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建土建工程中的高支模施工技术要点论文_黄茂,陈黔,邱文平

房建土建工程中的高支模施工技术要点论文_黄茂,陈黔,邱文平

中建五局第三建设有限公司 贵州省贵阳市 550000

摘要:随着城市化建设进程的不断推进,使得房建工程项目规模日益增大。在房建工程中,高支模施工技术是施工建设的重点,实际应用的时候,要确保施工安全,并严格按高支模技术施工。因此,本文结合某工程实例,对房建土建高支模技术作了深入的研究。

关键词:房建土建工程;高支模施工技术;要点

引言

随着我国城市化建设的不断加快,人们对房建土建工程施工质量的要求日益提高,在这种情况下,为了有效地解决工程施工中遇到的难题,高支模施工技术应运而生。高支模作为一种大型的框架结构的支撑系统,可以有效地提高建筑结构的承载力,避免其出现失稳现象,从而实现房建土建工程的可持续发展。由此可见,对房建土建工程中的高支模施工技术进行探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房建土建工程中运用高支模施工技术的意义

科学技术的发展促进了房建土建工程中施工新技术的出现。特别是近几年,随着高层、超高层建筑工程的逐步增多,使得建设标准越来越高,建设难度越来越大。为了满足现代化建筑工程发展的需要,越来越多的施工新技术、新工艺在科技的支撑下应运而生,实现了传统施工技术不能实现的建设标准和建设目标。高支模施工技术在房建土建工程中的应用和普及,不仅使建筑物的承载能力显著提升,赋予了建筑物更加稳定、坚固的结构,而且提高了施工效率和施工质量。高支模施工技术能实现对建筑物外形结构的优化和调整,从而满足人们对建筑施工多样化的需求,同时高支模施工技术的应用,能够减少建筑材料的消耗,降低了工程整体投入。但需注意的是高支模施工技术在实际应用时具有较高的危险性,所以施工前应对建筑物的高度、建筑间的跨度及模板材料的荷载能力、整体质量展开全面分析和评估,为高支模施工技术的顺利开展创造条件。在施工过程当中,要严格遵循高支模施工技术的基本流程及有关设计规范,进而让施工技术在严格标的准和规范的约束下安全高效的进行。

2高支模施工技术要点

2.1高支模安装

高支模施工技术应用场所多为高层房建土建施工,不论是其设计工作还是安装工作均存在一定的危险性,因此,针对全部施工环节均需要计算施工数据,保证结果准确,只有在这种情况下才能够保障顺利施工,搭设高支模支架需要在技术人员使用有效的施工技术计算方法计算完成后才能够进行具体施工,进而防范出现施工风险。在运用高支模技术的过程中,首先需要安全高支模,一般情况下,采取松木板材料安装高支模,在实际施工环节考量到松木板材质自身特性及其在施工过程中的荷载强度,需要结合这些信息准确设置不同模板的间隙以及在施工环节应当具有的间距,进而保证模板能够发挥作用。一定的间隙可以保障模板的荷载力,能够提高高支模的稳定性。安装完高支模体系后,应当对安装质量进行验收,采取先进的检测技术针对高支模体系细节进行全面检查,通过科学、规范的验收最后把关高支模的整体性。

2.2楼面安装技术

高支模施工技术在楼面安装运用时,重点是做好支撑设置,确保支撑具有较强的稳定性和安全性,从而降低因高支模模板变形造成的体系失稳现象。在实际运用过程中,需严格遵循相关行业规定的施工流程来完成对楼面模板的安装。在安装楼面支顶时,需提前对楼面安装中涉及到的轴线和梁防线进行测量,以此确保楼面高度和水平度的精确性。然后沿着纵向横梁方向进行脚手架的安装和固定,要充分保证脚手架的稳定性和水平程度。脚手架的安装方式根据脚手架类型的不同而有所差异,如对于门式脚手架的安装,在将脚手架两端进行锁紧固定的基础上,确保脚手架足够稳定的前提下再在两侧方向上安装,同时要确保上层脚手架与下层脚手架处于同一垂线上,并且两侧的立柱都处于相对稳定的状态。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3外圈框架柱梁分层施工作业

建筑工程外围部分施工作业,其框架柱梁包括三层施工作业,形成三层框架柱梁,工程结构梁柱筋较为密集,且高支模工程属于高空作业,在实际施工作业时,应首先进行柱的混凝土浇筑,进而浇筑混凝土梁板。其次,井格梁屋盖的施工作业,应借助于其梁柱与满堂排架支撑加以有效固定,完成外层支撑与框架梁柱构建的情况下,应全面提升框架柱梁与排架工程的牢固性与稳定性。

