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研究观点述要,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论文,观点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去年5月份以来, 江泽民同志在中央党校的重要讲话和在十五大的报告中,重申了进一步学习、认识和把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引起了全党和全国人民的高度重视,理论学术界闻风而动从多方面深入研究这个问题,提出很多新的值得注意的观点,现述要如下:
一、我国经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必然性
关于这个问题,大家在学习和研究中取得了共识。一致认为,我国社会主义的发展所以必须经历一个很长的初级阶段,主要是因为:
1、历史的前提决定。 党的十三大报告中指出:“我国原来是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大国。从上个世纪中叶以来的一百多年间,经过各派政治力量的反复较量,经过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多次失败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最终胜利,证明资本主义道路在中国走不通,唯一的出路是在共产党领导下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反动统治,走社会主义道路。但是,也正因为我们的社会主义是脱胎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生产力水平远远落后于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这就决定了我们必须经历一个很长的初级阶段,去实现别的许多国家在资本主义条件下实现的工业化和生产的商品化、社会化、现代化。”
2、现实的状况决定。自1956 年我国基本完成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改造、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40多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近20年来,我国社会生产力水平有了很大提高,各项事业有了很大进步,国民生产总值、国家外汇储备和若干工农业主要产品的生产能力和生产总量进入了世界前列,粮、棉、钢、煤、肉类、水泥、电视机等产品的总量均居世界第一,综合国力达到可观程度,社会发展接近小康水平,但是,我们还必须清醒地看到,我国人口多,底子薄,生产力不发达的状况还没有根本改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还不成熟,国民经济市场化的程度还不高,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还不够健全,社会主义制度还有待进一步完善;封建主义、资本主义腐朽思想和小生产习惯势力在社会上还有广泛影响,在党内也还有反映。
3、曲折的道路决定。 十三大报告中指出:“在中国这样落后的东方大国中建设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的新课题。我们面对的情况,既不是马克思主义创始人设想的在资本主义高度发展的基础上建设社会主义,也不完全相同于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照搬书本不行,照搬外国也不行,必须从国情出发,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结合起来,在实践中开辟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在这个问题上,我们党作过有益探索,取得过重要成就,也经历过多次曲折,付出了巨大代价。”由于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曲折,也就决定了我国社会主义的发展必须有一个很长的历史过程,必须有一个初级阶段。
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逐步形成
关于这个问题,大家在学习和研究中,大体上有以下两种观点:
一种观点认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是1980年4 月由邓小平同志首先提出而逐步形成的。到1986年进一步丰富、发展和深化,其主要根据是:
1、1980年4月21日,邓小平同志在会见阿尔及利亚民族解放阵线代表团时的谈话中指出:“要充分研究如何搞社会主义建设的问题。现在我们正在总结建国三十年的经验。总起来说,第一,不要离开现实和超越阶段采取一些‘左’的办法,这样是搞不成社会主义的。我们过去就是吃‘左’的亏。第二,不管你搞什么,一定要有利于发展生产力。”其后,我们党针对当时的不同问题,从不同角度对我国正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作出过多次论述。
2、1981年6月27日,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中明确提出:“我们的社会主义制度还是处于初级阶段。”《决议》一方面指出,“我国已经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进入了社会主义社会,任何否认这个基本事实的观点都是错误的。”另一方面又指出,“当然,我们的社会主义制度由比较不完善到比较完善,必然要经历一个长久的过程。这就要求我们在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前提下,努力改革那些不适应生产力发展需要和人民利益的具体制度,并且坚决地同一切破坏社会主义的活动作斗争。”
3、1982年9月1日, 党的十二大报告中提出:“我国的社会主义社会现在还处在初级发展阶段,物质文明还不发达。但是,如同有了一定程度发展的现代经济,有了当代最先进的阶级——工人阶级及其先锋队共产党,社会主义革命就有可能成功一样,在建立起了社会主义制度以后,我们就能够在建设物质文明的同时,建立起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这里,一方面是针对在两个文明建设中,一些人提出我国的物质文明不发达、精神文明建设无法开展的观点,强调了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能够建设社会主义的精神文明。另一方面又说明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以“物质文明还不发达”为根本特征,其它特征归根到底是由生产力不发达造成的。
4、1986年9月28日,党的十二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指导方针的决议》指出:“道德是经济基础的反映,而不是脱离历史发展的抽象观念。我国还处在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不但必须实行按劳分配,发展社会主义的商品经济和竞争,而且在相当长历史时期内,还要在公有制为主体的前提下发展多种经济成份,在共同富裕的目标下鼓励一部分人先富裕起来。在这样的历史条件下,全民范围的道德建设,就应当肯定由此而来的人们在分配方面的合理差别,同时鼓励人们发扬国家利益、集体利益、个人利益相结合的社会主义集体主义精神,发扬顾全大局、诚实守信、互助友爱和扶贫济困的精神。”这段话主要是针对当时在道德建设上,脱离历史发展阶段,提出过多和过高要求的倾向而讲的,并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为立论的基础,阐明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指导方针,表明了我们党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认识在实践中不断深化。
