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高血压合并脑出血的临床分析论文_吴世雄

吴世雄

湖北省黄冈市脑血管病医院 神经内科 438000

【摘 要】目的:浅析高血压合并脑出血的临床特点,采取有效措施进行预防,提高治愈率,减少致残率和死亡率。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4月至2014年4月期间收治的60例高血压合并脑出血患者,随机均分为两组,每组30例,对照组30例患者采取内科保守治疗,观察组30例患者采取颅内血肿清除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并对患者的起病方式、症状特征及发病部位和并发症等进行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脑出血是高血压疾病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主要是由于小动脉硬化造成的,对高血压合并脑出血患者采取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并给予一定的护理措施效果显著,提高了患者的生存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高血压;脑出血;临床分析

高血压目前是一种最常见慢性病。将收缩压≥140mmHg,舒张压<90mmHg称为单纯性收缩期高血压[1]。脑出血是其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脑出血,别名脑溢血,主要是指原发性非外伤性脑实质内出血,主要是由于高血压小动脉硬化的血管破裂引起的。多见于55岁以上的老年人,具有起病急、发展快、早期可出现偏瘫、意识障碍、致残率及死亡率高等特点[2]。近年来,随着居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高血压合并脑出血的发病率不断上升,严重危害着患者的身体健康。现浅谈高血压合并脑出血的临床特点,采取有效措施进行预防,提高治愈率,减少致残率和死亡率。选取我院2013年4月至2014年4月期间收治的60例高血压合并脑出血患者,随机均分为两组,每组30例,对照组30例患者采取内科保守治疗,观察组30例患者采取颅内血肿清除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并对患者的起病方式、症状特征及发病部位和并发症等进行分析,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3年4月至2014年4月期间收治的60例高血压合并脑出血患者,其中男患者34例,女患者26例,年龄48~70岁,平均年龄为55.5岁。所有患者经过头部CT检查诊断其中22例为丘脑出血,8例为脑叶出血,2例脑干出血,14例内囊出血,14例为蛛网膜下腔出血。所有患者均符合1995年全国第四届脑血管会议制定的诊断标准。其中有既往高血压病史的患者35例,有高血压病家族史的患者5例。两组患者的临床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对照组30例患者采取内科保守治疗,主要包括血压调控、使用止血剂、脱水剂及营养支持治疗。

1.2.2 观察组

观察组30例患者采取颅内血肿清除治疗,患者术前进行CT定位扫描,接着进行穿刺。等到位置确定完毕后,对确定部位进行常规消毒和局部麻醉,等待麻醉起效后,将一次性的颅内血肿粉碎针刺进血肿中心,缓慢吸抽[3]。当观察到吸抽液颜色变淡后,即刻注入3~5ml的无菌生理盐水,闭管3~5h,开管后继续引流,根据引流液的颜色判断颅内积血是否完全流出,待CT复查颅内血肿吸收完毕后将穿刺针拔出。

1.2.3 科学护理方法

两组患者治疗后均进行以下科学护理:

(1)时刻关注患者的血压、呼吸及心电图情况。若血压高压高于160mmHg,低压高于100mmHg时,可口服适量降压药物治疗;若发现患者出现呼吸深慢、脉搏缓慢、血压上升,疑似颅内压增高时需及时进行降颅压处理;护理人员在监护过程中要时刻注意患者的意识状态、瞳孔及生命体征变化,观察是否出现其他并发症,给予及时的治疗[4]。

(2)健康心理护理:高血压患者情绪起伏往往较大,若并发脑出血更会影响其情绪,会给患者及其家庭带来沉重的心理及经济负担。因此,有效的心理护理很重要。患者入院后,护理人员需要耐心讲解相关疾病的治疗及预后情况并帮助患者尽快熟悉医院环境,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护理过程中要主动与患者沟通,了解患者的心理状态,缓解不良情绪,给予其战胜疾病的信心。

(3)所有患者都需安静卧床休息,保持呼吸道通畅,必要时行气管插管或切开术,维持水、电解质平衡及营养摄入。护理过程中需注意无菌操作,防治感染。

(4)对患者的起病方式、症状特征及发病部位和并发症等进行分析。

1.3 判定标准

对患者的生活质量进行随访,按照以下判断标准,优:患者恢复正常生活;良:患者恢复基本生活能力,可进行独立生活;可:患者生活还需部分依赖他人;差:患者无法正常生活,需要完全依赖他人甚至出现死亡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使用软件SPSS12.0对此次实验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 的对比检验法,用卡方检验法对比计数资料,P < 0.05的相关资料有统计学意义。计数资料比较用χ2 检验,P < 0.05 的相关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

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1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n,%)

2.2 起病方式

2.2 起病方式

动态发病,起病急,在情绪激动时发病55例(91.7%),静态发病,睡眠中或安静状态下发病5例(8.3%)。

2.3 症状特征

发病时常常表现为头痛、恶心、呕吐、四肢麻木、意识不清醒、昏迷等前驱症状。60例患者中有前驱症状50例(83.3%),无主要前驱症状10例(16.7%)。

2.4 发病部位

所有患者经过头部CT检查诊断其中22例(36.7%)为丘脑出血,8例(13.3%)为脑叶出血,2例(3.3%)脑干出血,14例(23.3%)内囊出血,14例(23.3%)为蛛网膜下腔出血。

3 讨论

高血压合并脑出血主要是由于脑动脉、静脉或毛细血管破裂造成的脑实质内出血的自发性脑血管疾病。主要临床病症为头痛、头晕、意识障碍、偏瘫、失语等等[5]。具有高发病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三大特征。研究表明其发病原理可能与下列因素有关:高血压造成脑小动脉形成微动脉瘤,当血压突然升高时微动脉瘤受压破裂引起脑出血;高血压还会对脑细小动脉痉挛造成影响,使其远端脑组织发生缺氧、坏死,出现脑水肿;高血压还会加重脑细小动脉坏死,使脑动脉管壁内膜受损,引起脑出血[6]。

近年来,随着居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高血压合并脑出血的发病率不断上升,严重危害着患者的身体健康。现浅谈高血压合并脑出血的临床特点,采取有效措施进行预防,提高治愈率,减少致残率和死亡率。选取60例高血压合并脑出血患者进行观察,对患者的起病方式、症状特征及发病部位和并发症等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脑出血是高血压疾病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主要是由于小动脉硬化造成的,对高血压合并脑出血患者采取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并给予一定的护理措施效果显著,提高了患者的生存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何磊.老年人高血压的临床特征及临床诊治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电子版),2013,15(11):230.

[2]黄育红.64 例高血压合并脑出血的临床诊治体会[J].健康必读(中旬刊),2013,12(4):170.

[3]董艳红.60 例高血压合并脑出血的临床诊治体会[J].中外健康文摘,2014,45(8):99.

[4]徐廷伟,周毅,秦永芳,等.高血压合并脑出血的临床诊治分析[J].中华神经医学杂志,2014,13(2):195.

[5]王旭青,裴俊霞.重症颅脑损伤患者专科护理体会.实用医技杂志,2012,2(5):619-620.

[6]金祝华,游潮,曾力,等.高血压脑出血后继续出血临床分析.四川医学,2012,29(2):209-210.

论文作者:吴世雄

论文发表刊物:《航空军医》2015年5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12/8

标签:;  ;  ;  ;  ;  ;  ;  ;  

浅析高血压合并脑出血的临床分析论文_吴世雄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