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点新闻——货币政策应主防通缩而不是通胀——访全国政协研究室副局长杨再平博士,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全国政协论文,通胀论文,研究室论文,副局长论文,货币政策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今年以来,货币政策频频微调,传递收紧信息。到年底,一度偏快的货币信贷得以控制,金融调控的一系列政策越过时滞,开始发挥综合效应。明年货币政策应当着力何处?货币政策怎样才能在稳健的同时透出前瞻性?记者日前采访了有中国人民银行工作背景的全国政协研究室副局长杨再平博士。
经济热度左右调控政策
记者:明年的货币政策仍将选择“稳健”基调。您认为在实施稳健货币政策的同时,如何进行具有科学性、预见性和有效性的政策调控?
杨:准确判断经济热度是把握2004年货币政策的关键。判断经济是否“过热”的标准一般有三个:
第一,物价水平的增长幅度。2003年1~9月份物价增幅水平仍比较低,居民消费物价指数增长0.7%,生产资料物价指数增长1.5%,物价总水平没有通胀压力。且居民消费物价上升主要由于食品和部分服务项目价格上涨引起,还主要起因于季节因素和一些外部冲击,如非典和自然灾害。据国家统计局测算,2003年前三季度我国食品价格上涨2.2%,带动整个价格水平上涨0.7个百分点。目前我国经济的主要问题还是通缩,不能得出“我国经济已经走出通缩”这样的结论,经济“过热”更是无从谈起。
第二,主要商品的供给缺口没有出现。商务部对600种主要商品的供需情况的调查显示,78%的商品供过于求,22%的供求平衡,没有供不应求的商品。由此也只能证明我国经济没有经济“过热”。
第三,潜在的经济增长率还有一定的空间。据有关部门的测算,我国目前的潜在经济增长率大约在8%~10%之间,取中间为9%。2003年上半年,实际GDP增长率为8.2%,估计全年在8%左右,如果没有“非典”的影响,GDP的增长率应接近9%。因此,也不能认为经济“过热”。错误的“过热”结论,会误导宏观经济决策,误导货币政策。因此,我认为“经济过热论”可以休已。
记者:根据您对经济热度的判断,您认为2004年的货币政策主要应关注和把握哪些基点?
杨:首先是中介目标,即货币供应量和金融机构贷款,其增长是应减速还是不减速,如果减速,减到多少?我认为,鉴于2003年末人民银行宣布偏快的货币供应量和金融机构贷款增长已得到控制,2004年就应保持2003年末的增长势头而不必再做大的调整。
这里我还想对“M2增长≤GDP增长+P增长+4%”的不等式,即货币供应量M2的增长速度不能超过国内生产总值和物价增长速度之和加4%的警戒线,提出澄清意见。据我观察,1997年到2002年的经验数据完全不支持上述警戒线。这些年只有2000年(M2增长-GDP增长-P增长=3.9%)在警戒线以内,而差额较大的1998年(8.3%)、1999年(9%)和2002年(9.6%)三个年份的物价恰恰都是负增长。所以,我们的货币供应量增长大可不必受上述警戒线的约束。
其次是作为操作目标的利率是否会调整?2003年以来,人民币存款利率总水平保持基本稳定。自2002年2月21日降息后,金融机构存贷款利率未再调整。2004年,假若物价水平上升超过2%,则实际存款利率为负;假若决策者认为需要给过热的经济降温;加之利率市场化进程加快;再加之全球性升息浪潮出现,这些变数都可能对利率提升造成一定压力。所以,人们不得不关注利率水平的变化。
其三是人民币汇率保持不变还是适当调整,调整幅度会多大?我认为,基调仍然也应该是稳定,但同时也应会在汇率形成机制方面增加市场因素。
货币政策主要防治通缩
记者:在您看来,今后我国货币政策应主要防治什么问题,是通货膨胀还是通货紧缩?
杨:针对1993年经济过热和经济、金融秩序混乱引起的高通货膨胀,我国自1994年明确提出实行“适度从紧的货币政策”,有效地治理了严重的通货膨胀,取得了“软着陆”的理想效果。但1997年以后,我国又出现通货紧缩的趋势,主要表现为物价长期大幅下降。针对通货紧缩的趋势,1998年提出推行“适当的货币政策”;1999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实行“稳健的货币政策”;同年中央12号文件提出“努力发挥货币政策的作用”;2000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进一步发挥货币政策的作用”;2000年6月至今再提实行“稳健的货币政策”,以区别于“积极的财政政策”。
强调“稳健”主要还是担心通货膨胀。但实际上,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短缺经济不复存在,普遍的卖方市场已演变为普遍的买方市场,通货膨胀已不是主要问题、主要矛盾。在新的体制环境及开放格局下,通货紧缩是主要问题、主要矛盾。所以,在我看来,今后我国货币政策的主防问题是通缩而不是通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