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灌肠治疗慢性盆腔炎的护理体会
陈燕红
(湖州市中医院二病区妇科;313000)
【摘要】目的:分析中药灌肠治疗慢性盆腔炎的护理体会.方法:选择来我院就诊的120例病患为研究对象,依照就诊顺序,分成2组,每组60例。对照组开展常规性护理,观察组接受中药灌肠有针对性的干预护理。分析两组效果。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病患临床疗效及护理满意度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数据存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接受中药灌肠临床治疗的病患,开展中药灌肠有针对性的干预护理方案,能提升病患治疗效果,提升临床护理满意程度,促进病患早日疾病转归,值得进一步推广使用。
【关键词】中药灌肠;治疗;慢性;盆腔炎;护理;体会
[ 中图分类号 ]R2[ 文献标号 ]A[ 文章编号 ]2095-7165(2018)17-0429-01
为了更好地总结有针对性地干预护理方案在慢性盆腔炎疾病中药灌肠临床治疗过程中的应用价值,结合实际情况,本文择取2017年4月-2018年4月我院收治的120例病患为研究对象,并对部分病患开展了中药灌肠临床治疗针对性地干预护理方案,得出心得,现将具体结果汇报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择取2017年4月-2018年4月我院收治的120例为研究对象,所有病患均为患有盆腔炎病症的病患:现将病患随机平均分为2组,每组60例。病患年龄区间为25-48岁,平均年龄为(24.6±49.3)岁,病患的病程都在1-4年至今。对照组病患为30例,病患年龄区间为32-43岁,平均年龄为(30.2±42.5)岁。病患的病程都在1-5年至今,平均的病程为(2.93±1.23)。病患以及家属对本次实验知情同意,同时签署了《知情同意书》。两组病患基础资料无统计学差异,有可比性(P>0.05)。
1.2 研究方法
针对对照组病患,开展常规性的临床治疗及护理方案,具体操作如下:(1)临床治疗:在病患经期结束后,把头孢曲松钠注入到250ml生理盐水之中,以静脉注射为方式,1次/d。同时,给予病患甲硝锉的静脉滴注治疗,2次/d;(2)常规性护理方案,主要包含着健康宣教干预护理及饮食干预护理。在病患接受治疗后,护士应耐心向病患讲述住院环境与治疗的具体方案,告知病患在住院治疗中的相关配合事项,让病患能够提前做好心理准备;饮食干预护理:注重病患日常饮食的营养搭配,依据病患实际的情况变化情况,进行均衡性营养的健康饮食搭配,指导病患养成科学的健康饮食习惯及作息习惯。
针对观察组病患则在常规性临床治疗及护理方案基础上,配合以中药灌肠临床治疗及有针对性地干预护理,具体操作如下:(1)中药灌肠临床治疗:10g红花、15g香附与黄连、15g三棱与羲术、20g党参、30g鸡血藤、50g紫花地丁与半枝莲。在病患经期结束后的第5天,开展中药灌肠临床治疗。在治疗前期需完全排空大便,取病患左侧的屈膝卧位,药液的温度需控制在42℃以内。肛管前端需采用石蜡油予以润滑处理,插入病患肛门25cm左右,缓慢地将药物推入,该操作必须在20min内完成,采用纱布按住病患肛门,并叮嘱病患取平卧位休息2h,1次/d,以10d为一疗程;(2)中药灌肠干预护理:每次中药灌肠均需在病患睡前实施,中药灌肠实际温度需控制于42℃以内,叮嘱病患彻底地放松肛门部位,通过石蜡油来润滑病患灌肠管的前端位置,全程必须保证无菌化操作。插管期间护士必须保持轻柔的操作,如遇阻力不可强行插入至病患肛门,必须保持缓慢地速度。在中药灌肠临床治疗期间,护士必须密切观察病患药液的渗出情况,若发现有渗出情况出现必须及时将敷料更换好,检查病患皮肤可存在感染或者红肿等症状表现,并及时给予相应地处理。
1.3观察指标
(1)对比两组临床疗效情况。
(2)对比两组病患护理满意度评分情况。
1.4统计学方法
本实验使用spss20.0专业统计学软件,对数据中的计数资料使用x2检验计算,计量资料使用t值检验计算,当P<0.05时,组间数据存在统计学差异。
2.结果
2.1两组病患的临床疗效对比情况
通过对两组的数据做出的对比,可以得出观察组的各项得分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15%,组间比较有显著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2.3 两组病患护理满意程度的评分情况
观察组病患的护理满意度为96.66%,其中不满意度为2(3.33),基本满意度为20(33.33),满意为38(63.33);而对照组病患的护理满意度为76.67%,其中不满意度为14(23.33),基本满意度为16(26.67),满意为30(50.00)。观察组的总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数据比较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慢性的盆腔炎,该病症主要是指女性的生殖器官、盆腔腹膜、生殖器官周围的结缔组织的一类妇产科临床常见病症[1]-[2]。多数患有慢性的盆腔炎病患都是在急性盆腔炎并为进行彻底性治疗后,在病患处于较差体质的情况下所诱发的[3]-[4]。慢性的盆腔炎病情相对具有一定的顽固性特征,可致使病患出现白带异常增多、月经紊乱、腰腹部位疼痛等症状,甚至会诱发不孕不育病症。目前,针对慢性的盆腔炎病症临床治疗方法是以保守治疗为主,中药灌肠是当前在临床上应用最多的一种治疗方法。经过本次临床研究及护理体会总结分析,可表明患有慢性的盆腔炎病患在接受治疗期间,配合以有针对性地干预护理措施,不仅能够提高中药灌肠的临床治疗效果,且护理满意程度颇高,是针对于患有慢性的盆腔炎病患在接受中药灌肠的临床治疗期间最佳的临床护理方案。
参考文献:
[1]于思慧. 中药灌肠治疗慢性盆腔炎的护理体会[J].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17,24(32):991-992.
[2]钟月爱. 探究中药灌肠治疗慢性盆腔炎的护理[J]. 中国实用医药, 2017, 04(32):157-158.
[3]孙彩霞. 中药灌肠治疗慢性盆腔炎的护理观察[J]. 航空航天医学杂志, 2016, 19(08):126-126.
[4]刘黔霖. 中药灌肠治疗在慢性盆腔炎中的护理效果[J]. 贵阳中医学院学报, 2016,25(03):238-238.
论文作者:陈燕红
论文发表刊物: 《医师在线》2018年9月1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3/15
标签:病患论文; 灌肠论文; 中药论文; 盆腔炎论文; 满意度论文; 统计学论文; 对照组论文; 《医师在线》2018年9月17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