另一种观点认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是在1981年6月27 日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决议》中第一次提出来的,而在党的十二大报告、十三大报告、十四大报告、十五大报告中得到进一步的阐述和深化。1981年6月27日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决议》中, 第一次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概念,指出:“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这是中国各族人民从一百多年来的切身体验中得出的不可动摇的结论,也是建国三十二年来最基本的历史经验。尽管我们的社会主义制度还处于初级的阶段,但是毫无疑问,我国已经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进入了社会主义社会,任何否论这个基本事实的观点都是错误的。”江泽民同志在十五大报告中,进一步重申和阐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指出:“从五十年代中期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开始到现在,经过四十多年特别是近二十年的发展,我国生产力有了很大提高,各项事业有了很大进步。然而总的说来,人口多、底子薄,地区发展不平衡,生产力不发达状况没有根本改变;社会主义制度还不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还不成熟,社会主义民主法制还不够健全,封建主义、资本主义腐朽思想和小生产习惯势力在社会上还有广泛影响。我国社会主义社会仍然处在初级阶段。”
三、正确认识和把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重要意义
关于这个问题,大家在学习和研究中,从不同的角度进行了阐述,大体上有以下三种观点:
一种观点认为,江泽民同志在十五大报告中把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作为一个重要问题加以阐述,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主要表现在:
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基石, 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部论述的基本根据。离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就不可能真正理解邓小平理论,就不可能高举邓小平理论的旗帜。要理解邓小平理论,要高举邓小平理论旗帜不动摇,就必须坚持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不动摇。因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邓小平理论的精髓。一切从实际出发、走自己的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是我们取得成功的根本经验。在面对跨世纪的发展进程中,我们要讲一切从实际出发,最根本的实际也就是中国现在还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同时,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是邓小平理论首要的基本理论问题。要搞清楚这个问题,也必须从中国当前的实际出发,搞清楚什么是初级阶段的社会主义,在初级阶段中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是我们党制定路线、方针、 政策的基本依据。历史经验告诉我们,什么时候从国情出发,我们制定的路线、方针、政策就是正确的,就能得到群众拥护,生产力就会较快发展,各项事业就会顺利推进;反之,如果离开中国的国情,我们制定出的路线、方针、政策就是错误的,就必然脱离现实、超越阶段,就会束缚生产力的发展,甚至破坏生产力,使我们各项事业遭受挫折。可见,只有坚持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从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出发,才能制定出正确的路线、方针和政策,也才能正确地理解我们党为什么在现阶段只能实行这样的路线、方针和政策,而不能实行别的路线、方针和政策,从而在实际行动中,更加自觉地坚持和执行我们党的基本路线、基本方针和基本政策。
3、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是我们统一认识,释疑解惑、 排除干扰、团结奋斗的思想武器。实际经验证明,只有真正认识和掌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才能充分认识到:既然我国处于初级阶段的社会主义,就不能离开而是要坚持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和社会主义本质,要在公有制为主体的基础上,解放和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和消除两极分化,达到共同富裕;既然我国处于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就不能干超越阶段的事情,不能急于求成,就要长期坚持多种经济成份共同发展、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方针,100年不动摇。这样, 就有利于我们明辨是非,警惕右但主要是防止“左”的干扰,真正把“三个有利于”作为我们衡量一切工作成败得失的根本标准,凝聚全党全国人民推进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力量。
4、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是我们认清社会主义事业长期性和艰巨性的指南。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告诉我们,我国人口多、底子薄,发展不平衡,现阶段生产力还比较落后,不仅与发达国家相比,即使与某些发展中国家相比也还有较大差距;同时还告诉我们,我国社会主义制度还不健全,封建主义、资本主义思想影响还广泛存在,还长期存在。要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还需要几代人、十几代人、甚至几十代人的努力。因此,就使我们清醒认识到社会主义事业的长期性、艰巨性。要同心同德,戒骄戒躁,做好长期艰苦奋斗的思想准备。
