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F预测世界经济的准确性评价,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世界经济论文,准确性论文,评价论文,IMF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F8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6964[2003]06-030314-0182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简称‘IMF’)在每年的5月和10月发布《世界经济展望》,对成员国当年及下一年的经济形势做出预测。因为关键宏观经济变量的预测数据是公开的,所以成员国在制定经济政策时可以此为参考基础。既然WE0的预测有可能会影响经济政策,进而涉及经济形势与走向,我们很自然的会问,“预测的准确性如何?”
1997年之后,这个问题引起普遍关注。当时IMF预测印尼、韩国和泰国在近期经济会持续增长,而且韩国和泰国的经常项目将出现持续逆差;而实际结果是三国的GDP急遽缩减,韩泰两国又出现经常项目大量顺差和资本外逃现象。一些人认为这种预测的错误反映INF误解了东亚经济面临的危机,而另一些人认为IMF的预测是一种蓄意的乐观。由此引起了对IMF的预测准确度的关注。本文将对此做一检验并浅议IMF预测出现偏差的原因。
一、IMF预测的准确性
在IMF的出版物里,我们找不到“forecast”这个词(提前预算或预测某事),而只有“projection”。IMF认为他们的预测是基于当前资料或趋势的预言,准确性是指预测在某种程度上接近实际结果,或者预测大致反映了正确的经济变化趋势。准确只是一个程度问题,没有什么客观标准可以严格衡量,它只能通过一些可供选择的预测方式进行相对判断;并且,衡量准确性的标准对改进预测质量没有任何帮助。因此选择合适的变量来评价预测的准确性很重要。
(一)数据预测的准确性
1.变量的选择
在IMF网站的数据库里,我们可以发现几百种有关各类经济体的预测数据和实际数据,在《世界经济展望》里也有几十种选择性的经济指标。这里,我们选择三个代表性变量:产出增长、通货膨胀率、国际收支经常项目。
选择这些变量一是他们显而易见的重要性,二是其数据的可获性强。考虑到通货膨胀,我们更偏向于采用消费品物价指数(CPl)而不是国内生产总值缩减指数,因为在某些情形,消费品物价指数的平均通胀率更常见。关于经常项目平衡问题,需要说明的是,经常项目不包括政府间的单方面转移,表1中世界经常项目的总计为负数,反映了国际收支项目统计的错误、遗漏和不对称,并且没有包括国际组织和一些国家的数据。
为了更好的了解表格中的数字,有几点必须说明:
(1)IMF的预测经常做修正,一般为一季度一次,因此同一年有多组不同的预测数据,我们选择了WEO中最初公布的数据,假设这些数据最能反映WE0的预测准确度。
(2)对于当年的预测数据限取当年WEO中公布的数据,也就是说表中的数据是IMF的短期预测数据。
(3)表中的实际数据也随时间、信息的完善补充而被修正,我们选择最新的数据,假设这些数据可以减少偏差。
(4)“9·1l”事件后,IMF对世界经济预测做出修正,故2001年有三期WEO。
表1
注:以上数据来源于IMF历年发布的《世界经济展望》。
2.预测数据的准确性分析
分析数据的准确性程度可以采用不同的标准,或者说分析框架,诸如平均差,方差,标准差之类。采用不同的分析框架,得出的结论就会不同。鉴于这些限制,我们采用最传统的经验分析,旨在提供一条认识IMF预测准确性的思路。
观察表1中数据,我们的得出以下几点:
(1)《世界经济展望》关于各经济体的预测准确性呈落差状态,由高而低依次是:先进经济体、发展中国家、转轨国家。
(2)IMF的《世界经济展望》中关于经常项目的预测有很大的改进空间。当然,部分可能是数据的不对称性造成的。
(3)IMF的《世界经济展望》大致预测了经济发展的趋势;修正后的数据比初始数据更接近现实数据,但预测质量没有显著提高。
(二)趋势预测的准确性分析
关于趋势预测的准确性考察的是变量是否真实沿着预测的方向发展。这里虽然不考虑预测误差的程度大小,但是如果我们知道通货膨胀将发生,而能及时制定经济对策以减少损害,这就达到了趋势预测的效果。
