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性肩袖损伤实施理疗结合康复锻炼的效果观察论文_胡月1,刘洪珍2,刘慧慧3,孔祥珍

(战略支援部队兴城疗养院 理疗科)

摘要:目的 探究运动性肩袖损伤实施理疗结合康复锻炼的效果。方法 选取我科2017年5月~2019年5月收治的54例运动性肩袖损伤患者资料,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7例,对照组采用单一理疗,观察组采用理疗结合康复锻炼,对比两组患者的康复治疗总有效率及肩关节疼痛评分。结果 观察组的康复治疗总有效率为96.3%(26/27),肩关节疼痛评分为(2.9±0.5)分;对照组的康复治疗总有效率为81.5%(22/27),肩关节疼痛评分为(4.6±0.2)分。可见,观察组患者的康复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肩关节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理疗结合康复锻炼能够有效提高运动性肩袖损伤的康复治疗效果,改善肩关节运动功能,减轻疼痛,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运动性肩袖损伤;理疗;康复锻炼

肩袖由冈上肌、冈下肌、小圆肌及肩胛下肌构成,主司肩关节的外展及旋转功能,也称为“旋转袖”,对肩关节的稳定性具有重要作用[1]。肩袖止点位于大结节及肢骨外科颈外侧,易受该处骨折、脱位或其他损伤的累及。选取我科收治的54例运动性肩袖损伤患者资料作为研究对象,以探究运动性肩袖损伤实施理疗结合康复锻炼的效果。报告如下。

1资料及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科2017年5月~2019年5月收治的54例运动性肩袖损伤患者资料作为研究对象,均为男性,年龄24~37岁,平均年龄31岁。将54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7例,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无明显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两组患者均使用中频治疗仪予以基础治疗,观察组联合康复锻炼对损伤部位予以治疗,具体如下。

1.2.1中频治疗仪实施理疗

(1)主要治疗作用:①镇痛;促进局部组织血液循环和淋巴回流;②引起骨骼肌收缩,可以锻炼肌肉,防止肌肉萎缩;③提高平滑肌张力[2]。

(2)操作流程:于患肩疼痛部位放置电极片,可根据患者的感觉及耐受程度选择不同的电流处方,可见肩部肌肉收缩,每次治疗时长为15~20分钟,每日1次,10~15次为1疗程[3]。

1.2.2康复锻炼

(1)急性期(损伤1~7天):主要目标为增加活动度,消炎镇痛,改善不良姿势,可缓慢甩肩、回旋画圈等。

(2)恢复期(损伤7~21天):主要目标是提高肌力和耐力,进行无痛训练,逐步增加活动功能等级。可进行手指爬墙、牵伸运动。

(3)力量训练期(21~60天):主要目标是恢复到发病前的生活及运动状态,提高肩关节运动的灵活性。可进行弹力带抗阻训练,增加复合运动,以增强敏捷性,每次30分钟,每日一次,治疗8周[4]。

2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

2.1康复治疗总有效率

2.1.1显效:肩关节活动度及灵活性明显改善,肩关节疼痛明显缓解,肌力及耐力明显增强。

2.1.2有效:肩关节活动度及灵活性有所改善,肩关节疼痛有所缓解,肌力及耐力有所增强。

2.1.3无效:肩关节活动度及灵活性、肩关节疼痛程度、肌力及耐力均无明显变化或损伤加重。

2.2肩关节疼痛VAS评分

2.2.1 0分:无痛。

2.2.2 3分以下:有轻微疼痛,能忍受。

2.2.3 4~6分:患者疼痛并影响睡眠,尚能忍受。

2.2.4 7~10分:患者有强烈疼痛,疼痛难忍,影响食欲,影响睡眠。

3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22.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4结果

4.1康复治疗总有效率比较

观察组患者康复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情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的康复治疗总有效率比较[例数(%)]

5讨论

肩袖的主要功能是使肩关节处于稳定,协助肩关节外展、旋转。在四组肌腱中,冈上肌在肩袖中受力最大,是肩部力量集中的交叉点,因而极易受损。特别是在肩部外展活动频繁时,由于冈上肌肌腱在肩峰下和肱骨头上的狭小间隙中不断摩擦,故极易受到挤压、摩擦导致损伤,致使肌腱断裂或产生无菌性炎症[5]。随着病情长期发展,受损肩袖组织的撕裂会越变越大,周围肌肉也会出现萎缩状况,肩关节还会发生脱位。这时由于肌肉萎缩变性,即使再手术也很难将撕裂处有效缝合,肩关节也难以复位,治疗效果往往不佳。所以肩袖损伤患者要争取早日接受治疗,另外,值得注意的是进行康复锻炼时,只可在活动范围内进行简单活动,不能进行过多的强制性锻炼,以免加重肩袖的损伤撕裂。

本研究中两组运行性肩袖损伤患者经治疗后,观察组中,显效15例(占55.6%),有效11例(占40.7%),无效1例(占3.7%),康复治疗总有效率为96.3%(26/27),肩关节疼痛评分为(2.9±0.5)分;对照组中,显效11例(占40.7%),有效11例(占40.7%),无效5例(占18.5%),康复治疗总有效率为81.5%(22/27),肩关节疼痛评分为(4.6±0.2)分。观察组患者的康复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肩关节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采用理疗结合康复锻炼能够有效提高运动性肩袖损伤的康复治疗效果,改善肩关节运动功能,减轻疼痛,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张燕,何云武.肩袖损伤研究进展[J].实用疼痛学杂志,2018,(2):148-151.

[2]李尚明,孟宪忠,李贞晶,瞿昱,任敏.肩袖损伤综合康复治疗的研究进展[J].中医药信息,2015,(5).

[3]杨艺.物理疗法配合运动康复治疗急性肩袖损伤效果观察[J].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2017,(12):176-177.

[4]许朝军,叶紫堃.物理疗法结合运动康复治疗急性肩袖损伤疗效分析[J].外科研究与新技术,2018,(2).

[5]张敏健,杨超,罗浩,袁义.肩袖损伤的治疗方法研究与进展[J].国际外科学杂志,2018,45(7).

论文作者:胡月1,刘洪珍2,刘慧慧3,孔祥珍

论文发表刊物:《航空军医》2019年1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0/25

标签:;  ;  ;  ;  ;  ;  ;  ;  

运动性肩袖损伤实施理疗结合康复锻炼的效果观察论文_胡月1,刘洪珍2,刘慧慧3,孔祥珍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