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改革开放的脚步,我国的各行各业都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其中建筑行业不仅给我国国民带来了充足的经济收益,还大大的改善了我国城镇的面貌。随着建筑行业的发展,人们对于建筑质量的需求越来越高,其中建筑电气工程就是人们最主要关心的话题,因为这关系到住户的人身安全。在建筑电气工程当中,防雷接地技术是一项重要的问题,随着时代的进步,防雷接地技术也在不断地进步着,在符合技术创新的情况下,进一步的完善着自我优化,最终保证人们对建筑物的安全使用。
关键词:防雷接地技术;建筑电气安装;建筑质量;建筑工程
1.防雷接地技术在建筑电气安装中的应用概述
1.1防雷接地技术原理
在建造建筑物的过程当中难免会涉及到电气设备的安装,这个时候就必须要采用防雷接地技术,防雷接地技术的原理主要是通过建筑物接内器,将建筑物内电力设备的接收器和大地之间相连接,这样在雷雨天的时候可以将电荷传导到大地当中,避免建筑物发生雷击现象。
1.2防雷接地技术目的
防雷接地技术是当前在建筑安全领域的一项重要的任务,具有很强的专业优势,可以通过技术手段来有效的降低建筑物发生雷击的概率,减少被雷电击中的伤害。防雷接地技术可以将电流引导至大地当中,通过相关的装置,可以避免自然雷电现象带来的建筑物内部用户的财产损失和人身伤亡。
1.3防雷接地技术的重要性
雷击现象是自然界当中最为危险的一种自然灾害,假如人体受到雷击,轻则烧伤还会产生一系列的后遗症,重则当场毙命,假如电器受到雷击则会直接报废,因此建筑物一定要做好充分的防雷准备。在建筑物当中一定要应用防雷接地技术,这既是对用户人身安全的负责,也是对用户财产的保障。
2雷击成因、入侵途径以及其危害分析
雷电现象作为放电现象是以雷云为主要元素,以大地为次要元素的。通常而言,雷电波入侵电气设备多被学者以感应雷和直击雷作为主要方式,前者中所具备的过电流过电压通常以以下几种为主:
(1)建筑物当中所存在的信息线路被涉入。
(2)供电电源线路涉入。以直击雷为对象,其在进入高压电力线路后,以低压线路完成传输。
(3)利用接地体地电位反击电压入侵。雷击现象出现时,巨大的雷电流对大地进行爆发性的涉入活动,从而使其他接地体的临近与其产生高压地电位反击的状况。
3建筑电气安装中防雷接地技术分析
3.1金属突出屋面防雷接地处理
屋面防雷输于外部防雷系统。在具体的防雷作业中,要求以钢结构为主要材质,进行相对应的塔式造型设计,从而保证针式接闪器的合理布置,另外,电涌保护器的具体选用也必须符合相关标准,即首先具有幅值,同时具备衰减雷电流陡度,而主楼的防雷设计也必须符合二级防雷保护措施的要求,裙楼则以三级防雷保护措施为准。由于金属结构本身具有高度的引雷效果,所以必须以接闪带的使用为主要考虑。值得一提的是,无论哪种防雷形式的设定,其最终目的均是为了获取良好的防雷效果,所以其本身的施工作业具有较强的适用性要求,即一切以实际的防雷作业需求为准则。
3.2采用暗敷方式安装建筑工程电气设备防雷引下线的施工技术
当采取暗敷方式安装建筑工程电气设备防雷引下线时,施工人员应首先利用手锤调直扁钢,并确定安装的具体位置,将加工处理好的扁钢材料运送到位。安装施工时则应严格遵守相关的设计规范和施工技术要求,在指定位置将断接卡子以及接地体等与防雷引下线连接在一起。随着建筑工程高度的增加,敷设的防雷引下线长度也将随之增加,并最终连接到建筑工程顶端的避雷网上。一般情况下,暗敷防雷引下线所使用的镀锌圆钢应保证其直径能够达到8mm以上,同时镀锌扁钢应采用截面高度达到48mm以上规格的施工材料。
3.3采用明敷方式安装建筑工程电气设备防雷引下线的施工技术
施工人员在确定好具体的安装位置后,将防雷引下线调直并运送到位,并通过大绳拉升的方式将其提升到建筑工程顶部,然后按照自上而下的顺序将防雷引下线依次固定牢固,并将断接卡子与防雷引下线连接在一起。若根据电气安装工程的施工要求,需要处理防雷引下线的接头位置时,施工人员可以采取焊接的方式来进行处理,同时在焊接处应采用相应的防腐处理技术。当敷设的防雷引下线与地面间距大约在2m左右时,可以通过保护管来保护防雷引下线,应注意使用红白油漆对保护管外侧进行涂刷。采用明敷方式安装建筑工程电气设备防雷引下线的施工时,目前常用的是镀锌螺栓来进行安装,以保证接地体以及断接卡子可靠连接。
3.4防雷接地施工避雷支架的安装
在安装避雷支架的过程中要依照施工要求,利用错位打眼的方法进行安装。对避雷支架进行安装的具体过程如下:第一步根据图纸要求确定出需要打眼的位置,在确定位置的过程中不能凭主观意向猜测,如操作现场的情况背离了图纸要求需要与相关人员联系,确定打眼的具体位置。第二步利用电锤,在成品墙外10cm的地方进行直线打眼,随后,在打好的眼中插入避雷支架并进行泥浆封锁。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最后一步对施工过程中出现的粉末进行处理和清楚,并洒上一定量的清水。
3.5防雷接地施工避雷网安装施工技术
在对避雷网进行安装与施工时,第一步要考虑选择那种类型避雷网,一般情况下对避雷网的网格做出了具体的要求,要求其不能超过10m×10m,该要求是针对二级防雷建筑而言。之后安装时要在墙体打孔,并将避雷支架的位置确定好,随后为保证避雷支架足够牢固,要对避雷支架和镀锌原钢进行焊接工作,与此同时为避免焊接部分出现锈蚀的状况,应注意做好打磨和涂沥青的相关处理。随后应该连接壁垒网与建筑物突出的金属部位,从而使防雷效果能够达到最佳程度。