观察表1,我们获知IMF大致预测了经济变量的变化方向,但是涉及到经济拐点的预测,例如衰退,还有很多改进余地。
为什么衰退如此难测?简单的说,一方面是由于信息的缺乏,预测学家们既不能获取可靠的实时信息,也缺乏一个可靠的模型,把获得的信息转化成关于衰退的预测。另一方面,在经济繁荣时期,预测学家们缺乏足够的勇气和动因,以致不能做出偏离主流的衰退预测。这也是后文将提到的在预测者中间广泛存在的趋同倾向问题。IMF的经济学家Golden Sachs提到:
为了在同行之前预测到衰退,预测者必须彻底偏离预测主流,并且清楚地知道,在任何年份,稀少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很小。
确实,在2001年初,一般人都预测发达国家的经济增长速度将超过3%,没有任何重要的预测机构曾预测2001年世界的三大经济体——美国、日本、欧盟之中的任何一个将会出现衰退。而在“9·11”事件发生后,预测家们虽然调低了经济增长预期,但是仍没有预测到衰退。可见,对于诸如不确定事件引起的经济拐点或者衰退不仅是IMF的,也是世界预测工作的核心目标之一。
(三)IMF预测准确性的横向比较
我们知道除了IMF对世界经济做出定期预测外,还有其他国际组织或机构预测经济,例如OECD和Consensus Economic Forecast(CEF)。为了全面地了解IMF预测的准确性,有必要对IMF预测做一横向比较,这里我们选择CEF作为比较对象。自从1989年10月,CEF就开始为发达国家提供每月一次的宏观经济预测数据。随着时间的推移,CEF也开始为发展中国家提供预测服务。实际上,其预测是私人部门多组不同预测值得综合平均值。
显然,在每种情形下,尽管差异并不显著,CEF的预测准确性要比WEO的高。笔者认为原因有四:
第一,CEF每月发布一次预测结果,相对来说,它的数据更新及时,且能反映最新信息变化,出版时滞比WE0的更短。
表2 CEF与WEO预测准确性的比较
平均绝对误差
均方根误差
前一年或现一年
时间段(月) CEF
WEO
CEF
WEO
前一年
21
2.08 2.18
3.28
3.4
前一年
15
1.87 2.09
2.96
3.31
现年
9
1.54 1.67
2.28 2.55
现年
3
0.98 1.05
1.52 1.63
前一年
21
1.42 1.52
1.95
2.04
前一年
15
1.25 1.35
1.71
1.82
现年
9
1.02 1.03
1.37
1.37
现年
3
0.71 0.75
0.99
0.99
发展中国家
前一年
21 2.63 2.76
4.09
4.25
前一年
15 2.45 2.79
3.78
4.26
现年
9 1.96 2.23
2.82
3.24
现年
3 1.24 1.34
1.88
2.07
注:以上数据来源于IMF网站的Staff Papers,Grace Juhn,Vo1.49,No.1.
第二,CEF的预测结果是许多私人预测的平均值,倾向于比WEO的准确。
第三,CEF的预测委员会中的经济学家都来自世界各地,一般一国的经济由那一国的经济学家负责预测,相对比较熟悉被预测国的国情,更易获得第一手资料。而WEO的预测委员会成员主要来自发达国家,其数据是由各成员国政府提供。
第四,CEF的所有也是唯一工作是预测,而WEO更多的分析是全球经济前景,面临的危机及政策利益,数据预测只是IMF的一个方面。
然而,Diebold和Mariano认为,数据的比较不能完全说明问题,因为比较不仅涉及到数据选择,还涉及到时间序列问题。同样,Michael Artis在比较实际GDP与CPI两个指数的基础上得出结论,即WEO与CEF的准确性无实质差异。
二、IMF预测偏差的原因
1.关于假设
在分析《世界经济展望》预测的准确性时,重要的一点是要搞清这些预测是在一些关于经济政策、汇率、商品价格等因素假设的基础上进行的。因此,预测数据的准确性严格依赖于假设。如果假设条件稍有变动,预测数据就会有差异。举个例子来说,IMF对发展中国家的预测是建立在调整计划能够持续和成功的实施基础之上的。但是,如果一些国家结构改革的态势不能持续下去,出现一些财政政策或货币政策失误,通货膨胀率等就会完全偏离原先的预测轨道。此外,尽管这些预测是在一套连贯统一的假设基础上进行的,但它们都是一个个分散过程的产物,在这一过程中,地区部门的国别专家对各个单位国家的预测负责。由此,某些国家个别情形的政策偏离,也会影响WEO整体预测质量。针对这种可能出现的意外,IMF一直对某些不确定性强的国家或地区做出尽可能的备选方案。
