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西种族教育的立法、政策及其启示_巴西历史论文

巴西种族教育的立法、政策及其启示_巴西历史论文

巴西种族教育的立法、政策及其启示,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巴西论文,种族论文,启示论文,政策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巴西号称是世界上“种族民主”的国家,但种族歧视作为一个问题,特别是在近些年来重新引起讨论,有关种族教育的立法与政策尚在不断的完善中。

一、宪法与法律对种族教育给予直接与间接的规定与保障。

尽管巴西没有专门的种族教育法,但宪法、法律及政府的政策以及批准执行的有关国际公约都对种族的教育问题进行了直接或间接的规定与保障。在宪法与法律条款中有关种族或少数民族教育的规定中,主要涉及抽象的种族教育权利和印第安人的教育问题。

1988年宪法规定教育应遵守入学与受教育机会均等的原则,意识形态和教育思想多元化的原则,规定印第安人也可以使用他们自己的语言来进行交流和学习。

1996年通过的全国教育方针与基础法规定,“教育思想和观念多元化及尊重自由和重视宽容”。接受基础教育是公共权利,任何公民、公民团体、地方社团、工会组织、学生团体或其他合法组建的团体,均可要求获得此项权利;巴西教育应考虑到不同的文化和民族对巴西所作的贡献,特别是来自印第安、非洲、欧洲的文化和民族。联邦政府给教育系统提供技术和经费资助,以开展对印第安社区的跨文化教育,实施教学和研究相结合的规划。规划的制订应有土著人社区的人参加,并应列入国家教育规划,其目的是,加强各土著社区的社会文化及母语的实践;实施培养面向土著人社区学校教育的专业人员的计划;开发包含与各社区有关的文化内容的课程和教学计划;系统地编写和出版教材。

从20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中期,巴西吸取以往教育发展中的经验与教训,重新确立本世纪初的教育发展战略,重点解决普及教育与提高教育质量问题。为此,巴西政府制定了十条规划,其中包括印第安人教育计划。1991年,巴西教育部承担了印第安人正规教育的责任。在基础教育司和印第安人教育委员会的协调下及在印第安少数民族代表的积极参与下,巴西教育部制定了全国印第安人教育政策和计划。主要内容是:一是建立专门的印第安人学校;二是混合不同文化;三是提高掌握母语和双语的能力;四是制定一种完整的教学计划。印第安人的教育目的是使印第安人的社会、经济、文化自主,形成具有印第安人特色的教育;印第安人学校应尽量满足各团体的需要和愿望,尊重少数民族和不同文化的特点;在传播普及科学知识以促进理解非印第安人社会的过程中,应加强民族尊严及其文化价值观;制订课程计划应包括正规的教育内容,同时,适当考虑各民族文化、语言的特点。此外,巴西全民教育十年规划(1993年~2003年)的制定也充分考虑到了文化的异质性,其中也特别提到印第安人的教育问题。

巴西宪法把种族歧视定为重罪,这当然也是对教育领域的种族歧视的一种防范。种族歧视主要体现在教育和职业两大领域,劣势种族或者少数民族能否享受到平等的受教育权是检验多民族国家是否存在种族歧视的重要指标。巴西宪法把种族歧视规定为不可保释的重罪,是巴西种族政策的一个鲜明的特点,当然它的效果如何,还有待检验,还取决于进一步的技术上的完善;但它毕竟体现了一种宪法精神。

二、教育领域引进与实施肯定行动方案。

巴西一些大学近年来开始采取肯定行动方案,就是针对少数民族学生,主要是黑人,提供一些入学名额与其他优惠条件。巴西教育部部长简热(Tarso Genro)说,公立大学有义务给黑人提供一定比例的录取名额,但具体的操作形式由各大学自己决定。如巴西利亚大学曾宣布,将20%的录取机会提供给黑人学生,并公布了相应的选拔规则。学生递交的申请被学校接受后要经过一个委员会筛选,这个委员会由5个老师、一些黑人学生和劳工党籍众议员基凯(Erica Kikay)组成,筛选结果将在高考前由政府的“官方公报”公布。那些落选的黑人学生将与其他学生汇总在一起,共同竞争另外80%的录取机会;那些被筛选委员会通过但没有被20%那部分录取的黑人学生,如果其分数达到大学的录取分数线,也将有资格被大学录取。被学校录取的这20%的黑人学生还可以申请大学的助学金,同时学校还对贫困学生进行心理辅导,避免他们产生弃学的念头。此外,学校还将提供一定比例的录取名额给印第安学生,并由印第安基金会负责选拔。里约热内卢大学在2003年把40%的录取名额给黑人新生,但遭到白人学生的反对。

与此同时,一些政府部门也开始实施肯定行动方案。巴西农业发展部长2002年签署了一项命令,在本部门内为黑人和混血人提供20%的工作机会。巴西的劳动部出台一项计划,预留1.5亿美元的20%给黑人作为职业训练基金。