另一种观点认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使我们对社会主义本质、如何建设社会主义有清醒的认识。1、对社会主义的认识, 主要应当坚持两个相互联系的基本方面:一是在理论上把握社会主义的基本特征;二是从实际出发理解实践中的社会主义表现怎么样的基本特征。只有在这两个方面都能有一个正确的认识,才能使我们既能原则地又能具体地把握社会主义的特征和面貌。2、对社会主义的认识, 应当坚持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提出的几个基本结论,如生产资料的公有制、按劳分配的分配原则等等,这是必要的。但是,还必须从本国的实际国情出发,实事求是,回答什么是现实中的社会主义以及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只有这样,才能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无疑是对马克思主义的发展,是对完善社会主义理论的一大贡献。3、 对社会主义的认识,不应当从抽象概念出发,而应当从具体情况出发,从活生生的实际来谈论社会主义建设。否则,就没有出路。
还有一种观点认为,我们目前从事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精神文明建设。因此,只有正确认识和把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才能正确认识和把握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方向,卓有成效地进行精神文明建设。
四、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含义和过程特点
关于这个问题,大家在学习和研究中,大体上有以下两种观点:
一种观点认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论断包括两层含义:第一,我国已经进入社会主义,我们必须坚持而不能离开社会主义。这里说的是社会性质的方向前提。第二,我国的社会主义还处在初级阶段,我们必须从初级阶段的实际出发,而不能超越这个阶段。这里说的是发展水平和过程特征。只有全面地把握这两方面的含义,才能避免片面性,同右的和“左”的错误倾向划清界限。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发展进程究竟有哪些特点呢?根据江泽民同志在十五大报告中的概括,有如下九点:
1、这个阶段,是逐步摆脱不发达状态, 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历史阶段。这是一个总的概括。
2、这个阶段,是由农业人口占很大比重、 主要依靠手工劳动的农业国,逐步转变为非农业人口占多数,包含现代农业和现代服务业的工业化国家的历史阶段。这里说的是工业化进程,也包括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内容。
3、这个阶段,是由自然经济半自然经济占很大比重, 逐步转变为经济市场化程度较高的历史阶段。这里说的是市场机制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逐步得到实现的过程。
4、这个阶段,是由文盲半文盲占很大比重、科技教育文化落后, 逐步转变为科技教育文化比较发达的历史阶段。这里说的是社会事业全面进步,人的素质全面提高的过程。
5、这个阶段,是由贫困人口占很大比重、人民生活水平比较低,逐步转变为全体人民比较富裕的历史阶段。这里说的是人民生活从贫困经过温饱、小康逐步走向比较富裕的过程。
6、这个阶段,是由地区经济文化很不平衡, 通过有先有后的发展,逐步缩小差距的历史阶段。这里有一个发展较快的地区带动、帮助发展较慢地区,实现地区经济合理布局,协调发展的过程。
7、这个阶段,是通过改革和探索, 建立和完善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体制和其他方面体制的历史阶段。这里说的是社会主义在改革中不断前进的过程。
8、这个阶段, 是广大人民牢固树立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自强不息,锐意进取,艰苦奋斗,勤俭建国,在建设物质文明的同时努力建设精神文明的历史阶段。这里说的是两个文明协调发展和人们应具有什么样的精神状态的过程。
9、这个阶段,是逐步缩小同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 在社会主义基础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阶段。这又是一个总的概括,是在分别叙述了经济社会现代化进程中的各项任务以后,从当代世界的比较和从中国历史的发展中,来看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担当的历史任务。
另一种观点认为,对于什么是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邓小平同志有一个简明的概括。他说:“社会主义本身是共产主义的初级阶段,而我们中国又处在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就是不发达的阶段。”这段话表明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内容和主要特征。根据邓小平同志的概括,党的十三大报告指出,我国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它不是泛指任何国家进入社会主义都会经历的起始阶段,而是特指我国在生产力落后、商品经济不发达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必然要经历的特定阶段。我国从五十年代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基本实现,至少需要上百年的时期,都属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阶段,既不同于社会主义经济基础尚未奠定的过渡时期,又不同于已经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阶段。”
五、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和根本任务
关于这个问题,大家在学习和研究中,大体上有以下两种观点:
一种观点认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力之间的矛盾。为了解决这个主要矛盾,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发展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改善人民的生活,应当成为我们考虑一切问题的出发点和检验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这是因为:
1、从生产力方面来说, 我们已经初步建立了社会主义的物质技术基础,但是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和生产的社会化、商品化、现代化程度,还远远落后于资本主义发达国家。主要表现为生产力发展不平衡性,在农村自然经济仍占优势,一些地区还没有摆脱贫穷落后状态等。
2、从生产关系方面来说,剥削制度已经消灭, 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主体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和通过按劳分配走向共同富裕的原则已经确立;但是,不仅社会主义公有制和按劳分配原则本身还不完善,需要有个不断完善的过程,而且还必须在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前提下发展多种经济成分,在以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前提下实行多种分配原则,在共同富裕的目标下鼓励一部分人通过诚实劳动先富起来。与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相适应,不仅存在非劳动的合法收入,还会存在占有他人劳动的剥削收入。
