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世:商贸服务业路该怎么走?,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服务业论文,该怎么走论文,商贸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1999年11月15日,中美两国在北京签署了中美关于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双边协议。虽然中国“入世”还有一段路要走,但这一协议的签署,扫清了中国“入世”的最大障碍,必将加快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的进程。
中国“入世”,国内商贸服务业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并存。中国商贸服务业如何面对“入世”后带来的一些新的压力的挑战?本报特摘登有关人士对这一热点问题的看法,以飨读者。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对外经济部部长、研究员张小济,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市场经济研究所副研究员王微 中国“入世”会对国内流通业产生怎样的影响?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对外经济部部长、研究员张小济认为,这种影响将是“革命性”的。他认为,此次“入世”服务贸易的谈判中,开放力度最大的就是流通业,基本上是按大流通概念开放的,开放范围涵盖了从外贸、批发、零售到运输、售后服务等各个方面。该中心市场经济研究所副研究员王微博士也持类似看法。她认为,影响是“严峻”的。她指出,虽然流通在国民经济各行业中属于率先开放行业,几年来也初步形成了多元化的竞争格局,但这种开放只是局部性的,竞争也是低层次的。她强调,事实上,真正体现国际流通业水平的一些大企业和其全新的营销方式还尚未进入。而零售业近几年有限度的开放已使国内商业感到了相当的压力。
那么,国际先进的流通概念又会是怎样的呢?张小济研究员认为,最能代表国际流通业先进性的当是其以分销为核心的新型营销方式。王微博士认为,国外先进的流通方式最明显的优势是高效率和对生产企业,消费者提供的良好服务。从生产者到消费者之间的整个流通过程都是一个有机整体。
尽管“入世”会对流通业带来种种冲击,但专家同时也指出,这种冲击是不可避免的,而且要更多地从积极意义上去认识和理解。张小济研究员指出,真正的挑战在于对这种冲击估计不足。其实,开放就是竞争,没有这种高水平的竞争,中国就难以真正建立起完整的市场经济体制。王微博士则指出,我国坚持以发展中国家身份“入世”,这就意味着服务贸易的开放是渐进的,有一个时间表。政府部门在此期间还可以有所作为,但绝不是简单地搞几个集团,而首先重要的是要对此有明确认识,然后有的放矢地对产业加以引导。对企业而言,则要加紧学习国外先进的营销方式和组织体系,努力提高自身经营管理水平。
国家国内贸易局总经济师黄海 分销业作为一个充分的竞争性行业,中国的市场准入门槛已经很低,我国所承诺的商贸服务业的开放程度已经具备了加入WTO所要求的要价。
黄海认为,我国加入WTO 后虽然会对我国的商业流通领域产生冲击,但这也只是有限的冲击。目前,我国国内商业对外开放的现状,尚未达到需要加以控制的警戒线,还是在“绿灯区”中运行。从数量上看,外商投资零售企业还不到全部企业的千分之一,按照外商投资零售企业的网点占全国零售网点的比重看,更只有十万分之三左右。从销售额上看,包括外商投资和港、澳、台投资企业的消费品零售额也只占到全社会消费的零售总额的2%左右。
虽然外商投资零售企业在数量和市场份额上比重还都比较小,但从目前看,进入到我国商贸业的外商大多都是“重量级”的企业,他们在我国的扩张势头强劲,随着我国市场壁垒的逐步取消,其竞争优势将会日益显现出来。虽然我国的商贸业全面开放还有一个过渡期,但这一过渡期也不过是三至五年的时间,因此,国内的商贸企业必须加快自身的改革步伐,壮大实力,才能参与激烈的市场竞争。