2.4混凝土浇筑施工

当代房建土建工程规模普遍较大,墙体层高度较大,为此,在施工实践中为了便于混凝土浇筑作业和消减浇筑环节的自落高度常常采取降低浇筑速度的方法,一般为每2h浇筑1m,禁止一次浇筑过高。具体而言,首次浇筑高度应当高于底板面1m;第二次高度可以达到5.5m,为了避免第二次浇筑自落高度过大,可以运用导管运送混凝土;第三次结合顶板进行浇筑,一次性完成。采用分层施工技术浇筑混凝土,需要严格把控分层浇筑高度,浇筑应当低于分层高度,也应当小于50cm,若施工现场混凝土坍落度处于12-16cm之间,拆除高支模需要注意让施工人员站到安全区域操作,不得在松动、不稳固模板上施工。另外,对于高支模拆除,还不得使用铁棍、铁锤冲击,应当依照一定流程施工,使用绳钩或者人工妥善放置,施工人员不得在悬臂结构边缘处拆除模板。待模板全面拆除之后将其分类放置于存放地点,同时进行拔钉、整修、刷防锈油等后期处理工作,入库。混凝土施工结束,模板也拆除后,自上而下进行贝雷架拆除施工,同时起吊备用,为下一道工序做准备。

2.5高支模的拆除

模板拆除:模板拆模申请批准后,由项目技术负责人组织对有关班组进行技术、安全交底。检查拆模操作层脚手板是否齐全,空缺部分补全,检查合格后,通知木工班组进行模板拆除。模板拆除程序与模板组装程序相反,即先拆除主龙骨→次龙骨→清理主、次龙骨至周边楼板上→模板拆除→清理模板至周边楼板上→搬运主、次龙骨和模板至指定地点。支撑系统拆除:架子拆除时应划分作业区,周围设围栏或竖向警戒标志,地面应有专人指挥,严禁非作业人员入内;拆除顺序应遵循由上而下,先搭后拆,后搭先拆的原则。即先拆栏杆、脚手板、剪刀撑、斜撑,后拆小横杆、大横杆、立杆等,并按一步一清的原则依次进行,要严禁上下同时拆除作业;拆除支撑体系时严禁钢管、扣件直接从高处往下扔,防止损坏楼板。

2.6施工质量安全保障

高支模施工技术在跨度高、空间范围广的房建土建施工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不言而喻,高支模施工技术运用效果对工程建设质量有重要影响。想要提高建筑工程整体质量,保障施工安全,需要从施工技术要素出发,编制科学、合理的专项施工方案。以高支模搭设材料为出发点,选择高质量材料,要求材料合格、安全,符合应用要求,坚决不使用存在缺陷的材料。以实际房建土建工程为核心,立足于工程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的管理制度,贯彻落实制度措施,保证高支模安装、应用、拆除等全过程操作规范。另外,建筑工程安全对建筑企业、建筑质量等均有较大影响,高支模施工安全亦十分重要,相关人员需要制定施工方案,预测、预估可能出现的安全风险,做好防范工作,制定应急预案,定期开展施工安全教学活动,培养施工人员安全意识,使其自觉遵循操作要求开展工作。

结束语

从上述对房建土建工程高支模施工技术的具体应用得知,高支模施工技术解决了许多传统施工技术不能解决的技术难题,既能有效控制施工成本,同时又提高了施工效率,降低了因技术限制造成的安全事故,保障了施工质量。为保障高支模施工技术更好的发挥作用,施工单位要加强对施工人员的技术培训,使他们尽快掌握高支模技术关键并加强规范操作意识,力争通过实践探索出更多新技术的应用途径与发展方向。

参考文献:

[1]张宇.房建土建工程中高支模施工技术的应用研究[J].绿色环保建材,2017(03):138.

[2]戴克任.关于房建土建工程中的高支模施工技术运用分析[J].居舍,2017(32):27.

[3]李林宇.房建土建工程中高支模施工技术的应用研究[J].低碳世界,2017,9(1):180-181.

[4]张云.房建土建工程中的高支模施工技术探讨[J].建筑技术开发,2018,45(20):56-57.

论文作者:黄茂,陈黔,邱文平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1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9/11

标签:;  ;  ;  ;  ;  ;  ;  ;  

房建土建工程中的高支模施工技术要点论文_黄茂,陈黔,邱文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