3、从上层建筑方面来说,广大劳动人民已经成为国家的主人, 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政治制度和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中的领导地位已经确立;但是,建设高度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所必须的一系列经济文化条件还很不充分,封建主义、资本主义腐朽思想和小生产习惯势力,还在社会上有广泛影响,并且经常侵袭党的干部和国家公务员队伍。
另一种观点认为,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们党纠正了“以阶级斗争为纲”,把两个阶级、两条道路、两条路线的斗争作为主要矛盾的错误,重新明确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是最根本的拨乱反正。从十二大到十五大我们党始终坚持这个关于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论断。强调只有在矛盾全局牢牢抓住主要矛盾,推进社会生产的发展,才能妥善有效地促进各种社会矛盾的解决。为了解决这个主要矛盾,党的十五大报告重申了整个初级阶段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社会生产力,必须把经济建设作为全党全国工作的中心,各项工作都要服从和服务于这个中心。一切有利于社会主义生产力发展的,都是符合人民根本利益的,因而是社会主义所要求的或允许的;一切不利于生产力发展的,都是违反人民根本利益的,是社会主义所不允许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历史条件下,把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生产力,作为考虑一切问题的出发点,把“三个有利于”作为检验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更加具有直接的决定意义。
六、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
关于这个问题,大家在学习和研究中,大体上有以下两种观点:
一种观点认为,党的十五大报告中,郑重指出:“全党要毫不动摇地坚持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把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同四项基本原则、改革开放这两个基本点统一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这就是说,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们要始终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一百年不动摇。要按照党的“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的要求,把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同四项基本原则、改革开放两个基本点统一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要坚持一个中心,而不能搞两个中心;要坚持两个基本点,而不能只有一个基本点,这样才能把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政治、文化各项事业推向前进,实现社会的全面进步。为了实现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党的十五大提出和制定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这个基本纲领包括经济、政治和文化等三个方面:
1、从经济来说,“就是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市场经济, 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多种分配方式;坚持和完善对外开放、积极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
2、从政治来说,“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 在人民当家作主的基础上,依法治国,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坚持和完善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政治协商制度以及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发展民主,健全法制,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3、从文化来说,“就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培育有理想、 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为目标,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坚持用邓小平理论武装全党,教育人民;努力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教育科学文化水平;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重在建设,繁荣学术和文艺。
另一种观点认为,党的十五大报告用三个“就是”、三个“这就要”概括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政治、文化的基本目标和基本政策。它们有机统一,不可分割,构成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这个纲领是全党全国人民共同奋斗实践经验的总结,是我们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认识的深化,是党的基本路线在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的展开,也是理论上的一个新概括。它是从现在开始一直到下世纪中叶,党领导全国人民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推向前进的行动纲领。执行这个纲领,要求我们时刻不忘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要求我们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要求我们把初级阶段的长期性,同抓住机遇、促进发展统一起来;要求我们紧紧依靠工人、农民、知识分子,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
标签: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论文;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论文; 社会主义社会论文; 制度理论论文; 经济建设论文; 社会主义革命论文; 制度文化论文; 中共十五大论文; 经济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