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黄国雄 面对“入世”,零售业当如何应对?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黄国雄说,一要学习,二要自强。零售企业要通过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和经营管理水平,求得生存和发展。
黄国雄说,“入世”后,中国零售业将迎来良好的发展机遇,但同样意味着压力和挑战。黄国雄说,各个国家的零售商进入中国,实际上是把国际竞争引到了国内。对国内零售企业来说,国内竞争已经走向国际化,不仅要面对国内企业竞争,还要面对国外企业的竞争,所以,有的企业束手无策甚至发生倒闭都是可能的。
黄国雄说,零售业必须增强紧迫感和危机感,虚心学习、借鉴国外先进的管理经验、营销理念、促销手段,努力提高自己的经营管理水平。“入世”后,所有的企业都在同一的环境下,站在同一起跑线上,谁能生存完全取决于自身的素质。对国有零售企业来说,必须加快改革步伐,切实转变经营机制,否则就很难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上有立足之地。
黄国雄说,目前国内零售业面临的最大问题是,国有零售商业的改革还未到位,许多企业还未走出困境,私营、个体零售业还不强大,就整体而言,国内零售业还难以与国际大集团相抗衡。所以,政府部门要把握好零售业对外开放的“度”,做到有序开放,逐步实施。
北京商业干部管理学院教授李飞 许多零售企业一直担心加入世贸组织后难以应付,北京商业干部管理学院教授李飞提醒说,只要摆正心态,树立科学的营销理念,努力发挥自身的特色优势,中国的零售业完全可以应对国际化的竞争。
一是要转变营销观念。零售企业要树立科学、整体的营销理念,研究自己的消费者,对自身做一个准确的定位,真正让消费者成为企业营销活动的中心。
二是要从战术竞争转变到战略竞争。近年来许多企业打价格战,这实际上只是一种战术上的竞争,也是一种低层次的竞争。而国外大型零售集团进入中国市场并不看重眼前的得失,更多考虑的是长远的、战略上的竞争。
三是要培育大的零售集团。从政府部门来说,要积极创造条件,有意识地培育大型零售企业集团,作为企业来讲,也要努力扩大规模,增强实力,提高竞争力。
四是要发挥中国商业的特色优势。中国零售业有许多别具特色的优势,比如老字号企业就有自己的消费群体,而这些是外国零售商所不具备也不了解的。只要找准了自己的特色优势,就可以避免与国外零售商的正面冲撞。
近几年国外大的零售商都在中国办了店,但并没有让国内的零售业感到难以生存,相反促进了国内零售业的繁荣和发展。所以,零售业对“入世”不必惧怕。
北京王府井百货集团总经理郑万河 对“入世”持乐观态度的北京王府井百货集团总经理郑万河认为,面对“入世”,百货企业要在提高承受力上下功夫。
郑万河说,从规模和实力上看,国内百货企业难以与国外的大集团相比,面对零售业的进一步开放,百货企业要从三个方面提升自身的承受力。
一是在业务上突破。百货企业要从市场定位、目标划分、市场号召力等方面着手,更好地调整商品结构,拓展服务领域,以适应消费者的需求。
二是在体制上创新。在业务体制上要实施进销分离,改变过去进货权过于分散的状况。从人、财、物的运行体制上,要改变过去粗放无序状态,切实提高效率。
三是在管理上改进。百货企业要尽快在管理上成熟起来,既要实施成本控制,也要对分配、用工制度,包括经营者的使用制度,都要进行改革,让管理真正出效益。
北京东安集团董事长、总经理汤庆顺 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对零售业来说既是机遇,也是挑战。北京东安集团董事长、总经理汤庆顺说,国有零售企业要抓住机遇,加快改革步伐,下功夫增强企业竞争力,迎接挑战。
汤庆顺指出,零售企业首行要抓住机遇,进一步启动消费市场。“入世”后,不少消费品的进口关税都会降低,商品的价格会有所下降,商品的品种会更加丰富。为此,零售企业要抓紧调整经营结构,努力创新营销手段,降低进货成本,提高竞争实力。汤庆顺表示,东安集团所属商场将通过各种营销方式,以最优质的东安品牌的服务,满足广大消费者的需求。
同时,要加快改革步伐。零售企业要努力按照现代企业制度规范自身行为,积极吸收借鉴国外零售业的先进管理经验和营销技术,拓展网上交易、电子商务、信息网络技术等新型营销方式,扩大服务领域,增强企业竞争实力。
汤庆顺对“入世”后东安集团实现年销售额50亿元的目标,充满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