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护理在心血管病护理中的应用论文_何淑玲

优质护理在心血管病护理中的应用论文_何淑玲

金华市人民医院,浙江金华市321000

摘要 目的:研究心血管患者住院护理过程中实施优质护理措施的临床效果。方法:我院选择2013年5月~2015年5月间诊治的320例心血管病住院患者,根据护理方式不同将其均分为两组,对照组的160例患者实施常规的护理措施,观察组的160例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优质护理服务,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及对护理人员的满意度。结果:通过比较,观察组患者治疗的有效率为95.0%,对照组为75.0%,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对护理人员的满意度为97.5%,对照组为85.0%,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血管疾病住院患者接受优质护理服务能够明显的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促进护患关系和谐发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关键词:优质护理;心血管疾病;临床效果,护理满意度

心血管内科是每个医院为诊治心血管疾病而设定的一个临床科室,所治疗的疾病主要有高血压、冠心病、风心病、心律失常、心肌病、心率不齐以及心肌炎等心血管疾病,在临床上属于一种常见的病症,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健康。本病主要见于中老年人群,具有很高的死亡率[1]。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关注心血管类疾病,不断的提升和完善治疗技术和护理工作。对心血管疾病患者实施优质护理措施能够明显的降低患者的死亡率,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我院选择诊治的320例心血管病住院患者,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基本资料 我院选择2013年5月~2015年5月间诊治的320例心血管病住院患者,其中184例为男性,136例为女性;年龄在24~68岁之间,平均为(40.5±2.6)岁;疾病类型:48例为高血压,88例为冠心病,96例为脑出血,32例为心力衰竭,56例为风湿性心脏病。将所选的患者均分为两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疾病类型等基本信息,未见明显差异,可以进行比较(P>0.05)。

1.2方法 对照组所选的患者实施常规的护理措施,观察组所选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优质护理服务,具体如下:(1)心理护理;心血管疾病由于自身病程较长,治疗难度较高,这就引起患者出现抑郁、焦虑以及烦躁等不良情绪。护理人员在实施护理操作中,需要密切观察患者的心理以及情绪变化,耐心向患者讲解有关疾病的治疗及预防方法,让患者能够真正的了解疾病,改掉错误的认知,缓解患者的不良情绪,鼓励患者积极治疗疾病,正确对待疾病。(2)饮食护理;心血管病程多较长,为一种消耗性疾病。心血管疾病患者主要应选择清淡饮食,禁食辛辣食物,控制食盐摄入量,每天摄入蛋白质约20%,脂肪25%,碳水化合物55%,尽量选择低脂、低盐、低胆固醇以及富含维生素的食物[2]。不可暴饮暴食,少食多餐,缓解胃肠的负担。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禁止饮用浓茶以及咖啡等刺激性饮料,嘱咐患者大量饮水,合理饮食,为身体提供充足的营养,保持良好的作息时间以及生活规律。(3)药物护理;护理人员嘱咐患者严格按照医嘱服用药物,必须保证按量、按时服用,叮嘱患者每种药物服用的时间和剂量,向患者说明药物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提升药物治疗效果。护理人员还需要根据每种药物的不良反应实施有针对性的护理措施。假如患者应用洋地黄类药物,需要注意应用的剂量,同时用药后注意测定患者的心率、血压变化。在应用抗凝药物时,护理人员需要注意有无出血情况,应用利尿剂时注意患者的电解质以及尿量的变化,保持患者血压稳定,避免出现心律失常情况,如出现严重的不良反应,应立即与医生联系,积极配合医生治疗,最大限度的保证患者的生命健康。

1.3疗效判定[3] 显效:患者的心电图测定在正常范围,临床症状显著好转,生活质量明显提升;有效:患者的心电图检测基本恢复正常,临床症状所有好转,生活质量有所提升;无效:患者的心电图检查异常,临床症状未见好转,甚至有所加重。

1.4统计学方法 进行统计学分析时采用SPSS15.0系统软件,用X²表示计数资料,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通过比较,观察组患者中,72例显效,80例有效,8例无效,治疗的有效率为95.0%,对照组患者中,52例显效,68例有效,40例无效,有效率为75.0%,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对护理人员的满意度为97.5%,对照组为85.0%,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小结

心血管疾病在临床中属于一种常见的疾病,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升,生活方式发生了很大的改变,患有心血管疾病患者的数量越来越多,心血管疾病患者到医院就诊的数量明显升高,本病对人们的生活质量以及健康水平产生了严重的影响,因而不仅要在生理以及医疗上对其进行治疗,还需要对患者实施有针对性的心理护理。心血管疾病患者比较特殊,多为中老年人群,受到年龄以及文化程度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对患者的诊治工作难度较高,很容易导致护理人员心情烦躁,这就会导致护患关系恶化,降低临床工作有效率[4]。优质护理服务是说当患者入院之后对患者实施全程的护理,依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实施有针对性的护理措施,让患者在住院过程中享受到高效、优质的护理服务。总而言之,心血管疾病住院患者接受优质护理服务能够明显的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促进护患关系和谐发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权开花.优质护理服务在心血管内科临床护理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伤残医学.2014,24(09):145-146

[2]曹云.优质服务在心血管内科临床护理中的应用[J].中国实用医药.2013,30(25):976-977

[3]宋桂丽,黄文娟.优质护理服务在心血管内科临床护理中的应用[J].中国医药指南.2013,14(25):528-529

[4]马淙,李海灵,周厚湘,等.优质护理模式在心血管内科护理工作中的应用[J].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2013,48(06):164-165

论文作者:何淑玲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前沿》2016年1月

论文发表时间:2016/5/18

标签:;  ;  ;  ;  ;  ;  ;  ;  

优质护理在心血管病护理中的应用论文_何淑玲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