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体育教学作为教学系统中一个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对于学生不仅仅起到一种学习、教育的功能,同时能够培养学生诸多方面的能力和意识。本文通过问卷调查和数理统计分析的方法,研究了团结协作在体育教学中的作用和意义,以及团结协作对于学生的帮助,提出在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团结协作能力的方法和意义。
【关键词】体育教学;培养;小学生;团结协作
中图分类号:G623.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ISSN1001-2982 (2019)03-105-01
体育教学中的大多数教学内容都需要具体来完成,不是看谁的速度快、谁的力量大就能取胜,这就为培养学生的团结意识提供了前提条件。现阶段由于家庭、社会环境的负面影响,很多小学生都来源于4、2、1家庭即四个老人、一对夫妻、一个小孩。在家处于中心地位,来着各方面的溺爱,团结意识薄弱。在教育过程中应注意到这部分孩子的心理特征,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应选择恰当合理的教学内容进行教学。
1、从小学生的身心特点出发,培养学生的团结意识
从小学生的身心特点来看,在生理上,小学生的神经系统处于兴奋和抑制不平衡的特点,其中兴奋占优势,而且容易扩散[1]。往往表现在上课注意力不集中,容易开小差,容易受到 外界因素的影响(尤其是在室外课上表现得尤为明显);在心理上小学生的情趣不稳定、好奇心强、好胜心强、挫败感强、团结意识薄弱;以“自我”为中心,不愿和他人接触,在学校和同学相处不融洽,容易和老师、同学发生冲突等一系列独生子女的弊病。
针对以上小学生的心理、生理特点,老师应该在枯燥乏味的教学过程中应尽量对教学内容进行简明扼要讲解,作出清晰的动作示范。选择一些简单的团体小游戏开始体育教学,如“老鹰捉小鸡”,通过在第一个同学(扮演老母鸡)的带领下,和扮演老鹰的同学相互追赶,使同学们体会到个人不能与集体分离,大家团结在一起才能战胜困难。老师在一旁强调游戏的安全,通过游戏让学生注重到团结协作的重要性。通过从小学生的心理和生理特点出发,让学生在“玩”的过程中开始上课。
2、体育游戏在体育教学中“潜移默化”的作用
体育游戏是游戏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分支,它是在一定规则的约束下,以身体练习为基本内容,以游戏为形式,以增强人的身体素质,愉悦身心,陶冶性情为主要目的地的体育活动[2]。它具有趣味性、竞赛性、规则性、教育性、集体性等特点在教学运用过程中发挥了积极作用。游戏的竞赛性、规则性、教育性在体育教学过程中能帮助培养学生在比赛过程中自觉遵守规则和竞争意识。如“运彩蛋”、“蒙眼睛过河”、“无敌风火轮”等。在其中有些游戏需小朋友们借助一些道具来共同完成的,有些则是以三、四人为一团队的形式完成,在此过程中,有些还没有比赛的小朋友自觉地协助老师维持上课纪律,在游戏过程中主动帮助参赛同学。例如“蒙眼睛过河”这游戏需要把其中一位小朋友的眼睛蒙上,被蒙眼睛的小朋友是看不见前方路的,只能靠在同伴的指引下才能完成。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游戏不仅仅是娱乐,通过体育游戏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懂得集体项目不是一个人的事,需要大家一起努力,从中培养他们的团结协作意识。
3、在课外活动中培养小学生的团结协作意识
学校体育除体育课以外,课外活动也属于学校体育教学内容。学校在学生课余之时开展趣味体育活动如班级运动会、趣味体育比赛、亲子运动会、夏令营等。比赛项目多以有趣、简单、有效、娱乐性较强的集体项目为主,如“乒乓球垫球接力跑”、“赶猪跑”、“抱球接力跑”、“双人绑腿接力跑”、“袋鼠跳”等。有条件的学校还可以开展一些民间体育活动。赛后对表现好的给予评价与奖励,激发他们的参赛热情。通过课外活动的开展除增强学生体质,丰富体育教学以外,还能增进学生与家长、学生与学生之间的沟通与交流。在快乐的同时学会与他人分享,体会到与团队一起努力取得胜利的集体荣誉感。
4、体育教学中注重发挥老师与学生的作用
体育教学是按一定计划和《新课程标准》进行的有目的和有组织的教育过程[4]。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是老师与学生共同参与的过程。韩愈《师说》中写到“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老师向学生传授知识技能,帮助学生解决遇到的问题,引导他们正确的方向。学生作为体育教学的对象,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反馈信息,选择有效的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在教学中应多采用分组教学法,根据学生实力的不同、性格的不同、男女比率等进行分配,来进行比赛。在比赛过程中教师应该强调不能为了个人取胜而忽视了同伴,注重培养同学团队中的配合。老师来回纠正学生的不良动作和行为,避免在比赛过程中的意外伤害。同时教师应时刻观察学生的情绪,是否产生疲劳,从而适当调节运动量。此外,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观察到在旁边不愿参与的同学,进行沟通,鼓励他们积极参与。在课后,教师对上课情况进行点评,对表现好的学生团队提出表扬,继续保持良好的状态,面临新的挑战;对表现不好或稍差点的团队给以鼓励,增加他们的自信心,并与表现好的团队进行交流,各自做出评价指出各自的不足之处,在失败中寻找原因,避免下一次重蹈覆辙。在体育教学过程中老师不仅仅向学生传授技能,还要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以积极乐观的心态去面对生活、学习中所遇到的困难。
5、结语
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人们每天都会面临未知的挑战。在21世纪的今天,一个人的团结协作能力在团队的成败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孩子是建设社会主义事业的主力军,从小培养孩子的团结合作意识,让他们懂得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的关系,学会去尊重他人、理解他人、学会与他人和谐相处,这些对他们来说不管现在在学校,还是今后的成长步入社会都有着积极意义。体育教学在培养学生团结意识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体育教学不是万能的,它也有它的局限性。这就需来自家庭、社会等各方面的协助,为更好地培养孩子良好的行为习惯、思想品德提供正能量。
参考文献
[1]梁天祥.分析小学生心理特点、总结常见心理问题、探究解决对策[J].2013.03.
[2]丁永根.体育游戏在体育教学中的作用[J].世界华商经济年鉴,2012.
[3]刘波,田德林.探析小学低年级体育课中的游戏教学[J].2012.6(44).
论文作者:聂勇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19年3月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3/15
标签:学生论文; 体育教学论文; 过程中论文; 培养学生论文; 体育论文; 意识论文; 老师论文; 《中小学教育》2019年3月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