巴西种族教育政策的第一个提案是设立种族高等教育国家奖。历史上,一些群体尤其是处于劣势的巴西黑人,被排除在高等教育的门槛之外,设计此奖就是为了选择和资助那些促进改善黑人的入学条件和入学机会的相关建议或提案。改善的途径就是增加黑人学生入学机会。

巴西的种族歧视由来已久,白人学生上大学,黑人只有极少数可以上大学。现在,公立大学打破常规实施肯定行动而没有向白人学生及其家长作充分的宣传,必然遭遇反对。上公立大学需经过严格的考试,一些白人学生接受了良好的中学教育,并在考试中成绩优秀,但因为一部分名额分配给黑人而被公立大学拒之门外,自然也引起了部分白人的不平。但是公立大学毕竟是用纳税人的钱办起来的,黑人当然应该享受到这种服务。当这种服务缺失时,肯定行动就是一个修补的工具。但这种工具并不一定会带来种族隔阂的消除。而肯定行动方案是由法律强制执行的,巴西高等法院面临的第一个问题并不是名额分配问题,而是宪法确定的大学自治原则是否遭到破坏。黑人政治运动担心法院为保护大学自治会宣布肯定行动决定无效。因此,肯定行动方案还将会受到争议,既有批评也有支持。法律制定者和高层政府官员赞成肯定行动方案,但一些居民不赞成采纳。实际上很多人说肯定行动不适合巴西。他们认为,肯定行动政策的重心在于反对雇用中的歧视和提高黑人学生进入大学学习的机会,一个社会中机会均等的基础并不在于进入大学,而是基础教育。所以有人说巴西的种族教育问题在于是否为劣势种族提供良好的基础教育。保守的民族主义者认为在高等教育方面给予黑人明显的照顾,可能只会使种族问题更糟糕。

三、实行在公立学校使用葡萄牙语教学与尊重语言多样性并存的矛盾政策。

西尔弗(Vieira da Silva)对不同时期的文本与文献(包括16~17世纪的宗教话语和19~20世纪的科学文本)进行的分析,表明科学与宗教话语为学生制造了相互对立的概念:有学问或有教养和文盲或无教养。存在一种错觉,即认为巴西历史上是个单语言国家。这样一些对立的概念贯穿于巴西公共教育政策的历史之中,导致巴西少数民族文化的弱化,总认为生活在巴西的人都使用葡萄牙语。学校系统,被认为是净化语言和文化的地方,参与到吸收、同化语言和方言的过程中;这些语言与方言原本构成了种族高度混杂的巴西社会。

据估计,当今的巴西本地人讲203种语言,而巴西的1988年宪法规定巴西的官方语言是葡萄牙语,正规的公立学校应教授葡萄牙语,这被认为具有明显的冲淡语言多元化的意图。那么为什么巴西宪法的这种规定并未引起很大的震动?他们认为,这种同化语言的政策过去就有,1988年宪法不过是强化了这种趋势而已。

早在20世纪70年代,就有了关于为基本权利丧失的儿童实行双语教学的建议,但在80年代却遭遇回击。一些教育者发起一场概念转换的运动,形成了有关语言的丰富性与教学方法问题的一些正式和非正式的文件,为1998年的全国课程大纲的出台奠定了基础。这些文件旨在克服维护葡萄牙语一统天下的传统思想,提倡语言的多样性。然而,葡萄牙语作为正式的教学用语还是得到明确的维护。官方的姿态,是语言的多样性应得到承认与尊重,但是应有一个标准语言,发挥基本的作用以确保公民的社会参与。有人认为,一方面承认与尊重语言的多样性,另一方面将葡萄牙语作为标准的教学用语,可能又会产生新的种族歧视。他们的观点,是学校不应以损害其他文化的多样化而抬高自己文化的标准化的价值,除非文化的等级分类或文化的废止并不被认作是歧视行为。在巴西,方言被看作与标准语言有差异,没有被看作是能够产生文化的必要的系统,因此,在教育领域建立双语教学或多元文化教育制度,尚有待努力。他们认为,要认真对待语言和文化的差异,要丰富和发展语言和文化的多样性,而不是试图去消灭文化。

在教育话语和日常话语中,语言和文化的多样性永远被视为需要学生去克服的“问题”。正由于此,学校迫使小语种学生统一使用标准化的语言,按照中产阶级阐释的规范行动,认为这是融入社会与参与社会的唯一路径。于是政府召集专家和教育者起草全国课程大纲。最后的草案让聋哑人、土著人及少数民族群体都失去了话语权。

尊重文化多样性与使用葡萄牙语作为正式教学语言的政策,实质是一种文化相对主义,巴西宪法与法律从文本上都规定了文化与意识形态多元化的基本精神,也承认黑人与少数民族的宗教与语言及文化的重要价值,但使用一种标准语言作为学校的正式语言,使文化多元化的基本规定流于形式,含有明显的种族歧视。

