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变电站是电网建设中输电和配电的关键环节,其具有切断或接通、改变或调整电压的作用。并且变电站承担着为城市供电的主要责任,关系到社会经济的发展,本文对变电站工程建设施工的质量管理及其标准化建设进行了探讨分析。
关键词:变电站;工程建设施工;质量管理;标准化建设;必要性;措施
一、变电站工程建设施工的质量管理
1、变电站工程建设施工材料的质量管理。主要表现为:(1)变电站工程建设过程中,要严把施工材料采购关,全面分析工程材料的特性与质量要求,采购人员要在开发供应商时,针对材料的质量、价格、数量等征求项目工程技术人员的意见,技术人员则要向采购工程师提供准确、全面的数据参考与技术支持,从源头上加强施工材料质量管理。(2)材料质量检测过程中,采购人员要与施工人员互相配合,根据采购方案对材料的相关参数进行直观的检验与核对;然后由专业部门根据电力工程建设标准中强制性质量要求对材料进行相关检验,发现质量问题要及时联系供应商进行替换,每批材料必须经过严格检验方能入场,保证施工现场不得存在不良材料。
2、施工过程中的质量管理。变电站工程建设施工过程中要针对施工技术进行交底;无论哪个工程环节,均要以施工作业指导书对施工过程进行全面指导,要求指导书要经过相关技术部门的审核、批准;技术交底严格执行,项目法人的要求、设计意图、具体的施工技术要求、执行的质量标准等,均要进行详细、准确的交底;施工现场要严格执行设计变更签证工作,如果施工过程中发现问题需要进地技术变更或者设计变更,则要获取设计方、监理工程师以及施工方的签证才能进行变更;并且设计变更相关资料要妥善保管,工程竣工作后要移交甲方;施工过程中要严格参照施工图进行,如果图纸存在问题则要由现场监理与设计方共同研究、分析,问题解决后才能继续施工;相关施工记录非常重要,比如隐蔽工程记录、施工日志、放线定位记录等等。并且要确定质量控制的重点环节与薄弱环节,比如变电站工程中的关键部位通常选择框架结构中的梁或柱;而组立铁塔时的关键部位则为节点间的主材弯曲;对于导地线展放施工而言,关键部位则选择耐张、压接管位置握着力等等。施工质量管理中的薄弱环节通常是指采用新技术或者容易出现问题的部位,在变电站工程中,铁塔基础中心与地脚螺栓中心的重合度、铁塔基础与铁塔坡度的一致性、铁塔螺丝的紧固性等等,需要有重点、有目的的采取质量控制措施,保证管理方法的正确性。
3、变电站工程建设施工人员的管理。主要表现为:(1)做好全面的技能培训与安全教育工作,防止由于操作人员作业失误导致的质量问题。针对新入职的员工或者工种经过调换的人员,要安排相应的基础技能培训,主要培训内容包括:施工面目技术的一般规定、施工现场组织生产管理制度、文明施工的相关要求等,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以及人员的综合素质,介绍一些工程的简单的基本情况与现场环境,在施工人员中间树立全面质量管理的意识。(2)如果工程中引入新材料、新设备或者新工艺等,则要进行及时的培训与推广,全面提升施工人员的施工技术与综合素质。其次,要根据工程实际情况制定完善的施工生产管理制度,成立文明生产管理委员会,主要成员包括设计人员、施工单位委派人员以及项目监理,文明生产管理委员会的主要职责是规章制度的落实与检查,保证施工生产管理的有序化与规范化。
二、变电站标准化建设的必要性
变电站标准化建设需要在遵守国家电网公司《安全规程》和《变电站规范化管理》的规章制度下进行,变电站标准化建设中的安全管理、运行管理、设备管理、资料管理、倒闸操作、设备巡视等是变电站进行标准化建设管理基础工作。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加强变电站标准化建设,不仅有利于标准化建设的实施,同时也可以避免操作过程中出现随意变动的现象。变电站的标准化管理有着主要的几点重要内容:运行方面的管理、技术方面的管理、安全方面的管理、培训方面的管理、文明生产方面的管理。