4.防雷接地技术应用水平提高的策略
4.1施工准备工作
为了提高防雷接地技术的应用水平,需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从各个环节入手进行准备,减少损失。针对接地项目加以筛查,及时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具体的操作当中人工接地位置需要处于留置状态,并安排工作人员完成清理,选择安装设备,提高设备设置的完备性。防雷接地技术应用到实践当中要想发挥积极的作用,还需要针对施工所需的工具和材料加以筛查,保证无损坏,提高施工的顺利性。
4.2掌握影响因素
无论什么工程,均会受到周遭环境的影响,尤其是电气安装工程中的影响因素较多。加之防雷接地施工技术相对复杂,对于建筑的影响较大,所以需要充分考虑影响因素。防雷接地安装工程当中,接地体的选择非常重要,与整个安装工程的质量都具有直接的关系。选择接地体的时候要考虑深基础和底板钢筋,做好引线的安装工作,保障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
4.3选择施工材料
施工材料的质量也相当重要,直接决定了施工的效果。为此需要提高施工材料质量,从购买阶段入手,选择符合安全标准的材料。在运输过程中小心存放,避免损坏。针对施工材料的储存要符合要求,避免潮湿、高温、雨雪等,以免破坏材料的质量。
4.4了解相关规定
安装施工人员在进入施工现场时,执行国家相关安全操作规程与公司的有关安全规定,给每位施工人员普及安全教育,做到防患于未然;施工工具需要专人看护,避免出现漏电、触电事故,进行高空作业时,一定要检查施工人员的安全带并配备灭火器,避免焊接时出现意外引起火灾。最后,在防雷接地施工时,出来一些主要装置,还需要相应辅助设备在施工过程起优化完善作用,减少外界因素影响,选择具备一定抗干扰性能的施工方式,促进施工技术有效落实。
4.5科学设计防雷接地施工结构
建筑中的防雷接地施工,关系到雷电灾害出现时建筑物及居民的安全,在建造设计时,需严格按照相关设计图纸施工,在设计时应充分利用现代化科学技术手段,针对建筑物特点与要求,对实际的施工工艺和施工方法有针对地选择,如垂直局部接地、水平局部接地、网络式接地等,用科学的防雷结构形式提升建筑物防雷水平,在最低的成本下建造效果最好的防雷接地设施。此外,要切实做好建筑自身金属结构和防雷结构的连接工作,与建筑物金属管路之间开展连接,保证防雷接地的可靠性,充分考虑施工过沉重的每一个细节,严格按照施工要求推进。
4.6施工过程中采用的技术手段
防雷引下线的操作应在设计图纸的基础上严格执行,必须按照安装图纸所示的防雷区域进行安装,不能私自更换位置并连接地下钢筋柱。如果将带电家具连接到接地体,金属通道和电缆托架必须做好连接,卫生间要做好电位连接。在安装过程中,需要学习侧位打眼的技巧。首先要画出需要打眼的位置,然后用电锤在距离墙10cm处放拉一条实直线便可以进行打眼工作。此时,将防雷支架放在直线末端的孔中,然后倒入泥浆,进行填充,最后拧紧防雷支架,将地上粉末清理干净,并洒上水。安装防雷支架后,进一步安装防雷网,将镀银圆钢拉伸并即衔接到避雷支架处,有效尺寸必须大于6cm的避雷设备与建筑突出部位实现正确衔接,焊接的部位要清洁,由不锈钢油漆或银粉刷一遍。
结语
总而言之,对于建筑工程而言,安装防雷接地工作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防雷接地工作可以有效保证建筑物功能的长期使用。因此需要严格按照相关规定,对防雷接地进行安装与施工,要确保质量与效率的对避雷网、支架等环节进行制作,脚踏实地的将防雷效果落到实处,基于如此让建筑更加电气化和智能化,更好的服务于人类。
参考文献:
[1]次仁多吉.建筑电气安装中防雷接地施工技术与注意事项分析[J].化工管理,2018(36):194-195.
[2]潘洁.浅谈建筑电气设计中的防雷接地技术[J].居舍,2018(31):59.
[3]谢周莲.电气安装中的避雷接地施工技术要点[J].科技经济导刊,2018,26(27):89.
[4]张明毅,王刚,张晋.关于建筑电气安装中防雷接地施工技术及注意事项分析[J].低碳世界,2018(10):226-227.
[5]黄得明.建筑物电气设备安装中避雷接地装置安装安全技术[J].科技经济导刊,2018,26(20):77.
[6]周茂盛.建筑电气工程避雷接地装置安装安全技术的探讨[J].石油和化工设备,2018,21(01):76-78+75.
论文作者:刘建廷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20年第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4/20
标签:防雷论文; 建筑物论文; 技术论文; 支架论文; 建筑论文; 施工技术论文; 建筑工程论文; 《基层建设》2020年第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