2.关于数据的来源和实效性
WEO预测所依赖的数据来源于IMF各成员国的官方提供,诚然,这些数据的提供是及时的和全面的,但也不能避免各国政府对数据真实性的修饰行为。此外,WEO的预测结果在发布之前,要经各成员国政府的审查与同意,这一协商机制大大延缓了预测的实效性,使得预测无法包含尽可能多的信息。具体的说,WEO实际上形成于每年的4月与9月,而协商过程使得WEO的发布延后至每年的5月与10月。当然最近两年的WEO都在4月与9月提前发布,说明这一情形在改善。
3.关于偏差
偏差是导致WEO预测准确性降低的原因之一,构成WEO预测偏差的因素有两点:其一,IMF认为WEO的预测结果可以影响私人部门的预期,一般而言,工作人员会倾向于做出有意的乐观预测。当然,如果要使私人部门确信WEO的预测准确性,这种预测的乐观必须在可控范围之内。否则,WEO的预测信誉和影响力将会于日俱减。其二,如果迫于政治压力,预测结果通常是IMF与官方观点或利益的妥协,而非IMF自己的观点。这种情形下,预测准确性自然就降低了。
4.关于预测的模仿趋同性
我们知道,在实际结果出来以前,预测的准确性很难被评估。各类预测机构和个人为了提高预测的准确性,总是依据获得的最新信息修正预测结果。在这一过程中,预测者们难免比较各自的预测结果,从而疑惑自己的预测是否不同于别人的或主流预测;他们也会怀疑别人的数据来源更可信,因此可能互相模仿,导致预测趋同。此外,正如前文所提到的,在这种特殊的环境下,预测者们没有强烈的动因偏离主流预测,也没有足够的冒险精神提出截然不同的预测可能性,毕竟诸如衰退或者其他不确定性事件是很小可能发生的。2001年,几乎没有任何国际机构组织或个人预测到经济增速会减缓,这件事就说明在预测领域,模仿趋同行为性是存在的。即使是WEO这样的权威预测在修正预测时也会参考CEF。
5.关于不确定性
IMF对世界经济的预测是建立在一系列关于政策、汇率、利率及石油价格近期内维持特定水平的严格假设上的。政策、利率受各国政府调控可维持相对稳定,而汇率、石油价格因市场机制作用波动频繁,这些都给预测带来了不确定性。更难以确定的是稀少事件,诸如战争和恐怖主义袭击。值得一提的是,“9·11”事件使国际组织、各国政府和私人部门的经济学家遭遇了经济预测史上的滑铁卢。它是一次和以往的自然灾害或战争完全不同的外部冲击,促使全世界损失惨重,不仅延缓了复苏,而且随之而来的反恐战争长期化使全球经济增加更多的不确定性。此外,伊拉克局势的发展、油价上涨、资讯科技(IT)领域面临的问题、新兴市场的不稳定性以及主要经济体经常账户失衡等,均对全球经济的稳定构成威胁。全球经济面临的不确定性,无论在数量上,还是在范围上在近期经济史上属史无前例。不确定性真是预测学家们最强的敌人。
三、简短的结论
经济预测不仅要求对经济运行机制具有准确深刻的了解、对资料数据的全面收集和分析的严密逻辑,而且需要源于经验和历史的正确直觉,因而是一件很难成功的事情。对经济预测的统计分析显示,经济学家所做出的经济预测并不比简单的外推(“今年的经济增长与去年的一样”)更为准确。这为IMF对世界经济的预测偏差提供了情有可原的理由。
虽然我们还不能确定偏差中有多少是IMF自己因素造成的,但是可以确定的是IMF的预测确实存在偏差,其预测稀少事件的能力也有待提高。在一个充满不确定性的年代寻找确定性的确不易,渴望找到动荡世界背后的规律,正是IMF预测经济的驱动力之一;也由于其无庸置疑的权威性,IMF的预测依然被广泛参考,在某种程度上影响着市场预期。且不论其准确性,IMF的经济学家们对经济形势的预测仍是非常有价值的,建立在严谨经济理论基础上的预测可以帮助预测使用者系统地、全面地认识所面对的复杂经济现象,并在此基础上针对各种可能出现的前景制定出可供选择的政策。因而,成为问题的并不是IMF预测是否有存在价值,而是IMF如何进行预测,以便使之尽可能有效,尽可能合乎逻辑,尽可能合乎实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