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责任审计评价指标不应过分量化_经济责任审计论文

经济责任审计评价指标不应过分量化_经济责任审计论文

经济责任审计评价指标不宜过度量化,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经济责任审计论文,评价指标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经济责任审计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审计方式,审计评价是经济责任审计的核心环节,审计评价的方法包括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它是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的重点,也是难点。

      审计评价指标的现状及误区

      目前,审计理论界对经济责任审计评价体系进行了较为广泛的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是,仍然存在以下不足:一是对经济责任审计评价的理论体系缺乏系统研究,研究视角单一,研究内容分散,如何评、评什么,仍存在较大争议,没有形成统一公认的经济责任审计评价体系。二是理论研究滞后于实践发展,理论研究未能有效解决经济责任审计评价实践中存在的评价依据缺失、评价标准不明等问题。三是没有形成公认的经济责任审计量化评价指标体系,各地经济责任审计评价差异较大,不但加大了审计风险,也影响了经济责任审计结果的客观公允及其利用。

      无论是理论研究还是审计实践,对经济责任评价指标设计争议的焦点都集中在评价指标“量化”与“非量化”之间的博弈。为了保证审计结果的客观公正,目前各地审计机关都在积极探索和推进经济责任审计量化评价方式,将最终的审计成果以及领导干部的经济责任量化为一系列具体的指标,以使审计评价标准化。

      毋庸置疑,经济责任审计量化评价方式,对推动审计评价的标准化发挥了重要作用。客观地看,定量指标确实具有简单明了、可操作性强、可比性高等特点,量化评价有很多可取之处。从报告形式上看,这种技术方法简单易行,标准统一,便于操作;从运用层面上看,也似乎是一种合理公平的审计评价机制。但有两个问题必须弄清楚:其一,审计部门有权自行设定这些量化评价指标吗?审计的独立性是基于审计部门不具体参与、制定相关政策、标准,独立地根据相关法律法规、政策进行评价,如果上述行为于法无据,那么,一些地方自行出台的所谓量化评价体系就有越俎代庖之嫌。其二,量化评价是经济责任审计唯一必然的选择吗?经济责任审计定量评价的指标体系包括经济性指标体系和非经济性指标体系,并非所有的经济责任内容都是可以定量考核的,尤其是非经济性指标体系。在实际工作中,由于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对审计对象的非经济性指标体系难以制定科学合理的定量指标,定量指标并非审计评价的必然选择。尤其应当引起高度关注的是,一些地方在执行过程中存在将评价指标过度量化的倾向,把复杂的审计劳动简化为单一的数字表格流水线作业,这种量化评价方式,模糊了审计对象的个性化、特殊化现实,削减了干部政绩表现的多样性、复杂性,未考虑被评价者的特殊情况。由于受到一些错误理念的误导,一些地方不断推出新的量化评价项目,不断制定新的量化评价指标,不论是经济性指标,还是非经济性指标,以为只要量化指标设计“严密”,就可以达到结果的“科学”“客观”“公正”。然而,随着新的量化评价指标的设立,评价指标的细化,审计干部的积极性创造性并没有得到有效发挥,反而束缚了审计人员的手脚。这种没有原则的过度量化的经济责任评价体系,会阻碍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的健康发展。

      经济责任审计涉及不同层级、不同类别的领导干部,这些领导干部的权责存在较大的差异,应该科学合理地选定最能充分反映单位领导干部经济责任的指标体系。要防止以偏概全,决不能简单套用几项评价指标去判断领导干部履行经济责任的整体情况。审计评价指标需要做到可比较,但可比较并不代表一定要量化,面对那些难以量化的评价项目,不能搞形而上学的量化指标和量化方法,不能为了量化评价而无故量化,更不能将经济责任审计评价指标过度量化。

      所以,要积极寻求审计评价的制度创新,澄清审计实践中的一些错误观念,尤其是要消除审计实践中存在的以下观点:

      “量化评价标准明、结果准”。部分审计人员持有这样一种观点:“只有量化才能评价好”。认为再好的审计评价如果没有量化,就没有说服力。殊不知,一系列看似公允的量化计分项目,却无法掩盖一个致命的缺陷:项目指标设定及计分标准存在的主观性和不完整性。如果不顾实际情况,为了量化而量化,就难免以偏概全。某地设定了一个“廉洁比率”的量化指标评价领导干部廉洁自律情况,计算公式为廉洁比率=(1-个人违规资金/审计资金总额)×100%。姑且不论个人违规金额的界定难以操作,公式本身两个指标也不可比,不知这样的“量化”计算结果能有多少说服力。一些量化指标看上去似乎十分“精确”,但在实际操作中,对于什么是“好”、什么是“较好”难以把握。

      “量化评价易操作、效率高”。目前,基层审计机关普遍存在审计力量严重不足而经济责任审计任务繁重的矛盾,特别是政府换届、干部集中调整时尤为突出,有的基层审计机关被要求三五天就完成一个领导干部若干年度的审计。因此,为了完成任务,快刀斩乱麻,数字化评价表格与这种快餐式的审计便应运而生。

      “量化评价方法好、形式新”。有些地方在强调量化指标的优越性时,美其名曰“一把尺子量到底”,忽略了“尺子”本身的局限性,陷入了机械主义的泥潭。实际上,即使是已经出台的评价指标,也不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理,更不可能包医百病。例如,对于国有企业绩效评价体系的制订,国资委、财政部、原国家计委、国家统计局等多个部门都先后参与过,这么多部门站在不同角度,需要企业达到各部门所规定的要求,困难较大。而已制订的这些指标权重、系数及标准值、指标结构等缺乏坚实的理论支撑与实践支持。

      审计评价指标的改进路径

      经济责任审计量化评价体系如何改革?是审计理论与实践中的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笔者认为,必须坚持以下原则:

      依法客观原则。《党政主要领导干部和国有企业领导人员经济责任审计规定实施细则》规定:审计机关应当依照法律法规、国家有关政策以及干部考核评价等规定,结合地区、部门、单位的实际情况,根据审计查证或者认定的事实,客观公正、实事求是地进行审计评价。这是经济责任审计评价的基本原则和基本方针,必须坚定不移地贯彻落实于经济责任审计实践全过程,不能本末倒置。说到底,量化评价指标只是一种评价手段,而不是评价的最终目标。要克服实际工作中存在的以量化评价为主的错误观点,正确处理好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的关系,将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有机结合起来。

      权责一致原则。由于经济责任审计评价本身尚需在理论和实践中不断完善和改进,因此,应当理性地看待这一现实情况,不能急于求成,更不能越俎代庖。如对于党政领导干部经济责任量化评价指标,应当根据组织、人事部门制定的相应规定实施,不能因为目前量化评价指标不完善就自行设计量化指标。

      全面系统原则。显而易见,一方面,由于量化指标本身的局限,无论是几个或者几十个量化指标,都只能够从某一角度、某一方面反映领导干部经济责任,不利于全面系统评价干部。另一方面,审计报告的最终使用者更多的是从定性的角度来评价干部的绩效情况和责任情况。因此,基于现实的考虑,审计机关在审计实施过程中可以采用量化指标进行分析对比,但最终的审计报告应当更多地采用定性评价方式,以便于干部管理部门利用审计成果,提高审计结果的权威性和公正性。

标签:;  ;  ;  ;  ;  ;  

经济责任审计评价指标不应过分量化_经济责任审计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