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配电网作为电力系统的三大运行环节之一,是电力系统向客户提供电力的最后一个步骤。10KV的配网最为主要的特征是网络线路多、分布广、供电涉及范围广,并且大多数的供电线路呈树枝状。最近几年以来,我国加大对10KV配网线路的技术建造力度,使得线路的运行速度能够得到提高,但是在现实当中,依旧在配网电力领域依旧存在许多问题。
关键词:10kV配网;电力工程技术;问题;解决策略
一、10kV配网电力工程技术准则
1、10kV配电网应以生产设施为依托,每一个单独生产系统至少应留有一条架空线路走廊,各级生产系统均应有电缆敷设位置。
2、10kV配电网形成多个开环运行的单环网和“T”型以及“#”型网,每隔大约2500kVA(装建容量)对10kV线路进行分段,分段开关和线路联络开关应采用带电压互感器能电动分、合闸的负荷开关,装建容量在630kVA及以上的用户支线与公用线的T接点处应装设负荷开关。
3、环网应以不同的变电站或同一变电站的不同母线作为电源点(在目前变电站少,分步不均匀的情况下,可暂时以开闭所作为电源点)。相邻变电站之间的10kV配电网络主干线,应形成单环行网络(开环运行)。以便在计划检修或事故处理下转供部分负荷,缩小停电范围。
4、10kV配电网络的安全准则是:对于重要用户,必须具备双电源,重要用户中特别重要的负荷,除由双电源供电外,必须要求用户另外增设应急电源。以下电源可作为应急电源:独立于正常电源的发电机组、蓄电池、干电池。在此前提下,应能保证当任何一个10kV电源检修停运时仍保持向用户继续供电。
二、10kV配网电力工程存在的技术问题
1、外力损坏
我国经济发展速度飞快,这就使得既有的10kV配电网很难满足目前的供电需求。第一,我国传统建设的10kV配电网大多都选择架空方式,在接线形式的选择上大多选用树枝状放射式,供电方式为单端电源供电,对于新建建筑的电网架设,大多使用环网供电,附近的架空线作为供电电源。第二,有些用户对供电需要较为迫切,在电网架设工作完结之间就要求供电,这就使得工程无法按照规划全部完成,很多线路都是临时接线。第三,很多主干道上的线路都采用架空接线,面对新建筑物时很容易对线路走廊产生影响,为线路的安全运行带来负面影响。总之,很多老旧城区都没有完善的10kV配电网络,其供电能力较为低下,受地形条件限制,很多线路极为凌乱,导致事故发生率居高不下,严重威胁供电的可靠性。随着我国用电量的急剧增长,很多既有变电站设备以及相应的线路都不能承载所需要的负荷,很大程度上制约了经济的发展。这些线路最大的不足是10kV系统由于处于市区电网核心,使得它要承担的负荷较重,加之运行年限较长,使设备受到较为严重的污染,事故发生率增加。
2、闪络事故
在闪路运行中,供电设备的绝缘件长时间承担高电压进行工作,如果绝缘间表面产生污垢,并且含盐量较高时,在潮湿的环境中极易发生闪络。此外,污垢的累积还会导致设备绝缘的冲击性受到影响,出现雷电等自然灾害时,也会发生闪络。污闪发生的情况并不固定,在单相、多相都有可能发生,有时还会同时在很多部位发生。发生污闪现象会导致单相接地,另外两相的瞬时电压急剧飙升,瞬间电压可高达相电压的2.5倍。一般来说,除去故障以外造成的相电压增加不会威胁到绝缘设备的使用,如果设备的运行环境较为恶劣,将导致绝缘件不耐受电压。如果中性点没有接地,系统非故障相电压副值升高在允许运行的2小时内,有可能再出现闪络点。此外,如果绝缘件的冲击特性是由于污垢造成,其特性会降低30~40%,这时零序电压会在单相接地发生。如果变电站内没有高性能的互感器,就很容易导致铁磁谐振的出现,会产生较大的过电压,一定情况下还会导致相绝缘被闪络击穿,这时接地相会发生短路现象。
3、弧光接地过电压的影响
在电网中运行的过电压设备通常需要承担较大的工频电压、大气过电压等,如果所处地理位置的自然环境较为恶劣,设施建设不够完善,这将给电网的运行带来很大安全隐患。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弧光接地过电压的电压幅值非常高,如果电网中的电流值超过正常范围后,就需要采取有效措施控制接地电弧。在这种情况下,如果采用措施不及时,很难熄灭接地电弧,进而导致接地电压的产生,该电压值非常高,会影响电网的安全运行。
三、解决策略
1、对设计施工要求进行贯彻与落实