四、几点启示。

1.对我国民族教育要给予宪法上的规定与关怀。巴西宪法规定各民族享有平等的受教育权利,并且把种族歧视规定为不可保释的重罪。宪法的这种规定既体现了巴西政府对民族教育的重视,又鲜明地体现了一种基本的人权精神。教育对少数民族的发展是至关重要的,平等的受教育权利是缩小民族差距与体现民族平等的最直接的体现与前提。缺乏平等的受教育权利,谈论民族平等都是空话。民族平等体现在什么地方?它不应仅仅体现为经济发展上的平等,还应体现为基本发展权利上的平等以及相应的平等观念、文化与哲学理念。

平等的受教育权利不仅应是每个公民的基本权利要求,而且应是各个民族的基本权利要求。如果对少数民族教育立法,对于促进少数民族教育将会提供重要保障,但是,一般法律上的规定并没有如宪法规定那样更好地体现权利精神。少数民族教育权利应该在宪法中得到具体的体现。

2.对我国民族教育实施一种补偿政策应形成自己的哲学理念。巴西引进美国的肯定行动方案,在有些人看来是不合适的,但是这套方案背后蕴藏的政治哲学却可以应用于巴西。这种政治哲学在罗尔斯的《正义论》中得到比较完备的表述。罗尔斯认为人们在原初状态下会选择二个正义原则,简单地说就是平等的自由权利原则和差别原则。这种理念认为平等的自由权利的获得不应为历史的与偶然的因素所限制。这样,肯定行动方案就有了哲学理论的依据。一个法治的社会既需要有完善的法律与依法治理公共事务,还需要有一种法律的精神;同样的,政策的实施并不仅仅需要依赖于公共权力,更需要有一种哲学理念或道德观念(比如权利概念)上的认同。巴西在教育领域引进肯定行动方案,之所以存在诸多分歧和争论,表明种族教育政策背后尚缺乏政治学理论的依据,表明某种政策理念尚付之阙如;从深层上说,就是缺少一种文化背景与内涵。政策可以输入和输出,但政策理念必须是自生自发的,必须考虑到一国一地的文化土壤。法律上的制定与政策上的规定对少数民族教育是必要的,但法律精神和政策理念更为重要,更有意义。在民族教育问题上,需要有立法与政策保障,也需要有与此相关的哲学理念。有了相应的理念与学说,民族教育政策不仅能获得更为认同的力量,而且执行起来更为有效。

肯定行动方案后面的政治哲学学说也许与大学的自治精神相冲突。然而应该明白,大学只要是一种公共机构就必然受到公共权力的适当的干预,大学自治只能是相对的。但这只是一方面。另一方面,肯定行动方案本身体现的一种政治哲学精神也不应完全扩大到高等教育领域,它主要应体现在基础教育领域。在巴西的高等教育领域,肯定行动方案还将继续得以实施,巴西政府和各种基金会下一步的主要策略会是建立奖学金制度和采取其他措施,帮助一些贫穷的受惠于名额分配制度被大学录取,但因为贫穷交不起各种费用不得不退学的黑人学生完成他们的学业。在基础教育领域,巴西将会更加重视对种族的基础教育的投资与改进,加大职业教育的力度。

3.语言与文化是关乎民族教育问题的深度因素,需要更加关注。这个问题巴西也没有解决好。公共领域总是有个标准语言问题。一种语言成为标准,其他语言只能被逐入私人领域;相应的,语言承载下的文化有可能会边缘化。这就是文化的多元化与公共领域的交往共识之间的冲突问题。自由主义解决这个问题的路径是把所有的善的标准都放到没有公共意义的私人领域,因此自由主义宣称的一视同仁地尊重所有宗教、种族与历史文化传统都只能成为私人领域的事,都失去了意义,都是可有可无的东西,并不具有公共意义。因此,新自由主义政策在巴西及拉美地区必然遭遇失败。巴西2002年选举中获胜的劳工党在竞选中就主张政策(包括教育政策)应致力于民主、社会宽容、公民身份的建立及承认地方性知识,公开反对新自由主义。同样的,巴西宪法与法律从文本上都规定了文化与意识形态多元化的基本精神,也承认黑人与少数民族的宗教与语言及文化的重要价值,但使用一种标准语言作为学校的正式语言,使文化多元化的基本规定流于形式。多种语言、多元文化与标准语言、交往共识之间存在的矛盾似乎不好解决。但是就文化问题而言,还是可以采取一些办法保留与光大少数民族文化和地方性知识,这是我们需要思考的问题。

运用本民族语言与文字进行教学,是最基本的民族教育政策。除此之外,还可通过课程内容设置等途径反映民族文化上的平等。文化问题是影响民族平等的重要因素,文化包容与共享对于实现民族平等是至关重要的,民族教育可以在这方面有所作为。

标签:;  ;  ;  ;  ;  ;  

巴西种族教育的立法、政策及其启示_巴西历史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