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顺义区医院口腔科 101300
摘要:本文就我科2016年收治的2例牙源性面部皮肤瘘管病例进行分析。通过正确的诊断及对症处理,治愈牙源性面部皮肤瘘管。
我们查阅文献发现有大量的牙源性皮肤瘘管被记录,在临床中也会经常遇到123。牙源性面部皮肤瘘是由于牙体或牙周的化脓性感染,脓液由皮肤开口排出,形成皮肤肉芽肿或瘘孔的疾病。在临床上常因忽视对病源牙的检查和处理,有些患者多次到其他科室就诊和处置,致使皮肤瘘管长期排脓,经久不愈,个别患者面部凹陷畸形,严重影响生活质量。本文就我科2016年收治的2例面部皮肤瘘管病例进行分析。
病例分析
病例1:男,62岁,因“ 颏部反复肿胀畸形3年”口服抗生素后肿胀缓解,瘘管未见消失。于门诊诊治。检查:42牙体变色,牙冠重度磨耗,叩痛(-),牙髓活力测试(-),无松动,根尖区牙龈未见明显异常,前庭沟无丰满,颏部凹陷畸形,可见皮瘘,无脓性分泌物,42根尖片显示根尖区大面积阴影,根尖孔疑似吸收,初步诊断为 42慢性根尖炎,面部皮瘘。处理:42行牙髓治疗,打开髓腔可见黄色脓样分泌物,根管冲洗,换药,根管充填,2周后复诊皮瘘消失。最终诊断为42慢性根尖炎伴伴面部皮肤瘘管。由于颏部畸形,建议整形医院治疗。
病例2:男,25岁,因“左下智齿反复肿痛2年余,左面部皮瘘1月”,患者外院脓肿切开,冲洗换药,并口服抗生素,未见明显好转。于门诊就诊。 查体:左下颌角处可见皮瘘,38近中位阻生, 近中龈袋深, 探诊可见少量脓性分泌物,周围牙龈稍红肿,张口度正常,37牙冠无龋坏,叩诊 (-),牙髓活力测试 (同对照牙), x线片示37无龋, 根尖无阴影, 38近中倾斜,近中牙槽骨可见低密度影。 初步诊断: 38慢性冠周炎,面部皮瘘。 处理:拔除38,大量双氧水+生理盐水冲洗拔牙窝,口服头孢类药物及甲硝唑,共 3 天。 1 周后复查面瘘明显缩小,1月后面部皮肤瘘管完全消失,随访1年后未见复发。
讨论
牙源性面部皮肤瘘管应与易造成皮肤损害的其他疾病进行鉴别诊断,如颌骨骨髓炎,化脓性肉芽肿,结核或真菌感染都可以导致皮肤瘘4。大多情况下,面部瘘管形成是慢性根尖脓肿导致的。牙源性皮肤损伤可以在问题牙早期或数年后表现出来5。
牙源性皮肤瘘管在临床中相对口内瘘管比较少见,也易被误诊。牙外伤、牙齿疾病或牙重度磨损都可能导致牙髓退行性变从而形成根尖周脓肿。局部病变在牙槽骨进行比较缓慢,逐渐蔓延到周围软组织,突破粘膜形成口内瘘管或穿破皮肤形成皮瘘。大量研究表明只有一半的患者有牙痛的历史。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这就需要临床工作者进行鉴别诊断,1.详细的询问病史;2、通过根尖片或插诊断丝拍根尖片等方法来鉴别诊断。
慢性根尖周炎是皮瘘中最常见的原因,根尖部的感染扩散是慢性破坏过程,多数伴随急性发作并导致不适。根尖感染物可突破根尖周骨质、骨膜、皮下结缔组织,直接于对应皮肤形成瘘。根据牙位不同形成的皮瘘位置也各不相同,其中以下颌出现机率最高,按照发生牙位排列依次是下颌切牙、下颌磨牙及上颌尖牙。颏部的牙源性皮瘘是由于下前牙牙髓病变感染,发生牙髓坏死。下颌磨牙区以智齿冠周炎最为常见,其化脓性产物沿阻力最小的路径从牙根部到达皮肤。牙源性皮肤窦道的治疗关键是清除皮肤窦道的感染源,即患牙的处理。首先应确定病灶牙,可以通过X线片,诊断丝等方法。明确诊断后,必须对病灶牙根管治疗或拔除病灶牙(智齿)。完善的根管治疗,对防止再感染和皮瘘的复发、促进根尖病变的愈合具有重要意义6。大部分患者可以通过根管治疗或拔除患牙,清除病灶后,恢复较好。若病情较久。颏部瘘管范围较大或明显畸形.应该在皮瘘愈合半年后视具体情况施行整形手术。所以要早发现、正确诊断、彻底治疗面部牙源性皮瘘,对预防并发症及愈后十分重要。
结论
牙源性引起的面部皮瘘,牙齿往往没有明显的症状,这也是病因容易被忽视原因。如果怀疑是牙源性引起的,通过牙科检查和牙科x线片很容易明确诊断。早期正确的诊断,可以通过x线片来反应患牙的根尖周病变情况,从而避免了不必要的和无效的抗生素治疗或手术治疗,减少向骨髓炎或败血症等并发症发展的可能性。
参考文献
1. Spear KL, Sheridan PJ, Perry HO. Sinus tracts to the chin and jaw of dental origin. J Am Acad Dermatol 1983;8:486–92.
2. Abuabara A, Schramm CA, Zielak JC, Baratto-Filho F. Dental Infection simulating skin lesion. An Bras Dermatol 2012;87:619–21.
3. Sotiropoullos GG, Farmakis ETR. Diagnosis and conservative treatment of extraoral submental sinus tract of endodontic origin: a case report. J Clin Diagn Res 2014;8:ZD10–1.
4. Ranga U, Aiyappan SK, Veeraiyan S. A case of intermittently discharging skin lesion: orodentocutaneous fistula demonstrates on CT fistulography. J Clin Diagn Res 2014;8:ZD09–11.
5.8. Mittal N, Gupta P. Management of extra oral sinus cases:a clinical dilemma. J Endod 2004;30:541–7.
6.刘伟宏。欧阳芳瑾.牙源性皮瘘62例临床分析[J].口腔颌面外科杂志,2002,12(2):178—179
论文作者:杨静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7年4月上第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6/9
标签:瘘管论文; 根尖论文; 皮肤论文; 牙髓论文; 面部论文; 下颌论文; 面部皮肤论文; 《医师在线》2017年4月上第7期论文;