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立董事能否激活独立审计?,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独立董事论文,独立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独立董事是指来自公司外部,与公司没有直接利益关系,用以制衡执行董事,确保公司安全稳健运行,保护股东,尤其是中小股东利益不受侵犯的董事。独立董事制度的引入,至少从以下三个方面有利于独立审计的发展。
1.由独立董事聘任独立审计人员,降低了委托需求的虚假动机。独立董事使广大中小股东的利益得到了保护,对大股东和内部人控制的现象起到了一定的遏制作用,降低了会计造假的可能性。
2.独立董事为注册会计师进行审计提供佐证。我国赋予独立董事特定的权力,如独立董事所发表的意见应在董事会决议中列明;公司的关联交易必须由独立董事签字后方能生效。这将使注册会计师能从独立董事的意见中洞察公司的情况,减少被蒙蔽的现象。
3.独立董事为注册会计师提供质量较高的会计资料。董事会下设审计委员会、薪酬委员会等多个委员会,并主要由独立董事担任主席。其中由独立董事任职并控制的审计委员会的职能主要包括:检查会计政策、财务状况和财务报告程序;监督、控制内部审计,并为注册会计师进行审计提供必要的申明和协助。独立董事的引入强化了公司的内部控制制度,提高了注册会计师据以发表审计意见的会计资料的真实性,有利于防止管理当局购买审计意见,为审计的独立、客观、公正提供了一定的保证。从上面的分析来看,独立董事制度的引入能更有力地促进独立审计的职能发挥。
独立董事真正激活独立审计、遏制会计造假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1.监事会和独立董事的职权范围应有明确的划分。由于监事会处于公司内部,其权力和义务仍可以公司法和《治理指引》的规定为准;对独立董事的职能定位,则要从其自身优势出发,由于独立董事独立于任一股东、不在公司内部任职、与公司或公司人员没有经济的或家庭的密切关系,因此,独立董事可以不受任何利益的局限而公平地对待全体股东、董事和经理人员,维护全体股东和整个社会的权益。因此,可以考虑赋予独立董事或其主持的机构以下职能:提出经理人员的候选人或组织实施董事会、经理层的业绩评价;提出董事、经理人员报酬方案;对关联交易是否公开、公平、公正发表意见;董事会的决议可能会对不同股东产生不同影响时,对该决议的公平性发表意见。但独立董事处于公司外部,信息主要来源于公司领导层的汇报,他的监督不能保证消除上市公司管理中的不规范现象,证券监管机构和股东大会才是监管的主要力量。
2.建立合适的独立董事选拔机制。我国应考虑尽快建立独立董事的行业协会组织,如“独立董事协会”,通过协会加强独立董事制度建设,规范独立董事执业行为,并逐渐建立独立董事执业准则和独立董事评价体系,促使独立董事遵守客观、公正、独立的执业原则;明确独立董事执业责任,提高独立董事执业水平。证监会应先对独立董事进行初步的培训和指导,并予以监督。
3.我国推行独立董事制度要结合公司实际逐步实行,不可搞形式主义,一哄而上。在聘任独立董事时还要切记不可盲目聘任名人做独立董事,要看他是否能凭借自己的专业知识和高度负责的精神为公司服务,有否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参加公司的会议,并完成公司赋予他的任务,切实保护中小股东的利益。此外还要加强相关配套设施的建设,如经理人市场的建设,完善对管理层的激励和约束机制,如对管理层的报酬引入期权、期股等金融工具,使管理当局的利益和股东的利益趋于一致,并通过成熟的职业经理人市场引入竞争机制,督促经理人员勤勉工作;对提供虚假审计报告的注册会计师及其事务所要进行严厉的惩戒,并建立完善的民事赔偿制度,要求提供虚假审计报告的责任人对受害的中小股东提供巨额赔偿,增大其提供虚假审计报告的成本,从利益驱动机制上进行制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