总体来说,变电站标准化建设管理就是一种确保变电站安全运行的有效措施。加强变电站标准建设管理是实现变电站现代化和科学化管理的重要途径。变电站标准化建设主要体现在:(1)变电站的标准化操作。就是将工作中大量的操作步骤结合最好的处理方法,将最好的处理方法作为一种工作规范,以后的变电站操作都以此为条例进行。(2)变电站标准化运行。主要表现变电站建设、变电站文明生产和变电站安全管理等几个方面,变电站的标准化运行还要符合电力公司的规定规范,做好标准化基础的管理工作。变电站标准化建设是一项循序渐进的建设,必须建立合理、实际的、有效的规章规范,确保工作严格的执行。
三、变电站标准化建设的分析
1、变电站设备安全管理标准化建设。变电站设备在长期使用后出现相应的设备缺陷和异常,针对这些无法避免的因素,工作人员应当对容易出现缺陷和异常的设备进行及时诊断和维修,为了确保变电站安全标准化的建设,运行人员对存在严重缺陷的设备应当采取停机措施,定期安排相关人员到变电站进行考察和检修,注意变电站现场的危险点,提前做好预控的防范措施,严格检查设备运行期间工作人员的安全措施,最大限度的避免设备出现缺陷。
2、变电站操作标准化建设。变电站标准化操作主要分为准备、工作和结束三个工作阶段,工作人员需要依据变电站标准化规定的操作规范来操作,在工作过程中,操作人员需要做好相应的安全措施,佩戴安全帽和安全手套防止在危险工作点触碰危险关卡,操作人员也应当具有合格的工作技术,针对周围的环境和设备做出及时的判断和分析。除此之外,在操作人员的工作过程中,还应当有相应的监护人员,保证操作顺利的进行,避免操作过程中遇到的操作事故。
3、变电站巡视检查标准化建设。变电站的巡视标准化主要针对电气设备进行标准化巡视工作。对电气设备的巡视称为巡回检查,通过对电气温度和结构的测量检查,可以有效的监视设备的运行情况,在巡视的过程中,应当根据不同的设备配备不同人数的巡视人员,并且做好详细的检查巡视记录以便随时分析结果。对于特殊情况的巡视应当在特殊的情况下,比如在新设备刚投入运行时的巡视和设备长期存在严重缺陷的巡视,会诊巡视则是集合大部分的工作人员在设备现场针对设备出现的异常做出相应的判断和采取相应的措施。只有在保证变电站巡视质量的前提下,才能提高变电站标准化的建设。
4、变电站问题处理的标准化建设。变电站标准化建设过程中,在长期不变的工作的条件下,变电站各级管理人员及操作人员,很容易处于思想定格的作业模式,随着变电站标准化建设不断更新的过程中,变电站必须要将标准化作业的理念深入人心,对工作人员进行定期和不定期的的工作业绩考核,提高设备检修的专业技术,避免或杜绝工作中出现的不平衡现象,更新并制定更为严格的作业安全生产标准和规章制度全方位高效的的提高变电站标运行标准化建设。
结束语
综上所述,变电站作为电网的重要枢纽,对于人们的生活生产以及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为了保障其安全运行,需要对其施工质量管理及其标准化建设进行分析。
参考文献:
[1]杨华.变电站项目施工的质量控制[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0(4)
[2]廖日明.变电站建设的施工质量与管理措施[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6(33)
[3]孙成涛.变电运行工作的流程分析与标准化体系研究 [D].华北电力大学,2010
论文作者:邹志平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7年第2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1/15
标签:变电站论文; 标准化建设论文; 设备论文; 操作论文; 过程中论文; 工作论文; 人员论文; 《电力设备》2017年第20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