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原子医学研究所附属江原医院超声科 江苏无锡 214063)
【摘要】目的:探究彩色多普勒超声对甲状腺肿瘤的临床诊断分析。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3月至2017年3月收治的甲状腺肿瘤患者120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60例。对照组行常规超声诊断,观察组行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对比两组血流信号分布情况及血流参数。结果:观察组血流信号内部分布患者多于对照组,观察组血流信号周边分布及无血流信号患者少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周边及内部分部患者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Vmax、RI大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Vmin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应用于甲状腺肿瘤临床诊断分析可有效分辨良性、恶性甲状腺肿瘤,提高确诊率,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彩色多普勒超声;甲状腺肿瘤;临床诊断
【中图分类号】R4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7)34-0162-02
甲状腺肿瘤分为良性、恶性2种,20%的患者患病后出现甲状腺功能亢进,10%的患者恶化为甲状腺癌[1]。且近年来甲状腺肿瘤发病率逐渐增加,加之该病容易复发,给患者生活带来较大影响,因此,此病的诊断及治疗成为医疗热点[2]。研究表明[3],准确临床诊断是改善手术疗效及预后的重要前提。彩色多普乐超声诊断系统联合多项最新成像技术,生成图像清晰,无云雾感,且灵敏度高,血流图可准确显示手指间动、静脉血流,在实际诊断中起极大的辅助作用。本研究将彩色多普勒超声应用于甲状腺肿瘤的临床诊断分析探讨其效果,结果示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6年3月至2017年3月收治的甲状腺肿瘤患者120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60例。对照组男21例,女39例;年龄为40~65岁,平均年龄为(54.21±9.94)岁;病程为3~11d,平均病程为(4.56±1.69)d。观察组男18例,女42例;年龄为41~64岁,平均年龄为(54.18±10.29)岁;病程为3~10d,平均病程为(4.72±1.63)d。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照组行常规超声诊断。观察组行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患者取仰卧位,垫高颈肩部,充分暴露颈前区。医疗人员根据肿瘤的临床特点,调整诊断仪深度、聚焦等,使图像显示清晰,随后进行检查。采用纵切、横切及多层断面仔细观察观察肿瘤形态、大小、数目、位置及内部回声、彩色血流情况,并对检查结果进行记录。
1.3 观察指标
(1)血流信号分布情况。统计并记录两组诊断后血流信号周边分布、内部分布、周边及内部分布、无血流信号患者人数。(2)血流参数。统计并记录两组舒张期最小血流速度(Vmin)、收缩期最大血流速度(Vmax)及阻力指数(RI)。
1.4 统计学原理
采用SPSS18.0进行统计,血流信号分布情况用n(%)表示,χ2检验,血流参数用用(x-±s)表示,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血流信号分布情况比较
观察组血流信号内部分布患者多于对照组,观察组血流信号周边分布及无血流信号患者少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周边及内部分部患者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P>0.05)。详见表1。
表1 两组血流信号分布情况比较 n(%)
注:与对照组相比,*P<0.05
3.讨论
甲状腺良性肿瘤极为常见,约占甲状腺患者肿瘤的50%[4]。初期一般无明显症状,后期瘤体逐渐增大时,会压迫气管、食管导致患者呼吸困难、吞咽困难等症状[5]。因甲状腺良性肿瘤随时有恶变可能,所以一旦发现需及时治疗,避免恶化。
在本次研究中,观察组血流信号内部分布患者多于对照组、血流信号周边分布及无血流信号患者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周边及内部分部患者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观察组Vmax、RI大于对照组(P<0.05)、Vmin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绝大多数良性甲状腺肿瘤在彩色多普勒超声显示下主要表现为内部血质较为稀疏,血流缓慢;血流内部分布情况较为规则,血管内径较为均匀;肿瘤周围血流信号丰富,周边可见环状彩色信号[6]。绝大多数恶性甲状腺肿瘤在彩色多普勒超声显示下表现为内部血质不匀,血流紊乱;血流内部分布情况不规则,血管内径不均匀;肿瘤周边及内部多有不规则绕行的血流信号,且较为丰富[7]。恶性肿瘤本身外形不规则,硬质无包膜,边界模糊,回声呈实性,不均匀,且多为极低回声,部分为钙化回声,随后伴有声影,而微小的钙化现象对诊断恶性甲状腺肿瘤具有极高的可信度[8]。另一方面,恶性甲状腺肿瘤血流流速峰值、阻力数值均明显高于良性甲状腺肿瘤,通过彩色多普勒超声可较好区别。
综上所述,彩色多普勒超声应用于甲状腺肿瘤临床诊断分析可有效分辨良性、恶性甲状腺肿瘤,提高确诊率,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夏亮,陆涤宇,周俊,等.131I-SPECT/CT多模态显像联合超声及血清Tg对分化型甲状腺癌颈部淋巴结转移的诊断价值[J].肿瘤学杂志,2017,23(04):278-281.
[2]陈然,原韶玲,南杰,等.甲状腺微小癌颈部中央区淋巴结转移超声表现及相关影响因素分析[J].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2017,11(02):239-243.
[3]杨黎明,李强,赵博文,等.甲状腺乳头状癌的超声特征与对侧腺叶合并隐匿癌的关系探讨[J].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2017,52(04):259-262.
[4]丹海俊.甲状腺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超声表现1例[J].中华超声影像学杂志,2017,26(04):333.
[5]袁硕,唐缨,杨木蕾.甲状腺嗜酸性细胞肿瘤的超声研究进展[J].中国中西医结合影像学杂志,2017,15(03):370-72.
[6]王巍.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甲状腺肿瘤的价值分析[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7,08(05):132-134.
[7]韩冬林,程起,吴启兵.甲状腺肿瘤患者经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的临床效果观察[J].中国实用医药,2017,12(10):58-60.
[8]李粉云.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甲状腺肿瘤的临床价值研究[J].中国社区医师,2017,33(17):98.
论文作者:张冰洁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7年3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7
标签:甲状腺论文; 多普勒论文; 超声论文; 肿瘤论文; 患者论文; 信号论文; 对照组论文; 《心理医生》2017年3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