10kV配网电力工程建设施工主要在城市道路两侧展开,在进入主城区之后会在主干道上对适当大小的电缆进行合理敷设。为了最大程度地提升10kV配网电力工程施工质量,电力企业需要在设计阶段投入更多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在设计前,设计人员需要对施工条件及所在地区城市发展的要求等进行调查和了解,保证规划方案与规定要求相一致;使用单环网和H形网等开环形式对10kV配网进行设计,与此同时,需要做好各配电线路分层和分级的工作。
此外,需要根据施工区域的实际情况对分段开关进行合理设置。合理应用以上设计方法,在发生故障问题时工作人员会在短时间内明确故障点,在综合分析后会尽快采取有针对性的方案进行处理,能够对以往发生故障时停电范围大、停电时间较长的问题进行规避,进而为人们提供更加安全的电能。
2、对闪络问题的处理措施进行分析
为了减少闪络问题的发生,电力企业需要做好10kV配网线路设备污染清理工作,具体包括以下几方面内容:①在10kV配网线路设备支撑绝缘体,穿墙套管以及转接瓶等位置对防污帽等防污装置进行合理安装,减少各类零部件被污染的情况;②当10kV配网开关室的湿度较大时,出现闪络的概率便会提升,因此,在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对开关室的湿度进行降低,可将实际情况作为依据在开关室中放置一些干燥设备,从根源上解决闪络问题;③电力企业需要派相关人员定期对10kV配网电力工程中的电力设备进行清扫,提升电力设备表面的清洁度,使其均能正常运行,进而为电力系统运行效果的提升打下坚实的基础。
3、做好10kV配网规划工作
合理的10kV配网规划工作可为后期施工过程提供可靠的支持,因此,电力企业需要充分重视此项工作,在实际规划过程中,供电部经研院与发展部需要对10kV配网负载进行合理预测;需要根据电力工程实际情况和各方面要求对网架结构,线路的种类、规格、分布情况、架设方式,变压器、开关设备的类型以及二次系统性能方面的要求等进行明确,提升10kV配网规划的合理性,这样可以更好地适应当前的现状;需要与市政规划部门进行有效沟通,满足城市发展要求,减少工程施工对其他基础设施造成的影响。
4、加大施工技术管控力度
做好施工技术管控工作可以为10kV配网电力工程施工质量提供更多的保障,管理人员需要做好以下工作:①在10kV配网电力工程施工前,管理人员需要组织施工单位展开技术交底工作,让施工人员对施工方案和图纸等进行查阅,掌握各环节施工要点,减少因人为错误出现的技术问题。②在实际施工过程中,管理人员需要与专业技术人员一同前往施工现场进行监管,检查施工人员技术使用的规范程度。发现技术使用不规范的情况时,要求施工人员立刻停止施工,让技术人员在现场进行指导和示范,在施工人员掌握正确的技术后才能继续施工;需要对此环节的质量是否达标进行检查,避免影响整体质量。③在各环节施工完成后,管理人员需要做好质量检查工作,比如线路敷设方式、位置是否正确,电力设备安装的牢固程度以及各项参数设置是否准确等,确保各环节施工质量与规定要求一致,进而充分发挥10kV配网电力工程的建设意义。
结束语
社会的发展离不开电力的可靠供给,10kv配网作为电力系统与用户相连的重要环节,也是整个电力网络的末梢神经。因10kv配网线路的运行环境复杂,且技术问题成因多样,为此应加强对其技术问题的分析和相应解决措施的研究与探讨,并切实应用到工作实践当中,确保配网运行的安全、可靠,进而使人们日常生产、生活中的用电质量得到有效保证。
参考文献:
[1]张著峰.论10kV配网电力工程常见技术问题及处理措施[J].通信电源技术,2016(06):223-224.
[2]李鹏.10kV配网电力工程的相关施工技术问题和应对策略探析[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4(29):91-92.
论文作者:蔡洪刚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8年第1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0/14
标签:线路论文; 过电压论文; 电压论文; 电力论文; 工作论文; 发生论文; 电网论文; 《电力设备》2018年第19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