为今后的护理工作提供参考;且在护理过程中能尽快发现问题并实施针对性处理,开会议对其进行讨论、总结、分享,稳步提升护理人员的责任心和积极性,提高护理质量。
通过本次研究得出,观察组患者的护理管理质量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由此可见,PDCA在儿科重症监护室优质护理服务中的应用效果显著,能有效提高护理工作效率及质量,属于一种理想的护理管理方法。
【参考文献】
[1]张小优,魏慧霞,刘美娟.PDCA循环在急诊护理质量管理当中的应用价值[J].中外女性健康研究,2018,16(5):185-186.
[2]闫岩,郭晓杰,张向楠.人性化护理模式在静脉输液治疗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评价[J].黑龙江医学,2013,37 (5) :344-345.
论文作者:解文娟,解文华
论文发表刊物:《中西医结合护理》2019年第0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1/25
标签:儿科论文; 重症论文; 患儿论文; 监护室论文; 患者论文; 对照组论文; 统计学论文; 《中西医结合护理》2019年第09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